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曾培炎:中國經濟擴大投資要注意保民生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9-4-19 17: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04月18日16:04   博鰲亞洲論壇官網  

4月18日,博鰲亞洲論壇舉行午餐會,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方首席代表曾培炎談了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看法。

關於世界經濟形勢,曾培炎說,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消費、投資、貿易、生產、就業等出現萎縮,世界經濟仍在衰退,今年全年可能出現負增長。危機發生以來,各經濟體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方案,其效果值得期待。需要注意的是,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有時並不遙遠。目前,流動性緊張的局面未見明顯逆轉,針對經濟運行面臨通貨緊縮的壓力,確有必要採取超常規的、更富有創新的財政貨幣政策。在各國加大救助力度,對抗通貨緊縮和流動性枯竭的同時,不能忽視可能引發通貨膨脹的風險。美聯儲定量寬鬆的貨幣政策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增加了財政赤字轉化為通貨膨脹的壓力,引起各國對在美巨額投資的擔憂。為了讓世界放心,美國應當健全國債收益與通貨膨脹掛鉤的機制,確保國債保值增值,保護亞洲國家在內的國際投資者的利益。同時,這也有利於美國政府繼續獲得外國資金支持,促進美國儘快走出危機。

關於經濟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問題,曾培炎說,這次金融危機使經濟全球化遇到了挫折。但只要經過各國共同有效的努力,危機終將克服,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國際貿易和投資一直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危機中,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開始抬頭,其形式更加複雜多樣,隱蔽性更強。這種以鄰為壑的做法,不僅會損害對方,也會傷及自身,不但拯救不了世界經濟,反而會加劇貿易摩擦和投資爭端。繁榮的世界市場離不開公平公正合理的市場秩序。危機當前,需要擴大國際貿易和投資,發達國家應當帶頭放棄產品和服務進口限制,放寬外資進入審查,同時放開技術及其產品出口。發展中國家也應當開放國內市場,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互利發展。

關於G20倫敦峰會,曾培炎說,剛剛結束的G20倫敦峰會就增加國際金融機構資源、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幫助發展中國家等取得了積極務實的成果,向國際社會傳遞了共同戰勝危機的信心和意願。雖然與會各國對達成的共識表示了原則贊成,但在實際落實中仍有很大難度。特別是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才剛剛拉開帷幕,很多根本性、體制性的難點有待突破,國際金融體繫纍積的巨大系統性風險尚未化解。國際社會應當堅持不懈地構建全球金融新秩序,積極發揮國際金融組織在維護國際金融穩定、加強金融監管方面的作用,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體制的話語權,認真落實已達成的全球金融監管措施,推動國際儲備貨幣體系多元化。各儲備貨幣發行國應當承擔起相應的國際責任,維護幣值穩定,防範競相貶值帶來的匯率戰。

關於亞洲新經濟體,曾培炎說,新興經濟體大都實行出口導向型的發展模式,在危機中出口下滑,外資減少,失業增加,實體經濟遭到衝擊,其受損害程度要比發達國家更為嚴重。新興經濟體很多集中在亞洲,現在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如果應對不當,多年的發展成果可能毀於危機。亞洲國家和地區需要提高自身抵禦風險能力,出台更有力的刺激經濟計劃。除了依靠現有的國際救援機制外,亞洲國家應充分發掘內部潛力,利用現有區域合作機制採取共同的應對措施,譬如,加強區域貨幣合作,擴大雙邊貨幣互換;發揮本地區外匯儲備較多的優勢,設立專項基金,用於基礎設施和農業投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近日,中國政府提出了加強同東盟合作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簽署自貿區《投資協議》,設立用於基礎設施和網路化建設的投資基金,向東盟國家提供貸款等。我認為,這些舉措有較強的針對性,體現了中國加強合作、共克時艱的誠意,有利於東南亞國家早日擺脫危機影響。希望這些措施早日落實,取得成效。

關於中國經濟形勢,曾培炎說,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大部分時間保持在10%以上。嚴峻的國際環境也對中國產生了不利影響,去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下降到6.8%,今年一季度為6.1%。雖然增速仍在下滑,但由於一系列擴大內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下滑幅度縮小,增速趨穩。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8%,高於去年水平,預計投資增長將在財政貨幣政策作用下繼續加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5.9%,同比增速有所提高,但短期內消費需求難以做到大幅增長;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了24.9%,在主要經濟體尚未復甦的情況下,進出口難有大的起色。此外,影響中國經濟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還較多。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擴大內需,投資的增加將扮演重要角色。擴大投資要注意保民生、保就業和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拉動即期需求。擴大消費的主要動力在農村和城市中等收入群體,中國的政策措施應繼續向這方面傾斜。他相信,中國經濟增長將為世界經濟復甦和亞洲經濟穩定發揮重要作用。

曾培炎最後強調了綠色復甦的重要性。他說,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國家,在應對危機時都應當吸取以往教訓,不能再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一時增長,而是應當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理念,提倡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行集約發展和清潔發展。當世界進入新的增長周期時,不再是原有經濟周期的簡單重複,而是實現綠色的復甦。

曾培炎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現在還擔任中國最大的民間智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0: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