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閻學通:國家最崇高目標不是致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4-16 03: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9-4-16 04:01 編輯

2009年03月16日 12:29環球時報

在我國,「致富光榮」這一口號已經成為新的民族文化心理。絕大多數的人認為,國家的最崇高目標就是致富,國家制定的戰略、策略、政策都應以增加財富為指導原則。因此,當金融危機對我國外匯儲備構成貶值威脅時,許多人將外匯保值增值作為應對這一威脅的根本目標。如何有效發揮外匯作用的爭論,實際上反映的分歧是人們對國家發展方向的不同認識。認為國家與企業有本質區別者,將強大視為國家的目標,於是強調外匯應用於提高國家能力;而認為國家與企業性質相同者,則將富有視為國家的目標,於是強調外匯應用於增加國家財富,即建議外匯政策要增值保值。筆者認為,只有以增強能力為國家目標,我國才有可能實現民族復興,而以增加財富為目標,我國則無望實現民族復興。

國家財富決定不了國家能力

目前這場金融危機使我們看到了一些「錢不是萬能的」現象,即一些富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能力還不如窮國。2008年4月,日本的外匯儲備為1萬億美元,是印度0.31萬億美元的三倍。然而,自2008年9月金融危機在全球蔓延之後,日本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方面取得的成效遠不如印度。2008年第四季度,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GDP)負增長了3.2%,而印度同期卻實現了6%以上的增長。印度甚至提出在2009年經濟增長速度超越中國的目標。美元是國際基礎貨幣,可美國在應對這場危機時所取得的成績卻不如中國。美國第四季度的GDP負增長6.2%,而中國則正增長了6.8%。無論經濟增長速度受多少複雜因素的影響,上述現象都表明財富的多寡並不能決定國家能力的大小。

從全球範圍進行橫向比較,我們可以看到,財富多的國家其能力可能弱於財富少的國家。根據世界銀行的排序,到2007年底,國民生產總值位於世界前15名的國家依次為美國、日本、德國、中國、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巴西、俄羅斯、印度、韓國、墨西哥、澳大利亞。俄羅斯的經濟財富比日本、西班牙、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都少,但是,2008年俄羅斯進行的俄格戰爭所顯示出來的那種戰爭能力水平,卻是日本、西班牙和加拿大都不具備的。加拿大和巴西的排名都在印度之前,然而人們的常識是,2008年的印度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遠大於這兩個國家。

財富之所以不決定能力,是因為財富並不能按人們的意願轉化為能力。財富不能轉化為能力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這原本是人們的生活常識。例如,所有人都知道,富商無法用金錢將自己低智商孩子的學習能力提高到和窮人高智商孩子相同的水平。這就是為什麼清華和北大每年錄取的學生中都有很多窮人家的孩子,學校需要給這些生活困難的孩子提供生活補助。然而,由於「致富光榮」已經成為絕大多數人的信仰,許多人誤以為國家錢多了就有能力了。這也是為什麼,在金融危機使我國外匯儲備貶值時,很多人想到的是如何保值增值,而沒有想如何用這些外匯儲備提高國家能力,甚至沒有想到應藉機用外匯儲備提高我國的國際金融能力。


民族復興得靠增強能力而非增加財富

由於經濟建設長期以來是我國的中心任務,因此許多人誤將國家建設類比為企業經營。然而,企業與國家具有本質上的不同。前者是以給企業所有者賺錢為最高目的的,後者是以維護國民利益為最高目的的。前者的目的是單純的經濟目的,而後者的目的是為民眾各種利益提供服務的綜合目的。企業只要擁有了足夠多的貨幣,即可隨時在市場上買到所需要的東西,因此企業增加了利潤就能實現全部目的。然而,國民的利益並不只是擁有財富,國民需要安全環境、需要主權權力,需要國際尊嚴、需要維護民族價值觀,需要保護傳統文化向後代的傳遞。其中許多利益都不是用錢在市場上可以買得到的。例如,國家安全要靠強大的軍事能力,但無論我國擁有多少外匯儲備都不可能買到美國水平的航母艦隊和美軍水平的作戰經驗。我國的外匯儲備已經大於英國和日本,但是我國還沒有能力將上海建設成與倫敦和東京一樣的國際金融中心。這表明,我國的外匯財富超越了日本和英國,但我國際金融的能力卻不如他們。

只增加財富的國家是強大不了的。在最近的歷史上,日本是個最典型的例子。日本的GDP於1968年和1988年分別超越了德國和蘇聯,位居世界第三和第二,2008年仍保持了世界第二的位置。然而,1988-2008的20年中,日本卻無一日成為世界第二強國或第二大國。歷史上不僅有富而不強的例子,而且還有增加財富與國家衰敗同步發生的例子。西班牙曾是14世紀上半葉的海上霸主。它通過掠奪殖民地不斷地增加財富,但因不重視國家工業能力建設,在財富增加的同時,其強於他國的能力的優勢卻下降了。最終,其無敵艦隊於1588年敗於英國,使其海上霸主地位盡失。在我國歷史上,經濟發達、財富豐腴的宋王朝是被經濟實力薄弱的蒙元所滅,經濟發達的明朝被經濟落後的滿清所滅,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

我國2008年的GDP為30萬億人民幣(約4.4萬億美元),接近日本水平還未超過,但我國綜合國力在2000-2002年期間已達到世界第二位。這意味著,國家能力的提高並非是只靠增加財富實現的。反之,2008年我國GDP位居世界第二,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國家能力在各重要方面都位居世界第二。軍事上,雖然2008年我國國防開支是俄羅斯的1.65倍,但我國不具備俄羅斯那樣的戰爭能力。科學上,我國不具備德、日、法那種重大科學原理髮現能力,即基礎科學研究成果達不到獲諾貝爾獎的水平。技術上,我國不具備日、德、法那樣的自主創新能力,我國世界名牌產品沒他們多。教育上,我國沒有培養出和英、法、德、日同等水平博士的能力。他們培養的博士能輕易受聘於中國的大學,而中國培養的博士卻難在這些國家大學找到教職。

民族復興是指恢復中國當年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這種領先地位是以綜合實力為基礎的,而綜合實力又是由國家各種能力構成的。上述正反兩方面的例子都說明,我國提高綜合實力需要的是增強國家能力而非單純地增加國家財富。國家的每項具體能力是培養和鍛鍊出來的,而不是靠賺錢攢出來的。


運用國家財富提高國家能力

運用財富提高經濟安全保障能力。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原則使我國經濟能力成為國家總體能力中最強的一項,強於軍事能力、政治能力和社會能力。然而,即使這項最強的能力在這場金融危機中也顯露出了能力不足的方面,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我國內消費能力低下。從理論上講,一國出口佔GDP的10%意味著該國對外部市場產生依附,佔30%則意味著絕對依賴。2008年我國出口總額佔GDP的33%,因此當外部金融危機發生時就對我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大量企業破產,工人失業嚴重,大學畢業生難以就業。如果將國內消費能力提高到我國GDP的90%,我國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外部經濟危機所造成的衝擊,從而增強我國經濟安全的保障能力。

運用財富提高軍事能力。2008年國民黨在台灣執政后,中美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威脅消失,我國防建設面臨以什麼依據作為軍事發展方向的問題。一般講來,安全威脅是確定國防建設方向的依據。但是,在重大國防安全威脅不緊迫的情況下,難以用安全威脅為依據,以能力為依據就成了必然。小布希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政策是錯誤的,但其以能力為目標的軍事改革原則是可取的。這種以能力為方向的軍事改革使美軍作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如果利用我國外匯儲備引進軍工技術和技術人才,這有助於提高我國防工業能力;如果用於組織大型境外聯合軍事演習,則可增加我軍作戰經驗。這些都是提高我國防能力的重要因素。

運用國家財富提升社會保障能力。社會保障能力是現代國家政治動員能力的重要基礎。社會保障能力高,有助於提高政府的社會信譽和增加社會支持,有助於提高一國發展模式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目前我國社會保障能力不但達不到發達國家水平,甚至在發展中國家裡也屬於中等水平。如果較大幅度地增加我國社會福利保障水平,這不僅有助於提高國內最終消費能力,而且有助於提高我國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國際影響力。

運用國家財富吸引全球人才。國家能力的核心要素是人才。雖然國家能力是由資金、資源、設施、設備、制度、規則、管理、人才等多種因素構成的,但其中人才因素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沒有人的聰明決策和運用,國家財富就沒有意義。例如,當我國的外匯儲備合理地用於貿易、投資、海外投資、引進人才和技術時,這些外匯儲備就提高了國家能力。然而,當這些外匯儲備放在外國銀行升值且幾十年都無人使用時,這些外匯儲備的有無和多少都不影響我國家能力。在我國還無力培養出大量的世界一流人才的情況下,用外匯從世界各地聘任世界一流人才來華工作,則可在短期內較快地提高我國家能力。輔佑齊桓公實現霸權的管子曾說:「夫爭天下者,必先爭人。得天下之眾者王。」

運用財富提高教育能力。我國家能力上的種種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源於我國高等教育能力不強。我高等教育的現狀是,還沒有一所大學能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沒有一個教授在中國取得的科學研究成果獲得過諾貝爾獎,沒有一個中國學者創造出任何系統性的國際關係理論。清華和北大是國內教育水平最高的大學,但也僅能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為長遠目標。如果能利用外匯大量引進世界一流教授和高等院校所需要的科研設備,這將可以較快提高我國高等教育能力。也許將外匯用於教育投資比置於境外保值更能從根本上提高我國家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增加財富為方向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中國崛起目前仍面臨著三種可能的結果。一種是像美國一樣超越英國,成為世界領導國。第二種是像蘇聯一樣,與美國達到同一等級之後衰敗下來。第三種是像日本一樣,在崛起的半路就衰落了。此次金融危機中顯現出來的問題也預示著,中國還面臨著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富而不強」的危險。為此,我國有必要考慮將國家發展方向從增加財富轉變為增強能力。▲(作者是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

新鮮人注: 這又是一篇國內媒體及學者意見極為分歧的文章. 我想網友一定會對此文有各種不同意見. 貼出請網友們討論.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23

主題

3559

帖子

91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4
沙發
栗 劍 發表於 2009-4-16 03:55 | 只看該作者
相輔相成,不能完全割裂。但國家目標應更長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4-16 03:59 | 只看該作者
貼出鳳凰網友的部分評論. 供網友討論時參考:

閻學通:國家最崇高目標不是致富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
熱門評論已有評論34條 顯示31條  1 2 [下一頁]  【wew58jiang】
江蘇省南京市 58.217.130.* 發表:2009/03/16 14:03

「筆者認為,只有以增強能力為國家目標,我國才有可能實現民族復興,而以增加財富為目標,我國則無望實現民族復興。」「在我國歷史上,經濟發達、財富豐腴的宋王朝是被經濟實力薄弱的蒙元所滅,經濟發達的明朝被經濟落後的滿清所滅,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我國提高綜合實力需要的是增強國家能力而非單純地增加國家財富。國家的每項具體能力是培養和鍛鍊出來的,而不是靠賺錢攢出來的。」 。。。。。。

【鳳凰網友】
江蘇省常州市 58.216.241.* 發表:2009/03/16 13:32

所謂的「國富民強」是時候了。將國富轉化為民強不容遲疑。文章雖是大方向的說明,但卻從根本上說出了現階段中國的弱點,尤其是下一代的出路仍是重在教育。值得一看。

【鳳凰網友】
湖北省天門市 58.53.102.* 發表:2009/03/16 16:43

好久沒有看到閻學通先生的文章了,分析得很好。在國家相對富裕的情況下,必須提高國家的綜合能力,特別是軍事能力,國家富裕而沒有實力是不行的。現在連菲律賓、馬來西亞、文來、越南等這樣的國家都能在南沙群島為所欲為,空有所謂的GDP第二或第三有什麼用呢,用排名第一的外匯儲備能賣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嗎?

【鳳凰網友】
廣東省深圳市 219.134.222.* 發表:2009/03/16 14:07

一個國家富而不強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沒有強大的國防做後盾,沒有後者在國際上又會有多少話語權?

【鳳凰網友】
湖北省天門市 58.53.102.* 發表:2009/03/16 16:42

好久沒有看到閻學通先生的文章了,分析得很好。在國家相對富裕的情況下,必須提高國家的綜合能力,特別是軍事能力,國家富裕而沒有實力是不行的。現在連菲律賓、馬來西亞、文來、越南等這樣的國家都能在南沙群島為所欲為,空有所謂的GDP第二或第三有什麼用呢,用排名第一的外匯儲備能賣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嗎?

【鳳凰網友】
山西省太原市 221.204.78.* 發表:2009/03/16 15:24

要國富民強!兩者不能缺一!

【鳳凰網友】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 221.206.189.* 發表:2009/03/16 14:51

閻學通有戰略眼光

【鳳凰網友】
廣西自治區南寧市 116.252.21.* 發表:2009/03/16 13:55

美國是世界一號強國,他的每一任總統都標榜要做「教育總統」,反觀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一句話:灰心。

【鳳凰網友】
廣東省佛山市 121.9.148.* 發表:2009/03/18 22:45

增加財富和增強能力兩者不能缺一!

【鳳凰網友】
廣東省佛山市 121.9.148.* 發表:2009/03/18 22:30

富裕是強大的基礎,一個人民生活艱難的國家,怎麼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呢?中國之所以現在還不算強大,恰恰是因為國家還不富裕,財不大,氣不粗,何況,如果百姓生活上不去,人民的怨言比外部力量威脅更可怕,儘管我也認為國家最崇高的目標不是致富,但現階段的中國仍然需要那句實實在在的口號致富光榮!

最新評論 【鳳凰網友】
廣東省佛山市 121.9.148.* 發表:2009/03/18 22:45

增加財富和增強能力兩者不能缺一!

【鳳凰網友】
廣東省佛山市 121.9.148.* 發表:2009/03/18 22:30

富裕是強大的基礎,一個人民生活艱難的國家,怎麼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呢?中國之所以現在還不算強大,恰恰是因為國家還不富裕,財不大,氣不粗,何況,如果百姓生活上不去,人民的怨言比外部力量威脅更可怕,儘管我也認為國家最崇高的目標不是致富,但現階段的中國仍然需要那句實實在在的口號致富光榮!

【鳳凰網友】
廣東省佛山市 121.9.148.* 發表:2009/03/18 22:30

閻學通認為:需要運用財富來提高國家能力,包括提高經濟安全保障能力,軍事能力,社會保障能力和教育能力,並運用國家財富吸引全球人才。這點是肯定的,但請問財富哪裡來,就要致富嘛,做這些都需要有雄厚的財富作基礎,「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歷史上不是有過嗎,美國利用雄厚的財富來超過前蘇聯。還是鄧小平慧眼獨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共同富裕!同時要運用財富來提高國家能力。

【鳳凰網友】
廣東省佛山市 121.9.148.* 發表:2009/03/18 21:59

富裕是強大的基礎,一個人民生活艱難的國家,怎麼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呢?中國之所以現在還不算強大,恰恰是因為國家還不富裕,財不大,氣不粗,何況,如果百姓生活上不去,人民的怨言比外部力量威脅更可怕,儘管我也認為國家最崇高的目標不是致富,但現階段的中國仍然需要那句實實在在的口號致富光榮!

【鳳凰網友】
河南省開封市 61.53.111.* 發表:2009/03/16 23:53

好!

【鳳凰網友】
廣東省廣州市 121.32.116.* 發表:2009/03/16 23:44

真知灼見,

【鳳凰網友】
湖北省 116.208.85.* 發表:2009/03/16 22:06

應變為"國強民富"

【和諧】
湖北省 116.208.85.* 發表:2009/03/16 22:05

應變為"國強民富"

【鳳凰網友】
浙江省 122.232.154.* 發表:2009/03/16 20:18

國家出錢專門派人挖人

【鳳凰網友】
四川省南充市 222.208.19.* 發表:2009/03/16 19:43

閻教授說得好啊

【鳳凰網友】
廣東省深圳市 61.144.225.* 發表:2009/03/16 19:03

有戰略眼光,現如今一說抵禦金融危機就是加大投資,擴大消費、推動出口,我們儲備這麼多外匯,到底為了什麼?拿來幹什麼?改革開放又是為了什麼?是時候反省改革目標和發展方向的時候了!!!

【鳳凰網友】
廣東省深圳市 61.144.225.* 發表:2009/03/16 17:02

有戰略眼光,現如今一說抵禦金融危機就是加大投資,擴大消費、推動出口,我們儲備這麼多外匯,到底為了什麼?拿來幹什麼?改革開放又是為了什麼?是時候反省改革目標和發展方向的時候了!!!

【鳳凰網友】
廣東省深圳市 61.144.225.* 發表:2009/03/16 17:01

有戰略眼光,現如今一說抵禦金融危機就是加大投資,擴大消費、推動出口,我們儲備這麼多外匯,到底為了什麼?拿來幹什麼?改革開放又是為了什麼?是時候反省改革目標的時候了。

[回復]
【鳳凰網友】
湖北省天門市 58.53.102.* 發表:2009/03/16 16:46

閻學通的文章很好,中國應該多有幾個閻學通

[回復]
【鳳凰網友】
湖北省天門市 58.53.102.* 發表:2009/03/16 16:43

好久沒有看到閻學通先生的文章了,分析得很好。在國家相對富裕的情況下,必須提高國家的綜合能力,特別是軍事能力,國家富裕而沒有實力是不行的。現在連菲律賓、馬來西亞、文來、越南等這樣的國家都能在南沙群島為所欲為,空有所謂的GDP第二或第三有什麼用呢,用排名第一的外匯儲備能賣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嗎?

【鳳凰網友】
湖北省天門市 58.53.102.* 發表:2009/03/16 16:42

好久沒有看到閻學通先生的文章了,分析得很好。在國家相對富裕的情況下,必須提高國家的綜合能力,特別是軍事能力,國家富裕而沒有實力是不行的。現在連菲律賓、馬來西亞、文來、越南等這樣的國家都能在南沙群島為所欲為,空有所謂的GDP第二或第三有什麼用呢,用排名第一的外匯儲備能賣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嗎?

【鳳凰網友】
APNIC 119.115.254.* 發表:2009/03/16 15:47

說的好,堅決支持

【鳳凰網友】
山西省太原市 221.204.78.* 發表:2009/03/16 15:24

要國富民強!兩者不能缺一!

【鳳凰網友】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 221.206.189.* 發表:2009/03/16 14:51

閻學通有戰略眼光

【鳳凰網友】
浙江省金華市 125.113.122.* 發表:2009/03/16 14:21

對!

新鮮人注:  今日美東時間上午11:00. 鳳凰網的 邱震海先生邀請閻學通教授和日本及新加坡兩位學者就此論題進行了對話及討論. 意見有一致處也有相當多的分歧. 但文字稿尚未刊出. 一旦刊出后將跟蹤報道.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4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4-16 04: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9-4-16 04:26 編輯

【預告】專訪閻學通:中國要富還是要強?2009年04月14日 18:35鳳凰網專稿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3月中旬在北京"環球時報"發表文章,題為"國家最崇高目標不是致富",中國須警惕"富而不強",引起輿論界爭議。閻學通作客聽風錄,與旅日學者庚欣和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員杜平,就中國國家發展方向和國家價值展開討論。

閻學通在題為"國家最崇高目標不是致富"的文章中指出,由於經濟建設長期以來是中國的中心任務,許多人誤將國家建設模擬為企業經營,但企業是以給企業所有者賺錢為最高目的,而國家則是以維護國民利益為最高目的;國民利益並不只是擁有財富,而且還需要安全環境、主權能力、國際尊嚴,需要維護民族價值觀,其中許多利益不是用錢在市場上可以買到的。歷史上不僅有富而不強的例子,甚至還有增加財富與國家衰敗同步發生的例子;今天的中國在軍事上不具備俄羅斯那樣的戰爭能力,在科學上不具備德法日那樣的重大科學原理的發現能力。閻學通提出,國家應運用財富來提高國家能力,包括軍事能力、社會保障能力和教育能力等。
閻學通的文章發表後,接連受到一些學者質疑。"人民日報"高級編輯丁剛的文章認為,閻學通忽視了一個最重要的、也是最崇高的國家目標,即保證公平與正義,只有在一個公平正義的體制下,國家才能有效地將財富轉換為國家能力,實現國家的強大,並讓絕大多數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沒有一個公平正義的體制,強大就是虛弱的、短暫的,也是不可持續的。也有學者認為,只有積累了社會財富,才有談國家能力的資本,而民眾富裕也應該成為國家最高目標之一。

新鮮人注:  今日美東時間上午11:00. 鳳凰網的 邱震海先生邀請閻學通教授和日本及新加坡兩位學者就此論題進行了對話及討論. 意見有一致處也有相當多的分歧. 但文字稿尚未刊出. 一旦刊出后將跟蹤報道.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

主題

1632

帖子

43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9
5
Lengdan 發表於 2009-4-16 04:44 | 只看該作者
首先要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6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9-4-16 07:07 | 只看該作者
也就是說,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指導思想需要調整了,因為目標基本已經達到了。
老布希傳位小布希,吉田茂傳麻生太郎,李光耀傳李顯龍,金日成傳金正日,封建世襲何時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7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9-4-16 07:14 | 只看該作者
但是文章中的很多論點論據有問題。
比如在討論處理金融危機時拿中國跟美國比,拿印度跟日本比,其實中印是新興國家,美日是黃昏國家,跟國家財富水平沒有直接關係。如果把中國跟印度比,就得不出文章得結論。
再比如,用俄羅斯來說明國家能力跟經濟能力的差別,其實俄羅斯的國家能力是建立在前蘇聯經濟能力基礎上的,而現在俄羅斯還沒有從衰退中完全走出來,但國家能力往往滯後於經濟規模,所以俄羅斯仍然保持了較高的國家能力(主要是軍事能力)。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俄羅斯經濟持續低彌,國家能力必然會隨之下降。
老布希傳位小布希,吉田茂傳麻生太郎,李光耀傳李顯龍,金日成傳金正日,封建世襲何時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8
11nn93n9 發表於 2009-4-16 09:57 | 只看該作者
富不是最終目的, 但是是必由之路。 窮國能達到什麼目標?
作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900

帖子

39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1
9
lyazh 發表於 2009-4-16 16:41 | 只看該作者
這個老不休發表的觀點令人匪夷所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04: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