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資源市場化的結局:「稀土帝國」被外國掏空

[複製鏈接]

1428

主題

2029

帖子

169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outon2008 發表於 2009-3-31 02: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資源市場化的結局:「稀土帝國」被外國掏空

作者:中國商報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點擊數:1584    更新時間:2009-3-30   頂    薦   【字體:小 大】


警報:中國稀土資源開發盲目 「稀土帝國」面臨被掏空
2009年03月30日

來源:中國商報
  「稀土帝國」正面臨被掏空

  當今世界,每6項新技術的發明,就有一項離不開稀土,稀土是21世紀重要的戰略資源。中國稀土佔據著眾多的世界第一,其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53.5%。但我國稀土卻存在無序開發現象,估計「按照目前的開發速度,再過二三十年,中國就會成為稀土小國甚至是無稀土的國家。

  
  「盲目」

  「中國的稀土開發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資源浪費(生產無序、競爭無度)」,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為此他還向人大提交了一份《關於嚴格管制稀土生產和出口的建議》。

  稀土金屬又稱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ⅢB族中鈧、釔、鑭系17種元素的總稱,常用R或RE表示。

  周洪宇說,當今世界,每6項新技術的發明,就有一項離不開稀土。稀土是21世紀重要的戰略資源,是現代工業的「味精」。由於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顯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因而在國防戰略武器、新材料開發、信息產業、生物工程上應用越來越廣泛。比如大幅度提高用於製造坦克、飛機、導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而且,稀土同樣是電子、激光、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的潤滑劑。稀土科技一旦用于軍事,必然帶來軍事科技的躍升。從一定意義上說,美軍在冷戰後幾次局部戰爭中壓倒性控制,以及能夠對敵人肆無忌憚地公開殺戮,正緣於稀土科技領域的超人一等。

  為什麼「愛國者」導彈能比較輕易擊毀「飛毛腿」導彈?這得益於前者精確制導系統的出色工作。其制導系統中使用了大約4公斤的釤鈷磁體和釹鐵硼磁體用於電子束聚焦,釤、釹即是稀土元素。

  為什麼M1坦克能做到先敵發現?因為該坦克裝備的摻釹釔鋁石榴石的激光測距機,在晴朗的白天可以達到近4000米的觀瞄距離,而T-72的激光測距機能看到2000米就算不錯。而在夜間,加入稀土元素鑭的夜視儀又成為伊拉克軍隊的夢魘。

  至於F-22超音速巡航的功能,則靠其強大的發動機以及輕而堅固的機身所賜,它們都大量使用稀土科技造就的特種材料。比如F119發動機葉片以及燃燒室使用了阻燃鈦合金,這種鈦合金的製造據說是使用了錸;而F-22的機身就更加是用稀土強化的鎂鈦合金武裝。否則,超音速巡航中,F119強大的動力足以摧毀它自己。

  「世界稀土產在哪裡?在中國。」中國稀土佔據著眾多的世界第一,其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53.5%。鄧小平曾說過,「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稀土的經濟軍事的戰略地位可見一斑。日本的稀土幾乎是百分之百從中國進口。英國《泰晤士報》3月9日發表了一篇題為《稀土成中國21世紀經濟武器》的文章中指出,「中國稀土壟斷大國的地位決定其掌握著技術未來的鑰匙,這一主導地位將使中國控制消費類電子和綠色技術的未來。」

  「可中國在擁有對稀土資源壟斷性控制的同時,卻完全不具有定價權,稀土價格長期低位徘徊。一擁而上的盲目開發以及宏觀規劃水平低劣,導致中國並未成為稀土開發強國,中國稀土科技開發和利用水平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對此深感遺憾。

  那麼中國稀土盲目開採規劃水平低劣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危機」

  「中國為稀土大國,但在定價上卻沒有絲毫話語權。」周洪宇代表氣憤地對中國商報記者說。近幾年來,我國絕大多數稀土企業生產經營舉步維艱,經濟效益下滑,產品價格持續低迷;一些新上馬的稀土企業,其發展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以高能耗、資源的過量消耗和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代價的。

  據周洪宇代表提交的建議資料顯示,由於多年來超市場需求的大量盲目開採,造成稀土市場嚴重供過於求。個體礦點亂采濫挖屢禁不止,棄貧采富、用土壓礦的現象時有發生,致使資源開採的回收率低,國營礦山一般在60%,個體礦山僅達到40%。統計資料表明,全世界稀土市場每年需求摺合成100%稀土氧化物約8萬噸,而目前我國稀土的生產能力已經達到18萬噸,實際生產量超過10萬噸,有80%以上的過剩量。

  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記陳凱也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多年來的濫挖濫采,過度開採已經使得中國稀土的可開採儲量從十多年前的佔世界80%多,降到了如今的52%。各種各樣的非法小作坊的無序開發,造成了稀土資源的大量損耗。」在今年的兩會上他還提交了《關於加強稀土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提案》。

  陳凱委員還在提案中指出,「中國稀土佔據著眾多的世界第一: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第一;生產規模第一,2005年中國稀土產量佔全世界的96%;出口量世界第一,中國產量的60%用於出口,出口量占國際貿易的63%以上,而且中國是世界上惟一大量供應不同等級、不同品種稀土產品的國家。儘管如此,中國稀土在世界市場上卻不具有定價權,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稀土產品價格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國外商家的控制,國內企業也競相降價出售。過度開採外加惡性競爭造成的不良循環將嚴重影響對於稀土資源的開發利用。」

  據周洪宇代表提供的資料,二十多年來,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從我國進口了大量廉價稀土作為自己的戰略儲備。以製造業和電子工業起家的日本和韓國由於其自身資源短缺,對稀土的依賴不言而喻。中國出口量的近70%都去了這兩個國家。至於稀土儲量世界第二的美國,早早便封存了國內最大的稀土礦芒廷帕斯礦,鉬的生產也已停止,轉而每年從我國大量進口。西歐國家儲量本就不多,就更加珍愛本國稀土資源,也是我國稀土重要用戶。發達國家的貪婪表現在,除了生產所需,它們不但通過政府撥款超額購進,存儲在各自國家的倉庫中——這種做法,日美韓等國行之有年;除了購買,還通過投資等方式規避中國法律,參與稀土開發。而我國寶貴的稀土資源則由於無序競爭,競相壓價出口,產量變得日趨減少。

  周洪宇代表做了個初步估計,「按照目前的開發速度,再過二三十年,中國就會成為稀土小國或者是無稀土的國家。二三十年之後,我們將不得不花費巨資從外國進口稀土,西方國家就會牢牢掐著中國的脖子,遏止中國的發展。」

  周洪宇還進一步指出,中國稀土的主要購買國日本、韓國與中國存在領土糾紛,美國則在台灣問題上構成對中國最大的現實威脅,而且是近些年世界局部戰爭主要參與者。事實上有些對抗已經在中國東海、黃海上演。但是,在這些對抗發生時,很少有人想到那些真正能威脅中國的戰機、艦艇與導彈,監視中國的雷達上的關鍵部件可能就是中國不計後果出口的稀土造就的。日本科學家曾誇口說,如果不用日本晶元,美國巡航導彈的精度就不是10米,而是50米。可要是沒有中國稀土日本就造不出這種晶元。

  「鑒於稀土在提升軍事科技方面的顯著作用,如果任這種趨勢發展,中國出口的稀土有朝一日將構成對中國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我們將為其短視以及不負責任的生產開發付出代價。」周洪宇在對中國商報記者談到此時痛心疾首。

  ■縱 深

  應制定稀土開發企業准入門檻

  「建立國家稀土生產、銷售、出口和進口的專門管理機構,統一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實行嚴格的管理。」就如何保護稀土,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向中國商報記者闡述了他的觀點。「應嚴格實行定額生產、定點定額出口的稀土政策,防止稀土資源用於戰爭目的,尤其要限制稀土出口到有核國家用於核武器、導彈、軍用飛機、核潛艇等軍事裝備中去。」

  周洪宇還強調指出,「應規範整頓稀土行業,針對我國目前出現的私采亂挖現象,國家要拿出強有力的措施,該關的就堅決關掉,該合併的就堅決合併,堅決打擊私自出口行為。爭取在三年內,使稀土出口量由目前的十萬噸左右,減少到二到三萬噸左右,以維持稀土金屬的高利潤和可持續發展,確保中國長期把握稀土定價權。」

  北京大學博士青岩乾脆撰文指出,「從長遠計,最有效而且最容易實行的方式,莫過於立刻禁止稀土出口,只維持國內生產以及研發所需的產出規模,或者乾脆從國際市場購買。」

  「應制定企業准入門檻,嚴格控制外資企業進入稀土開發領域。」政協十一屆全國委員陳凱對中國商報記者談了他對保護稀土方面的建議。他在提案中說,「對於稀土的開採利用,一直以來都是很多企業關注的焦點。國內企業、外資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想方設法參與其中。雖然政府對此也採取了許多措施,但是往往效果不甚明顯。為了保護稀土這一不可再生資源,必須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設立企業准入門檻,對於一些外資企業利用參股等形式對稀土進行開採的行為尤其要加大監管力度,有效保護稀土的開採和利用。」

  全國人大代表包頭市市長呼爾查認為,應依託資源優勢和集中了全國80%的稀土科研、生產企業的現實產業基礎,把包頭建設成為國家稀土新材料新技術應用產業基地,打造「中國稀土谷」。他還建議應「儘快建立稀土資源國家儲備機制,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稀土科研和人才培養方面,他認為,「應儘快組建成立稀土學院,建設一批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形成強大的稀土開發應用技術創新體系和自主的技術與人才培育體系」。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 烏有之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3: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