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官媒巨泄"巨浪-2"潛射戰略導彈03年長程試射定型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4-6 2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那年,我國新型潛射導彈試驗在北方某海域展開。

  「嗖!」第一枚導彈躍出海面,可只飛行了數十秒鐘便凌空解體,墜入大海。

  試驗失敗,眾多導彈研製和試驗專家探究原因,可時間一天天過去,仍一籌莫展。時任助理工程師的胡文萃坐不住了。他和方世武、李艷等戰友主動請纓,找來圖紙資料,沒日沒夜地琢磨開了。

  「這是工業部門的事,你操哪門子心?」在當時一些人看來,產品本身的問題似乎不關部隊的事。

  「新型潛射導彈承載著一代代官兵的強軍之夢,身為軍人哪能袖手旁觀?」胡文萃和戰友們沒有理會種種非議。經過大量推理、運算和試驗數據比對,最終找到發射失敗的原因。接著,他們又提出解決的建議和技術方案。

  很快,這一結論在後續試驗中得到驗證。胡文萃和戰友們掃除了潛射導彈發射試驗的「攔路虎」。

  1988年9月的一天,歷史性時刻終於到來。乳白色的潛射導彈鑽出海面,直撲遠海目標,準確濺落在預定海域。祖國海疆從此多了一柄鎮妖降魔的利劍。 (此出指巨浪-1試射成功)

  年底,胡文萃榮立二等功。

  上世紀90年代初,又一項重大技術改造項目急迫地擺在胡文萃和戰友們面前:原有導彈試驗發射裝置與新型導彈不匹配,急需進行全面技術改造。 (指巨浪-1改進型)

  這對試驗部隊官兵來說是全新課題,面臨巨大技術風險。時任某研究室主任的胡文萃再次站出來:「沒有風險,國家養我們這些人幹什麼?」

  為確保萬無一失,圖紙設計完成後,胡文萃親自督戰,從一隻鉚釘到每個軸承,都反覆精雕細琢……經過半年奮戰,技改完成。時至今日,這套發射裝置沒出過任何問題,一次次托舉潛射導彈叱吒海天。

  20多年來,胡文萃與戰友們一起,先後攻克上千個裝備試驗難題,完成80多項科研試驗任務,全部趕超國內先進水平。

  浩瀚大海同樣給了鄒青寬廣舞台。一次潛射試驗,存儲數據的「黑匣子」被打撈上來,可裡面所有數據都被一隻無形的手「清零」了!

  導彈試驗是為收集導彈武器各項實際性能參數。「把導彈打出去,把數據拿回來」是試驗部隊兩項最主要的使命。拿不到數據,導彈就等於打了水漂。胡文萃曾給她講過這樣一件事:我國一位著名「兩彈一星」專家出差時,不幸遭遇空難,人們找到他燒焦的遺體后,發現他依然死死抱著那個數據箱……

  試驗數據比生命還寶貴。鄒青心急如焚。多少個不眠之夜后,她終於找到癥結:原來是「黑匣子」短路重啟,自動將數據「歸零」。後來,研製單位採納鄒青的提議,給「黑匣子」增加了「數據保護」功能。此後,導彈轟然發射,瀑布般的數據流就被源源不斷地記錄下來。

  「不能對不起參戰將士」

  「拍桌子,摔板凳,老胡的脖子就是硬。」海軍某試驗區官兵口口相傳的這句話,說的是胡文萃在試驗中敢于堅持原則,不唯上、不盲從。

  2003年,某型導彈定型試驗。由於該型導彈技術上相對成熟,有關單位為了趕進度、保安全,提出只對其中1枚導彈進行大射程試驗,其他幾枚只打「小射程」的試驗方案。 (此出指巨浪--2大射程定型試驗)

  對此,主管試驗的副司令員胡文萃堅決反對:「打小射程,一些戰技指標就得不到充分驗證,把這樣的導彈拉上未來戰場,怎麼對參戰官兵生命負責?」他以不容置疑的口氣堅持:「必須按照武器試驗有關要求,保證大射程試驗的導彈數量!」

  但在軍內外頂尖專家形成的一致性意見面前,胡文萃的意見起初並沒引起足夠重視。雖多次溝通,有關單位仍堅持原來方案。胡文萃再也按捺不住了。一次技術方案討論會上,他拍案而起:「導彈性能的優劣,關係戰爭勝負,今天我們讓步,明天就可能成為國家和民族的罪人!」

  在胡文萃的一再堅持下,大家終於形成共識,重新調整了試驗方案。

  20多年來,胡文萃始終把導彈可靠性作為試驗硬杠杠,導彈不符合發射條件堅決不同意試驗,試驗不達標堅決不簽字。他說:「我不怕得罪人,我就認準一個理,不能對不起參戰將士!」

  2008年,已升任試驗區司令員的胡文萃受領了某新型導彈批檢試驗任務。圍繞該型導彈戰鬥力生成需要,他親自組織編寫了試驗大綱。(說明巨浪-2已經早已列裝部隊成軍)

  新大綱一改傳統做法,新增了多發導彈連射試驗、多管發射試驗等項目,突出用實戰標準全面檢驗新型導彈武器系統性能……顯然,新方案也增大了試驗難度,因此招致一些部門強烈反對。幾次討論會,對方千方百計想說服胡文萃修改大綱,但胡文萃態度很堅決:「事關戰鬥力生成的重要內容,一個字都不能改!」

  幾番交涉無果,對方又試圖通過各種渠道向胡文萃施壓。可胡文萃根本不吃這一套。

  結果,該型導彈在近似實戰條件下通過了嚴格定型試驗,胡文萃這才放心地簽發了「通行證」。事後,一位導彈研製專家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他說:「與你討論試驗方案,簡直就像在過鬼門關!」

  堅持用實戰標準檢驗導彈武器性能,胡文萃大刀闊斧地改革試驗方法手段,讓每一次試驗都最大限度地逼近實戰。

  反艦導彈攻擊靶船試驗幾十年一貫制,靶船位置是固定的,方位是已知的,其反射面積也是既定的。

  「這樣的『死靶』,就是打上一百個又有什麼用?」「未來戰爭作戰對手將是多兵種一體化的戰鬥群,複雜電磁環境貫穿全程,難道敵人會傻到仰起脖子等你來殺嗎?」

  新思路帶來新變化。試驗區研製神出鬼沒的快速機動靶船,並堅持在貼近實戰條件下供靶、試驗……

  如今,試驗區不僅是新武器的「試金石」,更是「磨刀石」。胡文萃執掌下的這支試驗部隊,正日漸成為一支「藍軍部隊」。

  在事關戰鬥力建設問題上,鄒青和丈夫一樣,眼裡從來揉不得半粒沙子。

  一次導彈試驗前技術測試,在完成垂直狀態測試后,導彈轉為水平狀態。鄒青在判讀數據時,發現參數變化異常。經過分析,她鄭重地向有關部門提出質疑。

  「怎麼可能?」一位資深導彈專家斷然否認。鄒青據理力爭。最終,那位老專家檢查發現了遺漏,心悅誠服地做了修正。憑著這股較真勁兒,鄒青先後發現測試程序及技術資料錯誤20多處,提出的改進建議大都被採納。

  「只要試驗成功,我們死又何惜」

  在海軍某試驗區,官兵們都知道他們的司令員為了試驗可以不要命。

  一次,胡文萃在潛艇上進行發射前技術準備,突然感到腹部劇烈疼痛,開始還強撐著,後來實在挺不住了,被人從潛艇里抬了出來。醫生責怪他:「急性闌尾炎,再晚來一會兒穿孔就危險了。」因心裡惦著試驗任務,手術后胡文萃未等刀口癒合,就私自跑回部隊,鑽進潛艇。忙碌中,腹部刀口崩裂,痛得直咬牙,他只讓軍醫在碼頭作了簡單清創和包紮,轉身又上了潛艇……

  鄒青執掌著30多台(套)測量設備,每次試驗后都要連夜判讀數據,經常通宵達旦。長期勞累讓她患上了心動過速的毛病。她擔心組織上從此不讓她上艇,反覆請求醫生為她保密,而每次出海則悄悄帶上速效救心丸。

  潛射導彈試驗是一項高風險事業,國外同類試驗曾出現多起亡人事故。工業部門的參試人員在出海前,單位都為他們購買了高額保險。胡文萃和鄒青使命在肩,義無反顧。

  1989年,某型導彈模型彈試驗進入倒計時,發射系統已進入待爆狀態。可在對彈體做最後一次檢查時卻發現,用來配重的水體出現滲漏,部分電路被浸泡。發射程序不可逆,必須採取緊急措施,將發射筒底部的電池斷電。

  此時,發射筒里裝有數百公斤烈性炸藥,其爆炸產生的能量,能將數十噸重的彈體彈射出水面100多米高。萬一操作失誤,後果不堪設想。面對極度風險,現場領導左右為難。

  「我去!」胡文萃站了出來。打著手電筒鑽進發射筒底。現場空間十分狹小,他必須躺下,把10多個螺栓取下來。而這些特製螺栓與電雷管、炸藥是連成一體的,稍有不慎就會引爆。

  現場所有人都撤離,數百雙眼睛緊張地盯著發射筒。10多分鐘后,渾身濕透的胡文萃爬出筒底……

  這年初夏,北國某軍港內,一艘黝黑的潛艇靜卧於碧波之中。某型潛射導彈發射試驗即將開始。胡文萃是此次試驗的艇上發射副指揮員,妻子鄒青是遙測系統負責人。

  「你們夫妻倆還是別同時上艇,這樣太冒險。」鄒青所在的研究所領導找她商量。鄒青負責的數據遙測系統,要測量導彈發射瞬間數百個參數,這個戰位她最熟悉。為確保萬無一失,她一再堅持:「換誰都行,我必須上艇!」

  導彈在陸地試射時,為保證安全,測量崗位離發射筒有上百米遠。可水下發射時,潛艇空間有限,鄒青背靠的就是發射筒。

  一次導彈點火發射,在強大後座力作用下,潛艇一陣劇烈震顫,艇內一根管路發生爆裂,有害氣體噴涌而出,嗆得鄒青睜不開眼,她和戰友們不顧一切地撲向儀器,牢牢將記錄試驗數據的精密儀器摟在懷裡……

  險情,他們遇到遠不止一次。

  某試驗海域,潛艇巡航在大海深處。指揮艙內,副指揮員胡文萃嚴密組織試驗,與他相距不到10米遠的魚雷艙內,鄒青全神貫注操作測量儀器。

  「發射!」導彈撕開海面,騰空而起。可是意外發生了———導彈龐大的身軀剛躍出海面,就掉頭向下,「咣」的一聲砸在潛艇上方,把在水下數十米處潛航的潛艇堅硬的艇殼砸出一個大坑。

  潛艇緊急上浮。胡文萃、鄒青以及潛艇內每個參試官兵,都經歷了一次刻骨銘心的生死驚魂。

  面對巨大風險,海軍和基地領導多次勸胡文萃鄒青夫婦,留一人在岸上,可每次試驗,他們依然「夫唱婦隨」。一次重大試驗前夜,試驗區政委安志強勸胡文萃留在岸上指揮時說:「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總得有個人照看孩子吧?」

  面對組織和戰友的關心,胡文萃的回答擲地有聲:「只要試驗成功,我們死又何惜!我就不信,我倆都餵魚了,國家會不管我們的兒子!」

  深海射長箭,龍宮點驚雷。胡文萃和鄒青用無私無畏的行動,共同印證著共和國軍人的忠誠!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4: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