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孩子喜歡爭強好勝要不要鼓勵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4-23 22: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什麼情況下說這句話?

  當孩子在前進中需要鼓勵時就說:我們會支持你的!

  2、學會用這句話激勵孩子:

  孩子從三歲左右就開始不斷地跟別人比較:是第一名還是最後一名,或者是贏還是輸——每個遊戲對孩子來說都成了一較高下的比賽。孩子們為什麼喜歡比來比去?競爭帶來的快樂與悲傷對他們小小的心靈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三四歲的孩子喜歡和別人比賽,在幼兒園的門口,總能聽到孩子們嘰嘰喳喳地對「接駕」的媽媽、爸爸邀功請賞:「媽媽!我今天跑步得了第一名!」「今天老師誇獎我的被子疊得最整齊。」「爸爸,今天在班上我的積木堆得最高。」總之,孩子們差不多把每個小遊戲都當成一較高下的比賽。競爭意識成了小寶寶的成長動力,當然也免不了有時讓他們傷心。

  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幼兒園裡,寶寶們都要競爭,內容也包羅萬象:誰可以把小自行車騎得更快?誰會把鞦韆盪得更高?誰能夠更長時間地保持平衡?——這些還算比較正常的——有時的比賽項目就有些「離譜」了:誰能更快吃完飯?誰第一個上完廁所?誰第一個睡著覺……

  有的父母支持孩子的競爭:社會機制就是優勝劣汰,寶寶只有在比拼中才能不斷挑戰自己,在較量中才能確立自己的自信,學會應付挫折感。而有的父母則認為只要孩子快樂就好,因為他們不希望孩子在壓力中長大,孩子得第幾名無所謂。

  那麼到底哪一種方式更適合寶寶的成長呢?是參與競爭?還是自得其樂?

  在這裡,我們需要先了解,競爭對於孩子到底意味著什麼。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結果:三歲到三歲半的時候,孩子的競爭意識就日益強大起來,不斷地和他人參照,不斷地更改「參照係數」——評判標準,不斷地用比較來評價別人和自己。孩子之間的競爭有時顯得赤裸裸的,甚至有點兒「殘酷」。但是這個年紀的競爭是本能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寶寶在競爭中獲益匪淺:可以學會評價自己和別人的能力;學會與他人相處(競爭也是人類交流的一種方式);學會面對壓力;學會自信;學會應付失敗和成功;學會自我展現等。

  當然,如果事事競爭、時時競爭,就會過猶不及,壓抑孩子的天性,導致孩子產生偏執傾向。

  孩子會不斷和同齡小朋友較勁,這是一種本能。三歲左右的孩子開始理解到:雖然自己的個頭很小,力氣還沒有爸爸媽媽大,但是也可以做一些事情了。從大約三歲起,孩子就開始有自己的「預謀」和「策略」,要自己嘗試一些新鮮事物,自己確定一些比較的標準,在比較中——有時和自己,有時和別人,以確定自己的本事、自己的位置。有時孩子的標準是奇特的,不像成人世界那麼「唯利是圖」:他們會比賽繞著椅子轉圈跑看誰不頭暈;看誰最快把一個冰塊兒含化了;比哪一個在手腕上畫的手錶更漂亮;看誰濺起的泥漿更多……這些比賽雖然無用,甚至有點兒「無聊」,但它們是孩子成長中的禮物。孩子們自製的遊戲規則有時會讓父母驚嘆,甚至令他們對成人世界里缺乏想象力的競爭感到厭惡。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大約在四歲的時候,兒童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自我評價,這種評價的依據就是競爭。對於孩子來說,大大小小的事情只有成功或失敗、贏或輸、領先或者落後的結果。儘管所有的競爭中只有一個第一名,也必定有一個倒數第一名,孩子對競爭的相對性還是看不透,他們依然有一種什麼都要比一比、試一試的願望,並為結果或沾沾自喜,或沮喪不已。競爭中的「常勝將軍」會積累自信,而「敗軍之將」則漸漸變得不夠自信。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需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我們會支持你的!」

  至於成敗和輸贏到底意味著什麼,孩子需要慢慢地消化。孩子理解的競爭大都和能力有關,屬於一鎚子定輸贏的「競爭」。時間和學習對競爭的影響,孩子們則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理解。

  小小的競爭也可以成為家庭生活的點綴,甚至成為父母們屢試不爽的家教手段:「如果你能比爸爸穿衣服穿得快,就可以得到一個『加長版』的睡前故事。」「不許磨磨蹭蹭了,誰最快把鞋穿上,就可以得到一塊巧克力。」「如果你得第一名,爸爸媽媽周末就帶你去爬山。」

  由於競爭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天性,他們在幼兒園裡也適應了競爭機制,如果父母把比賽當成手段使用,孩子就會乖乖上鉤。這樣倒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家庭中類似的競爭鼓勵過於頻繁,甚至每天都「以成敗論犒賞」,孩子就會有過大的壓力,還會產生一種讓人傷心的錯覺:爸爸媽媽的愛與我的成績和能力有關。

  只要競爭的動力來自孩子自身,就可以聽之任之。如果是父母的虛榮心在煽風點火,或者反之,父母禁止孩子與別人競爭,那都是有害的。缺乏鬥志的孩子會面臨很多的問題,有的甚至會用拒絕和逃避來對待挑戰與責任,因為他們沒有學會相信自己。孩子的競爭和大人的不一樣,大人的標準大多是可量化的——更好或更壞,而且常常由他人來決定競爭結果。而孩子之間的競爭是遊戲式的,內容、規則和評判結果常常由他們自己決定。重要的是讓小傢伙們在遊戲中競爭,以遊戲的態度競爭,所以做父母的要避免說這樣一些「鼓勵」孩子的話:「給他們點兒顏色看看」、「加油,你比他們強多了」……這樣會使遊戲變成了功利的較量,而且無形中給孩子帶來了壓力。所以,父母應該這樣說:「大膽去做吧,我們會支持你的!」這樣孩子會明白重在參與,名次並不重要。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4-25 14: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8841

帖子

19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1
3
xinjinni127 發表於 2009-5-1 17: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1655

帖子

48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4
4
木瓜香 發表於 2009-5-6 16:42 | 只看該作者
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05: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