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手中的歷史

[複製鏈接]

76

主題

1368

帖子

950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5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yl 發表於 2009-4-7 02: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gyl 於 2009-4-7 02:12 編輯

朽木兄回顧了一下預定論發展史,他從而肯定了預定論的正統性。也有很多接受預定論者因此認定了聖靈在預定論神學的帶領。

我翻了一翻十多年前修的教會歷史課本, 名教會歷史學者Justo Gonzales 談到這段歷史的時候, 也談到 Synod of Dort 以後反對預定論者立刻橫遭逼害的慘事,很多被判極刑,也有終身監禁的。直到 1631年,持異見者才得到寬待。當然這些歷史是不會被預定論者所宣揚,朽木兄也不會刻意幫我們去回顧這些,這就是人手中的歷史。

很顯然這些逼害無辜的慘事不是聖靈所帶領的,那麼人們不免要問,那些才是聖靈帶領的呢?這說明我們讀歷史的時候, 必須要有檢驗歷史事實的批判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神無疑是帶領著整個人類的歷史,尤其是教會的歷史,但教會中所發生的事不是每一件事情,每一個會議,或會議裡的每一個小節都是神認可的。這是讀教會歷史的人必須要有的前提。

我很喜歡Gonzales對預定論發展史的一些註腳,特翻譯如下:

「加爾文在他的生命裡發現了在神那不能賺取的恩典中稱義的喜樂和釋放,對他來說,他的預定論原是要表達那個喜樂和救恩不能賺取的性質。但在他的跟隨者手中,預定論卻成為了信仰純正與否的關卡,和被神垂青的標記。很多時候,他們把對預定論的懷疑同等於背道和淪亡。 在這些人手中,加爾文關愛人的精神已所餘無幾。。。」

望我們都有所警惕。

45

主題

2099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沙發
朽木 發表於 2009-4-7 03:32 | 只看該作者
「加爾文在他的生命裡發現了在神那不能賺取的恩典中稱義的喜樂和釋放,對他來說,他的預定論原是要表達那個喜樂和救恩不能賺取的性質。但在他的跟隨者手中,預定論卻成為了信仰純正與否的關卡,和被神垂青的標記。很多時候,他們把對預定論的懷疑同等於背道和淪亡。 在這些人手中,加爾文關愛人的精神已所餘無幾。。。」

gyl 發表於 2009-4-7 02:11


謝謝gyl兄的分享。教會在歷史上的確走過許多彎路,也做過一些錯事。加爾文和亞米念之爭,在多特會議以後,的確有過一段十分令人痛心的往事,這同樣是和當時的社會環境分不開的。今天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的時侯,應該公正的面對所發生的每一個事件,我們不應該因同情亞米念支持者們的遭遇,就認定他們的思想符合聖經。也不應該因為個別加爾文主義的支持者們有「忘形」之舉,就認定他們所持守的信仰不符合聖經。

我也非常認同這段評語,加爾文不過是神手中的一個器皿,神使用他在宗教改革時期這個天下大亂的環境下,建立起嚴謹的基督教神學體系,為宗教改革和教會建造立下不朽的功勛。但是,加爾文不是人崇拜的對象,改革宗不是獨一正確的宗派,預定論不是分辨正統與異端的分水嶺。任何人如果超越這一界限(所謂的「超加爾文主義」)都是對基督教信仰的歪曲,也是對加爾文本人的侮辱。

我的立場是,在救贖論這場辯論中,和其他教義(主要是自由意志論和預知論)比較起來,預定論更接近聖經真理,為此,當有人對預定論提出質疑而提倡自由意志論或預知論時,我們才從聖經、神學、和歷史的角度去分析和比較,僅此而已。

我「自吹」讀過神學,無非是告訴大家我的觀點不是我自己的「獨到見解」,而是從別人那裡學來的,沒有什麼好誇口的。但是我必須承認(你認為是驕傲也無妨),經過全面和系統的學習聖經、神學、和歷史,在我個人的信仰上的確是一個突破。因為基督教神學經過兩千年的錘鍊,歷代聖賢從聖經中得到的智慧總和,比任何一個人窮自己一生(且不要說我們這些信主只有幾年半路出家者)從聖經中所得著的光亮都要大的多。反之,如果我們認為「神學是別人的東西」而拒絕學習,是否意味著「自己對聖經的理解」要比別人高明的多呢?如果這不是驕傲,什麼才是驕傲呢?

gyl兄似乎想用「多少」來判斷預定論是否正確,我才從歷史的角度把「多少」的原因解釋出來,並沒有想用歷史來證明教義的正確性。

我是經過歸正才認識改革宗的,但是並不以改革宗的姿態去指責別人,強行把改革宗教義加給別人接受。因此我本人被一些「真改革宗」指責為「信仰神本、思想人本」的「假改革宗」分子。我再次重申,信仰歸正需要一個過程,但是「歸正」不是歸向改革宗,而是歸回聖經。但是如果改革宗教義與其他教義相比更接近聖經,在沒有找到更更接近聖經的教義以前,我寧願接受改革宗教義,並且當改革宗教義被人誤解或受到不當指責時,我會在一定程度上為改革宗教義辯解。

很高興和弟兄姐妹分享我個人的神學立場,也真誠盼望弟兄姐妹們本著彼此相愛的原則一同討論和分享。
可雕,看在誰手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0: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