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唐太宗是篡改歷史的祖宗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4-17 07: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上書房行走  

    話說宋太祖趙匡胤「一條桿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后,又和平解除了將帥的軍權威脅,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整天在御花園拉彈弓打鳥,玩得不亦樂乎。忽有人猛擊景陽鍾,有急事稟奏。皇帝急忙整冠束帶接見,豈知不過是例行公事。他氣急大罵,這點鳥事急什麼急!那位官員不緊不慢說:總比打鳥要緊吧?趙匡胤勃然變色,上前搶了侍衛的黃鉞就砸過去,擊落門牙兩顆。官員不言不語,撿起來揣在懷裡。趙匡胤喝道:你藏起牙齒幹什麼?要告我嗎?那官員缺牙漏風地說了一句「臣哪敢告陛下,只不過史官會把這件事記下來的」,趙匡胤見勢頭不好,趕快消了火,誇他說得有理,還賞了一筆錢。

    這件事實在值得一提。第一,說明中國曆來重視歷史,因此,九五之尊也要考慮一下是否檢點自己的行為。趙匡胤某天坐朝回來,鬱郁悶坐,太監王繼恩問他原因,皇帝說,上朝時論及前殿指揮的事情偶有誤失,史官必然會記錄下來,叫我如何樂得起來?越是留心自己歷史地位的人,越會受到史官的約束,這對於專制皇朝制度來說,未嘗不是一種輿論制衡機制。

    第二,雖然曲意逢迎,甚至篡改歷史的例子層出不窮,但是史官不畏權勢秉筆直書,為天下留信史的傳統仍然直貫古今,由此我們對這些史官要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尤其要提到為直筆而獻身的史官們。春秋時齊國重臣崔杼因為庄公亂搞自己的老婆,把庄公殺掉,求太史把事情瞞下來。太史不理,寫下「崔杼弒其君」,結果被崔杼殺掉。太史的弟弟接著又這樣寫,又被殺掉,第二個弟弟接上來還是這樣寫,崔杼沒辦法,只得認了。這家史官家族的牛脾氣稱得上震爍古今,而他們的職業操守更令萬世敬仰。還有一位南史氏,聽說太史一家盡死,自己主動拿著竹簡飛奔過來,準備把「崔杼弒其君」寫到底,路上聽說「崔杼弒其君」已經板上釘釘才打道回府。這些良史,足以讓後世御用史官羞愧到死吧?——不過也難說。

    相比起崔杼來,晉國正卿趙盾還算有理性的,當然他本來也是一個好官。他當年遭靈公迫害,在刀口下逃亡。族人趙穿搞政變殺了靈公,趙盾回國后立了新君,也沒追究趙穿的責任。因此史官董狐認定幕後黑手的罪名應該讓趙盾來背,遂寫道「趙盾弒其君」。趙盾氣得半死,不過也只是叫來董狐發發牢騷,沒有下毒手。可見趙盾還是有氣量的。

    秉筆直書的史官對當權者構成了強大的輿論壓力。中國史書有一種叫起居注,專門記載皇帝的一舉一動,大到處理朝政,小到吃喝拉撒以及性生活,都有專人盯著記下來。前者是起居郎、起居舍人的責任,後者則屬於女史官或者專職太監的職務範圍。從漢武帝《禁中起居注》直到清朝,記錄不輟。光是唐玄宗《開元起居注》,就有3682卷之多。只有一個政權除外,那就是劉備的割據小朝廷,有了兩個皇帝,卻居然不設史官不修國史,倒也是諸葛亮專權的設計了。所以陳壽本身是蜀人,撰寫《三國志》時卻找死也找不到蜀漢的史料。

    對於起居注,皇帝本人是不可觀看的。這就像今天個人不能看自己的檔案一樣。這個機制的目的是保證史官可以秉筆直書,畢竟要求大家都能拋頭顱灑熱血地把信史進行到底,未免不切實際。所以我們今天可以從起居注里看到大量的皇帝生活原生態。比如,《遼史》就是根據大量的禁中起居注、實錄之類史料撰寫出來的,我們從《遼史》可以見識到一位酒鬼皇帝遼穆宗耶律璟。翻開他的《本紀》,滿紙都是酒氣撲來,「飲於野外,終夕乃罷」、「宴飲達旦」、「終夜酣飲」之詞看都看不完。最厲害一次,是應歷十三年正月,「晝夜酣飲」長達九天。酒鬼治國,晚上喝酒,白天睡覺,國民都叫他「睡王」。終於有天晚上,六個廚師和侍衛一起趁他正遨遊醉鄉,把他幹掉。

    不過,對於起居注,還是要抱著懷疑的精神讀,尤其是漢朝以後。史官們秉筆直書的精神逐漸消磨,二十五史之中堪稱良史的只有《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也就到漢朝截止了。那位放著皇帝不想干,一心只想當軍官,自己封自己「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的明武宗,就下令把起居注的內宮生活部分全部刪掉,免得後人知道自己不跟皇后妃子睡覺。而順治皇帝和弟媳婦董鄂氏發生了「不正當的生活作風問題」,弟弟襄親王教訓老婆,被順治皇帝知道了,打了他「一個極怪異的耳刮」。這個曲筆的說法出自在欽天監供職的耶穌會傳教士、德國人湯若望的回憶錄,起居注里卻沒有記載,因此不知道真假,連董鄂妃是否襄親王的老婆也弄得雲里霧裡。如果董狐在世,哪有這些煩惱?

    而說到對史官和史書的干預,就不得不揭一下聖主名君唐太宗李世民的醜惡行徑了。

    李世民曾兩次要看老爸高祖李淵和他自己的《實錄》,頗有古風的史官立即反對。李世民不屈不撓,第三次就去跟監修國史的宰相房玄齡磨嘴皮,美其名曰要看實錄的目的是了解自己的得失以資鑒戒。房玄齡是號稱賢相的人,皇帝的花花腸子自然知道得很,無非是想篡改不光彩的上台史罷了,於是他就刪改了李淵和李世民兩朝實錄給李世民看。李世民果然心裡有鬼,翻到玄武門之變的章節認真研究。不過,房玄齡把歷史搞得太乾淨了,連李世民自己都臉紅,就說:「我所做的事,是為了安定社稷,造福萬眾。史官執筆的時候,為什麼要有隱諱呢?應該修改刪除不適當的文字,直截了當地把史實記錄下來。」話是說得漂亮,房玄齡也只當漂亮話聽聽。《高祖實錄》和《太宗實錄》仍然把李建成、李元吉的形象刻畫得異常陰毒醜惡,沒有功只有過。所以章太炎在《書唐隱太子傳后》中就說:「太宗即立,懼於身後名,始以宰相監修國史,故兩朝《實錄》無信辭。」北宋歷史大家司馬光和范祖禹也痛罵李世民殺兄「貽譏千古」、「無君父也」。明清交際的思想大師王夫之更罵得狠:「太宗親執弓射殺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時也,窮凶極慘,而人心無毫髮之存者也。」

    李世民就是篡改歷史的祖宗。他雖然功業彪炳,貞觀之治雖然是難得的盛世,但也開啟了史家的黑暗時代。自此以後,沒有一部官修史書不丟人現眼。

    李世民所要篡改的史實首先是發生在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的血腥政變。官方史書的記載實在漏洞百出。舉兩個例子。政變前兩三天,建成、元吉邀世民赴宴,回宮后「心中暴痛,吐血數斗」,這就很荒唐。此時雙方均已撕破臉皮,劍拔弩張,以李世民的謀略,居然願冒險赴鴻門宴?搜集證據也不是這個搜法。況且吐血數斗才兩三天,他又能在玄武門拉開強弓一箭射死李建成,恐怕金庸寫明教教主張無忌也不敢這樣寫。類似疑點太多了。政變前一天,李世民跑到老爸面前密告建成和元吉「淫亂後宮」。李淵叫三兄弟第二天對質。結果一大早李世民就伏兵玄武門殺掉兩兄弟,親手射死李元吉后, 尉遲敬德全副武裝殺氣騰騰去通知皇帝,這時候,李淵在幹什麼?他正在宮內遊船上玩呢!

    李淵知道兩個兒子給自己戴上綠帽子,怎麼不當場大怒,而要冷靜地先對質?在原定對質時間還居然去玩?這就很說明問題。李世民又為什麼不等對質,先干一票?這也很說明問題。

    李世民要給血腥政變賦予合法性,就要在建成和元吉身上拚命潑糞。於是史書上的太子李建成就成了陰毒奸詐好色貪功的小人。可是通過對比讀書法,從字裡行間我們還是可以還原出李建成的一些本來面目。講到陰謀,李世民遠勝於李建成,他至少早在武德四年攻打洛陽時就和一個預言他會當皇帝的道士打得火熱,打下洛陽之後立刻就設立天策府廣招武將,設文學館延攬文臣。這些是一個沒有野心的親王乾的事情么?腳踩建成和世民兩條船的封德彝就講過「秦王恃有大勛,不服居太子之下」,可謂道破天機。

    更有甚者,為了替自己抹粉,把老爸也掃到歷史的陰暗角落裡。起兵造反變成了李世民一力推動的功勛,李淵則變成毫無主見,只會下山摘桃子的庸人。在唐朝人記載本朝發家史的著作《大唐創業起居注》中,李淵就是自主起兵反隋的,而且其人雄才大略,書中也記錄了許多李建成的戰功,可是到了後來的史書,全都反了,建成的戰功不是歸入李世民名下,就是沒了。只有他攻克長安的軍功,李世民版史書還不敢不曲里拐彎地提一下,叫做「建成納計,乃克長安」。

    所謂政治是骯髒的,連帶著「歷史」也變得很骯髒。

本文首發 星島環球網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沙發
韓冰 發表於 2009-4-17 22:49 | 只看該作者
以此邏輯推理,篡改歷史不應到唐朝才有,應該在春秋時期就應該存在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3
韓冰 發表於 2009-4-17 22:49 | 只看該作者
以此邏輯推理,篡改歷史不應到唐朝才有,應該在春秋時期就應該存在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4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4-17 22:52 | 只看該作者
以此邏輯推理,篡改歷史不應到唐朝才有,應該在春秋時期就應該存在了。
韓冰 發表於 2009-4-17 22:49


很想知道春秋時期篡改歷史的歷史. 請發文. 謝謝.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5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4-18 01: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9-4-18 09:55 編輯
以此邏輯推理,篡改歷史不應到唐朝才有,應該在春秋時期就應該存在了。
韓冰 發表於 2009-4-17 22:49


李世民就是篡改歷史的祖宗。他雖然功業彪炳,貞觀之治雖然是難得的盛世,但也開啟了史家的黑暗時代。自此以後,沒有一部官修史書不丟人現眼


所以本帖沒有否定李世民, 更沒有否定貞觀之治,僅是為中國官史的虛假感慨而已. 如有更早的皇帝如此做. 那李世民就不是篡改歷史的祖宗, 但篡改歷史的責任還是逃不掉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