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融危機向中國縮小城鄉差距提出新挑戰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3-10 09: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03月09日 09:5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任珂 秦亞洲)想到如今中國的就業情況和自己經營的勞務公司的生意,正在北京開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張全收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張全收的勞務公司位於廣東深圳,是中國最大的農民工勞務公司。公司每年向企業輸送2萬多名農民工,去年卻只有8000多名。如今在他的公司門口,急於找到工作的農民工排起了長隊。而幾個月前,前來排隊的卻是招工的企業老闆。

    受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出口受阻,大批外向型企業陷入困境甚至倒閉,大量農民工失業。據中國政府2月初公布的數據,大約有2000萬農民工因為金融危機失業而返鄉,佔全國外出打工農民工總數的15%。

    「這次金融危機可能會造成城鄉差距的進一步拉大。」

    中國人民大學農村與農業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說。

    失業為這些農民工,以及他們所在的農村地區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據長期關注農民工就業問題的全國人大代表康厚明調查,很多農村家庭,打工收入佔了總收入的近80%。

    「城市裡大多數人工作有保障,危機的影響可能就是收入少一點。但農民工容易失業,一旦失業,就什麼都沒有了。」康厚明說。

    進入新世紀,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其關鍵因素就是縮小城鄉差距,統籌城鄉發展。

    連續六年來,國務院頒發的第一號文件,都是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然而農業部的統計數據不太樂觀:2007年中國城鄉收入比例高達3.33:1,收入絕對差距接近1萬元。而在中國剛剛改革開放的1978年,城鄉收入比只有2.6:1。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今年總體工作時表示,「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廣開農民工就業門路和穩定現有就業崗位」。

    中國對農業農村的投入不斷加大,中央財政今年擬安排「三農」投入7161億元,比上年增加1206億元。同時大幅增加中西部地區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

    「政府就是應該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將錢投入到教育、醫療、農業和農村領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委員會委員侯義斌說,「一是可以刺激消費產生內需,也能夠產生很大政治作用,促進城鄉和整個社會和諧發展。」

    在中央政府的推動下,中國各地正在全國範圍內積極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增強對農民的醫療保障。中國已經有10多個省市相繼取消戶籍限制,進城打工的農民,也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公共資源。

    面對經濟不景氣對農民工的衝擊,各級政府出台了針對失業返鄉農民工創業的一系列措施,比如提供小額貸款,降低稅收等。全國總工會也決定對1000萬農民工實施包括技術培訓在內的多種援助。

    不過專家認為,中國的經濟結構是造成城鄉差異的深層原因。由於長期實施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方式,中國經濟的外貿依存度不斷攀升。目前,中國外貿總額與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超過60%,是世界上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而美國、日本和印度都在20%左右。

    讓人憂慮的是,中國出口到世界上的大部分商品,還是勞動力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產品。有人打比方說,中國要出口一億件襯衫,才能換回一架波音飛機。

    這些產品,正是來自廣大農村的打工仔、打工妹生產的。由於中國整體工業化水平不高,所以,只要經濟一波動,就會令這些靠手工和體力吃飯的人丟掉飯碗。

    「國外經濟形勢是風,我們是草。風稍微一吹,草就動。」張全收說。

    長期以來,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中,出口和投資一直佔主導地位,國內消費嚴重不足。雖然中國政府一直在強調調整經濟結構,擴大內需,但由於國外市場需求旺盛,企業缺乏轉型的外部壓力,成效並不明顯。

    「中國以前是在低工資、高出口的條件下實現高就業,而這不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方式。」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說。他認為,中國應該儘快走上一條提高工資,同時升級產品檔次的發展道路。

    中國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認為,中國應該好好利用目前這個機會,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廣大的農村人口享受到廣泛的社會福利。增加的投入既可以產生大量內需刺激經濟,又可以解決人們的後顧之憂,讓人敢於消費。

    「如果好好把握,這次金融危機說不定會成為中國轉變結構,統籌城鄉發展的一個好機會。」湯敏說。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7: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