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動員32萬人把中國的「內需」拉動起來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4-3 22: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雲淡水暖 於 2009-04-02 15:02:00.0 發表 

雲淡水暖

中國經濟的出口依存度很高,出口因素佔到GDP的40%左右,美國又佔到中國出口量的20%左右,大約等於中國GDP的8%是美國市場貢獻的。金融風暴首先從美國颳起,對美國的普通消費者來說,工作丟了,收入少了,消費就沒那麼大方了。央視播過一個短片,訪問了華爾街的一個女白領,那女白領說,雖然目前她的公司還未減薪,但已經在緊縮開支了,現在吃飯也節省了,午飯都從家帶來,星巴克也不去了…。美國中產階級的消費縮減,等於對中國這樣的專門出口日用品、睡衣、牛仔褲、波鞋到美國的低端產業大國的貿易需求的打擊。

那麼,中國這麼多生產日用品、睡衣、牛仔褲、波鞋的中小企業的產品就賣不出去了,美國人口2億多,中國人口13億,是美國人口的6倍或以上,照理說,又不是什麼奢侈品,都是常人可以消費的,一個人口6倍於美國的群體,哪怕消費增加10%,效果就不得了。

金融風暴當然影響了中國的經濟,為振興經濟提出了「拉動內需」的口號,因為中國的「內需」實在是不夠,2007年,加拿大《環球郵報》說,「據摩根斯坦利的一份報告稱,作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的中國,其個人消費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35%,而美國約為50%。中國的消費在其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在『世界各大經濟體中可能是最低的』。」,而2009年2月,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再一次說「去年(2008年)中國消費僅佔GDP的36%,這在所有重要經濟體中是最低的。」。

試想一下,如果中國國內民眾消費水平,佔到GDP的50%,幾乎把原先的國內消費水平提高一倍,那是何等的場景,可以說是產、銷兩旺,企業有訂單了,工人有活幹了,又有錢消費了,消費了,再來一個新的產銷循環,用時髦的話說,叫做「良性循環」。

那麼,人人都知道,消費就是花錢,有錢,敢花,消費就熱了。那是不是中國社會群體沒有錢,消費不起呢,還是把錢都撰在手裡成為「死錢」呢。美國政客也多次指責中國的「消費習慣」,說中國人太愛儲蓄,有錢不花,才把價廉物美的好東西「送給」美國人去消費,「慣」出來美國人的不存錢,還大把借錢花的毛病,美國政客當然是推脫美國引發金融風暴罪責的一種別有用心。但是,用趙本山大叔的話說,中國社會還真是「不差錢」,起碼,從總體上說,用來把消費水平提高一些的錢是有的。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到2008年年底,中國城鄉居民銀行存款餘額為:21萬億。中央政府為拉動內需出台的經濟振興計劃,預計會支出4萬億,包括帶動地方配套資金,為籌措資金,允許地方發行債券。新醫改方案,三年的投入是8千億,要覆蓋13億人。如果在21萬億居民存款中,有10%,即2萬億拿出來消費,恐怕效果要比投資4萬億再轉換成消費力要來得直接、來得火熱。但是,寄希望於這21萬億似乎有有些不切合實際,不是因為13億人都是「葛朗台」似的「吝嗇鬼」,而是大多數人「差錢」。

根據2005年《中國證券報》援引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在發布的《中國理財市場》報告稱:「在中國,財富的聚集程度很高,不到0.5%的家庭擁有全國個人財富的60%以上。即使在這些富有的群體內部,也有大約70%的財富掌握在資產超過50萬美元的家庭手中。」,意即千分之五(5‰)的家庭,佔有中國個人財富的60%以上,就是說,99.95%的家庭,才擁有個人財富的40%,而且,「中國富有群體持有的現金水平很高,大約佔他們全部財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就是說,個人金融資產的大部分在極少數、極少數人手裡。

還有一個數字化的描述,根據3月31日《每日經濟新聞》的一篇報道,「招商銀行聯合貝恩管理顧問公司對外發布了《2009中國私人財富報告》,到2008年末,中國內地高凈值人群達到了約30萬人,而這裡所說的高凈值人群就是指個人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預計到2009年底,高凈值人群將達32萬人,同比增長6%;其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將超過9萬億元。」,而所謂「可投資資產」包括個人持有的:現金、存款、股票 (指上市公司流動股和非流通股)、基金、債券、銀行理財產品、保險(壽險)、投資性房產、離岸資金及其他(如期貨、黃金等);不包括未上市企業股權、自住用房產、耐用消費品、藝術收藏品等。而32萬人,只相當於中國總人口的千分之零點二(0.2‰),卻持有「可投資資產9萬億」,相當於全國城鄉居民存款餘額20萬億的近一半。

那麼,粗略算一筆賬,10萬億由32萬人掌控,平均每人3千萬左右,另外11萬億由13億人所有,差不多是99.998%的人口,才支配了社會財富的一半左右,平均每人擁有8千元左右,相差3千多倍。再考慮99.998%人口中的絕大多數人的收入,實際上達不到公布的人均收入平均線,也有個「金字塔」存在,這樣,絕大多數人的消費力就極為弱小了。即便有一點存款,比如說8千塊、1萬6千塊,支出的預期可不妙,購房的話,一個月的按揭起碼2、3千元。感冒去一趟醫院,得花2百元以上,如果生大病,許多人幾乎傾家蕩產。孩子上大學,一年費用1萬多。這種財產狀況,不當「葛朗台」也難。至於下崗、失業、企業退休人員等,就別奢望他們還有餘錢剩米可以額外消費了。

那麼,拉動內需如果靠政府投資,不過4萬億,還要分3年投入,發行債券籌錢,通過一定的過程轉移到勞動者手中,才可能形成消費力,有觀點已經認為效果可能不彰。最快捷、最見效的當然是那21萬億存量資產拿出來消費,但是,根據財富分配格局,99.98%的人口似乎具有「拉動實力」的不多,有也不過不過是極少數「矮子里的將軍」而已,人均8千的存款不捂緊一點,不夠日常開銷和應付突發事件的。然而,人均3千萬的卻大有「拉動力」,比如,花個100萬不成問題。但是,這些人熱衷於買奢侈品了,錢基本送給了國外的奢侈品生產商,於國內的「拉動」沒有什麼效果。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已經可以寫另外一篇文字了,簡單地說,按照英國《經濟學家》周刊的觀點,「近年來,許多國家的勞動力收入所佔比例都有所下降,但中國下降幅度最大。」,就是說,人數最多的,以勞動收入為生的群體的收入,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是下降的。但這也沒有辦法,「按資分配」的結構下,保障最大收益的措施,莫過於降低人工成本了。

無論如何,振興經濟,拉動內需,單靠13億人中的99.998%的人是不可能的,必須大力呼籲,措施有力,「廣泛發動」占人口0.002%的32萬人出來消費,還不能光買奢侈品,不能光買別墅,光買金馬桶,要奮起買大量的牛仔褲、睡衣、波鞋等生產量最大的產品,一秒鐘換一條牛仔褲、換一件睡衣、換一雙波鞋,就是32萬個消費者,看行不行。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48

主題

2600

帖子

54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9
沙發
零下三度II 發表於 2009-4-3 23:29 | 只看該作者
都出國開咖啡店蹲移民奸去了,還拉個屁內需。
吃得中介們是滿嘴流油啊。:lol:lol這生意起碼還可以再做10年。
愛國主義大旗下站著一群牛鬼蛇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219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1
3
bbg88888 發表於 2009-4-3 23:30 | 只看該作者
只要有中共在,每年1000%經濟增長率都能在報紙上刊登出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4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4-3 23: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辣辣 於 2009-4-3 23:57 編輯
只要有中共在,每年1000%經濟增長率都能在報紙上刊登出來。
bbg88888 發表於 2009-4-3 23:30



又在那裡造謠惑眾了吧?  這種謠言只有大妓院敢造. 它今天刊登的中國退黨人數是
50,204,243人. 也就是說中國已有5/7的黨員退黨了. 這個謠言也太斜乎了. 哈哈.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