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引自:
1. 來源:中國青年報 哈佛牆上的訓言開國際玩笑 作者承認編造
2. 網路誤傳 #2 笑破肚子的超爛英語: 哈佛圖書館自習室牆上的訓言
最近國內網上有個非常流行的貼子。有些是中文的, 有些是英文的, 也有雙語的。 標題有些是
」哈佛的凌晨4點「
」哈佛大學校訓,"
「哈佛大學圖書館警句「
」哈佛圖書館自習室牆上的訓言」。
"哈佛大學圖書館的牆壁上,鑲嵌著這樣20條訓言."
"ALLOCUTIONS ON THE WALL OF THE 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
"Aphorism ON THE WALL OF THE 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
"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 Study Room Wall VTC Statement"
更有個投機人士把它用來出書賣, 還有一個不倫不類的英語標題 ("ALLOCUTIONS ON THE WALL OF THE 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 作者:DannyFeng(丹尼·馮)!
中文版本只有一個, 英文版本至少有5個;以下引用是最爛的兩個英文版本。五個英文版本中兩個是不同意這是哈佛的警句, 只是討論如何做一
個適當的中翻英譯文,算是有些水平.(兩個譯本是: "新東方 黃老邪: 哈佛圖書館訓言」——英文中的甲骨文" ,"答+討論: 請教《哈佛大學圖
書館警句》的比較正確一點的翻譯 " 見供參考 1 & 3.)
以下引自英語都是錯到不清不楚不知所云的軟體譯的兩個英文版本.
例如:
超爛英語版 #1
例
3. 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兩個"is" 何也?這句的主語是什麼?
6. Studies this matter, lacks the time, but is lacks diligently."is lacks" 是什麼語法?; "lacks
diligently" 是什麼語法?不符合任何哪門子英語語法。
19. Even if the present, the match does not stop changes the page. 這句是說什麼?
20. Has not been difficult, then does not have attains.這句是說什麼?
===
超爛英語版 #2
這幾句是說什麼?
13.Now the Halazi mobility will become tomorrow's tears. 這句是說什麼?Halazi mobility 是什麼? 不知所云
的軟體譯的英語.
17.Representatives income level of education. 這是什麼語法?
18. End the day will not come again. 這句是說什麼?
20. Not difficult, it nil.是什麼英語?
現在把中文貼出來, 你便可知曉是什麼意思。 請不要笑破肚子。
Examples:
1.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3.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6.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
17.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一天過完,不會再來。
20.沒有艱辛,便無所獲。 都是假的!(都是瞎扯的!)
都是假的!(都是瞎扯的!)
這是很明顯的機器翻譯英語.
先有中文,(出自一個中國人的手, 不是哈佛的), 後有人用 yahoo的 babelfish 把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譯
成"This moment will nap, 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 把"6.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 譯成語法錯誤的"...is lacks diligently."之後,有更錯的英語版,
如把 "淌的哈喇子,"( 13.現在淌的哈喇子,將成為明天的眼淚.)淌的哈喇子譯成 不知所云的軟體譯的英語"Halazi mobility", "20.
沒有艱辛,便無所獲。 "譯成 不知所云的 "Not difficult, it nil."
起先傳是"哈佛圖書館自習室牆上凌晨4點中國學生塗鴉留言" 后搖身一變成為"哈佛大學圖書館的牆壁上,鑲嵌著這樣20條訓言"!有人說可能起
源於 2008 第7期《讀者》,但是《讀者》,往往抄襲網際網路上的資料,而不檢查其真實性.
把它拿給哈佛看看,說是它們的訓言, 它們一定笑死或氣死。哈佛圖書管牆上沒有這樣的爛英語訓言。把它拿給哈佛看看,說是它們的訓言, 它們一定笑死或氣死。哈佛圖書管牆上沒有這樣的爛英語訓言。
這是網上誤傳的. 並不是哈佛大學圖書館警句. 英語都是錯到不清不楚, 那會是「哈佛校訓, 書館自習室牆上的訓言「? 更且這樣的訓言顯得也
太功利了點,與哈佛的校訓風格和目標截然不同. (哈佛大學校訓原文是拉丁文: 「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 (Make friends with Plato and Aristotle, but above all, make friends with Truth
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
====================
以下引自: 中國青年報 哈佛牆上的訓言開國際玩笑 作者承認編造
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接到上海市田園高級中學英語教研組組長陳應宏老師的來信,反映部分媒體刊載的「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內容不真實。他擔心,披上「哈佛」外衣的這些原本不存在的「訓言」,會通過其他報紙雜誌、網際網路等,以訛傳訛,流傳越來越廣。
無中生有的「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
「One day,has not been able again to come.」(一天過完,不會再來。)
「Studies this matter,lacks the time,but is lacks diligently.」(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
……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這些錯誤頻出的英文版「哈佛圖書館自修室牆上的訓言」,陳應宏恐怕不會想到,他會在某一天與大洋彼岸的哈佛大學圖書館建立聯繫。
陳應宏在2009年12月初被告知,學校要請廣告公司製作一批中英文對照的標語展板,內容是20句哈佛圖書館牆上的中英文訓言。然而,當發現這些訓言的英文「一塌糊塗」,有的連主語都沒有時,他感到非常意外,並在去年12月14日給哈佛大學圖書館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向其求證是否有這些「訓言」。
第二天,哈佛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 Deborah Kelley-Milburn回復了陳應宏的郵件:「已經有很多人就這個問題詢問過我們。我想,這是一
個在網際網路上流傳的民間傳說。我們哈佛大學里的各家圖書館(哈佛大學共有70餘家圖書館——記者注)都沒有這類『訓言』。」
他進而求證:哈佛大學的校訓是什麼?結果被告知,哈佛大學的校訓是拉丁文「VERITAS」(即中文「真理」的意思——記者注)。這一校訓與陳應宏提出質疑的那20句所謂的「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顯然大相徑庭。
偽「訓言」傳播路線圖
記者發現,至少可以追溯到2008年3月1日,在一些網路論壇上就有了對這個話題的討論。有網友在一個名叫「雨巷尋香」的交流英語翻譯論壇上發帖,討論「《哈佛大學圖書館警句》的比較正式的翻譯」。
發起話題的論壇管理員稱,網上流傳的關於哈佛大學圖書館牆上的一些中文語句「被譯成不明不白的英語,有些更被傳為『哈佛校訓』」。他擔心,網上亂傳的東西,會被一些人誤以為英文佳句範例。
記者發現,在原始帖子中的中英文警句共20句,其中,中文的內容與此後刊發在雜誌和圖書上的幾乎沒有差別,但英文的內容卻與此後的版本差別很大。
該帖很快在「雨巷尋香」論壇中引起熱烈討論,管理員對一些重要的進展進行批註。例如,他指出,有些英文警句實際上是通過相關軟體從中文逐字逐詞「翻譯」過來的。
2008年3月,《讀者》雜誌在當年第7期上刊登了作者署名為「愛誰誰」的《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一文,但只有中文內容。
同年6月,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一書。作者是丹尼·馮,他在簡介中稱自己1991年畢業於北京某高校,彼時就職於美國密歇根州的一家公司。有媒體報道,中關村圖書大廈2008年12月29日至2009年1月4日排行榜中,社科類書籍《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銷售排名第七。
2008年11月至12月,《三晉都市報》對《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一書的部分內容進行了連載。2009年1月30日,《解放日報》春節特刊的第8版用了大半個版面刊載了這20條「訓言」以及書中部分內容。
與此同時,網路上對所謂「訓言」真實性的質疑一直沒有停止過。其中就有人聯繫了哈佛大學圖書館或去過哈佛大學圖書館的人,求證這些訓言是否真的存在。
但這並沒能阻止這些無中生有的「訓言」的傳播:仍有許多網友在論壇或自己的博客上轉貼這些「訓言」;一些學校還把它們製作成雙語展板,布置在學校的教室和走廊的牆上。
儘管丹尼·馮在《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一書中提到的英文版的訓言和網上流傳的版本並不相同,還存在語法問題,但這些「訓言」卻誤導了相當一部分讀者。
有的讀者後來在寫文章時引用了該書中的某些「訓言」,發表在報紙雜誌上,這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比較重要的理論性文章(如2008年第7期《新湘評論》刊載的《在新的起點上推進黨的建設》一文),進而造成了更大範圍的謬傳。此外,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的「財富星空」節目也曾播出過這些「訓言」。
作者承認編造「訓言」
陳應宏曾給《讀者》雜誌編輯部打電話詢問刊載《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一事,該雜誌副總編輯侯潤章稱,該文章是作者投稿過來的,文責自負。
《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作者丹尼·馮在該書的「前言」中寫道:「雖然沒有實力進入哈佛大學學習,但我知道很多中國人都有哈佛夢,夢想進入那位於馬薩諸塞州的美麗大學。國內的朋友來美國玩兒時,我帶他們到東部遊覽,哈佛是一定要去的。每次到那座神聖而美麗的學府,參觀它那古老而樸素的圖書館時,看到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時,我都會有一番新的感悟。」
陳應宏給丹尼·馮發郵件求證:「這是真的來自於哈佛大學圖書館牆上的訓言呢,還是您杜撰的一個國際玩笑?或者是文化洋垃圾?如果真有,那麼請您把英文原版發過來讓我欣賞一下。」
但他一直沒有收到作者的回復,於是便給出版該書的出版社打電話詢問此事。該書的責任編輯之一告訴他,她只負責內容的文字校對工作,也沒有見過這些「訓言」的英文原文,需要聯繫作者核實后再給答覆。
今年1月4日,在與出版社總編輯的電話溝通中,陳應宏被告知,出版社已聯繫上了作者,作者承認這些所謂的「訓言」確實是沒有的。因此,出版社將在網站上把相關介紹撤掉,並且不再印刷該書。陳應宏告訴記者,1月5日,出版社的網站上就沒有關於該書的介紹了。
「該書的策劃人在1月5日下午專門給我打了電話,表示道歉,承認自己把關不嚴。」陳應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