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蔣介石十宗錯:蔣家王朝潰敗不是一朝一夕所致

[複製鏈接]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09-7-8 19: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www.wx216.com   2006-12-30   中國網         

蔣介石苦心經營22年的蔣家王朝從大陸潰敗不是一朝一夕所致,這裡挑出蔣介石十條錯誤和大家共享。

一、派系林立,黨爭嚴重,軍隊無法統一指揮。1928年,「東北易幟」,蔣介石完成了名義上的國家統一,但實際上仍然是軍閥混戰,各自為戰,蔣介石雖在兩次中原大戰中勝出,但始終沒有完成軍隊的統一指揮問題。桂系、晉系、馮玉祥部各將領,仍牢牢把持住軍隊。而蔣介石對各派軍閥採取懷柔拉攏然後在戰鬥中消耗等政策,把軍隊分成嫡系和非嫡系部隊,無法得到統一指揮。紅軍最早發展就是在蔣忙于軍閥混戰之時,等蔣回過頭來紅軍已成氣候。但蔣在一、二、三、四此圍剿時讓地方部隊打頭陣,中央軍殿後,地方軍閥又怕被吃掉,猶豫不前,於是被紅軍各個擊破,五次反圍剿算是請了個德國顧問,打的還可以,但中央紅軍仍然利用「南天王」陳濟堂的「網開一面」,從於都出發開始長征,長征中紅軍利用桂系、西南各軍閥與蔣之矛盾,遊刃有餘,最後勝利完成長征。(當然這只是長征勝利的一個原因)抗日戰爭時期,蔣想利用日本人之手,消滅各個派系軍隊,但因軍隊無法統一調動,互相拆台,導致連戰連敗,國土大面積淪陷,甚至發生了汪精衛投敵賣國之事,極大的削弱了國民黨,並使相當一部分地方軍閥的武裝加入了偽軍或是八路軍、新四軍。抗戰勝利后,由於蔣介石把嫡系部隊囤積在西北、西南地區,使得八路軍、新四軍有機可乘,奪取了大量的根據地。在解放戰爭時期,蔣名義上完成了軍隊的整編,但傅作義和白崇喜等實力派,仍然把持軍權,淮海戰役,國共雙方勢力均等,國民黨還佔優,但卻被二野、三野聯合吃掉,這裡面有戰略戰術的問題,但國民黨軍隊無法統一指揮的問題確是客觀存在的。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黃百滔因不是蔣之嫡系,被蔣遺棄,從而使我軍從容的吃掉黃兵團。第二階段,二野以劣勢裝備與黃維之精銳兵團對峙,若此時能從長江以南的桂系調幾個軍北上,或調傅作義的幾個軍南下,可能戰局將發生轉變,但蔣介石做不到。眼睜睜看著三野修整后,回頭與二野聯合將他的嫡系杜聿明、黃維、邱清泉、李彌、孫元良等兵團一個個吃掉。此時大勢已去,蔣只能通電下野,此為蔣之第一錯。

二、「攘外必先安內」,錯誤估計形勢。蔣介石為什麼對日本人一再遷就、姑息,這可能是因為蔣在日本學習過,對日本人有些崇拜,蔣手下心腹何應欽、湯恩伯等人也是在日本留學的。但在日本軍國主義的鐵蹄蹂躪神州大地之時,崇拜歸崇拜,豈能拿民族大義當籌碼。蔣在此國難當頭之時反應遲鈍,錯誤的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愚蠢政策,打擊遊行學生,打擊民主進步人士,最終釀成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被逼抗日,蔣在此民族大義問題的處理上完全喪失民心。他的這一愚蠢之錯誤,被我黨好好做了一番文章,為蔣以後的失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為蔣之第二錯。

三、土地兼并嚴重,經濟政策錯誤之極。蔣介石統治時期中國處於農業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資本主義萌芽剛剛建立,軍閥連年混戰,土地兼并嚴重,人民食不果腹。蔣錯誤的推行先城市后農村的經濟政策,無視四億農民的沒有土地的事實,導致大量赤貧農民或顛沛流利,或呼嘯山莊,揭竿而起,而我黨緊緊抓住農民問題,先是打土豪分田地,再是減租減息,最後在解放區開展土改,開展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大量的農民青年加入我軍,保衛土改成果。在城市剛剛興起的民族資本主義,被官僚資本、外國資本層層壓迫,也無法形成氣候,最終導致了蔣經濟政策的失敗,此為蔣之第三錯。

四、貪污腐敗嚴重,民不聊生。蔣介石統治時期,貪污腐敗之嚴重,古今無有。尤其是抗戰結束后,「五子登科」的醜陋行徑,被美國的報紙接連報道,國民黨的一個個接受大員,肆無忌憚的攫取,民不聊生。被美國總統杜魯門所不齒, 1948年杜魯門一再要求蔣嚴懲腐敗,否則放棄對華支援。一個頑固的反共分子都看不慣了,國民黨統治的腐敗,可見一般。此為蔣之第四錯。

五、驕橫跋扈,盲目輕敵。蔣介石是輕視共產黨和毛澤東的,他手下的將領如胡宗南、邱清泉、廖耀湘、張靈甫等也是如此。紅軍時期,前四次圍剿之失敗皆因輕敵所致。五次圍剿算是重視了,但湘江之戰後,中央紅軍只有2萬餘人馬時,蔣錯誤的認為紅軍已成不了氣候。任由紅軍進入西南各省,蔣的注意力從紅軍身上,轉移到西南各軍閥身上,名義上追繳紅軍,實際上是消滅西南各軍閥,使紅軍一再化險為夷。抗戰時期,蔣原想借日本人之手消滅我軍,但我軍確避重就輕,最終在抗戰結束后發展到130萬人馬,還是蔣之輕敵所致。解放戰爭,蔣認為我軍仍是「匪」,怎能抵擋住其美式裝備的國軍。先是全面進攻失敗,再是重點進攻,其王牌74師,輕敵冒進,撇開大路,跑到山區,被我軍吃掉,胡宗南也是輕敵冒進,被彭總的蘑菇戰術,一個旅一個旅吃掉。但蔣及其手下將領居然不接受教訓,在遼瀋戰役、淮海戰役依然輕敵,坐視戰機一丟再丟。最後全面崩盤,此為蔣之五錯。

六、任人唯親,賞罰不明。顧祝同、湯恩伯此二人乃蔣之心腹也是有名廢物。顧、湯在圍剿紅軍時就慘遭失敗,湯更是用75個團消滅不了只有1萬餘人,裝備最差,戰鬥力最弱的紅二方面軍。抗戰時期,顧、湯指揮的戰役皆大敗,如凇滬會戰、南京保衛戰、棗宜會戰等,要知道顧、湯指揮可是國軍之裝備最好的嫡系部隊,如抗戰初全德式裝備的88、89師,更有甚者在1944年國際、國內形勢已發生根本轉變,中美空軍已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發生了豫湘桂大潰敗這樣令同盟國所不齒之事,指揮者是湯恩伯。解放戰爭更不必說,孟良崮戰役、蘇中七戰七捷、千里挺進大別山、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一直到海南島戰役,解放軍的節節勝利都要感謝此二位仁兄的鼎立相助。軍人不怕打敗仗,怕不會打勝仗。有此二人,蔣介石焉能不敗。此為蔣之第六錯。

七、縱容帝國主義,失掉民心。蔣先是投靠日本人,再靠德國人,最後依靠美國人。甚至不惜以出賣中國主權為代價,縱容外國軍隊和資本家在中國恣意妄為,甚至包庇強姦中國女學生的美國軍人,這些極大的激起了民憤,挫傷了民族自尊心,反過來使蔣失掉知識分子和愛國人士,此為蔣第七錯。

八、偷雞摸狗,中統軍統橫行。蔣扶植和重用特務組織,並利用特務組織開展一系列破壞和暗殺活動,暗殺了李公朴、聞一多等進步人士,搞白色恐怖。特務組織凌駕於地方政府之上,人民深受其害,恨之入骨,民主人士倒向我黨,此為蔣第八錯。

九、缺乏戰略眼光,越俎代庖。蔣介石是是一個缺乏戰略眼光的領導人,(相對我黨的高級領導)而且其軍事指揮水平一般,卻又常常自以為是,越俎代庖。1938年,日軍逼近河南,蔣為阻日軍,在沒有任何先兆和準備的情況下,命令炸掉河南花園口大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遲滯日軍的作用,卻無法解決日軍進一步進犯的事實。但給豫、皖、蘇三省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豫東平原成為黃泛區,黃河在千里糧田一瀉而下,9年沒有從河道入海,1000萬人受災,400萬人流離失所,100萬人死亡。蘇聯是一個兩面三刀,狼子野心的國家,應該肯定的是蔣與蘇聯的問題,有國家尊嚴之原則大事,但在1945年蘇聯紅軍進攻關東軍后,暫時佔領東北時,蔣對蘇聯的政策卻是失敗之極,蔣大罵斯大林是侵略者,是獨裁者,甚至以斷交相威脅,把蘇聯推倒了我黨一邊,我10萬大軍進駐東北,接收關東軍武器裝備,為後來百萬大軍入關,奪取全國勝利奠定了基礎。遼瀋戰役,蔣先是命令廖耀湘兵團從瀋陽馳援錦州,錦州解放后,又急命廖兵團撤回瀋陽,緊接著又命廖從營口搭船撤出東北,朝令夕改,廖不知所措,后在遼西被林彪全殲。廖被俘后大罵蔣是廢物,瞎指揮,缺乏戰略眼光,越俎代庖,此為蔣第九錯。

十、不合時宜的提出錯誤口號,宣傳錯誤。蔣及其夫人在內憂外患之時,不是號召國家團結一心,共同抗戰,而是不顧國人大部分都是文盲、半文盲的現實錯誤的提出了一個「新生活」運動,妄想轉移民眾注意力。卻不知一個連肚子都吃不飽的民族,誰還去關心「隨地吐痰」之事,真是笑話之極。此為蔣之第十錯。

我黨、我軍的勝利離不開黨中央、毛主席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全國人民和民主人士的支持,但蔣介石的一錯再錯,又怎能不敗?

14

主題

1001

帖子

41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5
沙發
gpan1975 發表於 2009-7-8 21: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gpan1975 於 2009-7-8 22:47 編輯

老蔣一生精與算計,到頭來卻每每失算。

本來可以將紅軍消滅在長征途中,他卻打起假途滅虢的如意算盤,想借追擊紅軍之機吞併沿途軍閥。結果讓中共鹹魚翻身。

43年以後,在日本江河日下,而國軍在美國的大力援助下兵力、裝備已經明顯佔優的情況下,仍然不思進取,不去發動任何一次戰略反攻收復失地。企圖坐享其成,靜候美國攻入日本本土。美國在多次催促未果的情況下,轉而拿中國東北作籌碼求助於蘇聯。為老蔣日後在內戰中戰敗埋下伏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43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0
3
muskie 發表於 2009-7-8 22:27 | 只看該作者
個人淺見,蔣介石最大的錯誤不是上述那些。那些僅僅是表象。而真正致命的錯誤,是他沒有像毛澤東那樣看透徹中國各個階層。到目前為止,中國依然是農業大國,這個比例至今沒有實質性的變化。而保障人口數量最大的群體的利益是獲得穩定政權的關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8: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