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政府救市不如不救

[複製鏈接]

11

主題

11

帖子

56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5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0420 發表於 2009-3-25 14: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政府救市不如不救
http://www./read.php?id=2919
作者:Thomas Sowell  

美國西部時間下午3月11日13時(北京時間3月12日凌晨3時),新浪親歷變革中的美國前方報道組,來到了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獨家對話了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托馬斯-索維爾(Thomas Sowell),讓我們來聽聽這位美國自由主義經濟學大師,是如何評價奧巴馬的新經濟刺激方案?以及如何看待貿易保護主義與國際合作。

托馬斯-索維爾是位個性鮮明的經濟學家,是美國自由主義經濟學大師。曾在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及其他學術機構講授經濟學課程。他所寫的《基礎經濟學》(Basic Economics)一書被翻譯成六種語言。他還廣泛著書立說討論其他社會問題。索維爾博士曾在政府部門、私有企業和獨立的研究機構(「思想庫」)中擔任經濟學家。他獲得的榮譽包括全國人文學科科獎章、布萊德雷基金獎一起各種學術機構頒發給他的榮譽學位。現為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駐校學者,基本不接受媒體採訪。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張曉楠:您認為現在還需要做什麼?

托馬斯-索維爾: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是,不讓政治家們干涉經濟。原因是,首先他們不知道做什麼;其次,他們不會為錯誤的行為付出任何代價。當政治家們做錯的時候,他們所做的是讓其他人為問題擔負責任。表面上看,這些政治家通過電視發表各種各樣的批評的言論,可實際上是參政的政客帶來了這些問題。

主持人張曉楠:但是人們似乎很依賴政府,希望他們可以為社會、為經濟做更多的事情。目前政府在大量的發行美元,從很多其他國家,比如中國,大量借債。您對此怎麼看待?政府將如何償還這些錢,巨額赤字問題將如何解決?

托馬斯-索維爾:政府將通過向那些還不能投票的人徵收稅收,也就是說向那些剛出生的人徵稅來還債,因此,下一代人也許要付一億,或者一萬億美元,還給中國,來償還這代人所欠的債。這是普遍的觀點。曾經有段時間,經濟的主流聲音表示不需要擔憂這些債務,因為這是我們自己欠自己的,也就是說美國人持有了大部分美國政府債券。今天,美國政府的一半債券都是在中國,或者海外的其他國家發行的,所以下一代美國人還是必須得償還。

主持人張曉楠:您剛才提到了政府不應該像現在這樣干涉經濟,那您認為政府應該在經濟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托馬斯-索維爾: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是,為人們創造穩定的預期,制訂可依賴的法律,不需要每天都在改變的政策。但是不幸的是,政治家們很難做到這些。他們必須要經常做些什麼。人們會說,我們遇到難題,政府應該做些什麼。當人們這樣說的時候,他們從不比較政府管理經濟時的結果,而去比較政府不管理經濟的結果。1929年的股市崩潰,正是政府管制經濟的典型例子。胡佛總統和羅斯福總統大規模採取措施,經濟蕭條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延續得更久。1987年的股市崩盤和1929年非常相似。羅納德·里根沒有管制經濟,尊重經濟的發展規律,在人們受苦時沒有採取任何措施。我們的經濟卻很快走出蕭條,並經歷了20 年連續增長,低失業率,低通脹。所以我認為在發生經濟危機時,政府不作為比政府干涉要有利的多。

主持人張曉楠:我今早剛採訪過舊金山市市長,他說人們都很急迫想得到聯邦政府的資金。

托馬斯-索維爾:我猜他們肯定是這樣的,如果他們給我的話,我也很高興。

主持人張曉楠:那麼該如何解決這樣嚴重的赤字問題?

托馬斯-索維爾:第一件事是停止消費;第二件事是保持一定的消費,將錢花在該花的地方。經濟的自然增長會要求稅收增加以償還債務。但是從長期來看持續消費是一個問題,你就會像是一隻追逐著玩具的狗,一直在跑,卻總也抓不住。

主持人張曉楠:我看到他們在基礎設施、新科技、綠色科技方面大量投入,您認為這些是現在必須要做的嗎?

托馬斯-索維爾:很多原因促使他們來增加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但是這樣做的原因並不在於資金,而是去減少裁員。裁員必然會導致新項目不能開展。政府這樣做會很好的獲得民眾的支持,增加獲得選票的幾率。通過修補橋樑,增加基礎建設投入來降低政治風險,這就是為什麼基礎設施建設會被選擇的原因。去建立一些高爾夫球場會獲得很好的公眾支持。目前,我們在環保方面有很多法律。新項目的完成需要幾年的時間,所以很多人說,經濟危機使得經濟刺激提案得以通過,方案中涉及到的資金今年不會用掉,到明年年末也不會全部用掉。所以這麼快速的通過本該緩慢制定的政策。快速的通過這個法案,當大眾還在猶豫的時候,在反對的聲音還沒有完全表現出來之前通過。實際上,如果在等一下,等上6個月,就會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出來,就會遇到很大的反對的政治聲音,也許就無法通過了。

http://www./read.php?id=2919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0: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