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部風情雜記:西出陽關[貝殼原創]

[複製鏈接]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4-7-6 06: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渭城朝雨邑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c]

  唐代詩人王維的這首《渭城曲》,歷稱千古絕句,如泣如訴,名為《陽關三疊》,更為千古絕唱,流芳百世。

  詩中提到的陽關,就在敦煌的南湖。由市區乘車駛向美麗富饒的南湖時,沿途四周景色瞬息萬變。極目天涯,雲山浩渺,大漠蒼茫,輕風薄霧,繚繞飄指。那巍峨挺拔的陽關烽燧猶如瀚海沙漠中的海市蜃樓,呈現出一派崢嶸奇殊、光怪陸離的大漠風光。

  陽關,位於敦煌城西南70公里的「古董灘」上,因在玉門關之陽而得名。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漢王朝為抗南昌匈奴,經營西域,在河西走廊設置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時建立了陽關和玉門關。從此,陽關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路的必經關隘,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自西漢以來,許多王朝都把這裡作為軍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將士曾在這裡戌守征戰;多少商賈、僧侶、使臣、遊客曾在這裡驗證過關;又有多少文人騷客面對陽關,感嘆萬千,寫下了不朽的詩篇。據史料記載,西漢時,南湖置龍勒縣,陽關為都尉治所。晉魏時,設置陽關縣。唐代設壽昌縣。高僧玄奘從印度取經回國,就是走絲路南道,東入陽關返回長安的。邊塞詩人岑參曾寫下「二年領公事,兩度過陽關」的詩句。

宋以後,來自白龍堆的流沙狼吞虎咽,逼著人們東撤,陽關被無情的沙漠掩埋了。而今,昔日的陽關城堞早已蕩然無存,僅有的耳目――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仍傲然屹立著。山下南面有一片望不到頭的大沙灘。經考古隊挖掘,沙灘上有大片版築遺址,房基排列整齊而清晰,面積約上萬平方米。附近還有一段高不過0.6米的斷斷續續的城堡牆基,這就是陽關遺址。當地人稱之為古董灘。

這裡流沙茫茫,一道道錯落起伏的沙丘從東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餘座大沙梁。沙梁之間,為礫石平地。漢唐陶片,鐵磚瓦塊,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顏色烏黑、質地細膩、堅硬如石的磚塊,千萬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陽關硯」就是用這種鐵磚磨製的。因為它曾是陽關城牆上的磚塊,便稱之為陽關磚。用它做的硯台便叫「陽關硯」。用陽關硯磨墨寫毛筆字十分方便,其特點是冬不結冰,夏不縮水。如果你運氣好,只要能找到古董灘,就會揀到金、銀、瑪瑙、五銖錢、陶器、箭頭、鐵刀片……當地人說:「進了古董灘,空手不回還。」

對不起,為了圖方便,上面一段文字是從【甘肅頻道】關於「陽關」的網頁中摘錄的,說的比較清楚。接下去才是本人的遊記:

7月2日,大隊人馬分成兩撥,一撥買車去嘉峪關,另一撥(實際上就是我和我們單位的周處)留下等下午5點20分回蘭州的航班。有一整天的時間,我們設計了一個方案:游陽關、西部影視城和西千佛洞。租了一輛豐田麵包車,也就是昨天接我們的那輛車,一天租金200元。

早晨8點半,我們從賓館出發,出敦煌市就到七里鎮。這裡是青海省石油公司的後勤基地,有8萬石油職工在這裡工作、生活。畢竟是國有大企業所在地,城區街道、建築都要超過敦煌市市區。汽車在七里鎮加足了汽油,載著我們向陽關飛馳而去。沿途公路兩旁全是戈壁沙漠,一望無際,不時看到一些養路工在烈日下揮汗勞作。

大約一個多小時,我們到了陽關。迎接我們的是一個造型雄偉的雕塑,匆匆給他照了個相:


[c]陽關軍事博物館前的雕塑[/c]

陽關軍事博物館是一座古城堡式的建築,漢代建築風格。城牆下排列著整齊的古代武器,包括一些攻城器械:


[c]陽關軍事博物館[/c]





[c]城牆下排列的古代重武器[/c]


陽關軍事博物館是今年才正式開館展出的。目前只有兩個展館:一個展覽漢唐時期的軍事作戰史,闡述了陽關和玉門關在當時的地位和作用,陳列了許多古代武器。另一個展覽絲綢之路,展示著漢唐年間與西域包括中東、歐洲各國、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可惜館內不準照像,沒有留下可以給大家看的有價值的資料。

在北京,參觀名勝古迹,看到的大都是明清時期的歷史,只有短短的三五百年。到敦煌,特別是在陽關,我們看到的是漢唐時期的歷史。在這裡,幾乎每一粒沙子、每一塊石頭瓦礫,都會把你帶到1400年甚至2000年前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典故中去。什麼霍去病、什麼李廣、什麼張騫、什麼唐玄奘,這些歷史名人的名字,不時從講解員口中崩出來。

敦煌設郡,是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時代,距今2100多年。那時敦煌是華戎交融的大都會,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中西交往的大通道-「絲綢之路」,揭開了中西方使團和商旅大規模交往的序幕。這個舉措,在人類發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怎麼評價都不會嫌過高。到了唐代,這裡商旅雲集,店鋪林立,車水馬龍,異常興旺。【待續】
震驚的70碼。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沙發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4-7-6 06:59 | 只看該作者
出陽關軍事博物館後門,遠遠看到真正的「陽關」:




[c]陽關關隘[/c]

實際上,這也是一個人造古迹,真正的「陽關」早已經為千百年的流沙和風雨侵蝕。但是,設計者無疑是成功的,他在關隘兩側留下了一些斷壁殘`,給人一種無比惆悵的歷史滄桑感。

出陽關,遠方山頂上是古烽火台,距離陽關大約有兩公里左右路程。好在有電瓶車,花費10元人民幣就可以代步。極目望去,四周全是戈壁沙漠。來到烽火台,只見屹立在那裡的只是一堆土包,已經看不到過去的雄偉。烽火台下,就是前文說的「古董灘」,依然是一望無際的大沙漠。



[c]烽火台遺址[/c]




[c]古董灘[/c]


離開陽關,車行10多分鐘,就到了陽關所在的敦煌市南湖鄉。有意思的是南湖鄉沒有「南湖」,這裡的「南湖」只是一片沙漠綠洲,方園大約有一、兩公里。這裡樹木茂盛,路兩側全是鬱鬱蔥蔥的葡萄架,農家小屋隱蔽在綠樹叢中。路口樹著招商招牌:停車吃飯。

時間已到中午,於是乖乖的停車。主人馬上前來招呼,殷勤地把我們帶到房后的葡萄架下,擺開桌子,送上美味佳肴:美國紅鱒魚、土雞燉蘑菇、醋溜肚片、敦煌大西瓜、雞蛋西紅柿湯......。在戈壁灘上能夠吃到如此美味,真是意想不到的。而且,在綠色誘人的葡萄架下,道不盡的詩情畫意。唯一遺憾的是,司機是位年過40的憨厚大嫂,如果是倍可親的各位MM,那簡直就是人間仙境了。





【待續】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190

帖子

4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2

積分
43
3
GARY0609 發表於 2004-7-6 07:04 | 只看該作者
遠古的美,凄涼的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4
冷f 發表於 2004-7-6 15:03 | 只看該作者
這些地方原來只在電影里見過,真是羨慕儲老師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40

主題

4210

帖子

589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95
5
山東大漢 發表於 2004-7-6 21:09 | 只看該作者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去過,遠沒有儲老這般有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6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4-7-7 10:23 | 只看該作者


[c]你走你的獨木橋,我走我的陽關道[/c]




[c]司機兼導遊是位憨厚的大嫂,原青海省石油管理局職工[/c]




[c]敦煌市的母親河-黨河,現在幾乎已經枯竭[/c]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7
冷f 發表於 2004-7-12 14:52 | 只看該作者
請問儲老師,那裡是不是風很大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8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4-7-13 04:45 | 只看該作者
沒有起沙塵暴時,風還不大。據說,起沙塵暴時,簡直是世界末日的來到,可怕已極。我們正好沒有趕上,不過也少了個難忘的人生體驗的機會。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9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4-7-14 00:08 | 只看該作者
沙塵暴來了:





[c]罕見沙塵暴襲擊甘肅酒泉、嘉峪關等地(組圖)
--------------------------------------------------------------------------------
http://news.tom.com 2004年07月13日00時04分來源:新華網[/c]

  7月12日19時20分左右,一場罕見的沙塵暴從甘肅省嘉峪關市上空刮過。據甘肅酒泉市氣象局專家介紹,當日下午17時左右,這場沙塵暴在內蒙古形成后,在4個多小時內席捲了包括甘肅酒泉市和嘉峪關市的16萬平方公里的區域。沙塵暴經過之處最小能見度只有200米,因平均風力在6級左右,最高風力8級,對當地農作物等損害不大。新華社記者劉泉龍 攝

  新華網銀川7月12日電(記者姜雪城劉泉龍)12日晚,一場罕見沙塵暴襲擊甘肅酒泉、嘉峪關等地。晚9時20分許,記者正在甘肅嘉峪關市雄關廣場散步,突然,廣場東北方向的天空「烏雲」翻滾,街上行人紛紛逃離說:「沙塵暴來了!」不一會兒,狂風大作,陣陣黃沙撲面而來,空氣中瀰漫著嗆人的沙塵味,能見度立刻降到了幾百米。

  據酒泉市氣象局介紹,這場沙塵暴12日下午5時形成於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從東北方向向西南推進。在4個多小時內,沙塵暴席捲了包括甘肅酒泉、嘉峪關在內的16到18萬平方公里的範圍。最大風力達8級,平均風力6級,所到處最低能見度200米。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10
冷f 發表於 2004-7-15 13:54 | 只看該作者
發生了這種事,真是讓人難以想象,我們當奇事來看,當地的人是怎麼生活的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2: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