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化曆史] 2月23日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2-23 01: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小波青城起義(993年)-----

    王小波(?-994),四川青城(今都江堰市)人,茶販出身。在茶葉被官府壟斷專賣的情況下,他生計無著。
    公元993年(北宋太宗淳化四年)春天,四川旱災,人民饑餓難挨,官府卻"賦斂急迫",迫使農民揭竿而起。王小波對一群饑民說:"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得到群衆擁護,10天之內,就有幾萬人參加,其中有不少的"旁戶"(即客戶)也來報名參加。
    2月23日(正月二十九日)王小波率衆在青城(今灌縣西)起義。

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伏契克誕辰(1903年)-----

    1903年2月23日,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出生於一個工人家庭。伏契克 1921年參加捷克共産黨。在德國法西斯佔領捷剋期間,他積極進行地下鬥爭。1941年任捷共地下中央委員。1942年4月,因叛徒出賣,被德國法西斯逮捕。他在獄中寫成了享有崇高聲譽的《絞刑架下的報告》一書。1943年9月8日英勇就義。
    《絞刑架下的報告》一書後被譯成80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家發行,成為全世界進步人們共同的精神財富。這本書的中譯本早在50年代就在中國出版,並一直在青年中廣為流傳,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韋爾塔奪得墨西哥,馬德羅被殺(1913年)-----

    1913年2月23日深夜,墨西哥被黜總統弗朗西斯科·馬德羅與副總統在首都的大街上被害死。馬德羅和先於他被殺死的兄弟都是「逃跑法」的犧牲品,該條法律規定可以開槍打死任何被認為是拒捕的人。
    在死一般寂靜的深夜中,兩輛載有士兵的汽車押送馬德羅去監獄,這可能是為了他的安全。據早些時候就已宣布為臨時總統的維多利亞諾·韋爾塔將軍說,有一夥帶有武器的人向衛兵發動襲擊。兩名在押者都想逃跑。韋爾塔答應進行「嚴格調查」。
    馬德羅曾領導了為推翻獨裁者波菲羅·迪亞斯而進行的1910年革命。他被稱為「民主改革者」。可是事實證明並非如此。2月9日突然爆發了另一場革命,其領導者是被驅逐的獨裁者的一個侄子——費利克斯·迪亞斯。這場革命9天就結束了。
    當馬德羅走進國家宮內的大廳時他發現自己成了自己部隊的俘虜。
    馬德羅總統的兄弟古斯塔沃已先於他在迪亞斯控制的兵工廠被害。迪亞斯與一直反對他的軍隊司令韋爾塔達成一筆交易。衆所周知,古斯塔沃是他兄弟馬德羅的行政當局內的實權派,許多人指控他犯有貪汙罪。他遺留的財産為500萬美元。
    古斯塔沃在他被害的那天犯了一個錯誤:他與韋爾塔和其他人在餐館吃飯。當韋爾塔將軍知道總統已被俘後,就將古斯塔沃交給了迪亞斯。美國人沒有介入這場鬥爭,但為了防備萬一,已有4000人的軍隊開往邊境。

英國音樂偉人愛德華·埃爾加爵士去世(1934年)-----

    愛德華·埃爾加爵士年邁的英國音樂偉人埃德華·埃爾加爵士(1857—1934)於1934年2月23日去世。他是一位管弦樂隊的音色大師,留下了兩部交響樂、一部小提琴協奏曲、一部大提琴協奏曲以及許多室內音樂和合唱樂曲作品。



周恩來到皖南新四軍軍部傳達黨中央指示(1939年)-----

    1939年2月23日,周恩來代表黨中央到皖南雲嶺新四軍軍部傳達黨中央關於發展遊擊戰爭、發展人民抗日力量的指示,並敦促項英貫徹敵後發展的指示,確定新四軍的戰略方針是向南鞏固,向東進攻,向北發展。
    4月21日,黨中央發出《關於發展華中武裝力量的指示》,指出華北的中心任務是鞏固工作,華中是我黨發展武裝力量的主要地區,在戰略上華中為連接華北、華南的樞紐,關系整個抗戰前途甚大。

楊靖宇壯烈殉國(1940年)-----

    1940年2月23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楊靖宇,由於叛徒告密,被日軍包圍,寡不敵衆,以身殉國。 楊靖宇所率抗聯第一路軍各部指戰員在缺衣少食的條件下,與超過自己幾十倍的敵人作戰,困難日益加重。特別是進入冬季以後,指戰員們常常冒著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與敵搏鬥,有時一日數戰。許多優秀指揮員相繼犧牲,部隊減員很大。楊靖宇、魏拯民等領導人決定將各部編成小股部隊分散活動,以衝破敵人的圍攻。1939年末,楊靖宇率領一部隊伍轉赴蒙江縣境活動,在蒙江、輝南之間山區轉戰50餘天,戰鬥達30次之多。
    2月23日,楊靖宇在蒙江縣保安村三道威子被日僞軍層層包圍。楊靖宇毫無懼色,在數日粒米未進,身體極度虛弱的情況下,他背靠大樹向敵群猛烈射擊,最後在敵人密集射擊下壯烈犧牲,時年35歲。



蘇聯作家阿·托爾斯泰逝世(1945年)-----

    1945年2月23日,蘇聯作家阿·托爾斯泰逝世,終年62歲。
    阿列克賽·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83—1945),蘇聯作家。出身貴族。十月革命前的作品,主要寫俄國貴族地主的破産和墮落。革命後僑居國外,1923年回國。代表作長篇小說三部曲《苦難的曆程》(《兩姊妹》)、《一九一八年》、《陰暗的早晨》)、描寫革命初期和國內戰爭時期蘇聯人民的英勇鬥爭和知識分子思想轉變的過程;長篇小說《彼得一世》和劇本《伊凡雷帝》均取材於曆史。還寫有歌頌察裏津保衛戰的長篇小說《糧食》(一譯《保衛察裏津》)。
    衛國戰爭時期寫有許多政論和短篇小說,鼓舞人民同法西斯德國進行鬥爭。還寫有科學幻想小說和民間故事。

萊蕪戰役生俘李仙洲,殲蔣軍七個旅(1947年)-----

    1947年2月23日,華東野戰軍在萊蕪地區殲滅蔣軍李仙洲部7個旅。1月底,國民黨調53個旅31萬兵力由南北兩線進攻山東解放區,企圖南北夾擊,國民黨軍參謀總長陳誠親抵徐州指揮。華東野戰軍以2個縱隊在臨沂附近阻擊南線蔣軍,造成主力與之決戰假象;同時以主力7個縱隊迅速隱蔽北進。2月20日至23日,華東野戰軍主力將北線南下之蔣軍全部圍殲於萊蕪地區,殲其7個旅6萬餘人,生俘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副司令李仙洲,收複城市13座,使山東解放區的渤海、魯中、膠東3區連成一片。

愛國教育家、南開學校創辦人張伯苓逝世(1951年)-----

    張伯苓(1876—1951),名壽春,以字行,漢族,1876年4月5日生於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畢業,後在海軍軍艦見習。中日甲午戰爭後,主張教育救國。1898年在嚴修所設家館教授西學。1904年與嚴修等創辦敬業中學堂(1907年遷天津南開地方,後改稱南開學校)。1917年留學美國。1919年與嚴修籌辦南開學校大學部,成立南開大學。1923年和1928年創辦南開女中部和南開小學部。制定「允公允能」校訓,提倡科學,重視體育。1936年在重慶創建南渝中學(1938年改名重慶南開中學)。1938年任西南聯合大學校務委員會常委。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曾任國民參政會副議長、中央監察委員。1946年參加組織中美文化協會和民治促進會。1948年任國民黨政府考試院院長,不久辭職。1950年到北京,後病逝。
    有《張伯苓教育言論選集》。



中國電影《紅高粱》榮獲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1988年)-----

    1988年2月23日中國電影《紅高粱》榮獲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泰國軍人接管政權(1991年)-----

    1991年2月23日,泰國武裝部隊最高司令順通·空頌蓬和陸、海、空三軍總司令及警察總監組成國家安全委員會,宣布接管國家政權。據軍方人士透露,前總理差猜·春哈旺及20日剛被任命為國防部副部長的阿鐵·甘朗逸已被拘留。25日,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順通宣布,將在一周之內成立臨時政府,在6個月之內設立立憲機構,進行大眩3月2日,泰國王普密蓬任命59歲的前外交官阿南·班雅拉春為臨時政府總理。

我國首次在國際冬奧會獲獎(1992年)-----

    1992年2月23日,為期16天的16屆冬季奧運會在法國阿爾貝維爾閉幕。我國女運動員葉喬波獲兩枚銀牌、李琰獲一枚銀牌,這是我國首次在國際冬奧會獲得獎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沙發
jvmpzh 發表於 2008-2-23 05:05 | 只看該作者
我國首次在國際冬奧會獲獎(1992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3
jvmpzh 發表於 2009-2-24 07:4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YLASH 於 2008-2-23 01:42 發表 [[文化曆史]  2月23日 - 文化沙龍 -  backchina.com]  
中國電影《紅高粱》榮獲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1988年)----- ...


剛看沒多久哈~~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2: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