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9-4-6 22:58 編輯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52464.html#
東西方文化都對人類的產生懷有濃厚的興趣,東西方的科學家也都正在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通過嚴肅而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方式在不斷探索人類起源的真正原因。因此那種輕率相信某一種宗教對人類起源的說法的、把某一種宗教或文化對人類起源的某種浪漫猜想當成是已經得到的答案或絕對的真理的想法,不但是非常錯誤的、反科學的,也是一种放棄積極探索的懶惰的、無知的、愚昧的想法,更是對人類智慧和積極探索精神的野蠻踐踏。
《聖經·創世紀》講述了一個上帝創世的宗教故事。故事說:
上帝第一天造了照亮白天的光,將白天和黑夜分開了。
第二天將「諸水」分成上下兩部分,形成了天空。
第三天讓「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創世紀1,9)造出了地,然後在地上造出各種植物,包括有種子的蔬菜果子等。
第四天造了太陽、月亮和星星。第五天造出了水中的魚類生物和天空中的飛鳥。
第六天造出了陸地上的各種生物,包括「牲畜,昆蟲,野獸」等 ,最後按照神自己的樣子造了男人和女人。
這個宗教故事反映了《聖經》作者對人類世界的認識水平,其中有一些細節在今天的讀者來看是違背科學常識的錯誤,我想是完全可以諒解的。但是有些基督徒不承認這只是一個宗教故事,堅稱這是真實的歷史故事。兩種觀點的讀者經常為此辯論得熱火朝天,那麼我這裡也來湊一個熱鬧,談一點淺見,供各位參考。
《聖經》上說,在神造天地之前,神就已經運行在水面上了。可是這個液體的水如果沒有「地」在下面托著,這個水依存在哪裡呢?是像水氣一樣懸浮在空中嗎?如果是那樣的話,一形成了水就會像雨水一樣降落下來,降落下來之後存在哪裡呢?隨後,神更是將這個水上下分開造出了天,這完全是因為《聖經》的作者以為天下雨,是打開天窗將水降下來,以為天的上空被水蓋著,才編造出這樣的神話來。
古代猶太人有這樣的認識一點也不奇怪,在中國古代,中國人也認為雨是有專門管理雨的天神、龍王等發放出來的水。假如我們相信《聖經》中所說的下雨是因為神打開了「天窗」放出水來,就等於是相信雨是龍王放出來的一樣屬於愚昧的迷信。
今天的氣象知識已經告訴我們:不管是地球的上空,還是更遠的太空,都不存在這樣的可以蓋住天空的水。上帝將水上下分開而造天空可以說只是古人的一種浪漫的猜想。
《聖經》的作者不知道照亮白天的光來自太陽,所以才會在這個神話中出現了明顯的錯誤:在第一天造出了照亮白天的光,到了第三天才造了這個光的光源太陽。更不知道月亮本身是不發光的,是靠了太陽光的反射,月亮才能在夜晚照亮地球。
《聖經》作者不知道地球是圓的,所以才會在這個神話中出現明顯的錯誤:說讓「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如果地面在神造出來之前真的是完全被水覆蓋,那麼地球上的水原本就是連在一起的,應該是讓水分開,地才可以露出地面,而不是讓水聚在一處,才能讓地露出水面。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基督教會為什麼要在1600年2月17日以「異端分子和異端分子的老師」的罪名將被教會囚禁了8年依然堅持日心說的布魯諾活活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直到仔細分析了上帝造天地的神話之後才真正明白了教會為什麼會如此害怕日心說。
日心說並不是到了16世紀才出現的,早在公元前四到三世紀,對於天體的運動,希臘人就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以歐多克斯為代表,他認為天體都在以地球為中心的圓周上做勻速圓周運動,另一種以阿利斯塔克為代表,他認為地球每天在自己的軸上自轉,每年沿圓周軌道繞日一周。但阿利斯塔克的見解當時沒有人表示理解或接受。
托勒密於公元二世紀,提出了系統的宇宙結構學說,即「地心說」,並在整個的中世紀歐洲處於統治地位。直到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臨終時發表了一部具有歷史意義的著作——《天體運行論》,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說」理論。為了捍衛這一學說,不少仁人志士與黑暗的基督教神權統治勢力進行了前仆後繼的鬥爭,付出了血的代價。除了義大利思想家布魯諾,為了維護日心說,被教會用火活活燒死外,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也因為支持日心說而被宗教法庭判處終身監禁。
「日心說」還是「地心說」原本屬於科學範疇的事,為什麼基督教會要如此干預呢?我想,基督教無非是擔心「日心說」會動搖人們對《聖經》正確性的信心,因為基督教一直把《聖經》當成是真理來宣傳,宣稱《聖經》中的每個字都是真理,都不能改變。為了維持這樣「永遠正確」的虛假形象,只好拚命扼殺和封鎖一切與《聖經》的內容有抵觸的學術思想,所以教會才如此拚命地將「日心說」置之死地而後安。
關於生命的起源,儘管現在還有許多問題不清楚,但是科學的進化論理論體系通過考古得到的無數證據已經為我們清楚勾畫出了一個人類生命跡象的基本發展趨勢。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細菌,在格陵蘭島上人們發現了38億年前的細菌化石。然後依照細菌、真菌、單細胞生物、珊蝴蟲等的順序,形成了最早的海洋生物。現在發現的最古老的魚化石是四億七千萬年前的。再其次,海洋生物進入陸地,已知的最古老的兩棲動物化石是三億六千萬年前的魚龍目化石。
已知的最古老的陸地爬行動物化石形成於二億九千萬年之前,最早的恐龍化石形成於二億年前。然後出現了鳥類,1860年,在德國巴伐利亞省的石灰岩層(該地層屬晚侏羅紀時期,距今約1.5億年)中,發現了第一個始祖鳥化石。
最早的靈長目動物化石形成於六千五百萬年前,人類最近的祖先南方古猿的化石於1920年在南非發現,大約有600萬年的歷史,1987年在以色列發現的智人化石只有九萬二千年的歷史。由此足以證明:上帝在六天之內造出天地萬物只能是一個猶太人編造的浪漫宗教故事而不可能是歷史真實。
《聖經》是一部宗教經典著作,與所有的宗教經典著作一樣,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向人說教。《聖經》的作者之所以要將上帝創世的神話故事放在《聖經》的首要位置,也許是為了樹立上帝在信徒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這樣才能更加方便地進行後面的說教,提高信徒對這一宗教的可信度。
說到《聖經》作者所編寫的上帝創世宗教故事,中國人難免會聯想到中國人的盤古開天劈地的神話故事。相傳天地原來是黑暗混沌一團,好像一個大雞蛋。盤古就孕育在中間,過了18000年,突然山崩地裂一聲巨響,大雞蛋裂開了,盤古開天劈地而出。其中一些重而濁的東西逐漸下沉變為地,輕而清的東西逐漸上浮變為天。
盤古在中間,腳踏大地,手舉蒼天。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站在天地之間每天長高一丈,也就把天與地的距離加大了一丈。這樣又過了18000年,盤古的身體長得有九萬里高,像一根巨大無比的柱子,立在天地之間,這樣天地就再也不會重新合到一起,也就不會變得黑暗混沌了。但是盤古也因為疲勞過度,力竭而死。
盤古臨死之前發出的聲音,變成了隆隆的雷聲,他呼出的氣變成了風雲,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他的右眼變成了月亮,他的頭髮和鬍鬚變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身軀和四肢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五嶽,他的血液變成了江河湖海,他的肌肉變成了泥土,皮膚和汗毛變成了花草樹木。他的牙齒、骨頭變成了岩石礦物等。然後,女媧在天地間造了男人和女人等。
通過以上簡單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上帝創世的宗教故事與盤古開天的神話故事,都是展現了不同民族的先人在遠古時期對世界的一種認識狀態。
神話故事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就像所有的人類文化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一樣,一切的神話故事、一切的宗教故事、包括這些故事中的神也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
2008-12-15修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