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七言古詩- 海子「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

[複製鏈接]

65

主題

497

帖子

2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nli7 發表於 2009-4-8 12: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詩如幽火煉肝腸
命似曇花有餘香
鳩憐鵬飛寒霜路
蟻哀蛾撲烈焰亡
情追雪萊潔心質
思比尼采瘋太陽
空巷憑弔英年去
不知欣死謂康莊

65

主題

497

帖子

2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1
沙發
 樓主| lanli7 發表於 2009-4-8 12:11 | 只看該作者
上一周看見轟轟烈烈的祭奠海子,其中的詩作很浮華,才寫了這首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

主題

976

帖子

46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67
3
塔頭 發表於 2009-4-8 12:18 | 只看該作者
不知欣死謂康莊---超脫啊,好詩好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主題

497

帖子

2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1
4
 樓主| lanli7 發表於 2009-4-8 12:21 | 只看該作者
謝潘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

主題

976

帖子

46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67
5
塔頭 發表於 2009-4-8 12:29 | 只看該作者
4# lanli7


田兄幾時回來啦?這麼快。讓人驚喜啊。我以為要想你一個月。
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海岳夢中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84

主題

1921

帖子

1698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8
6
xli710 發表於 2009-4-8 13:14 | 只看該作者
空巷憑弔英年去
不知欣死謂康莊


這是現代詩人喜歡的結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84

主題

1921

帖子

1698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8
7
xli710 發表於 2009-4-8 13:18 | 只看該作者
zt
海子簡介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版的詩集有《土地》(1990)、《海子、駱一禾作品集》(1991)、《海子的詩》(1995)、《海子詩全編》(1997)。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4日生於安徽省懷寧縣高河查灣,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卧軌自殺。在詩人短暫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顆聖潔的心。他曾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國70年代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他憑著輝煌的才華、奇迹般的創造力、敏銳的直覺和廣博的知識,在極端貧困、單調的生活環境里創作了將近200萬字的詩歌、小說、戲劇、論文。其主要作品有:長詩《但是水,水》、長詩《土地》、詩劇《太陽》(未完成)、第一合唱劇《彌賽亞》、第二合唱劇殘稿、長詩《大扎撒》(未完成)、話劇《弒》及約200首抒情短詩。曾與西川合印過詩集《麥地之瓮》。他曾於1986年獲北京大學第一屆藝術節五四文學大獎賽特別獎,於1988年獲第三屆《十月》文學獎榮譽獎。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種詩歌選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認為,詩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還給人類的東西。(西川撰文)(註:2001年4月28日,海子與詩人郭路生(食指)共同獲得第三屆人民文學獎詩歌獎。)海子的第一首詩是《亞洲銅》最後一首詩是《春天,十個海子》

根據海子死後一些詩人和作家發表的一些文章看,有人認為海子是死於精神分裂,有人認為他是江郎才盡,有人說海子的死是殉詩,有人說海子的死緣於城市和鄉村的矛盾,甚至有人說海子的死是練氣功走火入魔,這些說法反映了人們當時對海子之死的關注。海子死後,關於海子詩歌的水平問題,也有過一些大大小小的爭論,有人說他的詩是偉大的詩,有人說他的詩思維混亂,語言蒼白,不值一讀。最近在某期書城雜誌上就發表了某人一篇名叫《病句走大運》的文章,稱自己是海子的大學同學,然後斷章取義地找出若干句子,對海子的詩歌和文字水平提出質疑。

另外就是海子生前好友詩人西川的說法。在朱大可先生的文章《先知之門》中,他認為海子的死「意味著海子從詩歌藝術向行動藝術的急速飛躍。經過精心的天才策劃,他在自殺中完成了其最純粹的生命言說和最後的偉大詩篇,或者說,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謠和死亡絕唱。」從某個角度看,朱大可先生的論文似乎稍顯得形而上了些,但是他的立論和論證是嚴謹的,所得出的結論也讓許多人信服。

另一個值得重視的就是詩人西川。有關海子之死,西川寫過兩篇文章。一篇文章是《紀念》,做為海子的朋友,海子死後他又全面編輯過海子的詩歌作品,也許他的一些說法是最為可靠的。另外一點就是,當由於海子的死引發了眾多青年詩人的自殺事件(這裡面包括另一位北大詩人戈麥和更為有名的顧城)之後,西川又寫了《死亡後記》,較為客觀地分析了海子自殺的幾種原因,並提醒青年詩人不要仿效海子的行動,好好珍惜生命。,這也表現了詩人西川的良好社會責任感。

海子的死引起了世人的震撼——平生落寞孤獨的海子,死後引起了世人極大的注意。在這樣一個缺乏精神和價值尺度的時代 , 一個詩人自殺了 , 他迫使大家重新審視、認識詩歌與生命。對詩人自殺的原因 ,人們有許多解釋。四川詩人鐘鳴在其文章《中間地帶》里 , 把海子說成是一個奔走於小城昌平和首都北京之間的人 , 認為海子在兩個地方都找不到自己的家 ,因此便只好讓自己在精神上處於一種中間地帶。上海評論家朱大可在其《宗教性詩人: 海子與駱一禾》一文中 ,賦予海子的死以崇高的儀典意義 ;於是海子成了一個英雄 , 成了20 世紀末中國詩壇為精神而獻身的象徵。有人將海子與屈原、王國維、朱湘 , 甚至希爾維亞·普拉斯扯在一起。美國學者奚密對海子之死的評價 ,是有一定道理的 :「是否這個雄心萬丈的計劃①損害了這位青年詩人的身心健康 ? 是否為了創造這篇超級史詩,他加給自己難以承受的壓力 ? 是否孤獨離群的生活所造成的極度抑鬱令他無法繼續其創作計劃 ?是否, 如西川向筆者透露的 , 海子對『天才早夭』的浪漫式的執迷使他陷於其中而最終實現了自己的頂言 ?」② 我還是比較贊同海子生前好友西川對海子自殺原因的看法。四川在《死亡後記》③一文中對海子自殺原因進行了有說服力的考察 ,他認為,導致海子自殺的原因有如下幾點1)自殺情結。海子是一個有自殺情結的人 , 他曾於 1986年自殺未遂。在海子的大量詩作中 ( 如發表於 1989年第一、二期《十月》上的《太陽·詩劇》和他至今未發表過的長詩《太陽·斷頭篇》等),也可以找到海子自殺的精神線索。他在詩中反覆、具體地談到死亡——死亡與農業、死亡與泥土、死亡與天堂 , 以及鮮血、頭蓋骨、屍體等等。甚至 ,海子還與其友人談過自殺的方式。海子在死亡意象、死亡幻像、死亡話題中沉浸太深了 , 這一切對海子形成了一種巨大的暗示,並使得他最終不可控制地朝自身的黑暗陷落。(2)性格因素。他純潔、簡單、偏執、倔強、敏感、愛乾淨 ,有時有點傷感,有時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對理想愛情執著。(3)生活方式。海子的生活相當封閉。簡單枯燥的生活害了海子,使他對人世間的溫情和生之樂趣感受少了。(4)榮譽問題。和所有中國現當代詩人一樣,海子面臨著兩方面的阻力。一方面是社會中某些人對詩人的不信任 ,以及某些守舊文學對於先鋒文學的抵抗。這不是一個文學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另一方面是受到壓制的先鋒文學界內部的互不信任、互不理解、互相排斥。海子曾受過不少的誹謗和攻擊。(5)氣功問題。練氣功練出了身體上的一些問題 ,出現幻聽、幻覺等 , 影響了他的寫作 ,破壞了他的心情,這對於一個視寫作為自己生命的人來說 , 是一個災難性的打擊。 (6)自殺導火索。海子的不如意的愛情生活或許是導致海子自殺的一個重要原因。(7)寫作方式與寫作理想。海子那一種燃燒自己青春激情方式的寫作,或許是把他自己推進這個在寫作與生活之間沒有任何距離的黑洞里去的。三、不死的海子
這顆彗星的隕落給人以震撼:它的隕落的時間,以及它的隕落的方式。他的一生似乎只為了發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濃縮了,讓它在一個短暫的過程里,顯示生命的全部輝煌。
生命在每一個人的身上表現都不相同。有的生命比較漫長,這種生命的展示有如一串連續的鏡頭,是一種緩慢有節奏的展開。我們如今紀念的這位詩人卻不是,他似乎知道自己只能匆匆,他容不得如此和緩。他的一生,是一種精華的集中展示。它是彗星的隕落。全部的過程都在燃燒,燃燒成一道發光的弧線。燃燒,而後熄滅。它的熄滅是猝然的,是驚雷和霹靂的閃爆!
因為在有限的時空里有著強烈的電閃般的燃燒,所以這顆星辰的隕落留給人們以久遠的思念。當然,在這思念背後,是對一種才華的敬意。充滿才華的詩人消失了,但人們依然思念這種才華的閃光。不論採取任何一種方式,人的生命最終總要消失,而藝術的生命卻因才華的閃光而得到延續。這種延續的長度是與才華的積蘊成正比的。
這位詩人來自深厚而貧瘠的大地。他和大地上的村莊、村莊周圍綿延的麥地血肉相通。他的一生都在用飽含汁液和水分的聲音,呼喚這生長了穀物和生命的大地。他關於土地和土地上的生命的歌唱,有著綿遠而浩瀚的背景──那裡閃耀著人類高貴心靈的光芒。這位現代詩人是如此地心儀於那些古典的詩魂:屈原、但丁、莎士比亞……。他宣稱要接續那些偉大星辰創造的史詩傳統。這種宣稱無疑是莊嚴而凝重的。
星辰在天空的燃燒和最後的消失是激動人心的。那一道弧線是一個永恆的記憶,但卻更像是一個悲痛的預告。它預告著一種文化精神的終結。從那以後,像這位詩人這樣對於偉大史詩刻骨銘心地景仰、並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實踐這種理想的境界,彷彿是隨著那弧光的消失而消失了。90年代似乎是一個拒絕的年代。人們愈是想念這位詩人畢生的追求,就愈是因他的缺席而痛感某種近於絕望的匱乏。
誠然,作為過程,這詩人的一生過於短暫了。他的才華來不及充分地展示便宣告結束是他的不幸。但他以讓人驚心動魄的短暫而贏得人們久遠的懷念,而且,愈是久遠這種懷念便愈是殷切,卻非所有的詩人都能擁有的幸運。這不能說與他的猝然消失無關,但卻與這位詩人對於詩歌的貢獻絕對有關。他已成為一個詩歌時代的象徵:他的詩歌理想,他營造的獨特的系列意象,他對於中國詩歌的創造性貢獻──他把古典精神和現代精神、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鄉土中國和都市文明作了成功的融合,以及他的敬業精神、他對於詩歌的虔敬。
海子以後,還有什麼讓人長久談論併產生激情的話題?我們無疑是在滿懷疑慮地期待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主題

497

帖子

2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1
8
 樓主| lanli7 發表於 2009-4-8 13:45 | 只看該作者
以前聽過一個笑話: 一個小孩在大街上突然站住,仰頭上望.於是一會兒旁邊所有的人都停下來,也向上看.人越來越多,沒有人離開,最後是那個小孩先低下頭的,某君問:"你在看什麼?我可是什麼也沒發現啊?!",答道:"我流鼻血了."

       海子死了,別人看到這樣一個人才死了,很可惜.所以沒有什麼可以非議的.可是,他故鄉的政府卻要大型的祭他,給他修墓,官員講話,專家致詞.先不說圖靡錢財人力值不值,僅是需要問一聲:你們知道海子是誰嗎?你們懂他嗎?

       我只能說我勉強能看完他的詩,可是我讀不懂這個人.這個以青春去探索死亡的人,他是一個塵世中單純的西方文人,雖然他的皮膚是黃色的.他不是一個民族英雄,他擔不起芸芸眾生的頂禮膜拜.他只是一個"詩歌烈士",這種人是用來被人仰視的,被人嫉妒的,也是死後被人利用的.如希特勒和尼采.如吳承恩和玄奘.

       我是要養家糊口的,我面向大海,看到的只是龍蝦和帶魚,我沒有春暖花開這樣美的絕望.只是偶然看看和我一樣的吃米人為一個樂於面死的詩的精靈哭得心滿意足,覺得有些荒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229

帖子

5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9
9
seanz 發表於 2009-4-8 14:15 | 只看該作者
8# lanli7
我是要養家糊口的,我面向大海,看到的只是龍蝦和帶魚,我沒有春暖花開這樣美的絕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主題

497

帖子

2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1
10
 樓主| lanli7 發表於 2009-4-8 14:3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anli7 於 2009-4-8 16:30 編輯

海子練氣功走火入魔是真,因而赴死是假。他喜歡藏傳佛教,後來又陷入了神秘主義和氣功的泥澤,有些不能自拔。
摘幾句大家讀讀:
讓我用回憶和歌聲撒上你金光閃閃的車輪,/讓我用生命鋪在你的腳下。
我的太陽之輪從頭顱從肝臟匆匆碾過」
「那時我已被時間鋸開/兩頭流著血,碾成了碎片」。
當年在上學時,讀他的詩讀到冷汗都幹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主題

470

帖子

15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6
11
數峰 發表於 2009-4-8 22:52 | 只看該作者
逝者已矣,當懷其人,當嘆氣才。但過於為其生命哀嘆,不免杞人憂天。生命是一個過程,而過程又可被自己選擇--如果那天海子被救下,他依然會做一千次的毋庸置疑超越平常人的選擇。
      如果海子在天有靈,這會兒一定感嘆道:何必呢,我這不是很好嗎?!
     只是我們應珍惜生命--活著挺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04
12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09-4-9 05:16 | 只看該作者
是否詩人都有一種天生的憂鬱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04
13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09-4-9 05:16 | 只看該作者
11# 數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3: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