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反思改革開放走向的歷史機遇

[複製鏈接]

73

主題

134

帖子

6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nzhan 發表於 2009-3-23 04: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要不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能有今天那麼牛氣嗎?」
這麼說,三十年前啥啥都不靈,三十年裡什麼都是對的嘍?
其實呢,要不是在那以前援朝援越換來三十年強盛的國際地位,有了那麼多個五年計劃的成就,接著又提出搞四個現代化發揮老百姓的巨大潛力,其它什麼點子都難有成效。反過來說,在如此巨大的民間實力發揮之下,即使有濫竽充數的餿點子,也就被掩蓋了。至少其中一個是私分國企,另一個是以市場換技術。起自美國的經濟危機波及世界也影響中國,把主流經濟學家烤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是好事還是壞事,不可簡單論之。大家都吃虧當然不好。不過呢,早吃虧比晚吃虧好萬倍,因為晚吃虧就病入膏肓不可救藥了。
在這以前,改革開放的走向雖爭議頗多,卻不容爭議一個勁地講「深化改革開放」。那樣搞下去不掉進老美的黑洞才怪呢。如今在亂雲飛渡中反思走向,畢竟有叫板主流經濟學家的茬口了。
私分國企被主流經濟學叫做按唯物史觀辦事,有意回到不可逾越的資本主義。老的資本家已經入土,就搞出一批紅色資本家吧。這就在翻雲覆雨中把「新民主主義論」整個地修正了。其實呢,私分國企並沒有創造資本主義,因為原來它們就搞國家資本主義。說創造了私人資本家倒不錯,因為一些國企當權者一夜之間就彈冠相慶侵吞掉手下的公有財產。接著所有的資本家們就齊唱:既然你們能代表我們,我們也應該加入共產黨代表你們。
搞私有化的另一個理由是私企受市場調節,不受國家計劃約束,必能象歐美五百強那樣發起來。這就把國家計劃象孩子那樣和髒水一起潑掉了。現在歐美的經濟危機搞得連銀行都要被收歸國有,還要搞有計劃的宏觀調控。那麼全盤私有化和市場經濟還能好到哪去呢?
七十年代以前也不是不想開放,是人家封鎖你。後來人家有限制地讓你開放,是想把前蘇聯先孤立起來搞垮,再收拾你。
以市場是換來了一些商業技術,不過換不來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只能靠自力更生。不僅如此,還換來了關鍵部門和行業的洋老闆當家。他們可以在一天里大肆作祟,也可以用蠶食政策挖空你的自主權,後者是更可怕的。
三十年開放有五彩繽紛的形象,也是因為趕上了歐美繁榮的末班車。「深入改革開放」能夠在歐美經濟危機爆發之際從新定向,不是高明,而是僥倖,因為好在還沒有來得及開放到掉進人家的危機深淵裡。
如果有人把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曲解為徹底的西方資本主義化,現在倒還沒有來得及化出去。否則將來還會有帝國主義化的機會。那麼天知道你我哥們兒要步誰的後塵了。
西方年輕人意識到資本主義、帝國祝和霸權主義沒有前途,開始磕磕巴巴地讀馬克思的資本論。有幾個維護和跟蹤資本主義的社會精英覺察到這個新動向,是他們自己的事。須知,歷史是殘酷無情的。我們還是丟掉對資本主義靈丹妙藥的幻想,老老實實地研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前蘇聯搞修正主義一垮到底的悲劇,可不是鬧著玩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11: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