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論]以人權的名義公開震亡者大名單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平安08 發表於 2009-4-16 0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文: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9-04/15/content_760278.htm

日期:[2009年4月15日]  版次:[AA02]  版名:[社論]  稿源:[南方都市報]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3日發表了《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承諾保障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包括人身權利、被羈押者的權利、獲得公正審判的權利、宗教信仰自由、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保障。同時保障媒體的採訪權、批評權、評論權、發表權。其中還涉及保障汶川大地震災后重建中的人權,為尊重遇難者,承諾對地震中遇難和失蹤者登記造冊並予以公布。

  在四川強震發生后的300多天里,重建過程中傳出過負面的行政事例,給全國民眾造成了困擾和擔憂。普遍的疑慮之下,政府以何種態度對待震區民眾的人權,始終成為不曾轉移的關切點。生者何所依,死者何所道,國家首次就此公開許諾,終於將尊重人權補充為震區重建的核心原則。雖然只有時間表,尚缺路線圖,但在人權的旗幟下,提高了邁向正確方向的可能性。

  可也要看到,就在即將迎來大地震周年祭祀之際,仍然沒有一份完整的名單,盡數將罹難同胞和失蹤者收錄在內。震慟尚且不絕,無名傷逝尤其悲哀。姓甚名誰絕非無關緊要,它們的一撇一捺組成人權的基本筆畫。因為每一個名字都是生命的象徵,像流星指示星空那樣,都代表著曾經熱烈生長又迅即斷裂的生活。任由亡者的姓名埋沒,猶如罔顧生民的處境,人權也就無所託付。

  將地震受害者與人權畫上等號,不是為了將姓名神聖化,而是要強調人權質樸且直擊人心的一面。歸結到汶川地震,遇難者作為人存在過,也當以人的禮遇接受虔誠的祭奠,循著姓名的線索,才能寄上真實的祈禱。最壞的情形是,若不得不向無名紀念碑低頭致哀,或讓國民去祭拜大而化之的罹難者數字,那將是誰也不能承受的恥辱,必定會在歷史上寫下難以消除的羞愧二字。

  以國家人權計劃為衡量標準,任何將遇難者和失蹤者名單作為秘密的舉動都是不可理喻的,更違背這一人權行動計劃所象徵的民眾要求。人權計劃出台後,為了減少重複勞動,震區的地方政府,應公開已經掌握的名單,並徹查遺漏的姓名。而這些人權名單屬於所有民眾,可以被自由查閱、獲取和傳播,也同樣可以被自由地查漏補缺。

  儘管目前仍然殘缺不全,但震亡者與失蹤者名錄是四川地震留給全體國民的遺產。政府部門曾經強調要對遇難人員進行詳細核實核查,收集姓名、籍貫、遇難地點等基本信息,因此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程序,必須分期分批公布,核實一批公布一批。應該承認,核實遇難者名單是一項龐大的工程,甚至會涉及遇難經驗教訓總結問題,因此在四川地震一周年祭將至之時,公眾對於儘快公布遇難者包括遇難學生名單懷有熱切的期待,因為這也是災區重建工程的一部分,是我們公民社會自我治癒的一個程序。

  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已有一些志願者在四川自發地整理地震中遇難的學生名單,他們通過網路搜索引擎谷歌、百度提供的無數鏈接以及公開新聞報道,以電話或親自拜會當地相關政府部門、遇難者親屬等諮詢方式,搜集和整理相關的信息。這既是對政府部門主動行使職守去釐清謎團的壓力,更是為落實人權行動計劃相關承諾提供巨大動力。尊重接納社會組織或志願者團體介入名單的搜集、整理和發布等,而不是以狐疑或排斥的態度看待這些公民以及團隊的自發努力,將是落實公民權利法案的最好見證。

  強調建立並公開震亡者名單,詳實登記他們的性別、年齡、籍貫、身份等,並非為了爭取什麼權利,只是為了抵制無時不在的遺忘,實現更莊重的紀念。名字體現人權,名字就是悲歡離合,展現往昔的生活片斷。由此,呈現他們生前的笑臉,察見那些已然破碎在五月的夢想,撫慰那些永遠不能癒合的傷痛。在名單的幫助下,地震就不可能真的奪走那些同胞,因為他們留下了一世為人的憑據。

  ◎歡迎回應:shelun@188.com南都網:www.nddaily.com

39

主題

151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0
沙發
羌笛 發表於 2009-4-16 02:48 | 只看該作者
那是國家機密。豈能公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09-4-16 07: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900

帖子

39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1
4
lyazh 發表於 2009-4-16 23:29 | 只看該作者
怎麼讓人想起了1909年的滿清的宣言,歷史真的要重復,一個感到危險的統治者,為了維護當前的穩定而既出的策略,但是無論策略怎麼樣,都改變不了這個頑固派心中對老百姓的盤剝和壓榨,所以這個腐朽的派別必將被趕下舞臺,走向墳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7: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