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怕生壞命,就怕取壞名 -- 曆數各年代十大俗名

[複製鏈接]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9-3-9 17: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說文解字》里解釋:「名,命也。」現代順口溜也說:「不怕生壞命,就怕取壞名。」於是,在父母挑了金豬年生豬寶寶的同時,又琢磨著豬娃這麼多,怎麼讓此豬娃迥異於彼豬娃?一家帶一幫,這就攪動起了2007年的起名熱流。為給孩子起個好名字,大家絞盡腦汁,測八字、查生辰、翻詞典、問先生……恨不得名字一誕生就萬事大吉,功成名就,財源滾滾。

  記得《俠客行》上有一人物,梅芳姑叫他狗雜種,長樂幫的人稱他石破天,史婆婆給他起名史億刀,丁璫把他當成天哥,阿綉又叫他大粽子,石清、閔柔夫婦卻認定他就是自己的兒子石中玉……他遊走在各種名字之間,不用擔心重名或者名字沒特點,更不會落入時代塑造的大俗名或菜市場名字中。不知豬爸豬媽們會不會再造就一批俗名或菜市場名,抑或是又一個石中玉?

  溯源

  東漢迎來史上

  第一次重名高潮

  中國姓氏的立法起源於秦朝,當時規定所有山川河流、百姓姓名都不能與皇帝姓名重合,而由家族的先祖為後代定範字的規矩也從那時開始。所謂範字,就是每個人一出生,就得按輩分對字入座,也稱為譜名。這個確定姓名的方式除了可以區分輩分外,還能消除同名同姓。
  但到了東漢,兩字名突然興起。王莽篡權后,為了強調自己革新的作用,要求百姓全部使用兩字名。由此,中國兩字名大暴發,同名的現象也開始加劇。
  到了唐代,譜名又重新被重視,三字名數量才逐漸增多,但兩字名的地位也已確定下來。宋代,家族範字就達到了比較完美的地步。宋王朝的宗室大致分為12個系統,其中四個系統建立了家庭範字,這些範字少則規範了幾代人,多則規範了十幾代人。


  明王朝宗室從朱元璋開始,就實行了一套十分嚴格的家族範字。朱元璋共有20多個兒子,每個兒子都規定出20個字的範字。

  家庭範字最早為封建帝王服務,到了明末又為民間廣泛採用,用範字就意味著起雙名。所以,1949年前雙名佔93.5%。

  1949年前

  提著腦袋過活

  名字求吉保平安

  十大俗名:得寶 發財 富貴 有福 有祿 天佑 拴柱 天順 喜旺 吉祥

  背景:社會動蕩不安,連年戰爭,使各地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幾乎中止。通貨膨脹導致物價飛漲。


  八卦點評:吃不飽穿不暖,整天還得提著腦袋過活,誰還在乎起什麼名用什麼字。民間有個土法,長輩唯恐嬌嫩弱小的兒孫不能健康長大,就故意標示其卑賤,此為「賤物易養」。所以,阿貓、阿狗之類的小名比比皆是,就連享有九五之尊的帝王們,也難以免俗。蜀後主劉禪的小名叫「阿斗」,宋孝宗趙慎的小名叫「羊兒」,明太祖朱元璋的小名叫「重八」。如今,小名可謂「隱退官場」了。不知當時,除了這些福祿富貴的官名外,是不是還盛行這些粗俗保命的小名。


  1949年——1953年建國初期


  財政內憂外患   


  名字說事表意清


  十大俗名:解放 新華 建國 愛國 國強 衛國 援朝 抗美 國慶 朝生


  背景:生產停滯,交通運輸遭到極大破壞,城鄉物資交流滯塞等,造成物價飛漲,國家財政也極度困難。為恢復經濟穩定物價,政府首先恢復和發展國營工業,建立和發展供銷合作社。


  另外,正值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全國人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捐款捐物支援前線。1952年土地改革后,開始對農業、私營工商業、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八卦點評:以前大事少,所以能湊成堆起同樣的名字。擱現在,芝麻粒大的事,經多方一炒作都是一熱聞,跟風起個名那要重樣也不大容易。就說超女這一項,粉絲起出來的名可不止一打了,玉米、芝麻、涼粉等,現在連追捧網路寫手的粉絲都有大名了,叫「明礬」。雖說沒啥大意思,但這號召力可不是一般的,拉出來就能成一個部隊,扛一桿大旗指哪打哪。


 1954年——1957年發展時期


  大鍋互助萌生   


  名字簡練為生產


  十大俗名:建設 互助 和平 志方 京生 振華 合作 改造 國棟 再生


  背景:1954年隨著國家工業建設的加速,糧、棉、肉供不應求,國家對糧、棉實行統購配給,對生豬實行派購配給。個體米業自行消失,油鹽業的油也禁止私商經營,原油業也轉營他業。1955年各種互助組、初級社連續跳躍升級到了高級社。大鍋飯從這時吃起,真正做到「均貧富」、「共產化」。到1956年,所有私營工商業敲鑼打鼓、放鞭炮,迎接「社會主義改造」。


  八卦點評:記得電視劇《渴望》曾經火極一時,不過現在才明白「王滬生」的名字或許是這麼來的。上世紀50年代,許多轉戰南北的幹部,每走一地如果孩子生在這裡就給他起名「滬生、京生、魯生」等。這又讓我想起,小品里常調侃的超生,那孩子名就叫「海南、營口、承德」,直接明了,不過好像少了一個關鍵的字「生」。少了這個字,意思可就多了,誰知道你是不是打「海南」的主意,作姦犯科呢?看來中國省市名的簡稱真的很有用。


  1958年——1959年大躍進時期



  口號多膽子壯   


  名字趕超放衛星


  十大俗名:躍進 勝天 紅花 鐵漢 衛星 超英 超美 向陽 思改 學鋒


  背景:大躍進時期,工業提出「以鋼為綱」,將趕超英國的目標縮短為7年、5年以至3年。隨後,全國各地出現了一些口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多快好省,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力爭上遊,多快好省發展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樑」。


  為了達到既定的目標,全國各行各業開始「浮誇風」,農業高產的喜訊捷報頻傳。隨即農業部公布夏糧產量同比增長69%,總產量比美國還多出40億斤。大夥一看國家都承認是真的了,榜樣既出,各地紛紛效仿放「衛星」。

  八卦點評:無數資料顯示那時是相當地敢說,「衛星」是相當地敢放,但捋一遍那時的名字,還真沒看到幾個「衛星」。還照舊是板正的中國字兒,雖然後來和蘇聯掰了,但這時也沒弄出幾個「李屠格涅夫、王阿·托爾斯泰」或者「李億斤」。


  那時人們再怎麼喊「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其實還是相當保守的,要不然,怎麼人家李詠就敢給閨女起個「躍進」的名——法圖麥·李。


1959年——1965年三年自然災害及調整期


  勒腰帶緊生產   


  名字表達意志堅


  十大俗名:堅強 抗洪 移山 向黨 抗生 志農 學雷 永進 振興 躍華


  背景:1958年中國興起「三面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的經濟政治運動后,緊跟著出現三年嚴重經濟困難時期(1959年至1961年)。因為自然災害大面積頻發,糧食歉收,又加之中蘇關係破裂,蘇聯要求限期還債,導致成火車的農產品、肉食品北運,中國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最後因為缺糧餓死了人。


  八卦點評:聽父輩們說,那時候連樹皮都被剝了吃掉。可以大體模擬一下場景,既然樹皮都吃了,草也一定是被吃了,這些都沒了,那綠色就沒了。可日子還得過,孩子生在這時,不叫「堅強、抗生」還能叫點啥。或許還能換條思路,既然這些樹草花都沒了,那總是有些嚮往吧,那時還不興「植樹節」,如果起名叫「植樹」,那得是多超前的意識啊。

  1966年——1976年文革時期


  串聯風揪斗潮   


  名字帶「紅」表忠誠


  十大俗名:文革 要武 永紅 衛兵 向紅 衛革 紅梅 學軍 向東 紅衛


  背景:身穿綠軍裝,佩戴紅衛兵袖章的人滿世界串聯,紅衛兵在「造反有理」的口號下,到處煽風點火、亂揪亂斗,搞亂了各級黨政領導機關。當時,見誰燒自家的東西,沒啥奇怪,大字報什麼時候貼自家門上也不是沒可能,牛棚里來去都成了習慣。


  八卦點評:不知道當時有沒有人給自個孩子起名「萬歲」。這詞兒也是當年的流行詞。工人進廠前都得手捧紅本本,舉起拳頭,高喊幾聲:「誰誰萬歲。」
  倒是後來,有對年輕夫婦,出於一種複雜的心態給自己的兒子取名「萬歲」。估計是想趁著現在沒人自稱萬歲也沒有人喊萬歲了,捷足先登把「萬歲」這兩個分量最重、意味無窮的字佔住。但「萬歲」沒喊多久,就遭到周圍人和親戚朋友的強烈嘲笑,後來簡直就弄得無法讓孩子見人,不得不重新給孩子改了個極其普通的名字。


1977年——1983年改革開放時期


  繁複歸於簡練


  「單名」引發重名高潮


  十大俗名:劉波 李剛 李海 張勇 王軍 王勇 張偉 劉偉 王偉 李偉


  背景:經過了動亂的十年「文革」,當時的社會從大蕭條的局面中開始艱難扭轉,人們也重新投身到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生活中去。「單名風」也隨之盛行,出現了大量的「李剛」等名字,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大眾經歷浩劫之後,一心追求「簡單」、「寧靜」、「樸實無華」的生活。


  八卦點評:即使你不叫以上的名字,你也總該認識若干個叫這名字的人,至少在你的單位,這十個名字總能找出一兩個來。當然也不排除你們單位囊括了這十大俗名。劉波,據說全國有130萬個,快趕上吉林市城區人口總數了。如果把這130萬劉波集中到一起,那場面也許會相當壯觀,在廣播的大喇叭里一喊:「劉波!」130萬個人一起響應:「到!」那是多麼的有成就感。建議缺乏自信的人可以嘗試進行這樣的喇叭點到治療,地點怎麼也得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里,那裡場子大、空曠,聲音效果絕對不失真。


  1995年——2006年


  「五格剖象」盛行  

  大家一起算「吉祥」


  十大俗名:馨月 馨文 競文 雨桐 子文 怡君 家豪 宗翰 佩珊 欣怡


  背景:從1995年開始,「五格剖象」論開始逐漸影響越來越多的父母起名觀念。截至2006年,將近85%以上的人取名字都會參考「五格剖象」的測算結果,以求「家宅平安」和「大吉大利」。
  因為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姓氏一般大都沿襲父姓或母姓,所以一個名字蘊含的所謂「凶吉禍福」主要和後面的字有關。按照「五格剖象」理論,「張馨月」三個字計算出的「人格數」、「地格數」、「外格數」以及「總格數」都是難得的大吉大利,全部都在預言叫這個名字的女孩子,長大以後「福祿長壽」、「心想事成」、「平靜悠雅」、「家門豐財」。因此,很多確定孩子姓「張」的父母,儘管明知道這個名字的重名率甚高,仍然固執而執著地堅持加入「張馨月」大軍。

  八卦點評:在史前人類還沒直立行走時,那得看天過日子。可人類就有這倔勁,站起來走路了,不吃生肉了,不裸體還知道做衣服了,做衣服還講究時裝了,用車輪代替走路了,還得看是德國還是日本車了。可人自身又不自信了,不拚命刨錢,反倒端杯茶開始研究「五格剖象」了。沒事折磨自己玩,折磨完了自己再接著折騰孩子的名。可萬一哪天,就跟科學一會說牛奶喝了有益,一會說牛奶喝了無益一樣,這「凶吉禍福」的剖析理論被發現漏了一格,而這一格就顛倒了乾坤,那還怎麼活?


  預測篇


  玩個性   

  名字越起越古怪


  十大俗名:張偉·通州 洋橋春子 胡D王JACK 李1 WWW.com 葛G·mm 趙錢孫李 劉·國貿 孫CCTV


  背景:中國字走向世界,漢語熱持續走高。中國戶籍登記軟體改版升級,中國戶籍登記文字政策有所鬆動。時尚個性敢想敢幹的新一代父母掌握家庭起名權。


  八卦點評:在這個人人都想搞點兒個性化聲音的年代,名字最好還是響亮點兒,最好做到「忘記你我做不到」。有的父母膽子就比較大,姓鍾,給雙胞胎起名叫「鍾共」「鍾央」,這引發了一場派出所該不該給孩子上戶口的大討論。估計,以後這事得常有,人的膽有多大,多年前就試過了,但膽大不害怕,就怕膽大了還想象力豐富。


  如果照這樣起名,那忙活的就不止用心良苦的父母和戶籍管理人員了。書商也得跟著忙,百家姓擴容了,沒準父母們一高興就造一姓;研究人員也得跟著忙,你總得編出個來龍去脈給讀者一個交代。但扛不住這姓批量增長,也經不住13億人苦思冥想,將來不是父母撂攤子不幹了,就是姓名學家崩潰了。
  至少,現在已經有人給孩子起名「胡D」了,但醫院不給改出生證明,派出所不給上戶口,無奈之下改成「胡鏑」,但父母說了將來還得改過來。有了如此頑強的父母,三W加ABC成為名字也不遠了,但當人人都玩這招時,個性就又成共性了。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沙發
鐵螳螂 發表於 2009-3-11 01:58 | 只看該作者
楊偉(陽痿)、譚宇(痰盂)、王玲(亡靈)
也都是猛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主題

1302

帖子

11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04
3
9438 發表於 2009-3-11 12:20 | 只看該作者
巧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7: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