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融危機下某些知名學者正淪為掮客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2-17 11: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劉瓊

  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學者的出場價似乎並未受到影響,動輒十萬、百萬的身價充分顯露出「貴」和「重」,也讓眾學人趨之若鶩,由此而誕生了一類「新」人——學客。

  學客是學術界的掮客。什麼是學客?學者而兼門客。顧名思義,學客混跡於學術界,不是懷抱學術探研知識傳播的人文理想,而是以此為謀生平台,周旋於學術和商業兩個圈子,日常表現就是混圈子,跑會議,說套話。他們是學術界的華威先生,風光,忙碌,但比華威先生還要可惡,因為他們往往不僅不學無術,還結黨營私,媚官趨商,為了「可憐見的」一點銀子和名分,毫無道義和原則,外表還冠冕堂皇煞有介事。因此,無論學客談吐多麼高深精闢,人們聞到的都是濃濃的商業氣息。

  學客不同於小打小鬧的學痞,其名頭通常很響亮,頂著「著名」或「知名」等若干名頭,評論家、批評家、學者、公共知識分子各種「冠冕」層出不窮。學痞不學無術,人們一目了然。學客大多持有一技之長,大任在肩的派頭,遮蔽性、迷惑性更大。但是學客與學痞本質上沒有差別,惟利是圖,見風使舵,喪失學術良心,缺乏社會公德。學客比學痞更加高明,他們善於利用學術的名義為自己的「別有用心」自圓其說,天真單純的人往往大上其當。正是由於學客冠冕堂皇的「禮帽」容易蠱惑人心,混淆是非,學客受到了一些政客和商人的熱烈歡迎。為了讓一些不那麼冠冕也不那麼堂皇的工程和項目「順利出爐」,學客們和他們代言的學術充當了粉飾和媒介。

  將知識轉化為實用價值是好事,是難能可貴的見識和能力。可悲的是,在實用主義大旗漫卷下,得到政客和商人豐厚物質禮遇的學客,拿了錢財后自然是積極地「消災」,置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和社會歷史責任於不顧,奮勇地充當設計者、代言人、顧問,搖旗吶喊,言之鑿鑿,甚至指鹿為馬,顛倒是非。一些所謂的城市文化工程,一些莫名其妙的假古董偽建築,由此產生。

  文化垃圾「日積月累」,學客「功不可沒」。學客的職業投機,擾亂了學術研究的真誠氛圍,價值觀受到一定程度的「騷擾」。一些學術青年、學術中年,不惜拋棄學術理想,競相躋身學客行列,成為知識的悲哀。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與世界舞台的橫向文化交流與日俱增,產生了積極的傳播效果。但文化原創缺乏影響力,也是許多從事文化交流工作的愛國人士的苦惱所在。中國人的智商沒有問題,知識積累更沒問題,思考力和想象力也不用懷疑,科研環境越來越好,信息渠道越來越多,文化原創為什麼魅力不大?創造缺乏真誠的投入,是致命問題。沒有真誠,何來百折不易的熱情?沒有真誠,何來深邃的境界寬闊的視野翱翔的心力,何來悲天憫人的情懷和力拔山兮的高遠?

  一個偉大民族的崛起,不僅要有「中國製造」,還要有「中國文化創造」。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世之公推,中國文化的創造力感染力傳播力也有待進一步提高,文化人在其中承擔著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知識分子歷來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居陋巷」「一簞食」不改其志者有,金剛怒目者有,微言大義者有……在今天這個民族進取的時代,民族的脊樑更要堅挺,袁隆平關於糧食危機的預言敲響了現實的警鐘,這是一個真正的學者的知識擔當,也樹起了一個時代的良心坐標和審美坐標。

  小利鑄就永久的罵名,羽毛還須善自珍攝。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一個學者,一個知識分子,應該做什麼而不做什麼,是急功眼前,還是風物長放眼量,內心最好掂量掂量。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2-17 2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