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貞觀之治」是怎樣形成的?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4-17 10: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9-4-18 10:34 編輯

2008-6-27 17:03

貞觀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現的太平盛世。由於唐太宗能任人為賢,知人善用;開言路,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盛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隋唐更替,其間的戰爭是人口減少約2000萬以上,戰爭結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這是貞觀之治產生的最重要原因。

2。隋開創了大運河,絲綢之路以及科舉,大運河的勞民導致隋滅亡,但這些卻造就了貞觀之治的產生。開創大運河,弊在當時,功在千秋

3。前期的李世民汲取隋失敗的教訓,正如漢朝初期汲取秦滅亡的教訓一樣,讓百姓修養生息,李世民自己也基本能虛懷從諫。但是,晚期的李世民變了,不在那麼虛懷從諫,不在讓百姓修養生息,而是好大喜功,征服高麗失敗。這些是貞觀之治不能持久的原因。

史書記載:
貞觀年間「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米斗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於嶺表,自山東至於滄海,皆不糧,取給於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

這就是封建史家所描繪的「貞觀之治」。貞觀時期似乎真是朗朗乾坤、清平世界,人民真是過著安居樂業、富足美好的生活。這是一幅多麼動人的社會圖畫啊!事實真的這樣么?有一點,但被誇大了。在貞觀時期,農民生活還是很苦的。[隋煬帝時,人民為逃避苛重的徭役,自殘肢體,稱之為福手」、「福足」,貞觀時期,這種「遺風猶存』」。它說明了在封建社會的治世,人民的負擔依然沉重,生活很艱苦。唐朝,尤其是李世民,被歷代歷史學學家誇大美化了。貞觀時期比戰亂時期當然好,也比一般的和平時期好一些,但遠沒有現在通常吹捧的那樣美好。

如果沒有唐太宗還會有貞觀之治嗎?
會的


我認為東宮太子李建成不會比李世民差

而通常認為不會的,是因為被加「色」的歷史誤導了

這裡加「色」的歷史有兩個:.(這和唐太宗篡改歷史有關)  
1。李世民被誇大被神話化,
2。隋朝被貶低,以創造李世民的神話


1。李世民被神話了,李世民並沒有教科書上那麼偉大英明李世民整治吏治,以興唐為業,他哥哥也可以做到 李世民並沒有教科書上那麼偉大英明,李世民晚年為求速效,發動了高句麗的戰爭。 實際上唐太宗早年的功勞有美化成分,他在位的後期大興士木、勞民傷財,當時政 府的財政狀況並不好。他晚期的作為是貞觀之治不能持續的主要原因。

李世民的私德也沒那麼完美,先是殺了自己的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全家,後期也拒諫。李世民先淫了表叔楊廣的妻子蕭氏和女兒楊氏,后淫了弟弟元吉的妻子楊氏,結果他晚年寵愛的才人武氏和他兒子私通,在他還沒死的時候就讓李世民當了烏龜。 唐朝的臟事多了, 不多說嘍,再說就跑題嘍。臟唐本身說明了唐朝並非那麼尊重儒家的,這也許和唐朝的鮮卑血統有關。

2。隋朝的科舉制度為李世民的選用賢才創造了基礎,隋朝建東都,開發的大運河是 貞觀之治形成的重要原因。隋煬帝很有才能的,是一位有成就的詩人、獨具風格的 散文家,還有點像政治美學家,很適合鞏固其父開創的偉業,在五八九年平陳時, 他在建康的行為堪稱模範。其後他在促進南北文化再統一,向北方介紹南方佛教傳 統等方面,都作出了貢獻。絲綢之路在隋朝就有了很大發展,而一般人以為絲綢之路只是唐朝的特色呢。我想,隋朝被如此貶低的原因,是因為隋朝歷史極短三代皇帝僅37年,所以這些功績被貶低,唐朝的歷史就長多了.。現在的很多人不知道科舉制度是隋朝發明的,也少有人知道大運河的偉大意義。唐朝繼承了隋朝,除了上面的那些,唐朝官員也有很多是隋朝的,45 名顯宦中,有 27 人曾任於隋。唐王朝對此前朝代的最高統治集團沒有多大的衝擊,來自上層的抵抗力量大為減弱。唐朝的政治體制,軍事制度,法令條例等,也多是隋 朝的舊制。 總之,上面這些加在一起,構成了唐朝初期的政治穩定和經濟基礎,是貞觀之治那麼早產生的主要原因。

因為教科書和國內的所謂歷史學家們給隋朝「減色」,而給唐朝「加色」,於是出 現了李世民的神話。我相信李世民的哥哥一樣乾的不會比他差的。李世民早早的來了個貞觀之治,有他自己的功勞,但貞觀之治在他身後沒有被延續,則是他的失敗。

再扯幾句:唐朝名聲好的,除了李世民外,還有李隆基,李隆基也是以政變取得韋 后的政權,李隆基晚年也是好大喜功興起許多對外戰爭,不顧朝臣抗議,為求速效,而發動了高句麗的戰爭。李隆基晚年君權獨綱,剛愎自用比李世民還要厲害許多, 李隆基的私德就更差了。但是,李隆基為什麼名聲這麼好呢?就是因為李隆基對詩 人比較好。所以啊,中國要得好名聲,一定不要得罪知識分子,一定不要學秦始皇 和雍正,更不要學習毛澤東,要學就學李隆基。^__^

怎麼評價隋煬帝開鑿大運河這件事?
八個字: 弊在當時 功在千秋
現在的歷史,為了樹立李世民的大唐盛世,把楊廣貶低了,以抬高李世民的大唐盛世。實際上,楊廣是個很有才華、頭腦精明的人。人們現在通常大肆說他殘暴好色,李世民殺他的哥哥及弟弟全族,把他爹嚇的要死怎麼算(玄武門殺掉兩兄弟,親手射死其兄后, 尉遲敬德全副武裝殺氣騰騰去通知皇帝)? 楊玉環共俸兩個大唐的皇帝怎麼說?

可以說,沒有楊廣的大運河等等措施,李世民哪裡那麼快的就來個盛世?清朝的皇帝各個勤政,也是到了康熙時代才有了盛世的。

在歷史上,大運河是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中國軍事,交通、經濟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都起過重要的作用。

當然,隋煬帝時期,開鑿大運河,徵調大量力役,給人民帶來了無比深重的災難。再加上勞民的遠征高麗等等,611年到614年,隋煬帝三次親征高麗,三次都均遭失敗,導致民不聊生,國內烽火頻起。最後被叛軍宇文化及於江都所殺。

隋煬帝楊廣(569年 - 618年3月11日,在位604年~617年)。隋朝的第二個皇帝,楊堅的次子。

楊廣一直在父親和母親獨孤皇後面前裝得很樸素,以討其歡心,終於令文帝廢長子楊勇。當楊堅病重時,他才露出真面目,對楊堅的寵妃不軌,最後東窗事發,殺掉楊堅。

他在位以後,開通大運河,擊潰吐谷渾、突厥、高句麗、契丹等國,闊疆五萬里,發明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廢,為中國做出了很大的獻。
弒父傳聞
604年7月,文帝卧病在床,楊廣認為自己登上皇位的時機來了,迫不及待地寫信給楊素,請教如何處理文帝後事。不料送信人誤將楊素的回信送至了文帝手上。文帝大怒,隨即宣楊廣入宮,要當面責問他。正在此時,宣華夫人陳氏衣衫不整地跑進來,哭訴楊廣在她來途中調戲她,使文帝頓悟,拍床大罵。急忙命人傳大臣柳述、元岩草擬詔書,廢黜楊廣,重立楊勇為太子。楊廣得到的密報,謀殺了文帝。楊廣又假傳文帝遺囑,要楊勇自盡,楊勇未及回答,派去的人就將楊勇拖出殺死。楊廣以弒父殺兄的手段奪取了皇位。

大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二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47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在歷史上,大運河曾是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中國交通、經濟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都起過重要的作用。它自北而南穿過的華北平原、長江三角洲等都是物產富饒、經濟發達的地區。沿岸的北京、天津、德川、徐州、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和杭州等眾多的城市,猶如一顆顆燦爛的明珠,鑲嵌在運河之濱。大運河是中國歷代勞動人民和工程技術專家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勞動的結晶,是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的又一象徵。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唯一南北走向的長河,它比蘇伊士運河長10倍,比巴拿馬運河長20倍。運河是利用許多天然河流、湖泊開鑿成的人工運河。因其水量的大部分從溝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補給,因此各段的流向很不一致。大運河各段之間高差懸殊,全線各段「三起三落」。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制定了改造京杭運河的計劃,大運河的主要河段成為「南水北調」工程東線的重要通道。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開鑿於公元605~610年(隋煬帝大業六年)。由於中國東部地區,北起華北平原,南止杭嘉湖平原,平疇坦蕩,沃野千里,數條東西走向的大河,給這一廣袤地域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同時也割裂了南北交通,沒有一條南北向的天然河道溝通由西而東並列平行的幾條大河,聯結相互分隔的不同流域。這種情況在古代大大影響了各流域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政治上的統一。因此,修鑿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就成為人們夢寐以求的奮鬥目標。為將這一夢想變成現實,中華民族的祖先曾作過數千年的艱難探索。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當時割據一方的大大小小的諸侯國,競相修明內政,爭強稱霸,即開始鑿築多條人工運河。到了春秋末期,一條溝通長江下游與淮河下游的人工河道,在中國東部平原地區第一次出現了,這就是崛起於長江下游的吳國在公元前486年開鑿的邗溝。這條運河成為後來陸續開鑿的縱貫中國東部大平原的京杭運河的最早河段。公元589年,隋王朝結束了300多年的長期分裂局面,重新統一了全國。為了溝通國都長安與東南富庶地區的聯繫,便於從黃河下游和江淮地區轉運漕糧,以及加強北部邊防,隋朝全面規劃了運河建設,大規模開鑿了以洛陽、開封為中心,北起涿郡、南達杭州的運河網,習稱南北大運河。

隋煬帝的功績:與西域二十七國的交會
隋煬帝楊廣對外實行開拓政策,廣招周邊各族、各國的使者和商賈到內地來,而西域各國的商人沿絲綢之路進入中原進行商貿活動的居多。當時,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是中西商業交易的中心。隋煬帝派吏部侍郎裴炬前往張掖主管互市貿易。裴炬是個很有心的人,他在管理絲綢之路的商貿活動中,親自訪問各地商人,了解西域各國的山川、風俗、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情況,並將調查所得撰寫成《西域圖記》一書,這是我國古代關於新疆和中亞的專門地理著作。書中還附有詳細地圖,對兩萬餘里的絲綢之路作了相當有系統的記述和介紹。

當裴炬把這部著作呈獻給隋煬帝時,引起了這位皇帝對西域和絲綢之路貿易的極大興趣。他親自召見裴炬,詳細詢問了解西域情況,並對裴炬的功績給予讚賞和嘉獎。裴炬回到張掖后,更加努力經營互市貿易,優待西域客商,為其提供旅途方便及費用,採取積極措施,鼓勵和吸引西域商人到長安和洛陽進行商貿活動。為了保障絲綢之路的暢通,進一步擴大中西貿易,裴炬還上書皇帝,建議隋場帝西巡,親赴張掖會見西域各國首領。

大業五年(公元609年),隋煬帝親率大軍西巡。途經狄道、包罕,在臨津關(今甘肅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渡黃河到達西寧。又經大斗拔谷(今甘肅民樂縣)越祁連山到達張掖地區。隋場帝到燕支山(即焉支山,在今甘肅山丹縣東甫)時,裴炬說服動員高昌王麥伯雅、伊吾吐屯設(突厥守伊吾官)及西域二十七國的使臣、商人前來迎接。隋煬帝又令武威、張掖兩地的仕女盛裝出來遊玩觀賞,遊人及車馬長達數十百里。這是一次盛況空前的中西商貿交易會。

由於絲綢之路的暢通,不僅使張掖的國際貿易市場更加繁榮昌盛,還促進了中原一帶貿易市場的興起和發展,如關中的歧州(今陝西鳳翔)、西京長安、東都洛陽等。從此,酉域的高昌、焉香、龜茲、疏勒、於闐、康國、安國、米國、吐火羅等國家的商賈使者來往於長安、洛陽一帶,絡繹不絕。隋煬帝還派司隸從事杜行滿出使西域,從安國帶回五色鹽。又派雲騎尉李昱出使波斯,回國時,波斯的使者、商人也隨至中原。

隋朝在開通絲綢之路,加強中原與西方的經濟聯繫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0

主題

291

帖子

7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70
沙發
gj-83 發表於 2009-4-17 12:17 | 只看該作者
樓主煞費周章,花了3片文章一一推翻人們的關於初唐傳統印象。然後將李世民塑造成一個惡人,同時將李世民的時代(貞觀之治)加以貶謫,樓主到底想怎樣呢,樓主無非就是想告訴大家唐算不上什麼好的朝代,引以為豪的任務李世民也不是啥好胚子,甚至還不如被他幹掉的兄弟和他老爹等等。。。無非就是說中國人引以為豪的唐朝最好的光景『初唐』其實是不存在的或者被人誇大,間接的是不是想打擊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呢,說白了,太宗也許是有很多缺點,但是總的來說他以及他的朝代創造了中國史的很多成就,他和他的朝代也就成了輝煌的中國史的佐證,所以李世民某種程度上就被『神化『了,而且成了某種形式的信仰,有了這種信仰的存在進一步的形成了國人對於祖先的自豪和對於自身以及將來的自信。你推翻了李世民的歷史功績,說穿了就是試圖動搖國人的這種信仰而已,是試圖動搖大家的自信而已。。。所以我認為樓主的用心是相當險惡的。。。不過話又說回來,玄武門之變就算是被篡改的,貞觀之治就算被誇大的,有如何呢?誰都知道,政治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競技場,李建成,李元吉不一定是壞人,李淵不一定是廢人,但是他們顯然沒有李世民能力強,因而在李世民面前可以算作是弱者,所以如果假設讓他們當政,中國歷史不會好到哪裡去的。。興許還會跟糟糕,李唐可能更早玩完誰知道呢?貞觀之治雖然被誇大的可能性大,但是相對當時的社會狀況,就算有一些暇紕也是很難得的安定時代仍然有它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價值。 李世民和貞觀之治絕對不是樓主一兩篇自以為是的文章所能撼動的,因為歷史是公平的也早已有眾所周知的事實;所以樓主所做的這些無非是想動搖一種信仰而已,是動搖國人歷史自豪感和自信心的立場;不過我覺得即便是這種目的,相信樓主也一定不會實現的,因為大家都是有頭腦的人,樓主想說什麼大家心裡都清楚,樓主的目的大家也都是不屑的,最後希望樓主明白,這種倒行逆施的不對,同時也衷心希望樓主可以改過自新,多做有利於國人,有利於人類事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09-4-17 18:07 | 只看該作者
樓主煞費周章,花了3片文章一一推翻人們的關於初唐傳統印象。然後將李世民塑造成一個惡人,同時將李世民的時代(貞觀之治)加以貶謫,樓主到底想怎樣呢,樓主無非就是想告訴大家唐算不上什麼好的朝代,引以為豪的任務 ...
gj-83 發表於 2009-4-17 12:17
可能因為我在時事述評區里
駁斥了他轉的文章《中國人權狀況史上最好 重在落實》
說過盛唐時期更好,引起他的不滿,跑到此處,另開爐灶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4
韓冰 發表於 2009-4-17 22:10 | 只看該作者
談論隋唐歷史,只限於楊廣和李世民過於狹隘了一些吧,楊廣的成長與衰腐是有一個過程的,如此的歌功出發點好像是站不住的,何況初衷與應用的得當根本就是兩回事的,這一點李世民做得非常好的。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5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4-17 22:49 | 只看該作者
談論隋唐歷史,只限於楊廣和李世民過於狹隘了一些吧,楊廣的成長與衰腐是有一個過程的,如此的歌功出發點好像是站不住的,何況初衷與應用的得當根本就是兩回事的,這一點李世民做得非常好的。
韓冰 發表於 2009-4-17 22:10



我認為最有力的反駁, 應是指出錯誤之處.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6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4-18 01: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9-4-18 10:43 編輯
樓主煞費周章,花了3片文章一一推翻人們的關於初唐傳統印象。然後將李世民塑造成一個惡人,同時將李世民的時代(貞觀之治)加以貶謫,樓主到底想怎樣呢,樓主無非就是想告訴大家唐算不上什麼好的朝代,引以為豪的任務 ...
gj-83 發表於 2009-4-17 12:17


我看不到你的意見和我的文帖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本帖並沒有否定貞觀之治也沒有對唐太宗加以貶謫. 本樓主一開頭第一句話及跟著的話是:
貞觀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現的太平盛世。由於唐太宗能任人為(應為唯. 但按原文貼出. 錯字未糾正)賢,知人善用;廣開言路,虛心納諫, 重用魏徵等;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

我認為這一段話正確的評價了貞觀之治及唐太宗本人.

既然是分析研究「貞觀之治」是怎樣形成的?當然不是講貞觀之治如何如何好. 而是要分析研究為什麼能出現貞觀之治?

但是事實上的確是隋開創了大運河,絲綢之路以及科舉,

大運河的勞民導致隋滅亡,但這些卻造就了貞觀之治的產生。開創大運河,弊在當時,功在千秋恐怕也是不能否認的事實. 李世民汲取隋失敗的教訓,正如漢朝初期汲取秦滅亡的教訓一樣,讓百姓修養生息,李世民自己也基本能虛懷從諫。這正是貞觀之治所以在唐太宗接位后很早就發生的原因. 既然本文題目是分析「貞觀之治」是怎樣形成的?當然免不了要介紹隋朝的功績. 很難想像沒有隋朝統一南北朝.沒有隋朝的文治武功. 沒有隋帝開創了大運河,絲綢之路以及科舉,沒有李世民汲取隋失敗的教訓, 何來貞觀之治?

至於本文對唐太宗的私德有些微詞. 如果不附歷史真實. 請予指正. 但本文也同時指出了隋煬帝殺父殺兄的不道德行為. 我想對歷史負責應是最正確的態度.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5: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