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的三年鄉鎮工作經歷

[複製鏈接]

1344

主題

1773

帖子

115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haiji 發表於 2009-3-17 12: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蔣 濤    發布時間:2009-03-15
  

    2004年底,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由一名村支書考上國家公務員。在常人眼裡這是我人生的一大飛躍,用當地的話說,我算是正式跳出了農門。帶著鄉親們的艷羨與期盼,我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
    第一年:經管統計,讓我逐步熟知鄉鎮的「操作規程」
    按照組織部門的分配,我被安排到一個鄉鎮去搞經管統計員,經管統計是幹什麼的。至今我都沒有完全弄明白。
    上班第二天,我就傻了眼:統計局要求三天內結束經濟普查工作。這項工作已經鋪開一年了,可我上任經管員還只開了個頭,如果按照正規的操作,不管怎樣都無法完成的。沒辦法,我只好閉門造車,把需要的有關數據進行技術處理。整整一個通宵,我竟然把所有的表格都填完了,並且得到了統計部門認可。
    其實,經管統計工作並沒有多少事情,說是管理財務吧,在鄉鎮,你只是一般科員,別人根本不理睬你。份內的工作只是每個月報一次規模企業收入等數據。其實在我所在的鄉,並沒有議價規模企業。沒有規模企業不稀罕,但沒有規模企業收入數據絕對不行,因為直接體現著當地的政績。沒辦法,我只好絞盡腦汁杜撰數據。這數據申報也難啊,請示領導,得到的答覆總是:你看著辦。
    報多少合適呢?報太大了,會被上面列為典型,謊扯大圓不了不行,如果上面要實地看就露餡了;報小了呢,又怕排不上名次。每次填報數據時,我還得通過各種渠道到其他鄉鎮去刺探軍情。有關人士說,這項工作還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呢!
    在鄉鎮,經管統計員屬於閑雜人員之列,整天無所事事。但有一次經歷,開始使我懂得個工作不可小覷。
    有一次統計局要求上報半年度有關數據,請示領導后,我把人均純收入一欄寫上3600元。統計局一位工作人員好心指點:既然是半年度報表,這欄填的應該是半年度的純收入」,這項工作我本來就不懂,內行的話不可不信,於是我大筆一揮,就改成了1800元。沒想到不久后,在一次會上,鄉黨委書記對我大發雷霆:「 你是搞支部書記出身的,你想想,一個農民的人平純收入能報成1800元嗎?」原來,統計局那個工作人員好心辦成了壞事,那個表格填的應該是年度人平純收入。儘管我找到統計局,百般解釋,但是都無濟於事,因為白紙黑字,都是我自己填的,怪誰呢?半年度的經濟狀況排位,我鄉全縣倒數第一。
    第二年:機關財糧,讓我逐步摸清鄉鎮的「經濟狀況」
    第二年,我被調整了崗位,分管組織、機關、後勤、文教、衛生工作。領導說,近期將向組織部門提議,解決我的副科職級問題。讓我工作上要敢於挑戰大梁,機關書記還是個美差呢,掌握著機關財務半壁江山。我心裡美滋滋的,同事們都說,這是領導對我的特別器重。
    機關工作很具體,幹部食堂吃飯必須保證,來客招待要煙要酒不敢怠慢。有次就出了個笑話,x局來檢查,領導叫我每人安排一包煙,但當我發煙時,每個人卻搖手說自己不抽煙的。我很納悶:明明有的人還在抽煙,怎麼會不要呢?後來同事都笑我,是你買的二代金白沙不夠檔次啊,縣裡來的人至少得給「黃盒子」(20多元一包的芙蓉王),稍稍有頭臉的領導必須得給「藍屁股」(30多元一包的芙蓉王)。看來是我剛進入角色,不懂「套路」。
    除了酒店的特殊來客招待外,我們這個小小的鄉鎮,幹部食堂的正常開支至少少了2000元以上。一個月後,我就感到棘手了,財政撥付的2000元開辦費早就用了個精光。按照這個鄉的慣例,財政是不可能按時撥款的,因為根本就沒有錢。
    以前機關的開支從哪裡來的,我開始探尋上任的「竅門」。原來,除了財政的極少撥款外,其餘都靠賒欠。1.2元一斤的米,到米店去賒欠就要1.8元,10元錢一包的煙,年底結帳就要算成12元。經辦人沒有錢,鄉鎮不可能不運轉吧?就只能採取這樣的辦法艱難度日。周邊的商店,鄉鎮都不程度的欠款,有的欠了很多年。鄉鎮的負責,一定程度上與這樣的周轉方式有關係。
    我所遇到的難題是:即使採取這樣的辦法,也都行不通了。因為財政拖欠店主貨款太久,即使高利潤,對店主也不再有任何誘惑力。用店主的話說,至少他們得保證不虧血本。鄉鎮幹部到周邊商店買東西,店主得首先問你:是公事還是私事。如果是公事,他們就都高掛免戰牌。
    許多店主對鄉鎮恨得「咬牙切齒」,經常有人對我開玩笑說:「鄉鎮幹部個個都該槍斃!」有這樣一個笑話私人到一個米店去買米,店主問是哪兒的。我說是鄉政府的,店主沒弄清緣由,丟下一句話:有米也不賣給你。弄得我狼狽異常。
    為了維持正常工作運轉,那段時候,我找親朋好友四處借債。並且找領導軟磨硬泡,再次爭取了5000元錢。後來實在沒有辦法,向下轄的6個村,每個村爭取了一頓稻穀的「贊助」,餘下的就是以個人信譽,繼續到商店欠一部分。年底結賬,還算領導重視,把欠債還清,財政只欠我私人墊付的1500元至今未還——相當於我本人兩個月的工資。
   
    第三年:分工分錢,讓我逐步掌握鄉鎮的「工作實質」
    第二年年初,我早早辭去了機關書記職務,負責的幹部「重新洗牌」,我被安排負責組織、宣傳、統戰、文教、衛生工作。
    組織工作比較繁重,具體負責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新黨員發展、村級班子調整、黨費收繳等。任何一項工作要真正搞好,絕非易事。剛開始,各種文件指示、各種會議工作布置,讓我應接不暇。後來我才發覺,許多事情其實都只是一種形式,根本就無法落實。
    比如村幹部調整,鄉鎮沒有直接任免權,現在實行村民自治,只有村民才有選舉和罷免村幹部的權利。在選舉程序中,鄉鎮僅僅只起個組織作用。推選的村幹部有沒有能力?能不能帶領農民致富?鄉鎮政府愛莫能助。
    又如黨積極分子培訓,上面的培訓任務不斷壓下來,而鄉鎮黨委又無權推薦和指定人選。按照現在的黨員發展程序,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對象,必須經過支部決議。完不成任務,上面的幹部政績千分制考核要扣分。所以,沒人蔘訓的時候,我就只好到處找各支部書記說情,請求為本人工作「多多捧場」。
    文教工作更難。人事安排、教學質量都由教育局「垂直」管理,教育系統好像與政府完全脫鉤,根本就不搭理你。去年我所在的鄉聯校校長就換了三任,什麼時候換的?換了誰?四處打聽才得知,其他的情況掌握就更不用說了。最難管的就是現在私家有幼兒園的黑車滿天飛,查禁吧?我又無權扣車。但出了事,我卻要第一個受處分。
    安排我去抓文教工作,領導的初衷是:文教的黨費難收,且占鄉黨費總額的比重較大。直接管文教,有助於黨費的收繳。
    黨費難收?大家肯定都覺得奇怪吧?當初上任告訴我時,我根本不屑一顧,不是黨章上有規定么?半年不交黨費視為自動退黨。但實際情況擺在眼前時,才發覺問題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從本人連續兩年分管組織的情況來看,學校老師和機關幹部的黨費有百分之80的人到年底才交。法難責眾,不可能把這些人都「清除」掉吧?那我豈不是成光桿司令了。真正要動這樣的「大手術」,任何一個領導都不會支持,誰都不想在自己的任期內出這樣的新聞。
    為了收黨費,我必須先與各支部書記建立好關係,有時私人貼錢請他們吃頓飯或打發點小禮品,公事私辦,否則工作就寸步難行。
    三年的時光轉眼即逝。在常人眼裡,鄉鎮工作這份美差,到處都有「油水」可撈,甚至有段時間鄉鎮幹部成了加重農民負擔的罪魁禍首,成了貪污腐敗的代名詞。
    其實,鄉鎮幹部總有著太多的無奈,在現行的體制中,鄉鎮幹部是「清涼油」——包治百病,實際上什麼都治不好。上面太多的考核,太多的達標,太多的會議,太多的任務,使鄉鎮幹部疲於應付。這些工資待遇極低的「老鄉」們,還必須為了自己的生計忙於奔波。什麼時候鄉鎮幹部能真正擺脫生計的壓力、擺脫各種「鐐銬」 的羈絆,真正全心服務於「三農」呢?
清貧仍能讓我自得其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3: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