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C」為contest(上下文)。上下文會影響詞的意義,筆者曾討論過不同上下文中詞義截然相反的情況(本報2003.10.3)。當然,廣義的contest還包括場合。例如,「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可以簡單地表達為「Far and wide trade booms;here andthere money comes」,但在正式場合譯為「Home and abroad business thrives;hither and thither profit arrives」更好,因為這樣用詞較為莊重和古雅(hither and thither是here and there在古英語中的說法)。
第四個「C」為culture(文化),這需要考慮使用不同語言的人的思維方式、風俗習慣和可能的心理反應等因素。例如,東西方對狗的情感態度不同,狗在西方並不像在東方一樣可鄙。英語中「dog-eat-dog」並不像漢語中「狗咬狗」一樣帶有鄙夷甚至幸災樂禍的感情色彩,而是強調殘酷甚至有點痛惜。這一差異在英譯漢的時候尤其應該重視。口譯時若把「as faithful as a dog」譯為「像狗一樣忠實」很容易引起東方人的反感,活譯為「像老黃牛一樣忠誠」則效果會好得多。又如,海燕(storm petrel)在中、俄兩國是進步和新銳力量的象徵,但在西方經濟界則指引起恐慌和震蕩的人或事物,因此可以視具體情況用pioneer,vanguard,gazelle或bellwether等詞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