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外媒體稱未來中國航母可能有助南海主權恢復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3-18 23: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03月18日 11:30  環球網



資料圖:中國南海艦隊169和171號驅逐艦編隊進行海上演練
  環球時報記者報道: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17日刊發文章分析南海問題的解決前景。

  文章說,中國周邊的海洋情況,由於歷史和現實的綜合作用,顯得錯綜複雜。中國的南海主權在古代就延至曾母暗沙,鄭和七下西洋的航跡猶在。不過這種狀況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各國開始認識到海洋除了具備航行和漁業價值外,還有「藍色國土」和海底戰略資源如石油等巨大潛力的時候,才逐步發生了變化。

  中國解決南海問題的手段,無非是和平與非和平兩種。和平的手段包括外交談判與交涉。但外交這個東西,必須有實力手段作後盾才能起作用,自古如此,無一例外,否則就淪為空談。

  經濟上可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但在南海問題上,一個國家如果能自主開發資源,還怎麼會對利益共享有興趣呢?

  另一個和平辦法,就是通過簽署多方協議來促進各國的自我約束,以維持南海的現狀。但國際協議的問題是不具備有效的執行監督,可能流於有名無實,現狀也就將繼續惡化。

  非和平的手段也包括了幾項選擇。從「將來時態」角度講,未來中國的航母編隊兵臨南海,也可能有助於主權的恢復。但是遠水不解近火,將來依舊不可知,其他國家力量增長和國際大格局演變趨勢也都是變數。

  再者就是採取打一仗拿回幾個島嶼然後駐軍的控制模式。但首先打一仗的時機把握比較敏感,一般會盡量避免其他大國的干涉介入。然而,一旦駐軍,則可能給他方繼續糾纏或醞釀報復提供渠道。而且駐軍要求高度的遠距離支援和保障能力,還要考慮的是,由於氣候和地理的因素,許多南海島嶼實際不適宜長期駐軍把守。

  於是第三種選擇似乎更加實用,即「繼續爭議,擱置開發」,在南海採取所謂「自然保護區」管理模式。邏輯是,既然有爭議,那麼在爭議有效平息解決之前,各國必須同時停止在有關海域的單方面開發。這樣至少可以首先有效制止住南海資源的嚴重流失。個別漁船偷捕可能難以制止,但掌握爭議海區樹立有多少海上開發平台,應還是不難的。

  這個選擇也比較符合先禮後兵的國際慣例,即可以先爭取與國際社會和周邊國家達成共識,簽定有關協議。而後有違背者,即可以採取非和平手段對其有關基礎設施予以摧毀。對方如果重建,就再摧毀,直到其單方開發的成本變得無以復加,反到可能為真正的爭議解決和共同開發提供契機。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1: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