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應低估中國銀行業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4-11 22: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出口、發電量、物價都在下滑。2009年中國的增長點在哪?有一個行業連續幾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並在今年一季度加速擴張:中國商業銀行的貸款增長連創新高。1月1.62萬億,2月1.07萬億,3月份的官方數據還沒有公布,但經濟刺激計劃和信貸政策寬鬆的大背景未變,保守估計也不會低於1萬億元。

  去年全年新增貸款額僅4.92萬億元。這意味著今年中國銀行業的信貸規模將大幅擴張。包括工商銀行在內的一些大行,今年一季度的貸款已接近或超過去年全年的水平。信貸擴張將給中國商業銀行業帶來明顯的利潤增長,至少在短期是這樣。雖然手續費收入增長較快,中國商業銀行超過80%的利潤依然來自存貸款利差收益。利差收益主要取決於凈利差(NIM)和貸款規模兩個因素。

  由於存在降息的預期(CPI漲幅回落),1月按揭利率下調,存款定期化,2009年中國商業銀行的凈利差會縮小,但降幅不會很大。在銀行的生息資產中,貸款資產的利率平均為6-7%,其他生息資產如央行準備金、債券、短期拆借出資金的綜合收益率在2%左右。大量低息資產被轉為高息資產(貸款),總體生息資產的收益率將提高,因此凈利差降幅不會太大。2008年四季度降息和定期存款比例增加后,規模最大的工行、建行的凈利差仍維持在300個基點(3%)左右,降幅不到10個基點。即使2009年下降30-40基點,但只要貸款增幅超過凈利差降幅,對利潤的影響仍是正面的。

  但中國境內投資者對銀行業並不看好。比較香港、上海兩地上市的公司,目前A股平均比H股溢價約40%,但銀行是溢價最低的行業之一(僅高於保險業),平均只有20%,最大的工行、建行只有10%。相比之下,航空業(國航、東航、南航)企業最低的溢價也超過100%。

  國際投資者更看重中國金融服務業的長期潛力。歐美銀行業正處於一場史無前例的危機中。在低利率、低儲蓄的條件下,歐美金融機構利用次級貸款和金融衍生工具製造的巨大泡沫破裂了,銀行家領走高額獎金之後,留下充斥著「毒資產」的資產負債表,等著政府(納稅人)補虧空。中國情形正相反,銀行國際化程度低,市場集中在國內。除了外匯資產較多的中國銀行外,在金融風暴中遭受的損失相對其資產規模,比例很小。中國自身則是一個連年GDP增長超過10%,儲蓄率超過50%的市場。2009年初,中國包括居民和企業存款在內的廣義貨幣(M2)餘額已經突破50萬億元。和面臨儲蓄不足,過度放貸的歐美同行不同,中國銀行業的問題是產品線簡單且同質化,遠不能滿足巨額儲蓄的投資需求。

  全國性國有控股銀行將成為新一輪信貸擴張的受益者。新增貸款需求主要來自和政府支持有關的投資項目,特別是資本密集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佔全部新增貸款的30%左右)。來自私營企業的信貸需求依然疲軟,或者難以獲得貸款。一季度五大行貸款增速快於行業平均水平,如果去掉期限短、利率較低的票據融資,以建行為代表的五大行爭奪長期貸款市場份額的優勢更加明顯。

  不過,對中國銀行業而言,高度依賴貸款業務的盈利模式,不僅意味著短期利潤增長的機會和長期發展的潛力,也是整個銀行體系的風險所在。中國銀行業在完成股改上市后,資產規模和盈利水平均大為改觀,這些都是在2003以來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的條件下實現的,還沒有經歷過經濟不景氣周期的考驗。經濟下滑風險的釋放,新增貸款項目風險暴露都需要2-3年的時間。現在,銀行逆周期投放大量貸款,雖無近憂,但有遠慮。更長期的挑戰是,商業銀行在中國仍然是一個受到高度行政性干預的行業。對外資開放程度低,利率市場化程度低,商業銀行自身的風險判斷、管理能力缺少市場競爭的檢驗。中國直接融資工具發展相對滯后,未來非銀行融資渠道的發展將對傳統的貸款業務構成威脅。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4-12 07: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