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胡耀邦在懷仁堂暈倒前後發生了什麼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9-4-18 17: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筆者恰在前不久剛剛看到一篇發表於2005年9月的文章,這篇題為《胡耀邦最後的瞬間》(以下簡稱「最後」)文章,也記述了胡耀邦那次發病和搶救的過程,而且還寫得相當生動和詳細。因那篇文章與王敏清的敘述有很大差異,很有必要對當時真實的情況加以辨析澄清,故筆者將其文相關部分先摘錄如下:

  會議於9點鐘開始,這個文件草案(即《中共中央關於教育發展和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已經是第四次修改稿了,今天政治局討論后,擬將這個決定草案在黨內外更大範圍內徵求意見,適當時候,召開十三屆四中全會予以審議。

  工作人員宣讀決定草案一共念了40分鐘。接著,李鐵映發言,向大家介紹這個決定草案的起草修改經過。

  這時,胡耀邦站起來說:「我胸悶,難受。」他邊說邊想邁步離開會場。同志們見他臉色蒼白,額頭滲出汗珠,知道他生病了。時值9時48分。

  「是不是心臟病啊?千萬不要動,趕快坐下。」這時胡耀邦旁邊的秦基偉扶他在原位坐下。

  「快叫醫生!」周圍的同志們說。

  懷仁堂的多部電話機同時撥通,三部警衛車同時開動,以最快的速度去接醫生。

  這時,胡耀邦雙眼緊閉,已經不能說話。大家萬分著急,慌亂中有人問了一句:「誰帶了保險盒?」恰好江澤民隨身帶了,就給胡耀邦口服了硝酸甘油片,嗅了亞硝酸異戊脂。後來,醫生認為這一措施對舒張血管,爭取時間起了很好的作用。

  不到10分鐘,中南海保健處的醫護人員趕到。又過了5分鐘,北京醫院的醫生帶著全套急救設備趕來,臨時抬來一張床,就地開始了對胡耀邦的搶救工作。

  根據醫生的意見,胡耀邦的身體不允許移動。因此,政治局會議挪到其他會議室開,溫家寶和中辦副主任楊德中留在懷仁堂現場照料。懷仁堂成了搶救胡耀邦的臨時病房。

  為了搶救胡耀邦,北京醫院的主任醫師、主治醫師,北京阜外醫院、協和醫院的心血管病專家們也很快被接來了。專家們經過會診,確定胡耀邦患的是大面積急性心肌梗塞、合併心源性休克及心率失常、陣發性心房撲動、房室傳導障礙。經他們全力搶救,胡耀邦的病情稍有穩定。

  下午4點20分,專家們認為胡耀邦病情初步穩定下來,可以上救護車,經同家屬商量,將胡耀邦送入北京醫院。

  據王敏清回憶,4月8日中午大約12點15分左右,他正在衛生部保健局辦公室吃中飯,突然接到電話,說胡耀邦在懷仁堂開會時病倒,要他立即趕到現場。電話究竟是中央辦公廳警衛局打的還是中南海保健處打的,因當時很匆忙他也沒有注意這一細節。按正常情況,如果保健局局長在北京,當胡耀幫出現危機病狀,應該在第一時間通知中央保健局局長,由保健局局長親自部署搶救,不可能在搶救了幾個小時之後,才得到通報。

  他放下電話,立即丟下碗筷,叫來中央保健局的車就直奔中南海。當時中央保健局有一部最高級的轎車,裝有車載電話,就是供這種緊急情況時使用的。王敏清在車上給北京醫院打電話,要他們派醫生緊急趕往中南海懷仁堂。北京醫院方面告訴王敏清,救護車和醫生已經從醫院出發。

  當王敏清下車走進懷仁堂時,北京醫院內科主任、原來也曾在中南海里當過保健大夫的錢貽簡,已經在他到達之前趕到這裡。胡耀邦此刻在懷仁堂後面的一個小廳,他躺在擔架床上,一面輸著液,一面做心電圖等檢查。

  當時情況緊急,胡耀邦面色蒼白,閉著眼睛,顯得非常痛苦。錢貽簡見到王敏清過來,指著心電圖的顯示悄聲對王敏清說,胡耀邦的心臟有問題。按照通常的慣例,當患者患的是相當嚴重的病症或絕症時,例如心肌梗塞、癌症等,不能把病情直接告訴病人,只能悄悄地告知患者的家屬。因為考慮到他和王敏清說話胡耀邦可能聽到,所以他才指著心電圖含混地說胡耀邦「心臟有問題」。

  誰知胡耀邦聽到了錢貽簡的話,馬上睜開眼睛說:「不對,我不是心臟病,我的胃部疼痛,是胃病。」 顯然,胡耀邦此刻處於清醒的狀態,他說這話時,流露出對醫生判斷的不信服,情緒也有些躁動。

  此刻王敏清通過觀看心電圖,已經注意到分明地顯示著心肌梗塞的線象。他用很嚴肅、很鄭重的口吻對胡耀邦說:「您確實是心臟病,是心肌梗塞,而且很重,需要住院治療。」

  王敏清說他和胡耀邦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父親和胡耀邦在延安時期就相識,自己在擔任中央保健局局長后以及在自己父親的平反問題上與胡耀邦有多次接觸,相互間已經很熟悉。他知道胡耀邦的脾氣跟自己父親差不多,梗直爽快、忘我奉公。同時也了解胡耀邦一向自以為身體不錯,平時不太注意休息,也不太在意醫生的勸告,經常違背醫囑連續緊張工作。

  正是鑒於對胡耀邦性格習性的了解,王敏清感到倘若不把問題的嚴重性向他挑明,就不可能引起他的重視,遵照醫囑配合治療。因此,王敏清一變通常不向患者透露病情嚴重信息的做法,一反常態地向胡耀邦挑明了實情。

  胡耀邦堅信自己是胃病,連醫生的話都懷疑,自以為是胃病,他怎麼可能像「最後」一文中寫的那樣,聽從關於「心臟病」的推測,並吃下江澤民隨身帶的硝酸甘油片,並嗅亞硝酸異戊脂?而且在中央領導人開會的場合,這些領導人們會在不待醫生出現、診斷就自己掏葯給患者吃的情景,是不可能發生的,吃出了問題誰負責?這樣描寫實在是一種主觀臆想。「最後」一文還寫道:「醫生認為這一措施對舒張血管,爭取時間起了很好的作用。」王敏清說他在現場組織搶救,根本就沒人提到曾經給胡耀邦吃了硝酸甘油片,嗅了亞硝酸異戊脂一事,那位做出「起了很好的作用」結論的醫生不知究竟是哪一位,又究竟據何得出如是結論?

  聽王敏清出語很重,又見他神態嚴峻,胡耀邦大概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遂安靜了下來,輕聲問道:「住哪個醫院?」

  王敏清想:北京醫院一直是負責中央黨政領導人醫療診治的醫院,且今來現場急救的也是北京醫院的專家錢貽簡,他已經在進行檢查和治療工作了,不宜再換醫院、換人,否則,輾轉交接,再檢查介紹病情將會延誤治療,就說道:「要住院就住北京醫院。」

  胡耀邦聽罷,又閉上眼睛,未再做聲,顯然是認可了。王敏清又對他說:「您現在需要安靜,待到血壓好轉后,再送您去醫院。」就這樣一邊診治,一邊觀察,直到下午4點左右,血壓好轉,病情稍顯穩定,才將胡耀邦抬上車,送往北京醫院。

  對 「 最後」一文中有關「經同家屬商量,將胡耀邦送入北京醫院」的文字,王敏清說:「急症搶救現場,完全由醫生根據病情做決斷,哪有跟家屬商量的?醫療救治的事醫生和家屬商量,這醫生是幹什麼吃的?而且當時胡耀邦的家屬根本不在現場,他的孩子們更不在北京,跟哪位家屬商量?」

  另外,王敏清說:「 我清楚地記得,那天在搶救現場的醫生,只有北京醫院的、中南海保健處的和我這個中央保健局的,再沒有別的單位的。我可以負責地說,『北京阜外醫院、協和醫院的心血管病專家們也很快被接來了』的說法是根本就沒有的事。對此,除了我之外,當時在場的錢貽簡大夫也可以作證。」

  王敏清跟著胡耀邦乘的救護車,一起到了北京醫院。他親自把胡耀邦送進了病房,並和醫院方面共同做了安頓醫護的部署。把一切都安排妥當后,他又在胡耀邦的病房逗留到臨近晚上7點,才離開醫院。

  在此後的4月9日、10日,王敏清都到北京醫院去看望胡耀邦,了解病情。他說通常的情況下,病人在醫院安頓好了,是不需要中央保健局局長一而再地到病房去看的,但他和胡耀邦的關係非同一般,況且胡耀邦的孩子當時不在北京,所以他一定要親到病房看望。

  心肌梗塞搶救過來后,連續三天病情穩定,按說短期內就沒什麼危險了。三天後,王敏清因有公務,離開了北京前往廣東、海南出差。然而就在4月16日晚,正在海南的王敏清,從廣播中收聽到胡耀邦於15日不幸逝世的噩耗。

  聽著廣播,王敏清感到非常的震驚和突然。在他的印象里,胡耀邦是那樣的精力充沛、富有活力。在此次搶救之前,王敏清就從未聽說他住院治療過什麼病症。特別是在王敏清離京時,他病情似乎已經穩定,不存在什麼危險了,怎麼突然就去世了呢?

  王敏清懷著極度不安的心情立刻購買機票,趕回了北京。到京后,他隨即去北京醫院了解胡耀邦逝世的情況,醫生們告訴他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他沒能絕對地卧床靜養。這和胡耀邦的性情習慣有關,他不容易靜下來。心肌梗塞患者,下床走動,大便用力,甚至在床上翻身用力,都可能發生意外。所以,醫生們要求他大、小便不要下床。但胡耀邦總想下床,特別是他對在床上由別人幫助解手極度不習慣,非要上衛生間大、小便,結果不幸的事情發生了。

  4月21日,王敏清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了研究胡耀邦治喪活動問題的會議。在那些日子裡,王敏清的心情十分沉重:對自己熟悉和敬重的父執胡耀邦,本應替代他不在北京的孩子們更多地在他身邊守候,可自己偏偏因事外出了。王敏清後悔得無以復加。

  當胡耀邦遺體化妝完畢,進行火化之前,王敏清專門來到北京醫院的太平間,久久佇立在胡耀邦遺體旁,陣陣哀思涌過心頭。在他的家中,筆者看到那張他和化妝師,俯身在胡耀邦身邊致哀的照片。

  1990 年春,61歲的王敏清從保健局局長位置上離休。回溯走過的歷程,胸襟恬靜而坦然。他一字一板地對筆者說:「我很明白,在這個特殊的位置上,並不是我有多麼了不起。我僅僅是個內科大夫,能力有限。做保健工作數十年,主要靠組織上的支持與信任,靠專家、教授以及同事們的幫助與配合。而我自己則是始終堂堂正正地做人,實實在在地做事。無論順境、逆境之途,榮辱、壓力加身,我從不做愧疚之事。所以我做事讓人放心,自己也甚感欣慰。」

  幾十年過去了,經歷了坎坷、經歷了動蕩、經歷了榮譽,他的心境依舊平靜如水,無怨無悔。「這是不是好人一生平安?」王敏清如是說。

  一些熟悉王敏清的人對他說:「你從25歲開始,就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做醫療保健工作,這一輩子盡為大官們服務了。現在下來了,也該為老百姓服務服務吧!」於是,人們經常可以在有益於社會保健事業的各項活動中,看見王敏清那依然充滿活力身影。

來源:《歷史見證:特別經歷》

作者:王凡 東平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2: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