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50年前解放軍十八軍挺進西藏遭遇了怎樣的困難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3-25 19: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紀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

  導 語:

  1950年,解放軍第十八軍踏上了進軍西藏的漫漫征途,為了祖國的統一,官兵們發出豪邁的誓言。千里行軍,他們闖過怎樣的艱難險阻?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入藏部隊又如何與藏族群眾親如一家?

  《軍事紀實》本期播出《急速出征——十八軍進藏紀實》上集。(正在播出、下期播出)

  正文:

  前不久,西藏日喀則地區的三位藏族阿媽看望受傷的解放軍戰士,在哨所執勤的三名戰士因突遇雪崩,雙腳凍傷。藏族阿媽把戰士當做自己的親兒子一樣照顧。

  今年三月,成都軍區川藏兵站的汽車團官兵趕赴四川甘孜,為藏族群眾運送帳篷。藏族群眾以真誠的祝福向官兵表達著深厚的情意。

  而在五十九年前,解放軍第十八軍進軍西藏的征程中,同樣發生著人民軍隊和藏族群眾結成民族團結一家人的感人故事。

  讓我們尋著歷史的足跡去追尋那段往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就在開國大典的閱兵式上,朱德總司令宣讀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餘力量,解放一切尚待解放的國土。這其中就包括占我國國土面積12.8%的西藏。

  開國大典之後,劉伯承和鄧小平並沒有在北京停留,而是馬不停蹄地趕回了部隊,他們率領部隊開始向大西南進軍。

  大西南包括四川、雲南、貴州,和西藏。就在劉鄧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席捲大西南之際,西藏反動勢力卻並不甘心輕易放棄自己手中的特權。他們一方面抓緊時間加強武裝力量,另一方面勾結帝國主義,企圖在解放軍未到來之前,把西藏從祖國的版圖上分裂出去。

  1950年1月2日,毛澤東主席做出決定:向西藏進軍及經營西藏的任務應確定由中共中央西南局擔負,同時指出,「進軍西藏宜早不宜遲」。

  陰法唐 時任第十八軍52師副政委

  毛主席到蘇聯訪問的時候,就是1949年的12月份走到滿洲里,他的思想上就有一個新的考慮,就是進軍西藏易早不易遲,否則夜長夢多,為什麼呢?因為當時他看到了好的方面就是像英國、印度、巴基斯坦都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我們國家了,這是對進軍有利的。但是美國、英國都在打西藏的主意,這不容易去拖。3 00:14:27

  毛澤東要求劉伯承、鄧小平在最短的期限內確定進入西藏的部隊,並立即著手準備。選擇哪一支部隊入藏,成為完成這次任務的關鍵。幾經考慮,劉伯承、鄧小平同時想到了一個人。

  陰法唐 時任第十八軍52師副政委

  因為確定的時候主要是首先選將,誰去、哪個人去,劉鄧想到共同的一個人就是張國華。3 00:27:57

  張國華,第十八軍軍長,是劉鄧大軍中公認的一員虎將,雖然當時年僅三十六歲,但張國華卻是上過井岡山的紅軍戰士,劉鄧首長選擇了張國華也就選擇了第十八軍。

  五天以後,1950年1月7日,第十八軍師以上幹部奉命來到劉伯承、鄧小平在重慶的這個寓所接受任務。劉伯承首先發表講話:由十八軍擔任解放西藏的任務,這是黨交給你們的一個非常重要,非常艱巨,非常光榮的任務。劉伯承一連用了三個非常,現場的氣氛也格外凝重。

  緊接著,鄧小平以同樣異常嚴肅的口吻向十八軍師以上幹部做了動員。

  陳明義 時任十八軍參謀長: 2002年拍攝

  進軍西藏的問題,鄧小平政委很強調要從政治上看,重要的是從政治上看解放西藏的重要性。西藏的解放,它標誌著我們祖國要統一,所以我們的祖國要統一,我們維護祖國的統一,就必須要進軍西藏,要和平解放西藏。

  這一天接受任務,多少讓十八軍的官兵感到有些措手不及,當時,飽經戰火的第十八軍,正行進在蔥鬱的川南田野上。在此之前上級已經決定由第十八軍接管川南地區。連年征戰,鞍馬勞頓的官兵們終於可以在川南安家落戶了。

  王 貴 時任十八軍偵察參謀 2009年拍攝

  川南安家當然大家很高興,山清水秀、氣候很好、物產豐富,出廬州大麴的地方,所以大家覺得現在可以放心的在川南安頓下來解決個人問題,十八軍這個思想有。沒有結婚的年齡到了,在這個地方解決個人問題。4 00:09:42

  陰法唐 時任第十八軍52師副政委 2002年拍攝

  本來準備安家了,可是走了兩天,向安家的地方走了兩天,結果呢,停止待命,幹什麼呢?進軍西藏。

  領受進軍西藏的任務,第十八軍的官兵迅速統一思想,積極響應黨中央,毛主席的號召,在誓師大會上,政委譚冠三情緒激昂地說:黨把進軍西藏的任務交給我們,是對我們的信賴,是第十八軍的光榮,共產黨員要以堅強的黨性完成黨的任務,即使是死在西藏,埋在西藏,也在所不辭。

  軍長張國華帶領全體將士向毛澤東主席和劉鄧首長宣誓,不管有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都要堅決完成進藏任務,誓把紅旗插上喜馬拉雅山。

  陰法唐 時任第十八軍52師副政委 2002年拍攝

  如果西藏不解放,帝國主義插手,越來越厲害,後果是很難設想的,所以大家決心一心一意要進軍西藏,解放西藏。

  對官兵們的動員,出乎意料地順利,然而真正要進藏卻有著許多繁雜的準備工作要做。諸多準備工作中,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部隊進行教育,要求官兵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

  陰法唐 時任第十八軍52師副政委 2002年拍攝

  那個時候呢,對於這個思想,準備非常充足,一天到晚的學習,學習西藏的情況,比如說不僅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而且還要保護喇嘛寺廟,尊重群眾宗教信仰,好比說,尊重群眾的風俗習慣,不能夠打魚,不能夠打老鷹,不能夠隨便砍神樹了,等等。包括女同志不能進寺廟,都是這一方面的準備事項。

  要進軍西藏,解放西藏和建設西藏,語言文字不通顯然不行,當時,在為數不多的翻譯幫助下,第十八軍數萬名官兵開始學習藏語。

  陰法唐 時任第十八軍52師副政委 2002年拍攝

  我們是下了功夫了,一個是在工作崗位上學,有的還在藏訓班,以後還成立藏訓隊了,好比說我們天天背藏文字母,怎麼背呢?比如「嘎喀嘎那,答踏答拿」,一天到晚背這個字母。另一方面光背單詞還不行,還得學習說話。

  資料畫外音:

  為了與藏族人民順利的交流思想感情,為了正確地宣傳毛澤東的民族政策,戰士們都在認真的學習藏文。工廠的女工在趕做膠鞋。

  這時全國剛剛解放,抗美援朝還沒有開始,進軍西藏就成為了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你們進軍到哪裡,我們就支援到哪裡」的口號,表明了全國人民盼望祖國統一的心情。人民群眾節衣縮食,從北京、上海、天津、東北、華北、西北運送來了各種專門的進藏物資。

  同時全軍部隊挑選最好的裝備支援十八軍,補充了大批強壯的騾馬和便於攜帶的各式武器,十八軍的面貌煥然一新。1950年3月,出征的日子到來,駐地群眾像潮水般涌到公路兩旁,鞭炮聲、鑼鼓聲和口號聲響成一片,「進軍西藏最光榮,解放西藏保衛國防的同志最光榮,你們走到哪裡,我們就支援到那裡,」送行時的熱烈氣氛讓十八軍的官兵熱血沸騰。也就是從這一天起,一首由戰士自己創作的詩詞《熱情的鼓舞》開始在十八軍流傳。

  「千萬人向我們揮手,千萬隻眼睛向我們盯望,我們熱血沸騰,心在跳蕩,感謝你們給我們信心,給我們力量,我們一定要當好先鋒,排除萬難,英勇頑強,浩浩蕩蕩奔向祖國的邊疆。」

  在十八軍開始向西藏進軍的同時,駐守青海、新疆、雲南的部隊也分出部分兵力配合行動,進軍西藏。

  陰法唐 時任第十八軍52師副政委 2002年拍攝

  十八軍從四川來,雲南再者青海還有新疆,各出一支部隊,向心(西藏)進兵。

  資料資料畫外音:

  青海的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也出發了,他們越過了遼闊的草原,穿越了無數道河流,向著西藏挺進。駐守新疆的騎兵部隊也出發了,他們翻越昆崙山的高峰,從祖國的西北邊疆走向西南邊疆,從勝利走向勝利。駐守雲南的人民解放軍也出發了,他們穿越竹林水田向著西藏前進。

  陰法唐 時任第十八軍52師副政委 2002年拍攝

  解放西藏很不容易,劉伯承在我們進藏之前就說過,進藏是第二次長征,各路進藏部隊光走路,有的走了5000多華里,有的走了6000到8000華里,按距離來說好像不如二萬五千里長征走的那麼長,但是它遇到的問題是很多的,首先,是我們要翻十幾座5000多公尺以上的大雪山。

  從四川腹地向西藏進軍,全程2000多公里,途中要翻越十幾座雪山,跨過幾條河流冰川,還要穿越原始森林和沼澤地帶。這在現代化運輸水平的今天也是一段極不輕鬆的旅程,而在當年,完全要靠官兵們的雙腳走完這段路程,困難可想而知,那時,第十八軍中流傳著這樣一首歌曲《鐵腿班》。

  (唱歌)

  王貴 時任十八軍偵察參謀 2009年拍攝

  鐵腿班、鐵腿班。人人是英雄、各個是好漢,不怕山高水又深,不怕路途遠又遠,大風吹冰雪寒,精神抖擻齊向前,一直走到西藏去,人人立功爭取鐵腿班,爭取鐵腿班。4 00:15:44

  路途遙遠考驗著官兵們的意志,而翻越雪山,官兵們更要做好隨時可能出現犧牲的思想準備,在極度危險的情況下,走在部隊最前頭的卻是十八軍的各級首長。

  陰法唐 時任第十八軍52師副政委 2002年拍攝

  18軍的領帥機關,張國華和譚冠三,他們走的也是困難很多,曾經到5000多公尺的愣拉山,到這個山的時候,上山就別說多困難了,有的就沒過來,那麼有的到山上往下一看,雪很大,很深的雪,找不到路了,那麼翻這一個山,就死了五個人。因為什麼呢?在空氣稀薄的情況下,有的已經不行了,別人還要抬他,而且抬他的人也不行了。

  王貴 時任十八軍偵察參謀 2009年拍攝

  晚上宿營了,收容部隊首長還說「誰誰,報到,一連在那裡,二連在那裡。」掉隊的,感覺很困難,呼吸急促,走不動的這種是有的,但是哭的沒有,但是還感到掉隊有點不好意思,盡量的往前趕,趕上前面的,爭取不掉隊。4 00:42:58

  資料畫外音:

  高原上連綿不絕的雪山,像大海一樣的漫無邊際。

  在第十八軍的行軍路途上,就連被稱作雪山之舟的氂牛也承受不住,有的已倒斃途中。面對生死考驗,官兵們並沒有被嚇倒,山再高,沒有他們的腳底高,困難再大,沒有他們的決心大。大家還樂觀地把征服的一座座雪山起名為進軍山,勝利山,考驗山。

  資料畫外音:

  最先爬到雪山頂上的英雄,在山頂上留下一首充滿英雄氣概的詩:丹達山高六千三,進軍西藏第一險。

  十八軍的官兵們用雙腳,用身心,用生命在雪山留下了一行行足跡,一個個身影。

  這堅定的步伐翻越雪山,也趟過河流,進軍西藏的途中,十幾米寬的冰河就有一二十條,英勇的官兵邁著麻木的雙腿,向著對岸跋涉。

  王貴 時任十八軍偵察參謀 2009年拍攝

  康藏高原上冰河很多,我們淌的冰河往往是零下二三度的水,下去以後就感覺那個腳發麻,一會兒就沒有知覺了,100多公尺淌過去。走到河中心就沒有知覺了,就在那全身冷。上岸以後一粘把小石子都粘起來了,趟冰河趟了很多。

  資料畫外音:

  千難萬難都難不住人民解放軍,高山擋不住,大河擋不住,一切彈藥給養,都裝在牛皮筏子上,搖起槳來船抵岸。

  陰法唐 時任第十八軍52師副政委 2002年拍攝

  他們過通天河的時候,這個河怎麼過呢?沒有船,自己做船過去,運馬就困難了。採取了想辦法吆喝著,把馬趕到河那邊去,可是有些馬,它不聽話,到了河的中間就回來了,這樣回來以後又吆喝著,把這個馬趕過來,然後自己坐船或牛皮船,木筏子過來。這一次他們死的馬當然是很多,死人也死了四、五個。

  資料資料畫外音:

  戰士們勇敢頑強,把比較重的武器拆開了,扛在肩上,運向高山的另一邊去。

  王貴 時任十八軍偵察參謀 2009年拍攝

  要不怕背的重東西,我們經常是背六十多斤,我就是槍支、彈藥、背包,另外還得背糧食,糧食經常三四十斤的糧食。00:23:35

  資料畫外音:

  英雄的部隊登上了山頂,高山上舉起了紅旗,響起了勝利的歡呼。

  翻過雪山,趟過冰河,部隊進入具有濃郁藏區風情的高原,紅牆金頂的寺廟建在山嶺下的河川之畔,眼前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但就在這如詩如畫的天地間,十八軍的官兵始終保持著人民軍隊的本色,自覺執行著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充分尊重藏族同胞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保護沿途喇嘛寺廟,不觸動神山神水,寧可在風雪中受凍,搭賬篷宿營,也不進寺廟,不進民房。

  阿沛.阿旺晉美 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 2002年拍攝

  當時解放軍自己條件很艱苦也住在外面,不住老百姓家裡,解放軍的作風特別好,各個方面群眾都歡迎,人民很愛戴。

  陰法唐 時任第十八軍52師副政委 2002年拍攝

  紀律觀念非常強,強到什麼程度呢?有三個戰士餓得不得了,掉隊沒有飯吃了,餓的不得了,遇到圓根地,北方人叫蔓菁,結果一個戰士拔了一個圓根吃,結果那兩個戰士就不同意了,當時三個人就開了那個戰士的鬥爭會,你違反政策紀律,怎麼隨隨便便的拔群眾的圓根吃。/政策紀律非常嚴,群眾一看,這個部隊太好了,原來聽說江東來了解放軍很好,這次是實際看到的,那就是新漢人、菩薩兵。

  進入藏區,解放軍很快和藏族群眾結成民族團結的一家人,這組珍貴的歷史畫面中,藏族群眾真誠地祝福解放軍的到來,這些接受哈達的軍人里,就有時任十八軍52師副政委的陰法唐。帝國主義、西藏分裂主義勢力千方百計企圖加深並予以利用的藏漢民族隔閡,被入藏部隊的實際行動衝破了。

  第十八軍的官兵以驚人的毅力翻越雪山,趟過冰河,抵達了藏區,但西藏分裂主義勢力卻並不甘心,他們很快做出了強烈反應,昌都一戰如何奠定了西藏和平談判的基礎?解放軍又怎樣挺進拉薩?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4: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