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林肯:「屬於一切時代的人物」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9-3-17 12: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錢滿素
   
    今年是林肯誕辰200周年。林肯的一生可以說是美國夢的體現,他在紀念陣亡戰士的蓋底斯堡演說中的「民有、民治、民享」三詞,更是總結了美國民主的最高理想,被無數人無數次地重複。
   

   
    兩百年前,在肯塔基一個小圓木屋裡,亞伯拉罕·林肯默默無聞地誕生了,即便在當時剛過而立之年的美國,這裡也算得上窮鄉僻壤。然而林肯最終成為全世界仰慕的人物。
   
    西奧多·羅斯福說過:「偉大的時勢造就偉大的政治家;如果林肯生活在和平年代,今天就不會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這話一點不錯,說到底還是時勢造英雄。美國的幾位偉大總統都出現在歷史發生重大轉折之時——華盛頓是開國元勛;傑斐遜力挺民主,開創了不同黨派間權力的和平轉移;林肯在內戰中維護了聯邦統一併結束了奴隸制;而羅斯福則通過新政帶領全國走出大蕭條和二次大戰。國家處於十字路口,急需正確引領,時勢的緊迫促使了人心的凝聚和權力的集中,這才能做到令行禁止,眾志成城。當然,也並非所有大權在握的人都能把好舵,將國家引向光明。抵擋不住誘惑而權欲膨脹,終於倒行逆施、淪為梟雄的事也是歷史常見。
   
    位高權重能使人呼風喚雨,但職權本身卻並不足以使一個人偉大。傑斐遜不將兩屆總統列入他一生完成的三件大事,在他看來,不要說起草《獨立宣言》和《宗教自由法案》,就是創建弗吉尼亞大學也比當總統更為重要。至於塔夫脫,他在如願以償地當上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后甚至說,「我不記得我曾經當過總統。」中國有句俗話:「當了皇帝想成仙。」美國總統不可能有此奢望,他們的理想是成為偉大總統,彪炳史冊。不過美國迄今為止已卸任的43位總統中,真正享有歷史地位,能留下精神遺產的其實屈指可數。作為一個領袖,僅僅人品端正、奉公守法是遠遠不夠的,他必須高瞻遠矚,知人善任,在切實尊重民權民意的基礎上,正當利用民眾授予的權力,以精湛的領導藝術,把握時機,帶領國家渡過危機或確保安寧。這常常意味著要順應潮流,實行民眾所要求的改革,重建符合時代精神的社會秩序。只有這樣,才稱得上完成作為領袖的歷史使命。林肯之為偉人自有其一份獨特的歷史功績和不朽的精神遺產。
   
    在19世紀中葉的美國,西部的發展已經打破了先前南北力量的對峙,奴隸制的南方在全國政治力量的博弈中越來越處於劣勢,徹底埋葬奴隸制的歷史條件趨於成熟。此時,一個領袖若能抓住機遇,就能推動歷史進步。正是在這一關鍵時刻,林肯不負眾望,勇於接受挑戰,最終完成了建國時不可能完成的大業。是他發表了解放黑奴的宣言,也是他促成了結束奴隸制的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的通過,他因此成為人類解放的象徵。而此前困擾和分裂美國的幾大難題:奴隸制、區域矛盾、州權以及民主等問題也終於都有了了斷——奴隸制被消滅了,州權再無力挑戰聯邦,而以漢密爾頓為代表的北部發展製造業的訴求和南部傑斐遜提倡的政治民主也在林肯這裡得到了統一。
   
    林肯是解放和民主的象徵,但人們常常忽略的一點是,他首先是法治的象徵,因為他實現解放和民主的途徑是嚴格限制在憲法框架內的。作為總統,他必須不折不扣地維護和捍衛憲法,因為他深知對一個民主國家來說,法治具有至高無上的意義。如果他不尊重憲法,那麼他自己——按同一憲法產生的總統——又怎麼能保持尊嚴和權威?就奴隸制而言,當時最大的問題是憲法默認了奴隸制,這是歷史遺留的尷尬。在1787年合眾國憲法制定之時,北方各州已基本取消奴隸制,而南方各州卻大相徑庭,其經濟、政治和社會制度都與奴隸制不可救藥地纏繞在了一起,制憲者們雖然大多對奴隸制本身持否定態度,但為了能將南北十三州統一成一個國家,不得不在奴隸制上達成妥協,承認其事實存在。
   
    為了維護聯邦,林肯必須尊重憲法。他在1861年第一次就職演說中承諾:「對於各蓄奴州內存在的奴隸制度,我無意進行直接或間接的干涉。我認為我既無這樣做的權力,也沒有這樣做的意向。」他還建議,處於公、私職位上的一切人都應當遵守和服從所有那些未被明令廢除的法令。本著同一原則,林肯在1863年1月1日是以「美利堅合眾國總統令」的名義發表《最後解放宣言》的,依據的是他作為陸海軍總司令的權力和必要的戰時措施。解放宣言曾遭到奚落嘲諷,認為它解放了它不能解放的叛亂州的黑奴,卻不解放可以解放的聯邦控制區的黑奴,如此宣言似乎既無意義又自相矛盾。然林肯這樣做完全是出於對法治的尊重,儘管憲法有錯,但法就是法,在廢除之前就仍然有效。倘若總統違憲行事,必定鑄成更大的錯。無論以何名義——「正義」也罷,「替天行道」也罷——即便民眾擁護,總統的違憲行為都將開人治之先河。兩害相權孰重孰輕?相信一個有政治常識的人不會不明白。林肯廢除奴隸制的目標從不動搖,但他必須有耐心等到修改憲法的那一刻,為此他不惜忍辱負重。
   
    林肯如此堅定地依法執政,是因為他堅信法治是維護民主的保證,也是在他第一次就職演說中,他語重心長地提醒美國人民:
   
    就是這些美國人民,在創建現在領導我們的這一政府體制時,十分明智地僅只賦予其公僕一點小小的權力以防釀成禍害,而且他們還以同樣的明智作出規定,在短時期以後又把這點小小的權力收回到他們自己手裡,只要人民保持美德和提高警惕,任何一屆政府無論怎樣無恥和愚蠢,在短短四年的時間內都不可能對政府體製造成十分嚴重的損害。
   
    出於對這一體制的忠誠,美國在戰火紛飛中按例舉行了總統大選,林肯在連選成功后充分肯定了大選的意義:「這次選舉是必要的。不進行選舉我們就不可能有自由的政府。如果這場叛亂能迫使我們提前或推遲全國大選的話,那完全可以斷言,它已經征服和打垮我們了。」
   

   
    林肯終生信奉的是《獨立宣言》中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他的心靈不能容忍人類奴役。他對黑人的奴隸地位、婦女的不平等地位都極為反感,他也反對美國對墨西哥的戰爭。除了象徵自由和平等的價值,林肯也象徵了人性和博愛。他不幸領導了美國歷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戰爭,60多萬美國人葬身其中,而當時全美人口僅3000多萬。人民的巨大勇氣和犧牲時時刺激著他的悲憫情懷,令他身心交瘁。他深感生殺予奪的重壓:「在這四年中,我處理過的人命攸關的案件,比所有擔任過這個職位的人所處理的此類案件加起來還要多。沒有人知道我內心的苦惱。」他願意傾聽任何人的呼聲,無論是普通士兵還是黑人奴隸,並盡其所能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赦免犯了過失的人。對待叛亂的南方諸州,他也堅持抱有仁慈之心,他不想對戰敗的南方採取報復手段,更不想看到殺戮鎮壓。他在第二次就職演說中呼籲:「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他的重建計劃是寬大為懷的,只要能接受奴隸制的滅亡,重新宣誓效忠聯邦,他希望迷途知返的南方兄弟能儘早回到聯邦中來,並獲得和以前一樣的平等地位。
   
    歷史是公正的。林肯活著的時候是爭議最大的一位總統,在美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次總統選舉結果遭遇如此抵制。他還未上任,南卡羅來納便宣布脫離聯邦。在美國,內戰激起的社會震蕩遠遠超出革命時期,那是充滿仇恨、勢不兩立的年代,林肯要面對無窮盡的肆意謾罵和人生攻擊,不僅來自南部同盟,也來自共和黨內的反對派。但林肯卻能鎮靜自若,不反擊不記仇不報復,以身作則,秉公行事,最後他成了最無爭議的總統、民族團結的象徵。
   
    林肯是當時美國黨派政治的產物,他憑藉新生共和黨的力量贏得總統大選,也憑藉共和黨的集體力量達到其政治目標,但他維護聯邦和消滅奴隸制的事業維護了國家的最高利益,是超越黨派的。同時,他對人人平等的信仰也超越了階級局限,他不主張以革命的剝奪方式來達到經濟平等,他是這樣表述的:讓無房者不要去拆掉別人的房子,而是辛勤勞動,給自己造一幢房子,這樣就以身作則,保證他自己建的房子也不至於遭受暴力。林肯一如既往地本著平衡的心態,用淺白的語言闡明一些深刻的、哲學家講不清的社會道理。
   
    林肯本人就是個莊稼漢,一個白手起家的典範,人們親切地稱他為「精幹的農民」。他從小忙於各種農活,受教育的時間加在一起也不過一年。然而環境壓不垮他這樣奮發圖強的人,全憑個人努力,他一步步掌握知識,走出貧困,當上律師,步入政壇。1858年,他作為一個資歷不深的小人物挑戰當時聲名顯赫、號稱「小巨人」的參議員道格拉斯,競選聯邦參議員,兩人連續七場的精彩辯論吸引了全體國人的眼球,兩年後他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林肯的一生可以說是美國夢的體現,他在紀念陣亡戰士的蓋底斯堡演說中的「民有、民治、民享」三詞,更是總結了美國民主的最高理想,被無數人無數次地重複。
   

   
    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遇刺身亡的總統,林肯的殉道者身份更增添了人們的惋惜和崇敬之情。他為人類解放、為公共事業獻身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人。1963年,正是在林肯紀念堂前,著名的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髮表了《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說,推動了六十年代轟轟烈烈的民權運動,實質性地改變了美國的種族歧視狀態。
   
    2009年,在解放宣言發表近一個半世紀后,美國選出了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的偶像就是林肯,這合乎情理,他們兩人的政治生涯又都始於伊利諾伊州。正是林肯堅定不移地捍衛人權與平等的精神,在經歷漫長的歷史滄桑后,才使奧巴馬的當選成為可能。為了表達對林肯的特別崇敬與感激之情,奧巴馬選擇了林肯當年的路線,乘火車從費城去華盛頓就職,他在就職儀式上還專門向國會圖書館借用了林肯宣誓就職時使用過的那本《聖經》。
   
    在美國人民心目中,林肯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他是一個超越黨派、種族和階級界限的解放者,他的人格力量更是無與倫比。在林肯誕辰200周年之際,美國舉辦各種活動高調紀念他。在就職前夕的一次大型露天音樂會上,奧巴馬站在林肯雕像前說:「在我身後,坐著一位曾盡全力讓這一天成為可能的偉人,正看著自己拯救過的聯邦。」在2月12日林肯生日當天,國會山圓形大廳內專門舉辦了林肯紀念會,奧巴馬以史為鑒激勵今人,他呼籲議員們記住:「我們是在同一面旗幟下做事的公僕,代表同樣的人民,面向共同的未來。而這就是我們能向林肯——這位最卓越的人物——表達的最合適的敬意,也是我們所能建造的最永恆的紀念碑。」
   
    林肯,他不愧為「屬於一切時代的人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