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安事變蔣介石寫下三封遺囑欲「雪恥」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3-1 19: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西安事變中蔣介石的辦公室







西安事變中的蔣介石

  「西安事變」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鳳凰衛視近日推出的一檔節目,根據蔣介石日記等史料,通過採訪當事人後代以及相關專家等,為人提供了另一種回望歷史的視角,本網選編其內容如下。

  西安事變的斡旋者:宋子文

  60年後的回歸:宋子文長女攜家族重返大陸

  宋瓊頤(宋子文長女)說:「不太記得,路完全兩樣了。」

  2008年初春3月,宋瓊頤和家人回到父親宋子文位於岳陽路的寓所。如今這裡已是大陸的「老幹部招待所」,這群退休的老幹部們和這位曾經是屋主的女兒在六十年後的今天,在同一個空間里錯身而過。

  走到這裡宋瓊頤彷佛回到了童年。

  宋瓊頤說:「因為我們很大的房間三個人睡在一起,我們的阿嬤就睡在她的一個小房間。我們總是在花園裡頭,所以我們在亭子裡頭,我作醫生,我的妹妹作護士,還有一個(妹妹)就作病人,那個花園我們從前覺得,唉喲非常大,我們這次看見怎麽那麽小?」

  1936年12月12號,是宋瓊頤永難忘懷的夜晚。那天她和妹妹們期待著當時的京戲名角——梅蘭芳在寓所的大花園內現身。

  宋瓊頤說:我們那時候大概七歲、八歲。喔,開心的不得了。因為梅蘭芳大家都很興奮,我妹妹也聽見過梅蘭芳,包括傭人啦,那些侍衛。喔!梅蘭芳要來!搭起來桌子,好多桌子,每一個房間都是十個人、十二個人那麼坐……」

  「後來就那個西安事變,所有事情都停止了,樣樣都取消掉了。」

  位於上海灘的中國銀行是外灘最具中國特色的建築,這裡是宋子文擔任中國銀行董事長的辦公大樓。

  宋子文,他是宋美齡的大哥,也是蔣介石的大舅子。

  西安事變發生后,宋子文主動向媒體發表談話,表明願意擔任斡旋者角色,因為張學良曾經是他的老部屬與舊友。

  林博文(《張學良、宋子文檔案大揭秘》作者)說:「他們兩個交朋友,第一個當然是個性一樣,他們兩個嗜好也一樣,都喜歡這個古董、醇酒、美人,張學良在前線只跟宋子文好,對於汪精衛冷落了汪精衛,汪精衛是行政院長。」

  西安事變爆發當下,宋美齡在第一時間派出蔣介石的外籍顧問端納前往西安,但是很快遇到了瓶頸,在西安的張學良最初要求國府代理行政院長孔祥熙,也是蔣介石的連襟前去西安,但是孔祥熙遲遲沒有成行。

  劉維開(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說:「孔祥熙不能去,《西安事變回憶錄》裡面也講得很清楚,就是孔祥熙他,一方面是他的身體狀況,醫生不同意他到西安去;那麼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他當時是代理行政院院長,在身份上面也不允許他進入到西安去。」

  很快地宋子文成了國府的斡旋者。

  蔣介石寫下三封遺囑 立志「雪恥」

  在西安事變爆發後一個星期,宋子文離開了上海的家人,獨自飛往西安。

  這是宋子文到西安剛下飛機,所留下的身影。

  1936年12月20號,飛抵西安的宋子文來到了張學良在西安的官邸。如今這裡被改建成「西安事變紀念館」,當天身穿高筒馬靴的張學良會見了西裝革履的宋子文。張學良和宋子文心裡都清楚,要讓「兵諫」和平解決,結束中國內戰局面,儘早一致對外抗戰,「快速落幕」是關鍵,他們得和時間賽跑。

  劉維開說:「宋子文他所採取的一個措施是以救人為第一,就是只要蔣(介石)能夠離開西安,在這樣子一個大前提之下,什麼都可以談。」

  隨後宋子文來到了距離張學良官邸不到幾十步路的高桂滋公館會見蔣介石。

  在宋子文用英文寫成的「西安事變日記」里,他描述了蔣介石見到自己前來時激動流淚的情景。

  劉維開說:「蔣(介石)的情緒會比較激動一點,因為畢竟那麼多天了嘛。十二號這個事情發生大概有一個禮拜的時間了,那麼所以他可能見到宋,見到宋子文,可能情緒上會比較激動一點。」

  此時 宋子文帶來了一封妹妹宋美齡給蔣介石的信。

  郭冠英(《張學良 世紀行過》製作人)說:「宋子文來了以後,就拿了一封宋美齡的信給他(蔣介石),聽說那信最後面還有一句話,好像被遮掉了,就是南京是戲中有戲。南京是戲中有戲。蔣介石看到這邊就哭了起來。」

  高桂滋公館的夜,寧靜中流動著焦躁的氣息,公館右邊的這間小房間是蔣介石在西安的第二個軟禁之處。蔣介石在這裡度過了無數個漫長的夜晚,他在這裡寫下了三封遺囑。

  劉維開說:「他(蔣介石)當時就是說,他交了這個遺囑給宋子文,要宋子文帶回去。那這個所謂的遺囑,一個就是給宋美齡的,一個就是給經國 緯國的,還有一個是給全國國民的。它裡面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說,他要告訴宋美齡,經國 緯國兩兒啊,都是他的孩子,所以希望她將來,他說既是我的孩子,也是你的孩子,所以希望將來呢,能夠視如己出。」

  這三封遺囑,後來在蔣介石的日記里找到蹤跡,他在西安事變后一周年補記了遺囑內容,並且寫下了雪恥兩字。

  劭銘煌(國民黨黨史館主任)說:「這個就可以印證宋子文至少,他很清楚地,蔣(介石)先生那時候是準備犧牲的。」

  在西安的宋子文看到了蔣介石的決心,也看到了蔣介石的落寞。身為蔣的親屬和部屬,儘管過去曾有複雜的恩恩怨怨,但是此刻早已盡棄前嫌,宋子文深信要打破僵局,要中國對外抗戰,還是得仰仗他的妹妹——宋美齡。

  劉維開說:「當宋子文回到南京去之後,他直接就想找宋美齡,找孔(祥熙)夫人,去談這個事情。那就是勸宋美齡跟他一起到西安去。」

  郭冠英說:「張學良後來在反省錄裡面也講了說,為何(蔣)夫人當初不在這個西安,如果當初夫人在西安的時候,這個事情可能就不會發生。」

  蔣介石一見宋美齡就流淚:你怎麼來了?如入虎穴矣!

  儘管宋子文和張學良關係匪淺,蔣、宋、孔家族的內部仍然壓力重重。

  王豐(民國人物傳記作家):「一旦如果蔣介石在西安事變有所不測的話,那當然這一個,蔣、宋、孔這樣子的一個勢力,它還是會處於一種崩解的一個狀態。因為它失去了一個核心力量。」

  這是張學良夫婦和蔣、宋、孔夫婦戶外野餐的照片。

  此刻對宋美齡來說,她得堅強地保有信念。南京美齡宮裡,有著宋美齡虔誠的禱告聲。西安事變發生之際,南京國府氣氛詭譎。當時南京的國府內部,參謀本部這裡,以何應欽為首的軍委會高唱「主戰」論調。

  但是在另一邊的國府行政院內,以孔祥熙為首的官員則強調「主和」營救蔣介石的基調。

  在國府內部陷入了膠著。對國府何應欽等軍方派系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蔣介石實際的態度,這樣的問題考驗著當時的宋子文。

  劉維開說:「蔣(介石)的意向基本上就是說,他是認同南京方面是以軍事行動來進攻的。可是宋子文的態度不是這樣,宋子文的態度,他認為就是說這個時候就算你是想要用軍事來解決,但是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位於南台灣高雄岡山空軍官校,「美齡號」靜靜地停放在這裡。

  面對國府內部,擔心宋美齡前去西安被扣的憂慮。坐鎮南京的孔祥熙極力和軍系協調。這架曾經載著宋美齡飛遍大江南北的「美齡號」最後還是搭載著宋美齡和宋子文來到了西安。

  郭冠英說:「端納(蔣介石的外籍顧問)是說,在飛機上蔣夫人把一把手槍交給端納,說如果叛軍對我有什麼不禮貌的行動,你(端納)可以立刻把我槍殺。那麼到了下機以後,她就講,『漢卿,這是我的東西,你不要再檢查了吧?張學良馬上就說,『夫人,豈敢,豈敢,我怎麼會這樣子呢?」

  這個梅乾菜盒裡,曾經裝著宋美齡到西安帶給蔣介石的食物。此時蔣介石正在小憩,他在《西安半月記》中這樣地寫著:

  郭冠英說:「耶和華說,今要女子護衛男子。見到太太(宋美齡)來了,就非常感動。蔣介石一看到她來,就淚一直下,一直流眼淚,他說,你怎麼來了?如入虎穴矣!你進了虎穴了,反而是蔣夫人還比較冷靜,安慰他。」

  宋美齡抵達之後,蔣介石的心情逐漸平靜。

  張學良堅持要放蔣介石

  郭冠英說:「到了見了他太太(宋美齡)以後,太太就說,寧抗日 勿死敵手。如果你(蔣介石)堅決不抗日,堅決要這樣斗下去的話,你可能被共產黨殺了。可能張學良一下火大了,把你殺了。寧抗日,抗日就抗日嘛,寧抗日,勿死敵手,這個蔣介石就開始轉變了。」

  現在有三千萬人民。

  在東三省是他們的故鄉土。

  這段影片是張學良在東北九一八事變后,一段珍貴的歷史談話。失去了東北的張學良,很期待宋美齡理解他的心情。

  張學良和宋美齡的友誼,是穩定西安局勢的鎮定劑。但是另一位參與西安事變的西北軍楊虎城對於蔣介石簽字與否,心中焦躁不安。

  郭冠英說:「張學良那天24號晚上就跟他們說立刻放蔣介石,這些小組都反對,有的人甚至講得很激烈,這我們是拿著頭乾的,不是說你(張學良)說要放就放的。張學良就跟他們講,你們的政治覺悟都沒有我高,因為我們把他(蔣介石)抓起來,他的政治實力還在,我們既然不殺他,要捧他做領袖的話,如果我們叫他簽字,他還是會反悔嘛。」

  宋子文和楊虎城雖然也是舊識,但是他還得多管道進行,他想到了周恩來。

  劉維開說:「他(張學良)是希望透過周恩來去影響楊虎城,所以在包括蔣(介石)的日記裡面也都記到周恩來第二次跟蔣見面。就是25號跟蔣見面的時候,見完面之後,宋子文還追出來就是希望周恩來能夠去勸楊虎城不要那麼堅持,能夠把蔣能夠放走。

  最後楊虎城還是軟化了,他同意張學良不簽字放蔣的決定,這間客廳是西安事變和平落幕最重要的歷史場景。

  當年兵諫的張學良,代表國府的宋子文,和共產黨的周恩來在這裡達成了多項協議。

  這一張張用英文打成的文件,目前被收藏在美國胡佛研究所,是宋子文在西安斡旋期間的重要檔案。文件中描述了宋子文和共產黨代表周恩來兩次重要的談話內容包括了共產黨所提出的四項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重組政府」,但是宋子文不為所動。

  劉維開說:「行政院院長是誰呀?副院長是誰?要求改組政府等等,這個都不是他(宋子文)自己所能做的。因為整個的國家有國家的體制,所以這個是對宋來講呢,宋也非常地清楚。」

  12月25號,宋子文和宋美齡深知這是關鍵的一天。

  那天一大早,住在張學良官邸B棟的周恩來再次會見了當年他在黃埔軍校的老長官——蔣介石。但是此時周恩來早已得知蘇聯的態度。

  王豐說:「莫斯科的指示,不能處決或者不能去公審蔣介石,而必須仰賴蔣介石去領導未來的抗戰。」

  張學良問宋子文:蔣介石會不會槍斃我?

  蔣介石和周恩來會晤之後,宋美齡以送給蔣介石聖誕禮物為由,立刻敲定了當天下午離開西安。就在此刻,張學良也做了一個決定。

  郭冠英說:「這個完全是他(張學良)的決定,沒有任何人影響到他,周恩來也不贊成他走,楊虎城更不贊成他走,蔣介石也不贊成他走,沒有人贊成他走,只有蔣夫人認為他走了還不錯,更證明說這件事情是圓滿結束。叛軍首領都親自負荊請罪了,可是這個完全的決定,是張學良的決定。張學良後來就說,領袖就是一個泥菩薩,如今我已經把祂扳倒了,我要親自把他扶起來。如果他有靈,我拿頭給他叩。」

  張學良的決心,深深地感動了宋子文,只是懷抱著義氣的兩位好友,萬萬沒有想到,在回到南京后發現,局勢已經不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1936年12月26日,蔣介石返抵南京。消息傳遍了全中國,蔣介石的政治聲望到達了巔峰。

  陳至竟(時任蔣經國戡建總隊副大隊長)說:「西安事變解決了以後,我們大家很高興呀,就放鞭炮啊什麽的。」

  辜嚴倬雲說:「哇,那時候大叫,喔,蔣委員長從西安平安出來了。大家起來,哇,開心地不得了不得了。我那時候小小的心靈裡頭,就覺得蔣夫人真是了不起呀。」

  郭冠英說:「他(蔣介石)一下飛機,一到了洛陽,所有的那些洛陽的軍政人員圍過來以後,他就說張(學良)副司令啊,要好好照顧他。」

  12月25日,蔣委員長脫險回京,舉國歡騰。

  1936年12月26號中午12點20分,宋美齡陪同蔣介石返抵南京明故宮機場。

  當時年僅十來歲的李贛駒在人群中迎接蔣介石,發現了宋子文和張學良的行蹤。

  李贛駒(民國元老李烈鈞之子)說:「飛機停得很遠,我看見蔣介石下來了,就走到這些人面前:『辛苦、辛苦、辛苦!』大家都慰問他(蔣介石),飛機就開到那邊去,開到那頭跑道去。那邊兩部汽車,張學良下來了,那個汽車也秘密地開走了,開到宋子文家裡去。」

  南方歡喜的氣氛,對張學良而言是陌生的。來到南京的他住進了宋子文在南京的寓所——北極閣。

  郭冠英說:「他們(張學良和宋子文)兩個當然是很好嘛。就住在宋子文家裡面,熊仲卿就跟著他們兩個,吃完飯他們兩個在北極閣的花園裡面走,熊仲卿就跟在後面,就聽到張學良問那個宋子文說,『委員長會不會槍斃我啊?』宋子文說『不會,不會』。他(熊仲卿)說,我在後面聽得很清楚,就這樣。因為明天就要軍法審判了。」

  宋子文對張學良人身安全的承諾,很快地面臨挑戰。國府內部已經醞釀審判張學良,在西安事變中受傷的蔣介石此時不動聲色。

  如今的南京羊皮巷新街口商圈,是當年南京軍事法庭的所在地。七十年前這裡肅殺氣氛濃厚,一場攸關張學良的軍事審判在這裡展開。

  張學良帶手槍上軍事法庭 擔心受侮辱準備自殺

  郭冠英說:「到了南京以後,包括戴季陶、包括居正,包括很多人對張學良很不滿意,都說一定要對張學良作出某種懲處,那麼他(蔣介石)回去后,他想一想,他覺得還是應該做(軍事審判)。」

  對這個決議,宋子文氣憤異常。

  李贛駒是南京軍事法庭的審判長李烈鈞之子,當年他以父親的少尉副官身份全程參與了審判張學良的過程。

  李贛駒說:「張學良呢,穿了一件長袍子,大概是羊毛的吧,古銅色的衣裳 沒有穿軍服,他(張學良)拿了把小手槍,欸呀,谷正倫說,你怎麼帶手槍來幹什麼?他說我不是的,我報告你,我知道今天審判完了,我不能回去了。假使我關在什麼地方,這些特務要來侮辱我,我就自殺!」

  在審判庭開庭之前,宋子文曾短暫地停留。

  李贛駒說:「上午開庭,軍事委員會九點多鐘開庭,我父親他們都穿軍服的。軍事最高法庭,我父親說不要旁聽,宋子文就帶他(張學良)上來,上來以後呢,變谷正倫上去了,就是說,請宋先生先回去,你到那邊去。張學良,他叫漢卿,你到那邊去坐。宋子文知道這個不能旁聽的,不給他旁聽,宋子文走了。

  這場軍事審判的結果成為當時最矚目的消息:張學良處有期徒刑十年,並准予特赦。

  這張字條是張學良離開西安前留給楊虎城的手稿,他將東北兵權交給楊虎城。

  審判結束后,他又回到宋子文的寓所。

  李贛駒說:「宋子文車子來接他(張學良),他住在孔祥熙家裡面,以後呢 ,抗日戰爭起來了,他就到奉化去,蔣介石把他弄到奉化。」

  從此張學良進入幽禁的人生,來到南京,歷經宋子文和孔祥熙照顧的張學良。後來被送到了蔣介石的故鄉,奉化溪口。由蔣介石就近看管,軟禁的屋子就在雪竇寺旁,面對張學良的處境,面對國府內部的壓力,宋子文仍然極力地為張學良奔走,他多次寫信給蔣介石。

  王豐說:「內容就是告訴蔣介石說,于鳳至(張學良妻)身體狀況不是很好。然後幾個小孩留學英國之後,可能因為父親被軟禁家庭破碎,所以情況也很差,他(宋子文)就是希望蔣介石能夠在今年的耶誕節之前釋放張學良。讓他們一家能夠團聚。」

  張學良這位西安事變的發動者,宋子文這位西安事變的斡旋者,兩人的承諾終究抵擋不了無情的政治,但卻成就了抗戰的號角,奮力響起。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3-1 21:38 | 只看該作者
西安事變中的蔣介石還有頭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3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09-3-4 16:25 | 只看該作者
這個蔣光頭連抗戰也是被逼出來的, 哪象中國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2: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