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外婚姻:想說美滿不容易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9-2-20 15: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海外華人婚姻因其特殊的生存環境和異域文化的影響,具有與眾不同的鮮明特徵。說它光怪陸離也好、世俗現實也罷,畢竟分分合合、反反覆復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奈及利亞最大城市拉各斯,當地華商、湖南長沙人張羽和他漂亮的夫人,夫唱婦隨,開了一家名為「味道」的夫妻店。 (資料照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當地時間2008年10月16日,美國南加州華人支持加州婚姻修憲提案,倡導一男一女婚姻制。(資料照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前紐西蘭的王小姐和筆者的一位朋友感慨,生意夥伴突然訣別紐西蘭返回中國,一時間生意只能由自己打點,搞得心力交瘁。朋友乍一聽,備感突兀:「你的那個生意夥伴不是3個月前剛剛在紐西蘭與一個本地華裔結婚嗎?」王小姐淡淡一笑:「離婚了!而且也不理睬紐西蘭關於離婚需要分居兩年的規定,一走了之。」

  朋友聽後足足愣了半晌,霎時覺得海外婚姻這「圍城」好似菜市場一般,出入得也太隨意了。其實部分海外華僑華人婚姻傳出的嘈雜不和之音,時時不絕於耳。

   馬先生的故事——

      天涯相隔勞燕分飛

  幾年前,馬先生隨同一個電視攝製組到美國紐約拍片,然後就不顧國內妻女的反對留了下來。初來乍到,馬先生也像別人一樣只能做體力活。後來遇到了在國內有過一面之交的李小姐,於是在李小姐的關照下,曾經學過幾年美術的他正式走上紐約大街,成為眾多街頭畫家中的一分子。

  靠著一定的繪畫功底和速描技巧,很快馬先生就在街頭站穩了腳跟,收入大幅提高。為了感謝李小姐當初的關照和指導,馬先生也開始設法照應她。他們逐步走到了一起,在紐約皇後區的艾姆赫斯特靠近北方大道附近租了房子,正式過上了同居生活。

  馬先生在同居前曾告訴過李小姐,他的妻子和女兒都在國內,遲早都要過來,他同妻子的感情很好,選擇同居只是解決一下眼前問題。但在隨後的日子裡,隨著兩人關係逐步加深,李小姐多次提出讓他同國內妻子離婚的要求,一直得不到同意,李小姐便以「上學」的名義搬走,結束了這段近一年的同居生活。

  後來為了事業的發展,馬先生先後去了賓州和加州。兩年前的聖誕節,他帶著一位俄羅斯女孩回到紐約,並告知大家他們已舉行了婚禮……

  像馬先生這樣,最初到海外是沒有合法身份的,回家與團聚對他來說是不確定的奢望。只有按照當地政府的規定與政策,拿到夢寐以求的居留證,才能得到與另一半儘快見面的機會。然而,要拿到居留證又談何容易?

  長期天涯相隔,妻子在國內早已跟別人生活了很長時間,這是在美國奮鬥的馬先生聽說的消息。萬念俱灰之下,勞燕分飛是最好的一種選擇。「4年我寄回去有8萬美元,也算是對得起她了。」

   葉先生的故事——

      有所成就夫妻反目

  2002年浙江青田籍僑胞葉先生跟葉太太在中國駐義大利使館辦理了離婚手續,孩子判給了葉太太。之後葉先生來到了西班牙,從此踏上了尋找配偶的漫漫征程。直到2008年,葉先生才找到一個歸宿——同是老鄉的陳女士,他們計劃在今年下半年辦理結婚手續。

  儘管已經成為過去,但葉先生7年前的這段婚姻還是讓人感嘆不已。已過不惑之年的他回首說,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葉太太出國後幾經輾轉到了義大利,半年後他也持商務簽證來和妻子團聚。兩人出國都為了賺錢,事實上經過夫妻雙方的努力也賺到了不少錢。但後來因為錢的分配和國內子女撫養問題而生齟齬,感情越來越淡。

  過了兩年,葉先生來到西班牙投奔弟弟,葉太太則繼續留在義大利,這段婚姻已經名存實亡了。

  葉先生的故事不是個例。對來到海外的華人男女來說,創業是共同的訴求,而寂寞是最大的敵人。到了海外,面對異國他鄉的陌生環境和巨大的生存壓力,夫妻雙方既是為了創業、共同利益的結合,也是兩個孤單寂寞的靈魂的契合。這種狀態註定了夫妻雙方要共同承擔痛苦和責任。在創業的初級階段,夫妻兩個往往體現出極大的包容性,都在承受巨大的海外生存壓力,都在寂寞里掙扎,而無數中餐館、百元店、食品店、批發倉庫、貿易公司都是夫妻在經營,形成誰也離不開誰的局面;而一旦事業進入穩定期,不再需要對方來承擔自己的壓力和痛苦,人的自私天性漸漸暴露出來,有的男女雙方就生出異心,各自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了。

  葉先生還是慶幸自己最終找到了歸宿,也如願以償地當上了老闆,與陳女士一起經營一家食品店。說到將來的打算,他笑著說希望再開一家店,與妻子各自掌管一家,那樣才更自由一些。

  趙女士的故事——

  為了兒女分合難定

  從餐館跑堂,到服裝店老闆,再到現在的衣工廠老闆娘,趙女士來西班牙已經近10年了,一路都是她自己一個人打拚過來的。而她的老公和兒子一直都在國內。現在她正面對一個自己無法迴避卻難下決心的抉擇:要麼與遠在溫州的丈夫痛快離婚,要不就為了孩子,放棄這裡的生意,回去與丈夫和孩子團聚。

  對於自己所面對的婚姻,她說,只是維持一個形式而已,已經沒有感情。她坦言,他們夫妻兩人過去10年來,只有在她回國的時候才見面,其他時候,大家在兩地各忙各的。要不是想念國內的孩子,夫妻兩人甚至很少通電話聊上幾句。他們分開的時間太長了,無論是思想、對事物的看法還是生活習慣都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趙女士的老公在國內是公務員,因為舍不了那一份安逸,所以始終不願出來。前幾年他們常為了這些矛盾鬧彆扭、爭吵,久而久之,兩人之間連架都懶得吵了。要不是怕離婚會傷害國內的孩子,她早就向丈夫提出離婚了。

  這種因子女問題分分合合的華人婚姻,在海外也比較普遍。子女對婚姻家庭來說,既是財富也是負擔。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重視家庭和子女的傳統觀念對海外華人婚姻的影響。

  吳小姐的故事——

      同居過後家庭解體

  海內外的隔空婚姻對於只能明月寄相思的雙方來說,實際上都是一種考驗。在這種相隔中,相聚不是雙方說了算的,有時候,甚至是遙不可及。對於分離的考驗,有的人迷失了自我,在命運與生活的擺布中,隨波逐流。

  現在南卡羅萊納州一家大公司工作的吳小姐,看上去十分賢淑嫻靜。談起她在新澤西念研究生時與程先生同居一年多的往事,話語中更多的是苦澀。

  來自廣州的程先生是公派的訪問學者,熱情開朗,樂於助人,他的妻兒都在廣州,但來探親時在材料上出了點紕漏,來美的事就這麼拖了下來。而吳小姐自己也在辦丈夫和兒子來美探親的手續,常常去請教經驗豐富的程先生,一來二去,越來越近乎。

  她當時功課十分緊張,沒有多少精力去打工,可屋漏偏逢連夜雨,不順事一件接著一件。她說,過去與丈夫相當恩愛,但自己一個人在異國他鄉,丈夫「遠水解不了近渴」,有煩心事也無人訴說。思前想後,就住到程先生的公寓里同居了。

  他們對外還是以「分租室友」的名義出現。但是終究紙包不住火。吳小姐的丈夫和程先生的妻子先後知道了此事。後來程先生的妻子先來美國,他的家庭首先解體。程先生找她商量,問她是否可以離婚,兩人再組合成新家庭。此刻的她,又覺得對不起也正在收拾行裝準備來美的丈夫,就沒有答應。沒想到丈夫一來,向她攤牌,用自己含辛茹苦又上班又帶孩子的「事迹」,譴責她的負心。她的心一橫,說,那就離婚吧!但她再去找程先生,程先生卻看上國內一個不錯的機會,回國發展去了。

  一場同居,使兩個家庭6口人的人生都受到了嚴重衝擊。

  「臨時夫妻」雖然在旅美華人中比例不高,但是造成的影響可不小,正在顛覆對於愛情和婚姻的觀念。有婚姻專家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人總是得面對現實,但是「現實」到為了解決一些在美國生活的實際問題,就視婚約為一紙空文實在不可取。且不說隨著中國的開放,中外經貿文化交流頻繁,信息流通越來越方便,瞞天過海越來越不可能;就算真的瞞住了,「臨時夫妻」雙方的心靈也不可能不受扭曲。

  石先生的故事——

      堅守感情收穫幸福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苦澀的。也有海外的華人跨越了時空給婚姻帶來的距離,堅守內心的一方凈土,使雙方的感情如濃烈的醇酒,歷久彌香。

  石先生是5年前來到西班牙的,一直在一家餐館做大廚。但他卻受到了很多人的嘲笑——一定是生理上有病。因為他從來不拈花惹草,更沒有「搭鋪」同居,就是固守著那一份對家中妻兒的真情。每個禮拜給家裡打兩三次電話,透過網路看看國內的老婆孩子就是他最大的快樂,看著兒子一天天的長大,他覺得在這邊吃苦都是值得的。

  5年來,石先生回國的時間,加到一起還不到1年。但這種狀況沒有使他和妻子的感情生變。沒事的時候,他就打個電話給妻子,聊聊生活的小事,了解彼此的生活。遇到什麼不順心或不如意,他也喜歡跟妻子說。用他的話來講,給妻子打電話是在幫他減壓。再過兩年,他就要回去了,因為他知道,夫妻是不宜長期分居的,雖然國外賺錢多一些,但生活太艱苦,自己受苦就可以了,他不願妻子和孩子再出來吃苦。對於兩地分居,他認為這是對感情很好的考驗,他覺得是距離拉近了他與妻子的感情,是妻子的寬慰和鼓勵讓他在國外撐了這麼久。

  在海外華人中,很多人都是撇家舍業,隻身來到國外打拚。當與國內的另一半天各一方,過上牛郎織女般遙遙相望的生活時,每一個孤身在外的人都要經曆命運帶給他們的許多考驗。這些考驗既有身心上的,更有感情方面的。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隔空生活中,你還是原來的那個你嗎?對萬里之遙的另一方,你的感情依然還會完好如初嗎?對於這些問題,每個人在實際生活中,都有不同的回答。

  像石先生認為,雖然夫妻兩人天各一方,但是精神上的依託勝過肉體。家,才是真正的避風港灣,家中的妻兒老小就是他們在這邊奮鬥的動力,對家人的思念和責任是他們在異國他鄉沒有做出虧心事的支柱。
2009,我等你……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2-20 18: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0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3
3
嘉士伯 發表於 2009-2-25 08:27 | 只看該作者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be away from the family!  Try not to do s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6: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