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54年北京公審兩起美國間諜案11名美國人,震驚美國朝野

[複製鏈接]

432

主題

956

帖子

606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游雲異客 發表於 2009-4-14 16: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1954年11月23日是個很平常的日子,然而,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軍事審判庭在這天開庭,對兩起美國間諜案,共計22名罪犯(其中11名美國人)進行最後宣判,而使這天格外引人矚目。

  當天,數百名首都各界群眾來到最高人民法院軍事審判庭旁聽。

  法庭上,審判長賈潛和審判員朱耀堂、張向前端坐在審判席上。在他們兩旁,一邊是軍事檢察員和翻譯人員,另一邊是辯護人和書記員。

  

   




繳獲的美國間諜武器及器材等


  在各出入口有荷槍實彈的解放軍戰士警戒。

  罪犯的罪證也陳列在一邊,其中有手槍、衝鋒槍、卡賓槍、收發報機,還有金磚、金元寶、求救器、空取器。

  審判長宣布開庭。

  首先受審的是唐奈、費克圖間諜案。十一名身穿黑色棉襖、剃著光頭的罪犯在解放軍戰士的押解下進入法庭,在審判席對面一字排開。這些昔日狡詐陰險的間諜分子,此時一個個顯得無精打采,低著頭垂手而立。

  

   





被告席上的美國間諜


  這時,書記員起立向審判長報告:各被告全部到庭候審。

  審判長一一傳訊了各被告的姓名、年齡、國籍、籍貫。然後由軍事檢察員姚倫宣讀起訴書:

  我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部隊駐東北某部於1952年11月29日夜,擊落偷入我國東北吉林省的C-47型故意不塗標誌的美國飛機一架,當時擊斃機上的駕駛人員諾姆?史瓦玆和鮑布?斯諾地二人,捕獲了美國籍的約翰?托馬斯?唐奈,理查德?喬治?費克圖二人……

  ……

  本案各被告人,對上開罪行,由於罪證確鑿,均已供認。特對被告約翰?托馬斯?唐奈等十一人提起公訴,請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的規定,嚴加懲處。

  隨著軍事檢察員洪量的聲音,美國間諜分子的犯罪行徑再一次暴露在人們的面前:

  1952年11月29日夜裡,一架美國中央情報局C-47型間諜飛機由美國駐漢城的軍事基地起飛,它沿著朝鮮的東海岸向北飛行,小心地繞過地面高射炮防空火力網,趁著夜色越過鴨綠江,偷偷進入中國領空,向中國吉林省安圖縣方向飛去。

  為掩人耳目,飛機上沒有任何標誌,除了兩名飛行員之外,還有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務,24歲的約翰?托馬斯?唐奈和27歲的理查德?喬治?費克圖。

  對唐奈和費克圖他們來說,在中國境內的飛行並不陌生,在此之前,他們曾經將多名在美國駐塞班島特務機關受訓后的特務分子空投到中國,試圖建立「根據地」和「空投場」。

  今天他們的任務,就是要用「空取器」從空中去接回一個名叫李軍英的間諜,這個人以前被他們空投到中國東北,接他回來的目的,是要從他那裡取得他所搜集的情報,並聽取他間諜活動的情況彙報,進而繼續對中國空投更多的特務。

  深夜,飛機飛抵預定地點———吉林省安圖縣境內,並在上空盤旋,駕駛員在搜尋地上目標,唐奈和費克圖則準備操作「空取器」。

  所謂「空取器」實際就是一個升降裝置,在飛機不著陸的情況下,利用它可以把地面上的人或物資拽到飛機上。它帶著一個絞盤,絞盤是電動的,有一根纜繩一頭栓在絞盤上面,另一頭有個鉤子甩出去,掛在一個安裝在機身外面帶滑輪的鐵臂上,絞盤轉動,鉤子隨之上下升降,當飛機在低速、低空飛行的時候,這個鉤子可以放下去,把地面上的特務或東西鉤住,再通過繞動絞盤,把人或物吊上來。

  

   



美國空投特務罪行展覽會上展出的美軍間諜飛機殘骸


  當時還沒有直升機,對從事間諜活動來說,這個裝置還是很有用的。

  此時,唐奈負責操縱杆子,費克圖充當「絞盤手」。

  就在這時,密集的炮火從地面發射過來,飛機來不及逃跑,已被炮火擊中,晃晃悠悠地朝地面扎去。

  火光照亮了夜空。

  唐奈和費克圖見情況不妙,緊急跳傘逃生。

  隨著巨大的爆炸聲,飛機落地,兩名駕駛員同飛機一起葬身火海。

  唐奈和費克圖撿了條性命,被我公安部隊活捉。

  在打掃戰場時,解放軍戰士從飛機的殘骸中發現了卡賓槍、衝鋒槍、無線電台、收發報機等武器裝備和間諜工具。

  檢察員宣讀完起訴書,審判長開始審訊。

  審判長: 你被捕以前在美國做什麼工作?受過什麼訓練?

  唐 奈: 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工作,受過間諜訓練。

  審判長: 訓練內容和目的是什麼?怎樣訓練的?

  唐 奈:訓練的內容是爆破、辨認地圖、無線電等。這一切訓練都是秘密的,都是為了在 共產主義國家進行恐怖破壞和武裝暴動的。

  審判長:你被美國中央情報局派到日本厚木去訓練過中國人嗎?

(2)





  唐 奈: 訓練過,現在法庭上的這幾個人都是我訓練的。

  審判長:你親自到中國來過幾次?

  唐 奈: 兩次。


  審判長:幹什麼的?

  唐 奈:一次是一九五二年八月,我坐著飛機,飛入中國吉林省上空,給空投在吉林省的一個空降隊送糧食和物資。一次是在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夜,乘坐C-47型飛機飛入中 國領空,為了要從空中取走李軍英。

  ……

  審判長詢問之後辯護人發言,為唐奈和費克圖擔任辯護人的是公設辯護人趙希倫,此外還有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劉度、吳英、馬駿三位教師為其他被告擔任辯護。

  辯護人:美國侵略集團是專門從事侵略的,被告在這個集團統治下受了反動教育,以至做了特務。許多被告年紀還很輕。被告犯的罪行除被告自己應負的責任外,還應歸罪於美國的 侵略集團;其次,被告和臭名昭著的美國特務頭子比起來還是罪惡不大的特務。這些情 況請審判長在量刑時參考。

  

   




軍事審判庭審判長宣讀判決書


  審判長問被告:「還有要說的話嗎?」

  唐奈忙說:「辯護人說的好,請法官開恩。」

  最後,全體起立,聽取審判長的宣判。

  唐奈等面帶緊張之色,直愣愣地盯著翻譯,生怕漏掉一個字。

  審判長宣判道:

  被告約翰?托馬斯?唐奈判處無期徒刑;

  被告理查德?喬治?費克圖判處徒刑二十年。

  接下來審理的是美國間諜阿諾德案。

  1953年1月12日下午,美國空軍第十三航空隊五八一空中補給通訊聯隊上校司令阿諾德,帶領美軍第九十一戰略偵察中隊少校作戰官包莫、上尉機長維地等14人,駕駛由B-29轟炸機改裝的偵察機從日本橫田基地起飛,在晚上9點15分從我安東(今丹東)地區侵入中國領空,進行戰略偵察。

  解放軍空軍部隊發現敵情后,戰鬥機立即起飛迎敵,在安東西北十五公里的五龍背火車站附近上空將其擊中。

  阿諾德等慌忙跳傘,結果有三個人當時就摔死了。

  阿諾德和其他11個人逃過一死,趁著夜幕躲藏起來。

  第二天一早,附近的村民發現了掛在樹上的降落傘和摔死的美國人屍體,立即組織起來搜山,很快,渾身血跡斑斑的阿諾德和他被凍得瑟瑟發抖的同伴一一被村民抓獲。

  經審理,軍事審判庭判處阿諾德徒刑十年。

  中國政府選在這個時候審判美國間諜,是跟當時的國際形勢和美國瘋狂的反華活動分不開的,是我們整個對美鬥爭策略的一部分。

  當時美國政府對新中國是又恨、又怕、又無可奈何。從1949年開始,美國就想建立一個「太平洋軍事聯盟」,以便包圍、封鎖和遏制中國。這其中也包括跟台灣建立軍事同盟。

  當時美國朝野對台灣有兩種意見:

  一是提出讓台灣獨立,考慮到「台灣獨立」的提法恐怕很難讓包括台灣人在內的中國人民接受,可以改為「台灣自治」。

  第二種意見是以麥克阿瑟等軍人為代表的,主張出動美軍直接佔領台灣,或者由聯合國託管,交給美軍派兵駐守。

  1950年1月12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國家新聞俱樂部發表了一個題為《中國的危機———對於美國政策的審查》的演講。據說這篇演講被稱為「艾奇遜國務卿歷來所發表的演講中最卓越而又最引起爭議的講話」。

  艾奇遜在演講中聲稱,美國要建立一條北起阿留申群島,經過日本、琉球群島,南到菲律賓的環形防線。

  這個聯盟後來沒有搞成。

  於是,美國改變方式,轉而跟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分別簽訂所謂「安全條約」,或「共同防禦條約」之類的東西,其中包括計劃跟台灣國民黨當局也簽訂一個「共同防禦條約」,製造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阻撓我解放台灣。

  1954年8月3日,杜勒斯公開宣稱,要用美國的海空軍力量來「保護台灣和澎湖列島」,半個月之後,艾森豪威爾宣布要以美國第七艦隊干涉台海局勢。

  19日,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率領6艘軍艦耀武揚威地侵入浙江的大陳島海域,並且有160多架飛機配合行動。

  美國死命要保台灣,目的就是要把台灣作為它遏制中國大陸的前沿陣地。

  中國政府當然不能容忍美國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的行徑。

  解放台灣本來是解放戰爭的一部分,早在1949年夏天,中央軍委就已經命令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進行攻打台灣的作戰準備。

  以後,解放軍又組建了空軍、海軍和空降兵部隊,為渡海作戰做準備。1950年5月舟山群島戰役之後,三野命令所屬的12個軍50萬人做好攻佔台灣的準備。這個時候,朝鮮戰爭爆發,我東北邊境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中央決定將主要兵力開赴東北,組建東北野戰軍,以後志願軍入朝參戰,三野解除了攻佔台灣的待命狀態。

  朝鮮停戰之後,美國人害怕中國騰出手來解放台灣,加緊對台灣的保護,台海局勢驟然緊張。在這同時,美國派出大批特務潛入中國大陸,實施破壞和顛覆活動。

 審判美國間諜案,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進行的。



(3)


  俗話說「不見棺材不落淚」,而美國人是見了棺材也不落淚。

  對兩起美國間諜案的公開審判通過廣播傳向世界,證據確鑿,使美國顛覆、破壞新中國的罪惡行徑暴露無遺。美國政府得到消息后非常惱火,迅速做出反應,予以抵賴。

  12月24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懷特就此事向記者發表談話,他說:


  「我認為中國共產黨顯然將進行他們能夠進行的一切宣傳來設法為他們昨天的行為辯護。這種所謂空投間諜分子的故事是北平電台的老一套的說法。」

  同一天,美國國務院也發表了一個抗議聲明,聲明裡說:唐奈和費克圖是美國陸軍部在日本雇傭的「文職人員」,美國方面一直以為他們在1952年11月從朝鮮飛往日本的一次飛行中死亡了。「他們如何落入中共手中,美國是不知道的,……今天北平的廣播是我們第一次聽說他們被中共拘留著。」

  接著,美國國務院指令美國駐日內瓦總領事戈溫,約見中國駐日內瓦總領事沈平,提出口頭抗議。

  當時中美就是這樣針鋒相對,毫不留情。而從鬥爭方式和策略上說,基本上可以概括成「文攻武衛」。

  所謂「文攻」,就是打筆墨官司,針對美國的反華叫囂和無理指責,藉助新聞媒體,發表聲明、談話或公布文件等。當然還包括在各類國際會議或談判桌上,唇槍舌劍地較量,像朝鮮板門店談判、日內瓦會議、中美大使級會談,以及對美國間諜等犯罪分子的審判。

  至於「武衛」,就是真刀真槍地干,像在朝鮮戰場、在保衛東南沿海的戰鬥等等。

  所以,對於美國的抗議沈平當即斷然駁回。

  本來美國政府一直是堅持絕不跟中國直接接觸的,所以,當記者問道日內瓦的這次接觸時,美國國務院新聞官蘇丹姆只好自己給自己打圓場說:

  「美國同中國共產黨政權進行交涉的途徑不是外交級的,而是領事級的。利用這個途徑是為了所有被北平政權冤屈地拘留起來的美國人的利益。」

  在通過日內瓦發出口頭抗議的同時,美國人又請英國政府出面幫忙。

  11月27日,英國駐華代辦杜威廉將美國政府的抗議照會轉到我外交部,聲稱:

  美國政府對中國政府「判處11名美國武裝部隊人員及陸軍部雇傭的兩名美國平民徒刑之與道義不符的行為提出強烈抗議。」

  美國人還在照會的最後發出威脅道:

  「中共當局應當記住,美國人民迄今一直自制地忍受著的中共對美國國民所犯的一大串暴行的紀錄,已經由於中共十一月二十三日的聲明而大大地擴大了。」

  美國人的威脅當然不會嚇倒中國人民,不過上面所說的「一大串暴行紀錄」恰好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美國對中國的破壞和滲透其實是有目共睹,盡人皆知的。

  自從新中國成立之後,美國間諜機關就不斷派遣間諜特務潛入我國內地,特別是隨著人民政權的日益鞏固,美國和國民黨集團向大陸派遣特務的行動也更加緊鑼密鼓地進行。美國的一些官員、政客對此也不避諱。

  還在1949年夏天的時候,美國國務院遠東司司長麥錢特在美國國會就「情報工作」作證時就曾說過:

  「我們不能忘掉有四億五千萬人民的中國,為了獲得可靠的情報,並根據這些情報作為我們制定政策的基礎,這一問題將加倍繁重。因為我們在那個國家內不再有我們的領事機關了。」

  當年曾任中國戰區美軍總司令的魏德邁則更加露骨地說:

  「我認為現在從台灣進攻大陸是不適時的。最好的辦法是阻止共產黨,使他們在遠東的進展得不到鞏固。這首先可以從派遣特務人員進入該國入手。」

  美國甚至有人主張在中國建立一支游擊隊,對此,檔案記載了1953年2月2日美國《新聞周刊》刊載文章稱:

  儘管這件事可能遭到否認,但是艾森豪威爾政府的確打算在加緊對蘇冷戰的時候,大大地倚重顛覆活動和破壞活動。雖然很少人知道,事實是美國早已大事對中國大陸上的共產黨進行著這種活動。過去這種情況之所有秘而不宣,原因之一就是華盛頓官方害怕,如果把美國已經採取這種「骯髒」做法的事實予以揭露,那麼美國公眾可能將因此感到震驚。

  另外,根據檔案中保存的當時我公安部的公報顯示,從1951年到1954年間的不完全統計,美國和國民黨特務機關一共向中國大陸派遣了230多名特務,空投了包括六O迫擊炮在內的各種輕重武器上千件,彈藥十幾萬發。足以顯示美蔣特務機關用心之苦和顛覆活動之猖獗。

  美國國務院氣洶洶抗議的同時,美國國防部、海軍部、遠東空軍司令部也紛紛發表聲明或談話,在對中國政府進行攻擊、漫罵和威脅的同時,一致否認曾派飛機進入中國領空。遠東空軍司令部發言人說,阿諾德等「從來不曾飛到對方的領土上空」,說他們當時的飛行是「去北朝鮮上空執行散發傳單的任務」。

  至於唐奈和費克圖,這個發言人乾脆說,「這兩人偷乘了一架民用航空運輸公司的飛機,這架飛機在1952年12月2日在漢城和東京之間上空神秘地失蹤了」。

  對於這種破綻百出的表態,不要說別人,就連美國和西方的記者也很難相信。


(4)


  因為按照遠東空軍司令部所說的「偷乘飛機」的時間,當天正是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到漢城訪問的日子,當時機場「正處於極其森嚴的戰時警衛當中」,只有持有特別許可證的人員才能夠進入機場,在這樣的情形下,唐奈等偷乘飛機之說,顯然十分可笑。

  合眾社記者當時就提出疑問,在如此時刻,如果沒有命令,唐奈等怎麼能上了飛機,而飛機又怎麼會飛到中國去了。


  發言人則難以自圓其說,搪塞道:

  「這架飛機已載運貨物到漢城並且卸下了貨物,乘客們要求准許乘這架飛機飛返東京。因為是在夜間飛行,也許由於當時的特別安全措施而奉命駛入一條不熟悉的路線。」

  美國各方紛紛狡辯,而始作俑者美國中央情報局則任憑記者如何打探,就是一言不發。它也許是覺得,此時一言不發總比陷入被外界追問的尷尬可能要好些吧。

  美國人的狡辯核心內容就是兩點,一是否認曾進入過中國領空,二是說唐奈、費克圖等是「平民」。他們是在作從南朝鮮的漢城前往日本東京的例行飛行。

  然而有趣的是,當唐奈和費克圖被俘之後,從他們身上繳獲了一張地圖,這不是日本東京的地圖,而是一幅美國軍方航空測繪的二十五萬分之一的中國吉林省安圖縣的地圖。在地圖上面還標有一個箭頭,指向安圖縣老嶺區。正是他們被擊落被俘的地方。唐奈自己也承認,這是他們預定接頭的地點。

  更有意思的是,跟地圖在一起的,還有一個中英文對照會話表,在每個英文句子後面,標著漢語的發音,其中包括下面這些句子:

  我是朋友;

  請你幫我;

  我渴、餓、冷、病了、受傷,帶我到中國醫院去;

  中國兵頂好;

  你有暖和衣服嗎?

  看來他們已經有了萬一被我擊落的「應急預案」。

  1954年12月8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談到這個件事情時用諷刺的口吻說道:

  「這就是準備到東京去的『平民』,卻帶了這樣一張會話表。很顯然,他們不是什麼到東京去的『平民』,而是被派到中國來的美國間諜,而且,他們也給自己設想了這樣的情況:飛機被擊落下來,又餓、又渴、又冷、又負傷的美國『平民』在中國的山林中徘徊著,遇到了第一個中國人,趕緊掏出會話表來,用了第一句:『我是朋友。』接著就『請你幫我』,『我渴了,餓了,冷了,受傷了』,然後拿出準備好的鋼筆、手錶:『我會報答你』又準備獻媚地說:『中國兵頂好』。可是頂頂要緊的還是自己的性命,又冷又渴,只得再三請求:『你有暖和衣裳嗎?』。」

  至於唐奈的身份,美國政府說他是「平民」,而唐奈自己則供認,他是1951年6月參加美國間諜機關中央情報局的,當年12月被美國中情局派至該局駐日本間諜機關工作,在日本茅崎附近的秘密營房,擔負訓練特務和對中國進行空投特務的任務。訓練內容包括:教授特務地下作戰如何建立交通線、如何在交通線上刺探情報,如何救護被擊落的美國空軍人員,如何徒手自衛等。

  美國人的反應早在中方預料之中。

  按照既定的方針,章汗夫回信給杜威廉,表示:

  我國政府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判處十三名美國間諜案,罪證確鑿。你來函所附美國政府文件,礙難接受,特予退還。

  美國人也知道,他們的所謂「抗議」不可能為中國政府所接受,而且他們的威脅也絕無嚇倒中國的可能。於是,它變換手法,準備通過由它操控的聯合國,來對中國實施壓力。這就引出了聯合國秘書長哈馬舍爾德出面「斡旋」和後面一系列的外交較量。


節選自: 解密中國外交檔案   出版社:中國檔案出版社   作者:徐京利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4-15 1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8: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