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希拉里是來說教還是來傾聽?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2-21 1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智新    發表於 2009-02-20 23:35:59

    在亞洲開展其外交訪問處子秀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已結束日本、印尼和韓國的緊湊行程,抵達此行最後也是最受關注的一站——中國。
    對美國而言,希拉里的亞洲之行,和此前副總統拜登的慕尼黑之行、中東特使米切爾的中東之行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特使霍爾布魯克的南亞穿梭行一起,意味著奧巴馬當局外交團隊的粉墨登場和外交理念的全面問世,也意味著其全球外交布局的全面鋪開。對中國而言,人們普遍關注的是:希拉里給日韓帶去了確證並鞏固盟友關係的決心,給印尼帶去了奧巴馬的懷舊溫情,特別是對穆斯林世界和東盟的示好姿態,那麼,她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呢?
    匯率壓力?先不說這個議題首先是財長蓋特納的還是希拉里的,就算她有權力也有興趣談,合時宜嗎?且不說蓋特納上任前的「中國操縱匯率論」遭到中國火力強勁地反擊,連美國學者如斯坦福大學國教授羅納德·麥金農、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邁克爾·佩蒂斯等,日前都先後在《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等知名媒體上撰文支持中國穩定匯率的做法,剛剛召開的G7財長會議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更是引人矚目地舒緩語調,希拉里首次訪華還重彈這個布希時代的老調,豈不是自找沒趣?有效果嗎?
    人權問題?這是中美之間比布希時代更老的「口水」話題。雖然多數到過中國的美國人都知道,中國的人權事業要是全指望美國的壓力,何曾有今天的成就?儘管如此,美國國內自然總少不了愛好這一口的狂熱者,而且他們總能及時在白宮大員們耳邊發聲。畢竟,這是美國自認為握有的對華道德制高點。這不,就在希拉里即將抵華前,華盛頓自由派智庫美國進步中心有三位幹將在《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上撰文,呼籲其對華施壓人權壓力。如果說,出於外交策略和國內政治之需,希拉里談談人權問題自然無可厚非,但如果上綱上線甚至喧賓奪主,恐怕仍然是自討沒趣。從目前形勢看,應該沒這個可能。
    一句話,壓力不僅於事無補,而且徒傷和氣。其實,對於希拉里的首次訪華,如果要宣示其既繼承前任的正面遺產,又試圖展現其有所變革有所超越的積極姿態,最好還是將匯率、人權等諸多不合時宜也徒勞無功的議題放一放,施壓這一老式板斧也應少耍甚至不耍為妙。
    在議題上,倒是《紐約時報》等媒體的建議比較中肯,探討如何應對全球經濟危機和氣候變暖這兩個重大話題,既能代表兩國關係的當務之急和長遠挑戰,又能展示奧巴馬在選戰中宣揚的所謂「可信的變革」,當然,也更能將希拉里自己鼓吹的所謂「巧實力」(smart power)理念付諸實踐。至於朝核問題、台灣問題、能源問題等,雖然不那麼新鮮奪目,但也是可以並且應該談的。
    不過,更為重要的不僅是談什麼——中美之間無論是在緊急議題還是在長遠議題上其實分歧並不嚴重,關鍵是怎麼談。希拉里應該清楚,中國既不歡迎也不懼怕美式大棒,當然也不指望得到美式胡蘿蔔,要的是美國對華的理解和耐心。
    希拉里、奧巴馬和美國應該理解,中國既是中美貿易失衡的受益者,也是其受害者,早已並將繼續為進行經濟戰略性調整而不懈努力;中國對於粗放型經濟增長帶來的高污染高能耗早就有切膚之痛,已經並將繼續通過產業升級、結構轉型以及節能降耗減排、發展新能源等措施予以變革;中國在人權保護和發展事業上也早已由被動自發而轉為主動自覺了……
    希拉里、奧巴馬和美國對華更應有足夠的耐心,中國無論是刺激經濟的4萬億元投資計劃,擴大內需、刺激消費以減少經濟上出口依賴的努力,還是節能減排推廣發展新能源以應對國內環境壓力以及全球氣候變暖的行動,抑或是諸多關注民生保障人權的經濟社會政策,落實措施和取得成效都需要充分的時間,無法立竿見影,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希拉里行前說:「美國願意傾聽,……它注重別人在說什麼。」她的首次中國之行,會帶來中國需要的理解和耐心嗎?(作者系首都經貿大學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09-2-21 19:24 | 只看該作者
請求加命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3

主題

1225

帖子

29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6
3
大道無邊 發表於 2009-2-21 20:07 | 只看該作者

用請字打頭的命令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