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於自閉症兒童的思考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4-4 23: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自閉症的含義

  自閉症是由美國的精神病學家列昂·卡那(Leo Kanner)第一次發現並記錄下來的。卡那在一所醫院裡發現一名癥狀獨特的患兒,孩子從兩歲半起就好像生活在他自己獨特的世界里。他不喜歡與人來往,而願意獨自行動;他有著驚人的辭彙量,但不會與人進行對話;在遊戲與活動中,他對一些物品的擺放位置有固定的要求和特別的記憶,一旦發生改變他就會表現出煩躁不安。這個孩子實際上就是一個典型的自閉症兒童。

  列昂·卡那通過對十一名兒童的臨床觀察,於1943年發表了題為《情感交流的自閉性障礙》的論文。在第二年也就是1944年,卡那又將這些病例命名為「早期幼兒自閉症」,從此拉開了兒童自閉症研究的序幕。

  從學術上講,自閉症實際上是一種神經病理障礙,兒童由於大腦功能受到影響而嚴重地妨礙了其與個體交流、與他人建立關係。自閉症是一種嚴重的發展障礙,通常在兒童三歲以前就可以被察覺到。主要的障礙是認知的發展困難,表現出來的症狀主要是言語發展障礙和社交發展障礙,其中有些癥狀與精神分裂症相似。在實際觀察和調查中發現,沒有兩個自閉症是完全一樣的。

  二、自閉症的成因

  不同的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對自閉症的成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Kanner 認為生物系統的缺陷影響孩子與他人交往等能力的發展,同時情感系統的失調又造成孩子在與他人情感交流方面產生嚴重障礙,進而導致兒童整個社會行為的異常。Kanner的觀點曾被廣泛接受,但後來又受到一些新的研究者的質疑。

  Rutter等研究者對1950年至1958年在英國莫土萊醫院的兒童精神病科就診的63名兒童進行了為期5-15年的追蹤調查,並在實證的基礎上提出了「認知語言障礙論」,認為並不是人際交往的缺乏引起自閉症兒童的認知語言障礙,而是自閉症兒童的認知語言障礙導致了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的困難。Simon Baron-Cohen在1985年提出了「心理理論」,把個體對他人的理解,即知道他人與自己是不同的,視為一種能力。Baron-Cohen在研究中發現正常的兒童在3-4歲就已經具備了這樣的理解力,而自閉症兒童則很難培養出這種能力。而另一些研究者則更強調自閉症的生物性成因,如認為是濾過性毒品菌感染、對一些疫苗的副反應、新陳代謝紊亂、接觸污染物質或化學成分等原因導致了自閉症的發生。

  自閉症的成因,雖然不同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但至今仍沒有定論,是今後研究中尚需進一步探索的重要問題。

  三、自閉症兒童的特徵

  Lorna Wing提出的自閉症的三個主要癥狀構成了臨床上診斷自閉症的重要依據。基於Wing的研究我們認為自閉症兒童的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人際關係上的障礙,對人際互動不感興趣;言語和非言語的交流障礙,以及想象活動中的障礙;活動和興趣的範圍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對事物的興趣和處理方法明顯地表現出狹隘及固執。

  自閉症兒童通常在兩歲半之前就已經表現出一些徵兆。自閉症兒童的兄弟姐妹有很高的機會患有自閉症,同卵雙生子患自閉症的可能性比異卵雙生子高。自閉症兒童中大約有四分之一患有癲癇(俗稱羊角風、羊癲風),其發病的可能性與兒童弱智的情況有關。調查顯示自閉症兒童中約三分之二智力低於七十。男性兒童患病機率高於女性,但女性患兒往往癥狀比男性嚴重。同時自閉症的癥狀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會反覆出現,且時好時壞。不同自閉症兒童間的個體差異也比較大:這些孩子中,有些是正常的,有些則兼有弱智;有些孩子智商較高、社交能力較高、異常行為較少,有些孩子則相對問題較多。

  具體而言,自閉症兒童的異常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逃避與人接觸,尤其是目光接觸,缺乏與人交往中的一般感情反應。②言語溝通困難,不會說話時只會發出些叫喊,會說話時則多自言自語或鸚鵡學舌地重複別人,對「你」、「我」這些代詞常發生混淆。③拒絕環境改變,其活動多是重複式或刻板式的,一旦環境發生改變,他們便會煩躁不安。④自我刺激行為。比如他們經常不停地搖手、轉手或做一些怪異的動作。⑤感知體驗異常,只會注意人物或事物的輪廓而缺乏對整體的理解,喜歡用邊緣視線而不是中央視線來看東西。有些兒童對聲音、光線和被觸摸等刺激反應很冷漠,有些卻會對某種刺激異常愛好,或產生過敏反應。⑥情緒表現異常,比如會莫名其妙地大笑、大哭或大叫,有時對事物有過敏反應,有時則無動於衷。⑦個人特殊表現。如很強的刻板記憶力,在數學、組合玩具和拼圖等方面特別出色,有些甚至能夠準確回答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幾。但這些表現與智力發展沒有直接關係。

  了解自閉症兒童的特徵,一方面有利於我們準確判別一個孩子的健康與否;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我們對症下藥,有針對性地對自閉症兒童進行治療。

  四、自閉症兒童的治療

  基於自閉症兒童的特殊性,對他們的治療也要遵循一些特殊的原則。教師要主動觀察孩子、關心孩子,因為許多孩子往往會沉溺於自己的世界,這就需要教師主動走近他們,關愛他們;自閉症孩子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期間經常會出現反覆,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耐心長期地關注孩子,不要有急躁情緒;對自閉症兒童的治療要以個別訓練為主,因為每個自閉症孩子都有其特殊的情況,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在具體的治療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言語溝通的訓練

  1、目光的溝通

  對自閉症兒童的言語訓練先要從目光的溝通做起。這一階段訓練孤獨症兒童學會用眼睛去注視物品,並學會與老師對視。當孩子能用目光注視教師說出的物品時即給予獎勵,逐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和理解力。

  2、模仿訓練

  這個訓練強調正強化原則。給予兒童豐富的語言刺激,讓孩子學會理解他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物品,如:食物、動物、玩具、電器等。培養他們學說話的願望和興趣,充分誘導、調動其內驅力,讓他在自己很想說的情況下不由自主地蹦出話語。這時的孩子已經經過了目光溝通的訓練,稍微能注意到老師的嘴巴在動,他自己也會嘗試跟著老師去做,在不斷的訓練中孩子的嘴部模仿動作會日漸嫻熟。

  3、語言表達訓練

  鸚鵡學舌般的仿說並不代表孩子已具有真正的語言能力,當孩子的模仿發音比較穩定后,教師不應過於著急地要求孩子很快地增加表達性辭彙,而應該做大量能幫助孩子學會思維的訓練,例如:培養孩子對物品、人、活動產生興趣,注重提高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幫助孩子積累理解性的基本辭彙。

  第一階段的重點放在理解和反應方面,讓孩子多聽,多接觸事物,大量接受語言信息,並注意讓孩子在仿說詞語時作出相應的反應。例:教孩子仿說「摸摸臉」時,應帶著孩子邊做邊說。第二階段的重點是積累辭彙,掌握食品、玩具、日常用品、交通工具、動物名稱等詞語,先選擇孩子最感興趣、最熟悉的辭彙,然後逐步過渡到不太熟悉、生疏的辭彙,還可以利用部分自閉症兒童對文字圖片的刻板記憶較強的特點,在教名詞時配上圖片。第三階段提示孩子進入主動表達,引導孩子與他人互動地溝通。

  訓練過程要圍繞孩子的興趣,說孩子想說但不會說的話,並運用正強化鼓勵孩子調動內在因素,在大腦中建立起「我想說」的強烈願望,從而突破語言障礙瓶頸。

  從語言的模仿到真正的語言表達,對於自閉症兒童來說是一段很長的路,但這也是他們語言康復中最關鍵的第一步。

  (二)認知的訓練

  認知訓練是有一定層次的,從認識有無到認識屬性(大小、多少、長短、輕重等)。認識內容也是有層次的:認識顏色——認識形狀和五官——認識家人——認識男女——認識各種實用物品圖片。

  認知訓練主要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訓練等幾個方面。如視覺訓練時可以遵循以下的順序:看固體物品(如玩具、圖片、實物等)——看移動物品(如滾動的球、移動的燈光等)——看複雜的圖案(從圖中找出相同和不同之處)——目光對視(拿孩子喜歡的物品讓他看,馬上又把物品拿開吸引孩子目光的追蹤)。聽覺訓練則可以從讓孩子聽喜歡的歌曲與聲音,過渡到聽簡單的聲音與命令,再逐步讓他尋找移動的聲源,到後來鼓勵孩子模仿一些簡單的聲音。其他感知的訓練也要遵循孩子的心理興趣,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

  (三)肢體訓練

  1、粗大運動

  可以在各種遊戲中逐步加強對自閉症兒童肌肉的鍛煉,改善孩子的運動機能,促進其身心發展,達到康複目的。如可鼓勵孩子從事拍手、打開抽屜、撿起地板上的玩具、上台階、推球、單腳站、跳繩、拔河、柔軟體操、越過障礙物等活動。

  2、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主要涉及手和手指的活動。如可讓孩子逐漸學會抓握小件物品、打開容器、按圖釘,以至複雜的摺紙、剪紙、編織活動等。通過對孩子精細動作的訓練,可以幫助孩子達到雙手動作的協調。

  3、手眼協調

  具體的訓練方法包括:套環、搭積木、串珠遊戲、使用筷子或用鑷子夾東西、穿鞋帶兒、書寫數字、走迷宮和畫一些簡單畫等活動。

  總之,自閉症兒童的治療和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同兒童之間又存在著個體差別,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不僅要熟悉理論知識,還要能在實際活動中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而最關鍵的是我們要有一顆熱愛孩子、關心孩子的仁愛之心。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自閉症兒童必將能擁有一個更燦爛的明天。(高飛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2003級碩士研究生 楊靜 河北省科學育兒基地項目培訓部負責人 )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4-9 02:43
I am glad to read the aritcle here, April is autism awareness month in the State and hope more and more people know what autism is about. Most people think that children with autism are retard, in fact they are not, they are only special.

弱智兒童通常各個方面的發育發展均比一般人遲緩,但發展的次序則基本保持正常。弱智兒童的智商有可測性,他們在感知、社會交往、興趣及語言等各方面的發展與其智商成正比。

自閉症兒童雖然伴有全面性發育遲緩現象,但發育次序異常,且各方面發育不平衡。如:有的兒童大小便完全不能自理,卻能有很強的計算、繪畫能力;有的兒童完全沒有或只有極少的語言,卻在記憶力、識別顏色方面表現突出。自閉症兒童由於社會性極弱,在人際交往的能力和主動性方面遠遠低於弱智兒童,目前尚沒有能準確測量自閉症兒童智商的工具。就我所教過的弱智兒童和自閉症兒童得到體會是:弱智兒童願意學,卻學不會;自閉症兒童是能學會卻不願意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7: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