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十大反腐名人九人遭打擊報復 記者: 陳蘇

[複製鏈接]

202

主題

1632

帖子

43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engdan 發表於 2009-3-17 22: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十大反腐名人九人遭打擊報復 記者: 陳蘇
華盛頓
Mar 17, 2009
  

中國專家說,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評出的10個反腐名人中,有9人遭到打擊報復。有法律工作者認為,中國急需立法保護舉報人,才能改變這種局面。

*許多舉報人受到瘋狂報復*

中國媒體廣泛報道中共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何增科所披露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評出的10大反腐名人中有9人遭受報復的問題。他說,「現在越級上訪現象也說明舉報受理機制方面存在問題。很多舉報得不到有效回應,甚至經過層層轉批后,回到被舉報人單位,出現被舉報人拿著舉報信找舉報人談話的尷尬局面」。

這種局面對舉報人來說何止是尷尬。北京法律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郝勁松說,舉報人為了伸張正義付出的往往是極大的個人代價。他說,荒謬的制度往往使得舉報人受到瘋狂報復。

他:「比如從中央轉到省里,從省里轉到市裡,從市裡轉到縣裡,最終出現舉報人舉報的材料轉到被舉報人手裡這樣一種非常荒謬的現象。當然就會造成被舉報人瘋狂地打擊報復舉報人,讓舉報人感到暗無天日。」

中國官場腐敗日益猖獗,不少人認為,在現行制度下,舉報是反腐工作的一大利器。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舉報人多在基層,很難掌握身處高位的官員犯罪的確鑿證據。沒有合適的渠道,沒有所謂的證據,舉報只能是徒然。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檢察院副檢察長甄貞日前表示,在反腐案件中「缺乏有價值線索」。這位全國政協委員的話被中國網民稱作是「兩會最雷人語錄」。有網民問她,「如果舉報線索質量都很『高』,那還要你們檢察院幹什麼用呢?試問哪個貪官會輕易讓百姓掌握『質量很高』得舉報線索?!你是在高估老百姓的能力,還是在低估貪官的智商?有網民批評檢察當局以此為借口,用「缺乏有價值線索」來搪塞其反腐力度不夠。還有中國網民說,高質量線索不是沒有,而是視而不見「躲貓貓」。

*舉報人往往面對官場利益共同體*

曾經在山西省定襄縣工商銀行工作過的北京法律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郝勁松說,他曾經做過舉報人,同樣遭到打擊報復,不得不辭職走人。他說,他舉報了該行發生的一起金庫盜竊案,但因為官官相護,此案不了了之。郝勁松說,舉報人要面對的往往不是一、兩個貪官,而是一個巨大的官場利益共同體。

他說:「當你發現這一級的政府官員腐敗向上一級舉報時,實際上上級機關會袒護下級機關,因為 下級官員的職位是跟上級官員買的。他們都是一夥的,就要包庇袒護他,如果不包庇袒護他,他就會把他的上級也咬出來。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腐敗官員在受審判時孤注一擲。」

中共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何增科認為,解決舉報人遭打擊報復的問題首先要制定《舉報法》」或者《舉報人權益保護法》。

北京法律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郝勁松持同樣觀點,他以美國保護證人的相關法律為例說,中國同樣需要類似的法律制度,政府要保護公民的舉報權利,不能光靠公民挺身而出。

他說:「在一些刑事案件中,證人在案件中發揮指證作用后,政府保護他,可以給他另外一個身份,另外一個地址,把他安排在其他的地方,終身保護起來。這樣的保護機制可以促進有更多公民敢於跟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而中國缺乏這樣一個詳細的保護舉報人或證人的制度,促使很多人在違法犯罪面前望而卻步,自己都很害怕,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政府又不能保護他。」

中國貪官以及一些地方當局打擊舉報人和訪民的手法多樣。去年底,山東省爆出新泰多名上訪者被鎮政府抓回送進精神病院的消息。

37

主題

522

帖子

1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0
沙發
wai584 發表於 2009-3-18 03:23 | 只看該作者
「姦邪盈朝,善人壅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0: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