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家:中國在南海有必要加強威懾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3-17 19: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03月15日 10:09現代快報

2月份以來,菲律賓企圖通過立法永久佔領黃岩島和相關島嶼,3月10日,其總統阿羅約簽署了所謂法律。消息一經公布,我駐菲大使、外交部發言人立即對菲律賓的非法圖謀進行了強烈抗議。昨天,快報記者連線剛剛參加完兩會的全國政協常委、復旦大學歷史系地理歷史研究所教授葛劍雄。葛劍雄對這一事態的發生和發展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對菲律賓的非法舉動我們要堅決反對。」同時葛劍雄認為,我國有必要在爭議地區加強威懾力,但兵戎相見不是合適的方式。

主權不容置疑

星期柒新聞周刊:我國對包括黃岩島在內的南海諸島擁有主權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葛劍雄:認定一個地方的領土歸屬,首先要看誰最早發現它。從歷史文獻看,包括黃岩島在內的南海諸島,是我國最先發現的,很早以前,我國就有人員往返於大陸與這些島嶼之間。第二個是看管理。清朝末年的時候,中國政府就派遣海軍到上述地區巡視;抗戰勝利后,中國政府也去那裡宣示過主權;解放后,中國政府也多次向世界宣示我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

星期柒新聞周刊:既然主權在我,為什麼還會產生爭議呢?

葛劍雄:南海諸島有其特殊性,一個是距離大陸比較遠,一個是不少島嶼面積很小,沒有人居住,有的島嶼在高潮位的時候會被海水淹沒,管理起來很難。另外因為歷史原因,比如說日本侵略中國期間,當時忙於抗戰的國民政府就不可能在這些島嶼、島礁上建立永久性的設施,人員也不可能經常性地往返於內地與島嶼之間。而目前那些和我們有爭議的國家,因為它們離那些島嶼比較近,這些國家就趁我們不注意佔據了其中一些島嶼,而且還經常派人去那些地方。

近年來,由於國際法對海洋的歸屬有了較明確的規定,這些國家為了想獲得海洋上的利益,哪怕是人無法居住的島礁,也爭著去佔有。在這些國家看來,擁有了這些島礁,就同時擁有了島礁附近的領海,就多出了有著經濟利益的經濟專屬區。經濟專屬區海底可能蘊藏的自然資源,包括能源激發了這些國家千方百計去佔據這些地方。

菲律賓試圖改變現狀

星期柒新聞周刊:有關海洋歸屬的國際法是什麼時候實行的?在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菲律賓一直都沒有對黃岩島提出主權訴求。

葛劍雄:國際法是近代產物。古時候,根本就沒有國際法,各個國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政。現在有些讀者會產生疑問:中國怎麼不早點去做(管理這些島嶼)呢?古時候,中國人認為自己是天朝大國,天下都是我的,那些邊緣地區都是蠻夷,沒有必要去管它,還有就是以為「天朝」本身就已經很豐富,無所不有,何必去管那些沒有價值的小島呢?今天看來,這種想法很成問題,但是我們以今天的眼光來苛求他們是不現實的。

到了近代,西方國家開始重視海洋立法,到了上世紀後期,海洋法已經很明確。現在的情況是一些國家佔領了南海諸島中的一些島嶼、島礁,但是並沒有明確地把它寫入自己的法律。這次菲律賓立了法,明確表明要佔有黃岩島和其他島礁,這就嚴重地侵犯了我國的主權。所以,這次儘管我們保留了原來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態度,但是我們也闡明了維護主權的嚴正立場。如果對此不聲不響,不就是默認了他們的做法?這是絕不能容忍的。

在爭議地區保持必要的威懾力

星期柒新聞周刊:面對這種現實,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葛劍雄:一如既往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增強我們的綜合國力,包括軍事實力,在該地區保持必要的威懾力。這樣,那些有著非法領土企圖的國家就不敢輕舉妄動。對菲律賓而言,我們除了要表明自己堅決反對的嚴正立場之外,還要努力促使它改變立場,回到「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上來。

星期柒新聞周刊:菲律賓這麼做是不是基於一種幻想,就是寄希望於所謂的國際法庭做出有利於它的裁決?

葛劍雄:世界上有些國家因為各自利益的緣故發生衝突,會把問題交由國際仲裁。發生這種情況的前提是矛盾雙方都認為有這個必要,而且雙方都保證將來願意接受仲裁的結果。但是領土爭議是非常複雜的問題,靠國際仲裁很難解決。所以,解決的最好方法還是雙方坐下來,面對面地談判、協商,以求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三沙市應該多宣示主權

星期柒新聞周刊:2007年底,國務院決定在海南建立管轄南海諸島與海域的三沙市,這是出於什麼考慮?目前三沙市的運轉情況怎樣?

葛劍雄:建立三沙市是國家確立行政區劃、鞏固國家主權的重要舉措。國家的每一寸土地都必須在行政上有歸屬。但是真正實施起來,難度很大。像三沙市管轄的範圍非常遼闊,地形複雜,人口包括行政人員很少,管理起來很難。這種狀況也不是海南獨有的。但是國家既然建立了三沙市,那麼三沙市就應該克服困難多做事情,條件允許,就應該儘可能多地到自己管轄的區域去宣示主權。

民間也可以表達自己的立場,國內的無線電愛好者到黃岩島進行無線電操作活動,客觀上維護了國家的主權,這就很有必要,他們的行動非常可貴。

航母不是萬能的

星期柒新聞周刊:一些網友把主權的恢復寄托在航母身上,是不是有一天我們有了航母,問題就好解決了?

葛劍雄: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就菲律賓而言,應該不需要航母,憑現在我們的海軍實力就可以達成願望。可是這樣一種兵戎相見的辦法在目前合適嗎?我們考慮的應該不僅僅是和菲律賓一國的關係,我們要考慮的是努力維持和發展我國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出於這種考慮,「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應該還是處理我們與周邊國家關係的一項重要原則。

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專屬經濟區的法規頒布實施,菲政府以黃岩島位於其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為理由,宣稱對該島擁有海洋管轄權,隨後改稱擁有主權。

1997年,菲律賓多次出動軍艦、軍機在黃岩島及附近海域對中國民間組織的無線電探險活動進行跟蹤、監視和干擾。

1997年4月30日,菲兩位眾議員搭乘海軍艦艇登上黃岩島,並在島上豎旗立碑,對中國漁民進行攔堵和恫嚇。

1998年1月起,中國海南省四艘漁船在兩個月內,相繼在黃岩島海域被菲海軍攔截,51位漁民遭「非法入境」指控,被菲拘押近半年。


1999年5月23日,中國一艘漁船在黃岩島遭菲軍艦追擊並被撞沉,致11名漁民落水。據報道,菲海軍曾使用機槍掃射。中國外交部就此向菲提出嚴正抗議和交涉。

1999年6月,菲教育部在新版地圖中,將黃岩島連同整個南沙群島列入其版圖。

1999年8月,菲政府將「南沙群島是菲領土」列為修憲內容。

1999年11月3日,菲海軍一艘艦艇在黃岩島巡邏時故意「擱淺」,中方曾多次交涉,但菲方拒不將艦艇拖走。

2000年,菲海軍在黃岩島海域開槍射殺一名中國漁船船長。

2009年1月28日,菲律賓參議院三讀(即最後一讀)通過了2699號法案,即「制定菲律賓領海基線的法案」,該法案將中國所有的兩處島嶼劃為菲律賓所屬島嶼。

2009年3月10日,菲律賓總統阿羅約不顧中國的反對,正式簽署「領海基線法」,將中國的南沙部分島礁和黃岩島划入菲領土。

菲律賓圖謀侵佔黃岩島紀實

應對聲音

吳稼祥: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存在應讓世界感知到

南海問題再次成為國際爭端的焦點。

四個歷史原因使得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被長期懸置:一是中國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使得皇朝時代的中國政府重大陸輕海洋,在走極端的明朝,甚至封鎖海洋;二是1949年後,大陸和台灣分治,被中華民國接管的西沙和南沙群島在管轄權上難以統一;三是在海洋油氣資源被探知之前,行使對這些島嶼的主權,成本巨大,但沒有實際收益;四是改革開放時期的中國,既要裁軍支持國家經濟建設,又要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結果,中國海軍擔負的實際上是海岸防衛職責。在這種情況下,對別國惹起爭端的海洋權益實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政策,就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爭議不是你想擱置就能擱置的。當下,一個無法被擱置的情況出現了:「聯合國關於海洋劃界委員會」要求各國在5月底前申請上報各自對海洋島嶼和管轄海域的一個主權申請。一旦某些國家對屬於中國的南沙群島中的某些島嶼的主權申請得到聯合國認可,擱置在樹上的果子就落在人家筐子了,誰還願意和你共同開發?

唯心主義哲學家說,存在就是被感知。在南海,中國的主權不僅應該存在,而且應該被感知。

吳稼祥(中國經濟改革研究會公共政策研究部高級研究員)

許利平:「藍色國土」應多渠道主權宣示

目前,中國面臨的海域除渤海無劃界任務,其他三個海黃海、東海和南海與周邊國家有劃界爭端。在這麼多存在爭端的海域,解決起來必然遇到諸多困難。

我國有關部門應該根據相關國際法並結合我國國情,制定我國的海洋法,在制度層面上保障我國海洋安全。另一方面,加強對國際上海洋劃界爭端案例的研究。雖然我國不願意與鄰國海洋權益爭端國際化,但是借鑒國際上一些典型案例,可以為我們解決爭端提供必要參考。

對待一些存在爭端的海洋權益,我國不能僅僅停留在被動抗議的惡性循環之中。相關部門一方面可以通過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文件向國際社會明示我國的主權,表明我國在島嶼主權歸屬問題的原則立場;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海洋漁業作業、石油勘探和海軍巡航等多種方式從行動上落實我國對外的主權宣示。

許利平(中國社科院亞太所副研究員)

海軍人大代表:有能力保護祖國的海洋權益

近期,多位海軍人大代表接受採訪時,立場堅定、態度堅決地表示,有信心、有能力維護祖國海洋權益的安全。 全國人大代表、海軍副參謀長張德順將軍表示,周邊一些國家相繼挑起海洋權益的爭端,除了複雜的歷史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誘導因素:我們這些周邊國家為什麼看中這些海洋的一些小島?這跟今年一個特殊的情況有關。就是聯合國關於海洋劃界委員會要求各國在5月底前申請上報各國對海洋島嶼和管轄海域的主權申請。

張德順說,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正是藉此機會提出非法要求,企圖將侵佔我國海洋權益的行為合法化:如果作為島嶼和領海制度定下來,就是涉及到島礁周邊數百萬平方公裏海域的管轄權,將對我國在南沙群島現有的主權海域提出極大的挑戰。

全國人大代表、南海艦隊政委黃嘉祥將軍表示,海軍官兵態度明確:作為軍隊,我們一個是要貫徹好黨和國家在處理南海問題上的這些政策、原則,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軍事鬥爭的水平,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確保南海安全。

黃嘉祥說,這些國家的非法企圖不可能實現,這種行徑我們認為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我們完全有信心也有能力來保衛我們在南海的利益。

張德順 (海軍副參謀長)

黃嘉祥 (南海艦隊政委)

快報記者 戎華 整理

黃岩島呼叫三個 南京人用電波維護國家主權

在人們的印象中擺弄無線電和製作航空、航海模型一樣,是一種有著一定科技含量的個人愛好;很少有人會想到,在中國,有一群無線電愛好者曾經用他們手中的電台,通過無形的電波,努力把孤懸南海的黃岩島一次次「拉進」祖國的懷抱。3月12日,也就是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簽署「領海基線法案」將中國的黃岩島划入菲領土兩天後,曾經兩赴黃岩島的江蘇省無線電運動協會秘書長陳方、遠征隊隊員王龍,向快報記者講述了一群中國無線電愛好者用電台維護國家主權的故事。

全世界無線電愛好者聚焦黃岩島

在江蘇省無線電運動協會,有一堵特殊的牆。牆上貼滿了五顏六色的卡片,卡片圖案各異,有的是風景,有的是卡通,但是每一張卡片上都印著由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組成的一組符號。協會秘書長陳方介紹說,卡片是從世界各地寄來的,卡片的主人是和我們通過電台聯繫上的無線電愛好者,「世界上只要兩個業餘電台聯繫上了,彼此就會寄上一張卡片,作為交流過的證明。」
「這張就是黃岩島的卡片,」陳方指著一張印有「BS7H」字樣的卡片說,「BS7H是黃岩島的呼號,B表示中國電台,S表示南海諸島,7表示其行政歸屬海南省在我國第7區,H表示黃岩島。」

BS7H,這四個字元看上去挺簡單,很簡單的印刷體,可是聽了陳方的一番介紹,你就會感嘆它特殊的象徵意義、它的來之不易。

操作一部小小的業餘電台,你就可以和遠在世界各個角落的人聯絡,在電腦或者更早以前的電話普及之前,電台這種神奇的功能,吸引了世界上成千上萬渴望交流的人們。無線電愛好者們除了彼此交流之外,還推出了一些吸引人的活動和遊戲,「DXCC」是其中最經久不衰的。

說到「DXCC」就要提到一個美國人——柯林頓。1935年,柯林頓設計了一種旨在推動業餘無線電的遊戲,叫做「DX Century Club」,1937年啟用。他制定了一個特別的規則,把全世界分成許多「DXCC實體」。這個實體可以是一個國家,也可以是隸屬於這個國家的一個地區。比方說,美國是「DXCC實體」,它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也分別是兩個實體。中國是個「DXCC實體」,中國的香港、台灣和澳門也是。目前全世界共有三百多個「DXCC實體」。國際電信聯盟會給每一個作為國家的「DXCC實體」提供一個呼號前綴,相應的作為一個國家的地區的「DXCC實體」的呼號,就是以這個前綴的第一個字母打頭。這樣,只要對照某個「DXCC實體」的呼號前綴和美國業餘無線電協會制定的國際無線電呼號分配表,就不難判斷出它屬於哪個真正的「國家」。雖然DXCC是美國組織的活動,但幾十年來一直被全世界業餘無線電界看作是最權威的遊戲。

「收集到100張卡片,你就可以向美國業餘無線電協會的DXCC管理員申請一張DXCC獎狀。收集到的卡片越多,說明你越牛。」陳方告訴記者,收集卡片也像集郵一樣,如果誰手上擁有一張別人沒有的稀有卡片,誰的「價值」就越高。正因為這個原因,國際上一些狂熱的無線電愛好者就把目光投向了沒有人居住、生存條件惡劣的黃岩島。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一些外國愛好者就提出,可以在黃岩島架設電台,向世界發報。而在1994年、1995年,世界無線電愛好者對稀缺「DXCC實體」的需求量排行榜上,黃岩島已經到了世界第一位。

而那時,黃岩島還沒有真正成為「DXCC實體」,要成為一個「DXCC實體」,就必須到黃岩島上進行無線電操作。

這樣,組織一次遠赴黃岩島的探險之旅就箭在弦上了。

兩次遠征讓黃岩島有了「中國姓」

黃岩島是中國南海中沙群島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島嶼。國際上把它叫做「斯卡伯勒淺灘」。黃岩島四周為距水面半米到3米之間的環形礁盤。礁盤外形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內部形成一個面積為130平方公里、水深為10—20米的潟湖。潟湖東南端有一個寬400米的通道與外海相連,中型漁船和小型艦艇可由此進入,從事漁業活動或者避風。該島距廣州約600海里。

1994年6月,經我國有關部門批准,由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組織的國際聯合DX遠征隊踏上了前往黃岩島的征程。出發之前,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向美國業餘無線電協會提出了將黃岩島列為「DXCC實體」的申請,希望他們能將黃岩島的呼號「BS7H」列入「DXCC」表。

由於黃岩島距離中國大陸較遠,由中、芬、美、德、日等國隊員組成的探險隊租了一艘漁船,從菲律賓出發。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秘書長陳平,也就是陳方的哥哥,是探險隊中唯一的一個中國人。6月,正是颱風季節,氣候惡劣,探險隊在驚濤駭浪中,豎天線、架電台、開發動機、以BS7H為呼號進行無線電聯絡。因為對困難估計不足,聯絡到的電台並不是很多。而美國業餘無線電協會也沒有承認這次遠征,其理由是電台所在平台的四條腿沒有支在乾地上,而是插在離島石一米遠的海水中,因此不能算陸上操作,不考慮將黃岩島列入「DXCC實體」。

一次不行,再來一次。第二次遠徵選在1995年4月中旬。這次還是繞道菲律賓出發,天高雲淡,除了太陽火爆以外,與頭一回在風浪中翻心倒肚地暈船相比,按陳平的話來說,簡直勝似坐遊艇,無「險」可談。鑒於上次教訓,這回遠征隊架設平台時小心翼翼,生怕哪個漏洞又成為否定整個操作的理由,每一根支柱都確保漲潮時不被海水淹沒,平台的每一個角都保證投影在乾燥的岩石上。這些都分別在漲潮和退潮時拍照立據,上岸后立即由空路送往美國DXCC委員會審查。

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美國業餘無線電協會再次否決了中國的申請。陳平坐不住了,他隻身飛往美國。憑著過硬的英語、極其專業的無線電知識,以及強有力的證據,陳平說服那些之前投反對票的美國人,最終承認了黃岩島的「DXCC實體」,承認了以「BS7H」作為黃岩島的無線電呼號。

這是一次重要的收穫,黃岩島「BS7H」呼號的取得,意味著國際上對黃岩島屬於中國的承認。因為呼號的第一個字母「B」代表的是中國。
你好,黃岩島

為了讓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黃岩島,同時也讓更多的無線電愛好者能夠得到黃岩島的「卡片」,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又組織了前往黃岩島的第三次遠征。

第三次遠征黃岩島的日子定在了1997年五一節前。這個日子是事先精心挑選的。「我們要避開颱風,避開雨季。之前去過兩次,有了經驗。1994年是6月中旬去黃岩島的,當時弱颱風剛剛過去,海水一片黑色,兩米來高的濁浪橫向撲過來,就像鐵牆倒塌一般。所以聯絡是匆匆收場。這次去則查閱了大量的氣象資料,了解到每年四、五月和十、十一月,黃岩島基本風平浪靜。」

4月28日上午9點,顧不得欣賞珠江的風光,由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組織的業餘無線電探險隊,從廣州坐船出發了。船是兩條「中國海監號」,一條一千噸級,一條八百噸級。探險隊的隊員中有六名中國人,其中包括南京的陳方和王龍,另外有兩名日本隊員,三名美國隊員。

「30多個小時的海上顛簸,大家都暈船暈得厲害。到了30日早晨,天剛放亮,突然覺得外面很安靜,黃岩島到了。」黃岩島由一些露出水面的礁石組成,遠看就是一些星星點點,每塊礁石都不大。

「大船沒法在黃岩島停靠,黃岩島都是些礁石,沒法拋錨,兩條海監號只能在附近海上漂泊。船員們從海監號上吊放小艇,一條快艇,一條機動舢板。」

陳方被眼前的美景感染著。快艇在海面上劈波斬浪,深藍色的大海中的自己顯得那麼渺小。平時只在公園裡劃過兩把槳的他,顯得有些緊張。在隊友的玩笑中,黃岩島到了。

「我們找到了事先選好的三塊礁石,開始架設平台。因為根據國際規定,島上操作的平台其所有部分都必須架設在水平面以上進行。選定的三塊礁石,已經算是很大的礁石了,形狀都不規整,我們搭了三個平台,2號面積最大,平台有四五個平方米;1號、3號這兩個平台都只有2平方米左右。」陳方回憶說。

那天氣溫不到三十度,但是海風裹著陽光,不一會兒便曬得皮膚火辣辣的疼,但是大夥只有一個念頭,早點將平台搭好。

菲律賓人坐不住了

就在隊員們緊張地搭著平台的時候,一架標有HAF字樣的F5戰鬥機和一架黃色的815號偵察機飛了過來。也許是為了看清楚業餘無線電探險隊正在做什麼,兩架飛機分別對著島礁俯衝飛行,俯衝距離隊員們很近,機艙里的飛行員清晰可見。

「對於遠征黃岩島可能的風險,我們是有心理準備的。出發前列印了一張中國地圖,圖上清晰地標明黃岩島是中國的。這份地圖人手一份。」隊員王龍告訴記者。

王龍也是南京人,1988年畢業於南京教育學院,目前是南京三中的物理老師。到達黃岩島的第一天,因為暈船嘔吐得厲害,王龍在船上休息。第二天,他登上3號島礁進行無線電聯絡。

這一天,一直在旁邊偵察的菲律賓軍艦上放了一條小快艇。快艇上的人大多數穿著黑色衣服,露著眼睛和嘴巴,王龍判斷應該是菲律賓海軍陸戰隊的隊員。快艇上有一個人有些不一樣,穿著軍官的衣服。

軍官穿著的人靠近王龍所在的三號島礁的時候,將發動機關掉,然後很遠就向王龍招手。「他指了指發動機,意思是發動機壞掉了,想登上島礁。」
「我拒絕了他的要求,我說島礁很小,他上來會很危險。」海水很淺,軍官朝王龍走過來,一隻腳順勢踩在礁石上,試圖登上來。「我說,你不可以上來。」王龍回憶說,我可以讓他一隻腳踩著礁石,但我絕不容忍他兩隻腳都站上礁石,這是原則問題。「那軍官接著用英語問我是哪個國家的。我說我是中國的。他拿出一張紙寫了個『蔡』字給我看,他告訴我,他爺爺奶奶是從中國來的,但他不會講中文。」說話間,王龍心裡捏著一把汗——此刻,桌上與中國海監號聯繫的對講機已經沒有電了。

王龍想,菲律賓方面找了一位華裔軍官,應該是來打探情況的,「顯然,菲律賓方面不知道我們在黃岩島上做什麼。看到搭平台用的腳手架之類的,他們害怕我們在黃岩島上搭建永久建築。」蔡軍官看到桌上有很多礦泉水,要驗證王龍是不是中國人很簡單,只要看礦泉水瓶上寫的是不是中文,基本也就可以確定了。蔡軍官向王龍要了一瓶礦泉水,王龍把礦泉水瓶上的包裝撕掉了遞給他。

「菲律賓軍官問我在做什麼。我說在做業餘無線電探險。他不懂什麼是無線電,就問我晚上繼續工作嗎?我說工作的。他又問我晚上吃飯怎麼辦,還告訴我,餓了可以聯絡他,他讓人送吃的過來。」一番詳細的「盤問」沒有打消菲律賓軍官的顧慮,「第三天,他們又從菲律賓找了一個無線電專家過來看了一下,確定我們是搞無線電聯絡,便沒有再多說什麼。不過菲律賓的軍艦一直在遠處觀察我們的動靜。」王龍說。

BS7H一出現,全球無線電台沸騰了

1997年遠征探險前,活動計劃在網際網路上一經發布,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無線電愛好者的極大興趣。4月30日下午,1號和2號礁石上的電台開始呼叫了。第一個與黃岩島「BS7H」聯絡上的是上海的BA4CH。隨即,無數電台便蜂擁而上,把個中國黃岩島BS7H台團團圍了起來。

「許多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都在等著,都在討論BS7H什麼時候出現。當BS7H的頻率一出現,大家都紛紛要一對一聯絡。」5月1日早上將近10點,王龍在三號島礁上開始第一次呼叫。

「每個頻率只能簡單交談,告訴對方信號多少,別的不能多講,因為全世界都在等著呢。」三號島礁的發電機有問題,工作兩個小時就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當王龍一說發動機要休息了,電台里就鴉雀無聲。「等我一出來,大家就都又涌了過來。」

孤礁之上,無線電呼叫的聲音無疑是最動聽的音樂。在擁擠的電台中,王龍使出了拿手好戲——「分區呼叫」,一分鐘內聯絡三五個台不在話下。

5月2日,陳方替下了在1號島礁上工作了一夜的日本KAZUO先生。王龍在3號島礁上繼續呼叫。DX聯絡使大家的每一根神經都處於極度興奮之中。渴了,喝一口帶來的淡水;餓了,啃上幾塊餅乾。其他一切都拋在腦後。

這一天,菲律賓軍艦增加到了5艘。「雖然菲律賓的快艇及蛙人還在近處轉悠,但我們的心裡都很踏實。下午我回到了大船,而王龍還在3號礁操作。傍晚,我和王龍又一起來到1號礁,準備在這裡通宵工作。」

「頂著習習涼風,我一口氣幹了8個多小時。世界在等著我們,我根本用不著自報呼號。我改頻到哪裡,哪裡便立即熱鬧非凡;我改用什麼方法,『世界』便也隨我而改。不管美洲歐洲,無論亞洲非洲,此時此刻彷彿我在領導『世界』。」陳方說。

晚上,四周一片漆黑,天空是滿天的星星。在南京沒有見到的「海爾波普」慧星現在在西北方向約45度角仰角的天幕上展示著它那美麗的大尾巴。2平方米平台之外便是滔滔大海。陳方和王龍相互提醒,小心別失足從這2米多高的平台上落下水去。夜晚,發電機不知疲倦地唱著單調的歌。凌晨,王龍又聯絡到了許多電台。「這一晚我們倆總共聯絡了1300個電台。」

「中國黃岩島」這個曾經並不引人注目的名字,隨著業餘無線電台的電波回蕩在世界的上空。
黃岩島上揚起中國國旗

5月3日,一輪紅日在海面上冉冉升起。剎那間,藍色的海洋重又展現在眼前。深藍色,那是千米以上的深海區,淡藍泛著綠色的則是淺灘。鮮藍色、草綠色還有黃色帶黑點的各種不知名的小魚在礁石周圍自由自在地遊逛。眼前的一切顯得寧靜美好。

這天,原本計劃六天的探險活動要提前結束了。提前的原因是因為突發情況不斷。隊員們意識到要在3天的時間裡完成原定7天的任務是不現實的,但為了盡量多地和外界聯繫,不分晝夜地在島礁上操作。回到中國海監船上,船員給王龍開了兩瓶珠江啤酒,算是完成任務后的「享受」。

「這次遠征,共聯絡到6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14000多個電台。比原定的6天聯絡25000個電台少了一些,但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陳方說。

臨走前,大家都在討論要不要掛國旗。這幾天,菲律賓方面來了很多「蛙人」,將露出的礁石上都插上了菲律賓的小國旗。

「黃岩島曾經挖到了很多中國的瓷器。原來在黃岩島上,中國立有界碑,不過我們去的時候已經被菲律賓人炸掉了。我們商量了一下,還是決定掛國旗。」陳方說,「全體探險隊員都來了。我們分別到三個島上合影留念。大家都聚集在1號島礁上,將國旗掛了起來。鮮艷的五星紅旗映紅了祖國南海,牽動著每個人的心。此時此刻我們都只有一個心愿:願祖國更加強大。」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沙發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3-17 19:53 | 只看該作者
BS7H一出現,全球無線電台沸騰了

1997年遠征探險前,活動計劃在網際網路上一經發布,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無線電愛好者的極大興趣。4月30日下午,1號和2號礁石上的電台開始呼叫了。第一個與黃岩島「BS7H」聯絡上的是上海的BA4CH。隨即,無數電台便蜂擁而上,把個中國黃岩島BS7H台團團圍了起來。

「許多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都在等著,都在討論BS7H什麼時候出現。當BS7H的頻率一出現,大家都紛紛要一對一聯絡。」5月1日早上將近10點,王龍在三號島礁上開始第一次呼叫。

「每個頻率只能簡單交談,告訴對方信號多少,別的不能多講,因為全世界都在等著呢。」三號島礁的發電機有問題,工作兩個小時就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當王龍一說發動機要休息了,電台里就鴉雀無聲。「等我一出來,大家就都又涌了過來。」

孤礁之上,無線電呼叫的聲音無疑是最動聽的音樂。在擁擠的電台中,王龍使出了拿手好戲——「分區呼叫」,一分鐘內聯絡三五個台不在話下。

5月2日,陳方替下了在1號島礁上工作了一夜的日本KAZUO先生。王龍在3號島礁上繼續呼叫。DX聯絡使大家的每一根神經都處於極度興奮之中。渴了,喝一口帶來的淡水;餓了,啃上幾塊餅乾。其他一切都拋在腦後。

這一天,菲律賓軍艦增加到了5艘。「雖然菲律賓的快艇及蛙人還在近處轉悠,但我們的心裡都很踏實。下午我回到了大船,而王龍還在3號礁操作。傍晚,我和王龍又一起來到1號礁,準備在這裡通宵工作。」

「頂著習習涼風,我一口氣幹了8個多小時。世界在等著我們,我根本用不著自報呼號。我改頻到哪裡,哪裡便立即熱鬧非凡;我改用什麼方法,『世界』便也隨我而改。不管美洲歐洲,無論亞洲非洲,此時此刻彷彿我在領導『世界』。」陳方說。

晚上,四周一片漆黑,天空是滿天的星星。在南京沒有見到的「海爾波普」慧星現在在西北方向約45度角仰角的天幕上展示著它那美麗的大尾巴。2平方米平台之外便是滔滔大海。陳方和王龍相互提醒,小心別失足從這2米多高的平台上落下水去。夜晚,發電機不知疲倦地唱著單調的歌。凌晨,王龍又聯絡到了許多電台。「這一晚我們倆總共聯絡了1300個電台。」

「中國黃岩島」這個曾經並不引人注目的名字,隨著業餘無線電台的電波回蕩在世界的上空。
黃岩島上揚起中國國旗

5月3日,一輪紅日在海面上冉冉升起。剎那間,藍色的海洋重又展現在眼前。深藍色,那是千米以上的深海區,淡藍泛著綠色的則是淺灘。鮮藍色、草綠色還有黃色帶黑點的各種不知名的小魚在礁石周圍自由自在地遊逛。眼前的一切顯得寧靜美好。

這天,原本計劃六天的探險活動要提前結束了。提前的原因是因為突發情況不斷。隊員們意識到要在3天的時間裡完成原定7天的任務是不現實的,但為了盡量多地和外界聯繫,不分晝夜地在島礁上操作。回到中國海監船上,船員給王龍開了兩瓶珠江啤酒,算是完成任務后的「享受」。

「這次遠征,共聯絡到6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14000多個電台。比原定的6天聯絡25000個電台少了一些,但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陳方說。

臨走前,大家都在討論要不要掛國旗。這幾天,菲律賓方面來了很多「蛙人」,將露出的礁石上都插上了菲律賓的小國旗。

「黃岩島曾經挖到了很多中國的瓷器。原來在黃岩島上,中國立有界碑,不過我們去的時候已經被菲律賓人炸掉了。我們商量了一下,還是決定掛國旗。」陳方說,「全體探險隊員都來了。我們分別到三個島上合影留念。大家都聚集在1號島礁上,將國旗掛了起來。鮮艷的五星紅旗映紅了祖國南海,牽動著每個人的心。此時此刻我們都只有一個心愿:願祖國更加強大。」

BS7H卡片成珍貴收藏

1995年,第二次遠征前,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曾設想向有關郵政部門申請帶一顆「黃岩島」的郵戳。熱門的黃岩島,無疑是大家爭相收藏的「稀有電台卡片」。

因為郵戳的管理有嚴格的程序,這件事後來被擱置下來。在陳方辦公室的卡片牆上,記者看到了珍貴的黃岩島卡片。畫面是黃岩島日出的景緻,紅日正破雲而出,BS7H的字樣標在卡片顯眼的位置。

「我們在黃岩島上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記錄下每個聯絡上的電台的呼號,然後相互寄發卡片。這些卡片作為一個憑證,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都希望能獲得。有些國家的無線電愛好者寄來了自己的卡片,甚至將回郵的信封和郵票都貼好了。1997年黃岩島的卡片是由一位日本隊員統一寄發的。」王龍很確定地告訴記者,「BS7H卡片是無線電愛好者珍貴的收藏。」

10年後遠征隊再起航

由於黃岩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複雜的政治環境(菲律賓當局出動海軍驅趕和擊沉在黃岩島海域正常作業的中國漁船),三次遠征之後,將近10年,世界上的無線電愛好者沒有接收到從黃岩島發出的電波。BS7H連續幾年都成為全球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最需要的呼號。之前三次遠征,無線電操作的時間都沒有超過100個小時,聯繫的電台也都沒有超過2萬個,國際上要求遠征黃岩島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國的無線電愛好者們也希望通過新的遠征,讓更多的人認識黃岩島,讓更多的人知道中國的BS7H。

2007年4月,時隔10年之後,一支包括中國、美國、新加坡、德國、義大利、芬蘭16名遠征隊員的探險隊開赴黃岩島。6名中國隊員中,包括南京無線電運動協會的陳方、陳新宇,來自北京的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秘書長陳平、王東平、范斌,以及來自台灣的柯志達。按照約定,總操作計劃、總資金運用、簽訂船隻合同、籌集電台設備等由美國隊員負責,平台及現場物資、後勤支援等由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隊員負責。

4月25日,遠征隊租用了一艘排水量約100噸的漁船從香港出發。因為風大,漁船太小,一路上船顛簸得厲害,很多隊員都因暈船而嘔吐。船航行的速度也很慢,用了76小時航行才到達黃岩島附近海面。抵達黃岩島前,遠征隊隊長新加坡籍美國人吉姆召集大家進行機器、功放操作的培訓,制定操作時間表與操作策略,並分配給隊員不同的角色以保證到達時平台、電台的安裝、操作井井有條。
到達黃岩島后,遠征隊經過勘察,初步確定了5塊可以架設電台的礁石,最後選出4塊面積1-4平方米的礁石進行平台搭建和電台架設。第一個平台搭建完畢后,沉寂了10年的BS7H發出了自1997年以來的第一聲呼叫。

4個操作平台之間相距約1千米,每個平台上都架設了天線、短波電台以及發電機。遠征隊員每天分三班乘舢板輪流上島操作電台,晝夜不停。陳方回憶說,由於礁石相隔很遠,白天大家工作時都望不到對方,只有到晚上,在一片夜色中,通過平台上的燈光才能發現工作中的夥伴。

也有不順利的時候。美國隊員計劃使用STEPPIR的直立天線,這種天線的特點是可以控制天線內部輻射部分的長度,以達到最佳的狀態。由於黃岩島的礁盤上沒有連接地網的條件,美國隊員折騰了很久都不能調節到最佳狀態,這意味著遠征隊不能在相當多的波段發射信號。慶幸的是來自南京的陳新宇對於海面接地有比較深的理解,提出了用粗大的鋁管投入海水中,增加接觸面積充當地網的解決方案,完美地解決了問題。

從4月29日晚至5月6日晨,黃岩島業餘電台BS7H與世界各國業餘電台進行了45000多次聯絡,在國際業餘無線電界引起了巨大反響,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由於外國隊員身體方面的原因,遠征隊繞道菲律賓馬尼拉港,外國隊員改從馬尼拉乘飛機回國,中國隊員則乘原船返回香港。返程增加為五天,加上天氣轉壞,船小風浪大,隊員們的安危健康牽動著愛好者的心。從5月7日到11日,北京、南京、廣東、香港、台灣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們,全天候保持與遠征隊員的無線電聯絡,給了全體中國隊員極大的鼓舞和幫助。在經歷了5天的風浪后,中國遠征隊員於5月11日凌晨回到香港,並於當天分別回到北京、南京和高雄。

在江蘇省無線電協會的辦公室里,陳方為記者播放第四次遠征的錄像。在錄像中,陳平、陳方兄弟都是一頭烏髮,可是眼前,陳方的頭髮已經花白。陳方介紹說,65歲的陳平已經從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秘書長任上退休,而他今年也已經60歲了。

「無線電探險是我們的工作,也是我們的興趣所在,至於說我們為維護祖國的主權做了一些事,那都是應該的,也是我們分內的事。」兩赴黃岩島的陳方表示,如果以後還有機會,他願意再去一次,「那是一段特殊的經歷,一輩子都忘不了。」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24

帖子

17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7
3
jiangshao 發表於 2009-3-17 2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4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3-18 00: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09-3-18 06:13 編輯



派出漁政船就是加強威懾力之一.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