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認真對待小概率事件——《黑天鵝》一書作者專訪

[複製鏈接]

329

主題

2518

帖子

87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elayashma 發表於 2009-2-17 03: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黑天鵝》(The Black Swan) 的作者向我們解釋為什麼某些事件並不因其罕見和難以預料就不重要。
學者、經紀人兼作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Nassim Nicholas Taleb) 為金融、統計和風險領域帶來了完全不合常規的觀點。2007年,他出版了《黑天鵝:極小概率事件的影響》(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 一書,主張人們不應該忽視罕見而無法預測事件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在與《麥肯錫季刊》的這次訪談中,他用《黑天鵝》的思維來觀察當前的金融危機。

《麥肯錫季刊》(以下簡稱《季刊》):有些讀者可能沒有讀過《黑天鵝》一書,為了幫助他們理解您對全球金融市場近況的看法,您是否可為讀者做一簡要概括?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歐洲人發現澳大利亞之前,我們沒理由相信天鵝除了白色還可能是其他什麼顏色。但後來歐洲人發現了澳大利亞,親眼看到了黑天鵝,人們才修正了自己的認識。我這本《黑天鵝》的目的就是要提醒人們,應該考慮未知事件、考慮到未知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尤其是那些您想像不到,但又會讓您付出高昂代價的事件,我們稱為之「罕見的高影響力事件」。

所以,我所謂的「黑天鵝」並沒有羽毛。我所謂的黑天鵝是指有著以下三個特點的事件。第一,根據以往的經驗,它發生的可能性很低。第二,雖然可能性很低,但一旦發生就會產生重大影響。第三,如果事情未曾發生,沒有人會發現事件將臨,但一旦事實擺在眼前,人人都知道它就要來了。因此,人們無法事先預料到這些事件,只是在事後才覺得它們是可以預測的。

譬如,我們眼前正身陷這場金融危機之中,人人都意識到它的來臨。但人們手中持有銀行股票嗎?答案是肯定的。換句話說,他們之所以說自己意識到危機的來臨,是在他們受到金融危機衝擊之後有了些想法,而不是因為他們真的採取措施,自我保護。

「黑天鵝」可以是負面事件,如現在的銀行危機。它也可以是正面的:發明了新技術、有了新的發現、遇到自己的人生伴侶、寫了一本暢銷書,或是找到了治癒癌症、脫髮或口臭的方法。我在《黑天鵝》一書中說過,在歷史和社會經濟學領域,「黑天鵝」比什麼都重要。如果忽略了「黑天鵝」,您就一無所獲。我還提到,電腦、網際網路和激光,這三樣現代科技的「黑天鵝」本就是橫空出世。我們以前並不知道它們是什麼,就是擺到面前,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使用。網際網路的建立原本不是為了給人們上網在聊天室里相互溝通,而是為了軍事應用,後來又逐漸演變發展。

這些事件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過程。您無法預測「黑天鵝」,我們對「黑天鵝」還存在著心理學上的盲點。我們不理解它們,因為從遺傳學上講,人類並不是在一個有很多「黑天鵝」的環境中進化的。我們的直覺並不能預測「黑天鵝」。

《季刊》:請再談談「黑天鵝」和全球金融危機的關係。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我在《黑天鵝》一書中針對兩點提出了警告:首先,一些風險是人們所不理解的;其次,風險管理者所使用的工具往往無法全面把握周圍環境的特性。金融危機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人們冒了大量的隱性風險,這意味著,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造成廣泛的後果。

事實上,我在《黑天鵝》中曾試過將很多「黑天鵝」變成白色的!因此,我不厭其煩地挑戰金融學理論、金融風險管理者和那些研究定量金融的人們。我曾告誡大家,這些對社會是危險的。

《季刊》:您對現代金融理論的許多基本論斷提出質疑。如果您擔任某個商學院的院長,您會怎樣徹底修改學校課程安排?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我會讓學生們多學會計知識、計算機科學、商業史和金融史。而且我會立即禁止講授投資組合理論,因為它就是罪魁禍首。老實說,無論什麼金融理論,只要有方程式就可疑。我還會禁止使用統計學方法,因為除非您對統計學了解得十分、十分透徹,否則,它就是一把危險的雙刃劍。我還會禁用線性回歸方法。所有這些都不管用。

《季刊》:您對於統計學和投資組合理論抱有怎樣的疑慮呢?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統計學的基礎建立在所謂的大數定律上:只要增大樣本數量,沒有任何單個觀測結果能損害到您的理論。有時候這的確有效。但它的規則以分佈的不同類別為基礎,但這些分佈在我們這個世界里並不總是成立。

所有的統計學都來源於博弈,但我們的世界和博弈不一樣,我們沒有能滿足需要的骰子可擲。擲骰子的結果不過是從1到6幾個數字,而真實世界的可能性也許只有1到5種,然後是1萬億種。這在真實世界里是可能的。20世紀20年代,德國馬克頃刻之間就從3馬克兌換1美元跌到3萬億馬克兌1美元。

這就是投資組合理論為什麼不奏效的原因。它用方差之類的指標來描述風險,然而,最真實的風險往往來自某個單獨的觀測結果,因此方差是一種無法描述真實風險的變化無常的指標。使用方差是很愚蠢的。

《季刊》:您的想法是不是為關於有效市場假設的爭論提供了一些參考?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市場是有效還是無效的。我不知道我們以後是否會了解。我也不知道,這與市場有效與否是不是相干。

《季刊》:所有這些對非金融公司的管理者們意味著什麼?他們應該做出怎樣的改變?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我提兩條建議。第一,對於正面的「黑天鵝」,應當勇於去承擔最大的風險,因為如果決策失誤,您所付出的代價很小,但如果決策正確,收益卻十分豐厚。第二,盡量避免與負面的「黑天鵝」扯上關係。

這與銀行的做法恰好相反。銀行並不具有真正的優勢,不利之處倒是不少。更確切地說,他們只有那麼一點點現金流去飽嘗所有的苦果。我建議,反其道而行之。面臨負面風險時,要格外保守,而當需要極少成本的機會出現時,則要勇往直前。而大多數人的直覺是錯的。他們的做法恰恰相反。

《季刊》:您的想法如何付諸實踐,比如,對製造商而言,該怎麼做?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如果風險不會讓您付出太大代價,就盡己所能承擔風險。經濟增長就是這樣產生的。當付出的代價不高時,不要害怕主動出擊。反覆嘗試,吸取教訓。學會自信、坦然和愉快地面對失敗。

但是,要通過計提備用資金、增加保險和現金以及降低槓桿率來為自己的系統留有更多的活動餘地,並籍此來努力降低負面風險。設想一場突發地震。當地震發生時,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地震后,您能維持運營多少個月?

問題在於,華爾街懲罰那些更多地採取了此類保險措施的企業,因為它們的業績不如未承擔這筆費用的公司搶眼。我在自己的投資業務中就見過這樣的事。但您知道嗎?那些針對大災大難做足保險文章的公司現在還能屹立不倒。而沒這樣做的企業卻已經粉身碎骨。所以,別擔心為應對滑坡而做了過多的安全保障,即使因此而一時落後於人。

《季刊》:您對情景規劃持批評態度。有沒有一種有效的規劃方法?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我不喜歡情景規劃,因為人們在思考問題時無法置身事外。因此,情景規劃可以將重點集中在4種、5種或6種您可以想像得到的情景上,但卻犧牲了您考慮不到的情景。您應當努力認識自己的投資組合有多麼脆弱,而不是去研究種種情景和預測。對於模型誤差,您是多麼無能為力?對於計算中採用的任何參數的變化,您的現金流又是多麼不堪一擊?我的觀點是,將脆弱性作為任何行動的嚮導。
心懷華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1: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