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時評是「導彈」

[複製鏈接]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打狗棒 發表於 2009-4-6 12: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經常聽到「時評」是什麼的議論,而回答往往也是五花八門,筆者根據經驗,認為回答應該是很簡單的,那就是:時評是「導彈」。

     為什麼說時評是「導彈」?首先是時評就其本質來講是批判的、用來針砭時弊的。如果說 「言論」是一個大類,那麼時評就是其中的針對性強、時效性強、批評性強的一個小類,高質量的時評如一道新鮮的新聞快餐,讓人食后迴腸盪氣、痛快淋漓。

     導彈分好多類,時評也可以粗略地分為這幾類:

     其一是「地對地導彈」,這類「導彈」又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遠程導彈」,即本地的作者批評很遠地方的人和事,批評國際上事的「洲際導彈」也包括在其中;第二種是「中程導彈」,即本地的作者批評外省外市的人和事;第三種是「近程(或曰短程)導彈」,即本地的人批評本地的人和事。

     其二是「空對地導彈」,即「導彈」的目標在本地,但「導彈」或來自外地,或僅空泛議論,虛晃幾槍,點到為止,「殺傷力」有限。

     其三是「地對空導彈」,即當地的人批評和議論一種較普遍的社會現象,而不是指具體的人和事。

     其四是「空對空導彈」,指外地的人批評和議論外地的事,或外地的人批評和議論一般性的社會現象。

     除此之外,還有根據「導彈」的「彈藥」性能分成若干類,在此不議。

     無庸置疑,現在批評和輿論監督的氛圍不是最佳狀態,某些部門和某些人缺少包容和大度,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作者如何製作「導彈」、報紙編輯如何採用「導彈」,是需要睿智的。「地對空導彈」屬於最容易的,它不傷具體的人,有「過敏」者找上門,可以「不要對號入座」回應之,外地的人未必看到,即使看到也因無確切證據不會老遠跑來找上門;「空對地導彈」是較容易的,挨到「導彈」襲擊的,也因「導彈」殺傷力有限不去計較,更不會到外地找作者去,若外地人點名道姓批評本地人,那本地媒體採用就得悠著點。「空對空導彈」是一些媒體常常採用的,因為發射「導彈」和「導彈」靶子雙雙不是本地的,一般沒有顧忌,但具體採用哪些「導彈」,那就看編輯的水平了,「敲山震虎」、「指桑罵槐」、「殺雞嚇猴」、「前車之鑒」、「舉一反三」等等都是選稿時的思路,可以說「空對空導彈」是一種「巡航導彈」,雖然它在天上沒有具體目標,但有「時弊」者當警醒。

     至於「地對地導彈」,其中的「遠程」的和「中程」的也是比較容易的,不過選「目標」時也要用上述「敲山震虎」、「指桑罵槐」、「殺雞嚇猴」、「前車之鑒」、「舉一反三」等思路,「擊中」了別人一般也不會找你算帳。最難的是「近程(或曰短程)地對對導彈」,寫尖銳點簡直如「刺刀見紅」,或「捅了馬蜂窩」,打電話的、找上門的、要求更正消除影響的、甚至責令寫檢查的都有,有過寫時評或編時評經驗的人都可能有這樣的經歷,正是因為如此,許多作者不就本地新聞寫時評,或寫了也不會投本地報紙,而去搞上述比較安全的「導彈」,但筆者以為,作為時評作者,在放眼全國、全省的同時,也要盯緊本地,儘可能地用「打擦邊球」的方法介入本地事物,抑惡揚善、建言獻策。當然,這一切,關鍵是需要地方領導者有從善如流的魄力和自信。

來源:紅網論壇

123

主題

3559

帖子

91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4
沙發
栗 劍 發表於 2009-4-6 16:32 | 只看該作者
還有一種是偽裝導彈,自己的導彈雇傭他人發射,以達最大效果;還有短程遠用導彈,即找傀儡就近發射,以使對手措手不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3
akihito 發表於 2009-4-8 01:37 | 只看該作者
的確!時評是搗蛋!
有些人專門搗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