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拿一半,退一半:貪官的「風度」從何而來?

[複製鏈接]

214

主題

2382

帖子

680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gicthinkpad 發表於 2009-2-24 17: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2月18日,記者從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原臨汾市煤管局局長楊吉春因收受賄賂2192700元,另有5631168元不能說明合法來源,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7年。在這些煤老闆眼中,楊吉春雖然也貪,但貪得「有風度、有尺度」,對於他們拱手送上的禮金,總是拿一半,退一半,這讓煤老闆們挺驚訝的。

    最近這貪官鬧得真有意思,實在搞笑。前日,重慶市地產集團原董事長王斌自設受賄門檻,最多10萬元,這不,又來了個「拿一半,退一半」。他們都是錢貪得不少,膽兒也不大不小。然而令人大開眼界的是,相較於其他貪官的瘋狂,他們似乎更有「儒貪」之風範,貪賄之法自成體系,有原則,有風度,似乎更懂得「經營」,面對於此,不能不說他們「太有才了」!為什麼一個貪官也會講「風度」、講「 尺度」?分析其心理深處,到底隱藏著什麼東西?

    首先,作賊心虛,「怕」。不論衛生部專家所說的「人越腐敗,死得越快」理論是否正確,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大凡作貪官都可能心虛,都有心理毛病,畢竟他們干著違法犯罪的勾當,侵害著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特別是當前我國反腐敗的決心和力度之大,就是有些退休的官員也被揪了出來,這些足以令在職的貪官們感到膽寒。有幾句話說得好,「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因而,在人家行賄款中,退掉一部分,就是自我安慰的一個辦法,而恰恰是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暴露了貪官貪婪和心虛的矛盾心理。

    其次,掩耳盜鈴,「精」。拿一半,退一半,有點象中國人之間傳統的「禮尚往來 」。在這位貪官看來,禮尚往來可以改變事件的性質,這是親戚朋友之間的一種友情交往,你來我往,很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嘛。前幾年,也就有那麼一個貪官,在法庭辯解時說,我收是收了人家東西,但我也給了他們東西,你來我往,算什麼受賄呢?我想這位貪官心裡恐怕也是如此,從而有意迴避法律的懲處。殊不知聰明反被聰明誤,如此伎倆,不過是掩耳盜鈴,以為誰都不清楚,就自己明白。

    最後,薄利多收,「貪」。這其中似乎融合了更多的經營理念和健康理念,從經營角度來看,「薄利多收」是一種長期經營的理念,是長遠戰略,可以更多地吸引行賄人;而從健康理念來看,少吃多餐也是不錯的選擇。可是,「不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縱使收錢少了,可是「惡」的性質始終沒變,何況從次數和總數來看,已經是大大犯「惡」了。

    其實,不論貪官有什麼受賄原則,總之受賄就是受賄,不論貪官貪得有多麼風度,有多麼尺度,侵犯了法律的尺度,就沒有了風度、沒有了尺度,貪官永遠都是貪官。風度是自我感覺的,尺度是自我定的,可是法律卻不是自家的,它可不管你的什麼「風度、尺度」,只論法律本身的尺度。

    然而,從這些貪官的心理背後,恰恰能夠給我們預防腐敗以更多的啟示,完善預防機制,真正讓官員不想貪、不敢貪、不能貪,就是一點也不行。 (網友:孫曉波)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2/24/content_10881002.htm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29

主題

2518

帖子

87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4
沙發
belayashma 發表於 2009-2-24 21:33 | 只看該作者
產業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28

帖子

10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8
3
F.Z 發表於 2009-2-24 22:06 | 只看該作者
好貼,精彩,謝樓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