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外香水女生事件:「網路推手」製造信任危機

[複製鏈接]

400

主題

2601

帖子

434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3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umar 發表於 2009-4-3 08: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外香水女生事件:「網路推手」製造信任危機

(中國)千龍新聞網   (2009-04-02)

早報導讀

G20峰會公報草案將免競爭性貨幣貶值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召開金融峰會,重點商討如何攜手應對金融和經濟危機,並推進國際金融改革。
火車大範圍調圖提速 中國進入高速鐵路時代
我國賭場禁門令 家屬即日可申請
台政院通過軍職退撫基金費率逐增至18%

股市頭條消息,17歲少女股神,8億建倉

  
  短短几日,在博客上炮轟教育制度的「香水女生」——北外德語系學生王亭亭成為又一個網路焦點名人。3月16日,其發表於博客上的《媽媽,我被北外強制退學了》引起無數網友的同情,一時間對北外和相關老師的質疑、批評、攻擊如潮,「香水女生」的照片和話題遍布各大網站論壇,博客日誌更新不到一天,點擊數就數十萬。網上言論認為,北外在「製造一起駭人聽聞的當代文字獄」。

  然而從17日開始,「香水女生」的炒作背景就浮出水面。天涯雜談網民列出該事件的諸多疑點,認為「香水女生」與去年名噪一時的「90后賤女孩」同屬一個經紀人和網路推手團體,此事件又是一次炒作。不久,北外德語系輔導員劉玉華老師也出面澄清,稱該生申請退學時就說,一家經紀公司許諾與她簽約出書,並幫她炒作出名,「沒想到炒作的手段竟是這樣」。

  最終19日「香水女生」在博客發表聲明《我決定回學校繼續上學》,並刪除了此前所有文章,一場網路風波塵埃漸息。

  先有天仙妹妹,後有「最美深山女教師」梅香,現又是「香水女生」,網路使她們一夜成名,大多利用了人們嚮往「真、善、美」的美好情感。故事的主人公一陣喧囂之後歸於沉寂,其背後的網路推手卻賺得盆滿缽滿。

  一方面是熏心的利益,另一方面是隨時湧起的民意,善良的人們在不經意間為他人免費做了嫁衣。人們逐漸明白這是一場商業炒作之後,終將吸取教訓,不再上當。但令人擔心的是,如果下次真的有一名大學生遇到這樣的問題在網上求救,還會引起反響嗎?

  同情和正義是網路力量的根本

  隨著網際網路的日益普及,網路成為傳播效率最高的一種媒介。網路時代的到來,曾被很多人認為是真正信息化的開端。的確,網路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各取所需、暢所欲言的平台,使傳受雙方的即時互動成為可能。

  網路的匿名性和便捷性,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以網路為載體,關心社會事務,發表意見看法,網路已經成為社會正義的強大力量。在一次次諸如「房產局長周久耕抽天價煙」、「深圳海事局黨委書記林嘉祥猥褻女童」等事件中,網民依靠強大的民意取得了勝利,並日益成長為民主的力量。

  網路救助也在蓬勃發展。捐資助學、為白血病兒童募捐、慰問災民……隨意點擊一個網路社區,都可能看到一項正在開展的愛心救助活動。龐大的網民群體,高效的傳播體系,使網路救助成為一種積極有效的公益方式,網路調動著人們心底純樸的善良情懷。

  「網路推手」製造了信任危機

  然而,這種力量卻面臨被顛覆的危險。

  2006年網上轟動一時的「中國最美深山女教師」在廣收捐款后,被其網路推手證實其中有私吞捐款的行為。網民在震驚之餘,開始一邊倒地譴責「最美女教師」,疏不知,她只不過是推手及網路媒體追逐自身利益的一個「道具」。人們不能容忍和原諒的是,有人試圖將愛心、美德本身,異化為營利的商品。

  為吸引眼球,炒作者大多通過精心編造的令人「感動」、「震驚」或「憤慨」的情節,來訴求於網民簡單的同情心和正義感,刺激他們的情緒性反應,以達到「群情激昂」的轟動效果,所以會引起網民「聲援如潮」或「強烈反響」。而一旦網民發現受騙,對類似事件的敏感度將會越來越低。

  這一次,「香水女生」出場時也是靠指責目前的外語教育制度而獲得廣大支持(事後網友指出系抄襲),因此受到「退學」懲罰更有了強大的道德優勢。有網友說:與網路上「什麼都敢懷疑」相對,我們也同時置身於「什麼都敢相信」的時代。「在這樣一種語境之中,我們也許會懷疑『香水女生』這個個體的真實,但對因她而起的公共議程,卻深信不疑。」

  同情和正義是網路力量的根本

  ,而信任是這種力量的基礎。網路推手通過包裝各種事件進行炒作,卻一次次地破壞著這種信任。人們不得不擔心,這種多次「狼來了」的呼喊,是否會導致有一天,當真的有狼危及人的生命,卻不再有人願意施以援手了呢?

  誰來保護網路的真實性

  「社會需要健康的、負責任的信息,誰也不願意被忽悠。」清華大學新聞學教授郭慶光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一開始,北外女生這樣的事件激發了人們的情緒,紛紛表示聲援,但後來發現被忽悠了,於是網民對網上的類似爆料信息越來越反感、不信任,以後再炒作能達到的轟動效力會越來越低。」

  目前國內網路推手已逐漸走向組織規模化,不少網路推廣團隊公開聲稱承接以下項目:「歌手藝人網路上全面推廣、為個人博客網提高流量、為歌手或企業或個人代筆寫作(職業槍手)、事件的炒作與宣傳」。

  郭慶光認為,由於此行業沒有形成成熟的行業倫理規範,為吸引眼球、追求商業或其他利益而進行惡性炒作,便成了一種流行的手段,這非常令人擔憂。「提供信息的行業和從業人員都在處於無規則的情況下,導致不明真相的網民做出錯誤的反應和判斷,這並不是非常健康的一種現象。」

  網路傳播速度快、範圍大,使所有社會成員接近媒介的權利擴大,但同時也使網路信息的真實性日益下降。尤其是一些博客和論壇,其發表的隨意性使新聞界傳統的守門人功能大不如前,於是,網路信息的主觀性大於客觀性,扭曲事實真相的機率大增。

  郭慶光認為,目前某些「網路推手」基於忽悠、煽情、刺激手段的「營銷」,只能成功一時,隨著網路傳播市場的成熟,最終必然會被淘汰出局。網民經歷了這些事件,會逐漸變得成熟,提高判別信息真偽的能力。

  「網路監督必須建立在信息來源全面客觀的基礎上。」郭慶光說。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400

主題

2601

帖子

434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348
沙發
 樓主| kumar 發表於 2009-4-3 09:47 | 只看該作者
現在人是越來越無恥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01: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