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現場調查:旱災暴露出了中國農業什麼問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2-21 11: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雷宇      發表於 2009-02-20 15:40:56

去年10月份開始,一場自1951年以來少見的乾旱正在中國北方多個省份蔓延,包括安徽、河南、山東、山西、山東等15個省份,尤其是冬小麥等農作物受旱嚴重,受影響的農作物達到1.4億畝,另外有370萬人、185萬頭大型牲畜發生飲水困難。而在這一系列數字後面,所代表的更是眾多靠著這片田地生活的農民,到底這場旱災給他們帶來的什麼的影響?而透過這場旱災又能給人們帶來何種啟示?



整個春節,安徽亳州利辛縣的農民譚標一家都在焦慮中度過,因為有一個大腦有殘疾的哥哥,還要有生病的爺爺奶奶要照顧,譚家一直都沒有擺脫貧困。年輕的譚標曾經在外打工,但金融危機又造成了他的失業,目前家中的收入來源除了兩頭牛,就主要靠十幾畝田地。但從去年10月份開始,當地就一直沒有下雨,入冬后又突然出現了一段零下十幾度的異常天氣,這個無雨無雪又氣溫過低的冬天讓他家的小麥開始大片的泛黃。


實際上,這樣異常的天氣並不僅僅發生在利辛,今年入冬后,受季風影響,在長達3個多月時間北方諸省一直缺乏有效降雨。這也讓整個安徽省在這次旱災中受旱嚴重,被影響的麥田近七成,面積達2800多萬畝。除了安徽利辛縣全縣受旱面積達到172萬畝,在安徽小麥主產區的蚌埠,旱災也使這裡350萬畝小麥受到影響。往年的這個時候這裡本該是一片綠油油的麥田,但現在田地已經變得稀疏,而且到處可以看到已經枯死的麥苗。


田地里,有灌溉條件的農民正在抓緊時間從附近的電管站抽水進行灌溉,由於立春后正是小麥進行分櫱的關鍵期,需要充足的水,但因為乾旱一些麥苗出現死亡,有農民就說即使現在澆了水,小麥分櫱已經受到影響,以後的減產是肯定的了,已經有農民開始擔心儲存的糧食是否夠吃。

而與安徽緊緊相鄰的河南省也受到了乾旱的影響,受旱面積超過6成,達4519萬畝,其中有50萬畝的麥苗枯死。在河南開封蘭考縣的市皓村,農民黃現記面對著他們家的10幾畝小麥也感到一籌莫展,乾旱導致地中的麥苗很多已經從根部就已經枯黃,往年能收成7、8千斤小麥,今年卻面臨特大旱下的減產甚至絕收。


在河南中部許昌一些建在山崗上的村落,因為地勢的原因,地下水抽取困難,往年農民們也並不澆地,完全靠天吃飯,今年的旱災卻讓村民們連飲水也出現了困難。許昌禹州的西里庄村,既沒有大口井,村頭的小河也基本乾枯,只有極少數人家自己打的水井中還能打出些水,但用一天一夜的時間,抽出的水也只能接滿一盆。為解決飲水問題,村民們甚至要到井中能抽出水的人家買水喝。村民王明珠家的水井現在就成了村裡一千多戶人的救命井,一車水通常是5毛,比去年漲了2毛錢,買水的還是絡繹不絕。不過現在這口井也出現了水位下降,抽水機開一會就要停一會才能再抽出水。


旱災不僅讓種田的農民感觸頗深,就連鄉鎮的糧站老闆也感同深受。出於對今年收成情況的擔憂,農民們紛紛減少了出售家中的小麥,一些私人糧站的小麥收購竟然比去年減了九成。而北方省市的乾旱也讓千里之外的南方同樣感受到連鎖反應,在深圳,由於擔心糧價會飆升,一些市民開始囤米。

對於嚴峻的旱情,國家防總在2月4號宣布啟動二級抗旱應急回應,2月5號又宣布升至最高級別一級,這也是中國首次啟動這個級別的抗旱應急回應。農業部、中國氣象局、水利部也紛紛派出調查組深入旱區,實地了解旱情,指導農民的抗旱工作。中央財政特別撥付4億元救災資金。而包括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內的領導人也做出批示,要求必須採取一切措施保證夏糧收成。總理溫家寶和農業部部長孫政纔則分別到河南和安徽視察。


    政府也加緊部署,投入到這場抗旱的戰役中。截至2月8號的統計,北方冬麥區8省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數1349萬人,開動機井126萬眼,泵站2.18萬處,抗旱機動設備178萬台套,出動機動運水車輛28萬輛,累計投入抗旱資金32億元。河南省甚至調用軍隊,用大功率水泵從河中抽水,透過管子輸送到幾百米外專業的澆水車中,再開到2公裡外的農田中澆水,幾十台澆水車不間斷的輪流抽水灌溉。



安徽亳州利辛縣應對乾旱主要採取了由政府出資用3級提水的方式,用大功率水泵從附近的河中抽水到溝渠,再引入到田地邊上的水溝中讓農民灌溉。


不過仍然有很多農民面臨抗旱澆灌水源的缺乏。在利辛縣的一些農村,可以看到一邊田地的小麥枯黃的可以用打火機點燃,另一邊卻是綠色的情景,造成這樣的差別就是因為一邊的田地有水灌溉,另一邊則沒有水。而在旱情開始蔓延時,當地農民甚至還出現過搶奪水源的現象


旱災嚴重時,當地的農民在溝河裡挖溝圈水,由於一天一夜的時間只能圈到夠澆2畝地的水,這些水也不夠兩台抽水機共同作業。為了搶先讓自己家的地得到灌溉,農民們只好拿著席子被子守在河邊徹夜守候,爭搶珍貴的澆水機會。   


水源的缺乏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於水利設施建設的不足而導致。由於常年風調雨順,加上氣候原因,安徽很多村莊的水利設施往往關注排澇,而缺乏應對乾旱的功能。甚至因為使用較少而常年沒有維修。


在安徽利辛縣新建村農民楊萬益的記憶里,村裡的水渠還是在上世紀80年代修建的,當時他也和其它村民一道參與了修建工作。不過從那時候開始這個像土堆一樣簡陋的水渠就一直沒有得到過修繕,再加上農民們覺得利用率不高不愛惜,從兩年前開始就被毀掉了。


早在1950的毛時代時,中國靠著農業合作化、集體化制度,用大鎚鐵鍬、手推肩扛的人海戰術完成了人類文明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農業灌溉革命。截止「五五計劃」的結束時的1979年,全國擁有有效灌溉面積7.3億畝,佔世界灌溉面積的1/4,居世界首位,人均灌溉面積超過了世界人均水平。


不過,隨著包產到戶和取消農村勞動積累公、義務工。這些集體水利工程大多遭擱置或荒廢。這在河南的一些村莊更為明顯。在河南許昌禹州的樓子趙村,沿著村頭一條一公里長的灌溉渠能走到河邊,曾經這條渠向整個村莊4個生產隊的500多畝地輸送過水源,但現在渠裡面除了坍塌的外牆就只有一些燒過的秸稈。


一項數據顯示,中國大型灌區骨幹工程建築物完好率不足40%,工程失效和報廢的逼近3成,導致個別地區可灌面積減少近半。到2003年,中國19.5億畝耕地中,還有11.1億畝要靠天吃飯。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的學者孔祥智看來,這次旱災暴露出中國的農業基礎設施已經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不光水源讓人頭疼,隨著澆水次數的增多,農民們也開始感到沉重的經濟壓力。雖然安徽各地的政府為了鼓勵農民抗旱,每澆灌一畝地會給予農民30到40元不等的補貼,但是澆地再加上種子化肥等產生花費,還是讓今年種地的成本也比往年高了近一倍。

安徽利辛縣鄭王村農民宋利芳算過一筆賬,因為人力不足的原因她需要找人幫助澆水,請人澆地的費用再加上抽水機使用的柴油,帶上春管時給地里加的化肥,一畝地澆灌一次至少要120多塊錢。現在田地已經澆灌了一遍,如果幹旱再持續還要再澆灌一到兩次。按往年收成好的時候,一畝地可以打8、9百斤糧食,今年的乾旱下,產量至少要減少一半,以每斤糧食不到9毛錢的收購價,拋去成本,種地實在是賺不到什麼錢。


對一些精打細算的農民來說,種田反而不如出門打工划算。26歲的利辛縣農民都成成就更關注金融危機對農民工的影響,反而並不看中這次旱災造成的家中糧食減產。對他來說,如果因為金融危機失業了,將會造成家中巨大的經濟損失,導致日子不好過。


而在長期研究三農問題的學者溫鐵軍看來,目前對於抗旱不再有以往那種全國總動員的形式,農民則成了抗旱主體,但是長期以來農民收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災害導致的成本增加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積極性,進而會威脅到中國的糧食安全。當務之急是提高承擔國家糧食安全的地區和農民的財政公平性。



儘管仍面臨這樣那樣的困難,但在各地政府加大重視和紛紛採取相關措施后,大部分農民的受旱田地也獲得了澆灌。截止到2月8號,8個省受旱區的受旱麥田已經灌溉了五成以上。而由於氣象部門預測,從2月8號開始,一股冷空氣來臨,部分受災的地方將會迎來久違的小雨,氣象部門也紛紛做好了人工增雨的準備。


2月8日的安徽亳州市利辛縣也進行了這樣一場人工增雨。


隨著一枚枚增雨火箭的發射和飛機播灑增雨劑,利辛當地從早上開始飄下的毛毛細雨明顯的增大了。既是利辛縣從去年10月開始最大的一場降雨,也是入冬后的第一場降雨。


這次的人工增雨,安徽省出動了4架飛機,耗時5個小時,集中在乾旱最嚴重的安徽淮北地區,播撒增雨劑。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災區也開展了人工增雨的作業。不過氣象專家表示,達到中雨量級的降水主要分部在河南沿黃河一帶,其餘大部地區雨量在1毫米左右。對解除旱情幫助非常有限。


一場小雨並沒有完全消除農民們的擔憂,在2月9號的元宵節,雖然慶祝節日的鞭炮已經提早在利辛縣的村莊里響起來,也有人家會炒上幾個好菜和家人團聚,但更多農民還是在給自家田地小麥澆水和施肥中度過,他們中也有人打算在將小麥全部澆灌完畢后,到外地打工,旱災之後,能夠多賺些錢,緩解這次的損失,成了他們最大的心愿。



根據國家防總統計,在抗旱措施和近期一些地方降雨的共同作用下,截止到15日,全國作物受旱面積比最高峰時的1.6億畝減少三成。有學者就分析如果目前的乾旱情況得以緩解,那麼根據估計,今年冬小麥的產量大致會減少5%,對中國的糧食安全影響不大。而討論這次的乾旱原因,它主要是由季風引起,亞洲季風是歐洲的兩倍,既會造成豐富的降水也會造成乾旱兩個極端,但由於全球變暖,季風影響乾旱也有向中國南方發展的趨勢。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沙發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2-21 12:1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新鮮人 於 2009-2-21 11:10 發表 [現場調查:旱災暴露出了中國農業什麼問題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雷宇      發表於 2009-02-20 15:40:56

去年10月份開始,一場自1951年以來少見的乾旱正在中國北方多個省份蔓延,包括安徽、河南、山東、山西、山東等15個省份,尤其是冬小麥等農作物受旱嚴重,受影響的農作物達到 ...


我早說過農村水利建設年久失修. 水電部應該問責.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04
3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09-2-21 16: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4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2-21 16: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5
Hanxin 發表於 2009-2-21 16:4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新鮮人 於 2009-2-21 11:10 發表 [現場調查:旱災暴露出了中國農業什麼問題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雷宇      發表於 2009-02-20 15:40:56

去年10月份開始,一場自1951年以來少見的乾旱正在中國北方多個省份蔓延,包括安徽、河南、山東、山西、山東等15個省份,尤其是冬小麥等農作物受旱嚴重,受影響的農作物達到 ...

從中央到地方
耍嘴皮子都在行

引進外資只看錢
那管環境最優先
斷子絕孫黑心場
傷天害理自滅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2925

帖子

78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83
6
無敵小子 發表於 2009-2-22 01:35 | 只看該作者
好啦好啦,這幾天的大面積降雪基本緩解了大面積的旱情,7個省現在只有一個省米有降雪了。老天憐憫眾生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04: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