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孔子「周遊列國」究竟走了多遠?

[複製鏈接]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9-3-9 17: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雖然和現在意義上的旅遊不是一回事,孔子在他那個時代「周遊列國」仍稱得上是一番壯舉。

  從55歲到68歲,孔子帶著他的若干親近弟子,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在魯國周邊遊歷。從《孔子歷史地圖集》書內「孔子周遊列國圖」標註的線路圖來看,孔老夫子當時周遊的,有衛、曹、宋、鄭、陳、蔡、楚諸國。說起來不算少,但大多是春秋時期的蕞爾小國。楚算是大國,但孔子只到了楚國的邊境。孔子還打算西去晉國,但由於時局不好,結果只是在黃河邊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命也夫!」最終連黃河也沒過。

  孔子周遊列國,實際上是在魯國受到排擠后的舉動。周遊列國也是孔子人生中一段不得意的時期,其間讓孔子鬱悶的事不少。上世紀70年代「批林批孔」,那些大批判文章經常拿這些困窘段子出孔子的丑。在衛國,孔子本想通過衛靈公的寵姬南子得到衛靈公的信任,結果衛靈公邀孔子出遊,自己與南子同車,讓孔子跟在後面的車上,氣得孔子說:「我沒見過如此好色不好德的人。」在鄭國,孔子和弟子們走散了,獨自等在城門口,鄭人向子貢形容孔子說,「累累然若喪家之狗。」孔子在當時也算名人,但在匡地,他被人誤作壞人給圍了起來;在宋國,宋人把他曾在下面休息的大樹砍倒以示驅趕;在陳國,甚至好幾天斷了糧。看來,春秋時代的旅行環境,實在太差。

  從地圖上看,孔子周遊所及的地方,範圍不出今天的山東省和河南省境內。向北未過黃河,最南邊所到的楚境,在今天河南的信陽。周遊列國前,大約三十來歲時,孔子曾經有過兩次出遊。一次是向西,到了東周的王都洛邑(即今天的河南洛陽),見識了大批周朝的禮器文物。據說就在此行中,孔子與老子有過一次歷史性的會面。不過後世學者對會面之事多持懷疑態度,歷代聚訟紛紜,至今不休。一次是向東,到了齊國的都城臨淄,聽音樂聽得入迷,吃肉都不覺得是美味了。這是孔子一生出行的東至和西至。

  歷時十數年,足跡不過兩省之間,孔子的旅遊地圖在今天的「驢友」看來,真是小菜一碟。不過,我由此想到兩個問題,一個是古今的旅行環境不同,我們不必苛求於古人。一位主持百家講壇者曾著書立說,講秦朝史事,說秦始皇修「馳道」,作者將之喻為「高速公路」,居然以為這條僅建於西北土地上的用兵土路,曾經通達南北各地。另一個問題,是古今生活節奏的不同。我們今天出外旅行,大抵三五天搞定,至多十天半月。國家領導人出訪,也不過如此。但在古人,則經年累月,不在少數。比孔子稍晚的戰國時代,秦王邀趙王在澠池見面。秦國勢強,趙王不敢不去,由藺相如陪同出行。大將廉頗送行,在邊境上說,「這一去一回的路程,加上會見的時間,估計得30天。如果你們30天還回不來,我就立太子為王,讓秦王無從要挾。」這裡所說的邊境是哪裡不得而知。但即使從趙都邯鄲算起,到河南澠池的距離,不過三百多公里。今天走高速公路,只有半天的路程。而在廉頗的概念里,少說也得七八天。古今不同,可想而知。

  周遊列國之後的孔子幹什麼去了呢?好在魯國的政局有了改善。孔子回到了魯國,刪編《詩》、《書》,改定《春秋》,作學問,並且教誨弟子三千。孔子沒有實現的,是更進一步的遠遊理想:「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沙發
鐵螳螂 發表於 2009-3-11 06:43 | 只看該作者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俺實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3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9-3-11 15:34 | 只看該作者
2# 鐵螳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1: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