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陝西19歲女大學生村官背後現家族政治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2-27 09: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著土地承包的事情,兩位年長的村幹部在給新村主任出謀劃策。 圖/本報記者 王軼庶

十九歲女大學生的鄉村政途

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徐楠 發自陝西榆林

十九歲女大學生的鄉村政途白一彤的背後,是一個「不講路道」的父親,是一個被反覆揣測的家族政治衝動,也是黃土地上村民的經驗算盤和現實掙扎,更是中國鄉村喘息不止的底層治理圖景。

在黃河和無定河河口的黃土溝壑中,高傑村橫卧了上千年,迎來了一個被外界稱為「鄉村奧巴馬」式的人物,儘管他們毫無關聯。

2009年初,高傑村人選擇了19歲女孩白一彤。461人罕見到場參加村主任選舉,白一彤得了450票。

這個尚在陝西安康學院中文系就讀的大學生,只是出生在此,半歲時即遷居別處,中途回村三次,分別在4歲、9歲、18歲。這是第四次。

她第一次拿著稿紙發表競選演說,即提出「打造黃河岸邊第一村」的宏偉目標,並許以十項承諾,包括修建環山公路、綜合服務大樓、紅棗加工廠、農民體育運動場和新型合作醫療所等。

但這些都不及春節前派發的每戶1000斤煤的實惠打動人心。對於連年受災的高傑村民來說,冬天爐膛里燒的,本是被秋雨澆爛的紅棗。

在白一彤1月14日當選之前,高傑村的這次換屆,已經有過一次候選人提名、三次正式選舉,沒有一人的票數能夠過半。她竟以近98%的得票率,鶴立雞群。

這個19歲女孩在她久已遠離的村莊里深孚眾望,同時也引發軒然大波。

溝壑里的政治明星

在外的本村人白萬禮寫來一封公開信,稱白一彤是「中國初升的一顆政治明星」。

白一彤上任伊始的「頭三炮」,頗有陣勢,後來也被指為華而不實。

大年初三,農民運動會,除了籃球、乒乓球,村民比賽的是搓玉米、串紅棗;大年初五,秧歌隊進城,村裡新成立的環衛大隊也舉著笤帚、打著橫幅,走在其中;白一彤身披「總指揮」字樣的綬帶,面對照相機打著「V」字型手勢。

大年初七,環山公路施工動員會,村民們當天就扛著鐵鍬,開始挖掘通往深溝棗林的生產路。

在眾人的笑聲中,一位中年婦女輕聲感慨:「呀,多少年沒這麼熱鬧了……」

高傑村曾是清澗縣文化政治的中心,這裡誕生了全縣第一個黨支部。縣二中就坐落在村裡。但幾年前就取消了高中部,合併了村裡的小學——出去打工的越來越多,留下的孩子越來越少。村莊已多年不添新色,最新的建築是2005年建成的二層小樓,原本是小學校舍,現在閑置了。

用清澗縣人大副主任劉廣忠的話來說:「除非戴帽下達(即明確的定點下達),不太可能有項目直接落到這樣的村裡。」

凋敝的村莊,一度咀嚼著失望。直到白一彤「從天而降」,一擔煤、一場運動會、一次進城、一條路,強烈地激蕩著村民們的心。

常家坬等三個村的村委會主任趕來,要聘請白一彤當名譽村主任。他們說高傑村人有了股「傲氣」。

因為早就舉家搬出村子,白一彤現在借住在村民白向雲家。2月14日,她到安康去處理學校開學事宜,沒想到學院專門為她準備了長達85頁的個性化培養方案,學習方式以自己看書為主,她不必兩頭跑了。

白一彤在遠道回村的路上打來電話,白向雲的老伴為了給她提前燒好熱炕,幾乎一夜不眠。他們把家裡最好的窯洞騰給白一彤住,每天為她擦凈桌面、理好書本。她讀《陳永貴傳》、《保障婦女兒童權益法律法規選編》、《低調做人的智慧全集》等。

村民的新鮮勁還沒過,即便白一彤沖著年齡長她數倍的老者厲聲說話,他們躬身聽著,第二天到了開會時間,還是早早在門外等候。她通知開會評選三八紅旗手,不少婦女都穿著新衣服趕來,笑得合不攏嘴。

在外的本村人白萬禮寫來一封公開信,稱白一彤是「中國初升的一顆政治明星」,願意回村幫忙,「不要工資、不落戶」,「請給我安排實地工作,我應考,如不合格,自動退出」。

這個靠近山陝邊界的村子,還不曾來過這麼多記者。不同的農戶,不約而同從自己家中拿出這封信的列印件,向記者展示。

陝西省委組織部和陝西省民政廳聯合派員到高傑村調查,剛開始擔心到村裡會遇到比較激烈的反應,在既有的想象中,農村選舉總像點燃的引信牽著宗族矛盾的炮仗。

這次卻出乎意料,這個女孩子身上寄託了人們很大的希望。調查組的兩位處長放了心,認為程序合法,在提交省委的情況說明中寫出了四個字:「村情平穩」。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沙發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2-27 09:31 | 只看該作者


基層事務的複雜超出白一彤的想象,她疲倦地靠在辦公桌上,有點手足無措。 圖/本報記者 王軼庶

家族的精心設計?

「若非如此,白一彤在選舉現場哪怕是宣讀一百條承諾,再演奏古箏,或是寫書法,都沒有用。



白一彤的背後,站著她的「顯赫」家族。事實上,她的參選,也的確緣自父親白岩林的一個電話。只有女兒的戶籍在村,才具備候選人資格。

「我爸說這裡條件好,一馬平川,到這一看,十年沒有變化,簡直是一不小心就掉溝里。」在女兒口中,父親最初像小品里賣拐的一樣「騙」了她。

部分村民認為,這極有可能來自一個家族的精心設計,不過不要緊,到哪去找如此「顯赫」的家族呢?

白一彤的爺爺白補厚,曾任縣農業局局長,去世多年,素有官聲。大伯白延強,部隊轉業后在榆林公安局工作。二伯白延平,現為榆林新恆安集團董事長,在陝北頗具影響力。在這個完全從農村走出來的家庭中,白一彤的父親白岩林最顯特別。

他當過兵,之後在鄉鎮武裝部工作,開診所、賣粉條、販紅棗、開飯館,「什麼都做過」,2001年離職下海,來到榆林。他的車號和手機號碼末五位,都是88888。

他自稱在榆林、西安、北京都有房子,房子里掛著的大幅照片上,他握著省委書記的手,市委書記和市長分立兩側。

他用過多張名片,有《陝西政協》、《各界》雜誌記者部主任,有化名為「白哲」的「全省公安督察三年行組委會辦公室」副主編,還有標明「中共中央」的某雜誌陝西工作站站長。

他聲稱跟白岩松熟識,兩人相約一同將名字中的「延」字改為「岩」字;他自稱是某卸任國家領導人家裡的常客,騎車不小心逛到了某領導家……

一位曾與他共事的鄉鎮幹部說:「我是既熟悉他,又不認識他;既認可他的某些能力,又有點怕他。」

這一個月時間裡,村民已經感受到女孩父親特殊的能量。

村裡掛起的1萬盞燈籠,是他從太白酒業和西鳳酒業要來的;發給農戶的煤球,是他從長樂堡煤礦要來的;擺在村道旁的垃圾箱,是從榆林市建設局募來的;計劃三月初八組織的大型文藝演出,他已經跟延長油田定邊採油廠廠長談好,企業送一台歌舞,並且吃、住、行自理;計劃中的抽水工程,「還是準備向石油集團伸手」……

他站在小賣店門口,手指著遠處,說明他打算拆掉哪裡、在哪裡建什麼樣的新村、怎麼補貼怎麼分配,村民痴痴地聽著,目光跟著他手指的方向。他說:「錢不是問題」,他有太多煤礦老闆朋友,這個出二十萬,那個出三十萬,夠做許多事情。或者從神木縣把自己在煤礦上的股份全抽回來,投入村裡的發展,再向上面、向社會爭取資金……

回到村裡,女兒白一彤忙著開會、承包土地和棗林、評選三八紅旗手;父親白岩林則現場指揮挖掘機,三天推進了18公里環山路,要將無定河壁上的一排洞窟建成千年古寨的旅遊景點,「今年十一就弄好,上面一排太陽能燈,下面齊齊地把紅棗碼上,紅艷艷的,好看」。

他還要將周邊的空窯洞開發成窯洞賓館,讓客人吃農家飯、體驗推磨,他毫不擔心客流匱乏:「我榆林的朋友多了去了,他們都有興趣,想帶上娃娃來。」

女孩的二伯——新恆安集團董事長白延平說,到目前為止花了多少錢,他沒算過,總之侄女只要缺錢,就可以去找他。據說,環山路施工迄今已花去十幾萬。

這一點,成為村民們最具懸念的觀望理由:就這樣把自家的錢往裡砸,一個月可以,一年可以,三年呢?更久呢?

白岩林承認:「肯定不能完全靠家族企業支撐下去」。他認為:「你要幹什麼,就動手,就做!不搞什麼預算、規劃,過來過去錢都花在這上頭了。(比如敬老院)誰願意投資誰來報名,開得起我就開,開不起你經營,我還可以去民政、福利爭取項目。先建上再批!要不你兩年三年都批不下來。」

這些,村民們都看在眼裡。

因為白一彤的回歸再行選舉,實際上是村民先後兩次聯名簽字要求的——她11月26日一回村,路燈很快得到了延伸,20個太陽能灶也進村了。

高傑村人選擇的,是白補厚的子孫一家。他們讀了書、掙了錢,有祖輩的清譽,有現實的資源,更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投入。

鎮上的一位老者說:「若非如此,白一彤在選舉現場哪怕是宣讀一百條承諾,再演奏古箏,或是寫書法,都沒有用。」

老農白向雲的話很樸實:「如果國家派來個三歲的娃娃,俺們也認——都知道他背後是國家么。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3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2-27 09:31 | 只看該作者


白一彤和背後的父親白岩林,即便是吃飯期間,也在張羅著村裡的拉雜事務。 圖/本報記者 王軼庶

「一任不如一任」

狠人、謹慎人、文化人、老實人的幾番折騰,似乎誰都改變不了現實,都落了爭議或罵名。

村民們心中,明鏡似的。

高傑村歷代缺水,靠天吃飯。黃河紅棗林是惟一的經濟依靠,每畝能換來千把元。近四年連續秋雨泛濫,棗林幾乎絕收,更多的人選擇外出打工,村裡人口過千,常居人口卻只及一半。

歷經分田到戶、農產品購銷體制變革、退耕還林普及紅棗、取消農業稅,高傑村從大集體時代一路走來。「幹部」兩個字在人們心中印象的改變,始於1990年代。

從1990年開始,白順生做黨支部書記執掌高傑村十年。當時的鎮黨委書記回憶說,這是個厲害角色。1996年,鎮辦公室遷建至高傑村地界,未付土地補償款,白順生以此為由,不繳或欠繳稅費。

鄰村高家窪的路要取道高傑村,白順生堅持收錢,雙方僵持不下,白便斷了高家窪的水。

有一次鎮上分救災糧,白順生認為不公,鬧到鎮上,掀翻了鎮長的桌子,把電視也砸了。從此,高傑村的鎮辦公機構連續四個月陷入癱瘓,鎮長辦公室直到第二年新鎮長上任,才開門收拾了一片狼藉。

人們用「強凶霸道」來形容他——對外硬,對內也硬,「收錢糧時,不給就打。」高傑村內幾無稅費釘子戶。他讓鄉鎮幹部忌憚卻離不開——那樣的年景里,收錢收糧必須依靠「狠人」來完成。

村民還經常看到白順生和鄉鎮幹部們一起喝酒、吃飯,致使每年的招待費達到1.5萬之多,佔去村財政的一半以上。2000年,白順生因為其強凶霸道的暴力行為,被勞教一年,兩年後車禍身亡。

如果不是這樣的結局,他的後半生,將在村民畏懼而敵意的目光中度過。他治下十年的賬,也已無從查清。

與他搭檔擔任村委會主任的白武強,在他離開后成了書記。白武強最大的特點是謹小慎微。

村裡招待,從來都是每隔一段時間集中結賬,數額由飯店老闆自行統計。實際花銷100元、飯店報出200元之類的事情,毫不新鮮。但在白武強這裡行不通,他每次都自己記著小賬,謹小慎微幾年下來,還是留下赤字1300元。

2003年,高傑村人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自主選擇——村級選舉步入正軌。白武強和村民白根深展開了競爭。白根深是老三屆初中生,「有文化,腦子活」,年輕時就很能幹。議事會成員、62歲的白秀凡,把票投給了白根深,因為白武強「個性太軟」,「是個傀儡」。

白根深果然勝利了,他的能力很快顯現出來,為村裡爭來了30萬元的專項扶貧款,修了水源工程,立起了路燈。

然而招待費絲毫沒有降下來。一位鄉鎮幹部說:「你說現在這社會,爭點項目,不這樣行嗎?」可白秀凡的心,又一次灰下來:「還是一樣的,吃。」

三年後,白根深幾無懸念地落選了。白禮義當選,他是大集體時代老隊長的兒子。因為父親的聲名,老實的兒子由是博取村民的好感。

白禮義在任三年,高傑村沒有任何公共建設。有村民想租下閑置的小學校舍搞養兔場,他不答應,「萬一以後牽連過來,搞不好還要坐牢……」

一位老太太說村裡佔了她的窯,硬是住進了村委會的窯洞,白禮義沒辦法,幾次找鎮里,也解決不了。他上任第一年,上面要求加強預防大脖子病,讓村幹部領加碘鹽回去,賣給村民兌現成自己的工資。因為老太太佔了村委會,白禮義一年的「工資」硬是放在窯洞里受了潮,這個老實人只能輕聲嘀咕著:「鎮上也解決不了,那還能咋辦?」

提起白禮義,鎮長直搖頭:「連正常工作都難應付……」村民們則不約而同地說:「真是一任不如一任。」

開飯館的村民承包村裡一塊棗林,說村裡搞接待在他店裡吃飯沒結賬,就拿承包款來抵;另一個說遭災無收,沒法交;村委會副主任承包了一塊棗林,說是拿承包款抵自己的工資,「經常都是空口白牙,誰也沒個憑據……」

狠人、謹慎人、文化人、老實人的幾番折騰后,高傑村的真問題依舊如故。誰也改變不了混亂的賬目、無盡的吃喝、各說各話無從查實的承包款爭議。所有這些,如同滾雪球一般。

就這麼折騰到了本次換屆,共有七八人參與了競爭,「幾方面的人都找得特別凶」(向村民爭取選票),開飯館的白三娃,甚至自開的飯館里經常賓客盈門。

而在大部分村民心中,無論懦弱的還是強悍的,似乎誰都改變不了現實,都落了爭議或罵名。在這個小派系眾多、大派系不明顯的村莊格局裡,「最後票就花了」,誰也過不了半數。

就在這時,白一彤來了,恰恰是她的遙遠,讓村民們覺得親切。

村民白茂生的老伴說:「我把村裡這些人都看透了,只要是外面派個大學生來,俺們都答應。現在白一彤自己回來,俺們當然更願意了。」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4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2-27 09:37 | 只看該作者


「老漢們,把煙滅了」

在上任一個多月後,父親白岩林說:「樂樂(白一彤小名)不要哭著鼻子、爬著離開高傑村,我就很滿足了。



在白一彤寄住的窯洞里,書桌上擺著她的爺爺——白補厚的大幅照片。作為學生的她喜歡吃菠蘿,喜歡用曼秀雷敦的護膚品,睡覺時抱著毛絨玩具,用手機鈴聲聽歌。

她總是捧著一本《古代漢語》躺下來,一頁都沒看完,便睡著了。

現在,她是村主任,她生在這裡,卻幾乎沒有農村生活經驗。

村裡的人事,即便已經在村民代表議事委員會內獲得大部分同意,還是有人堅持自己的人選,因為「他不是他的人」。白一彤已經適應了這些小派系的角力。「每次開會都要吵架。」她說。

理財小組成立了,但是賬目要不過來。計生委員已經換了兩次,還在打退堂鼓——尚在觀望的人們並不買白一彤「內閣」的賬。

窯洞會議室里,她的聲音刺破繚繞的煙霧:「老漢們,把煙滅了!給我熏成肺癌了!」

面對一個40歲的中年人,她會說:「這是重點培養你呢,因為你年輕,有培養的價值,這些年紀大的培養起來有什麼用呢?」她身邊的議事會,平均年齡不低於60歲。

為了是否給環衛大隊發補貼這件事,老漢們囁嚅著討論半天,白一彤給出急促的收尾:「就這麼定了!我還不信,這麼個制度我建不起來?!」她的急切,和她慣常的語速,保持統一的風格,彷彿無須多少磨合,就展示出了老練的一面。

陪同省委調查人員前往高傑村的縣委組織部部長張長青,對白一彤留下了「有思想、膽子大、有事業心」的印象,他說:「了不得,我要有這麼個女兒會很自豪。」

在向上呈送的情況說明中,清澗縣委建議市裡將高傑村列入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給予技術、資金、幹部配備、培訓等全方位的扶持。

生活與學校畢竟完全不同了。她還不習慣早起,有時候歪著頭就在副駕駛座上睡著了。

她主持承包棗林、壩地,對著大喇叭公開叫價,全村都聽得到。承包開始之前,照例會有一場爭吵,關於以往的承包款誰該付、誰沒付、誰欠了大隊、大隊欠了誰,白一彤得大喊幾次,才能暫時擱置舊賬,轉入正題。

正月初七,環山路動工的當天,高傑村累積多年的老問題,爆發了。

外村移民常家雄的窯洞和棗樹擋住了高傑村上山的路。白一彤阻攔不及,群情激奮的村民強行砍了常家的棗樹、拆了窯洞,雙方爆發衝突。

常家的租約是和前任支書籤的,高傑村本村人早有心結,「賣什麼不行,把祖宗留下來的路賣給外人!」

拆窯砍樹換來的,是村民多年未有的揚眉吐氣和對新村委會更深的信服。

但常家雄已經拿著當年與村裡簽的合同開始上告了。19歲的白一彤也許從沒想過,自己將來可能也會成為某些告狀信里兇悍的村霸。

春節過後,找白一彤催要2008年糧食直補的村民越來越多。發放拖延的原因是村裡參加合作醫療的錢款收取不力,只能用糧食直補來抵扣。

這些都不是她一力所能解決的,但村民催要和質疑的壓力,卻會傳導到她的頭頂。

在上任一個多月後,父親白岩林說:「樂樂(白一彤小名)不要哭著鼻子、爬著離開高傑村,我就很滿足了。」

這個讓組織部長自豪的女孩,也曾經一個電話打到縣裡,告狀說鄉鎮主要領導不支持、不配合,「能不能換個人?」不難想象,她挨了批評——「幼稚」。

父女關係的微妙,正在把她捲入某種夾縫當中。她把父親「當成一個兵來用」,「我是他的領導」。而鎮黨委書記惠生禮坦陳:對白一彤本人沒有任何意見,但白岩林是個「跟常人不一樣」的人,行事「不講路道」——怎麼能讓村民直接動手拆窯砍樹呢?

很多人在揣測白家此次參選的真實意圖,苦尋無著后又本能懷疑,這叔伯三人光鮮的答案:為了白補厚老人當年振興家鄉的願望。尤其是,白岩林每言及此,還必然灑淚。

賄選的嫌疑,從一開始就圍繞著白一彤。不少與白岩林打過交道的人,都認為這一切出於操縱——喧天的鑼鼓、盛大的歡迎儀式,一切都需要錢。貼滿全村的歡迎標語和條幅,很難想象是如此窮村的村民自發所為。

白家也並不諱言:僅進城演出的鞋一項,就花去一萬多元。

白岩林的身邊,大多數時候都跟著一台攝像機。村民們將好奇的面孔湊到鏡頭前,離去時又添幾絲敬畏的眼神。

白一彤說,「有時候真想打退堂鼓,哭過很多次。」但是事已至此,必須堅持下去。現在,她會一面笑著說當初被父親騙了,一面正色道:「我是高傑村人,也是80后的大學生,感謝父老鄉親給我平台,讓我為家鄉脫貧致富貢獻自己的才能。」

在老農白向雲的家中,三五個村民扯起拆窯砍樹的事。他們埋怨央視記者保留了採訪常家雄的鏡頭而捨去了高傑村村民的話,他們試探著問記者:「會不會有啥麻?」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5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2-27 12: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2600

帖子

54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9
6
零下三度II 發表於 2009-2-28 1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024

帖子

21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5
7
睡不好 發表於 2009-2-28 18:45 | 只看該作者
這就像當年的深圳一樣,反正已經窮的不行了,就折騰吧,也許能折騰出來一條路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9: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