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撞星事故呼喚「太空交規」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2-16 10: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02月16日 08:31:33  




    這張歐洲航天局發布的電腦合成照片顯示的是約有12000塊太空碎片圍繞地球運轉。2月10日,美國銥衛星公司的「銥33」通信衛星與俄羅斯已報廢的「宇宙2251」軍用通信衛星在太空相撞。俄羅斯航天專家說,俄美衛星相撞產生的碎片可能波及蘇聯時期攜帶核反應堆的老化衛星,從而可能導致太空中產生放射性碎片帶。新華社/法新

    美俄衛星相撞不僅「驚擾」了太空,也「驚醒」了一直勇於探索太空的地球人。幾天來,全世界都在反思現有太空監管措施的不足之處,呼喚儘快出台新的「太空交規」。

    各方聚訟紛紜

    編輯:現有的監測系統為何沒能避免這次太空事故?

    管克江(本報駐美國記者):美國國防部承認美軍太空監測網能力有限,不可能監控到所有太空物體的移動,而且相關計算有誤。美國銥衛星公司發言人邁蘭德爾表示,他們事先未接到任何警報,加上此前收到的警報不夠精確以及軌道上改變方向的衛星又太多,無法閃避威脅。

    於宏建(本報駐俄羅斯記者):俄羅斯航天專家利索夫解釋說,俄「宇宙2251」衛星早在1995年就報廢,相反,美「銥33」衛星處於正常工作狀態,其運行軌道理應可以控制、調整。他推測是美國監測網路只關注那些小型太空碎片,而忽略了大型已報廢的「死衛星」。

    李琰(本報駐法國記者):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所屬的圖盧茲宇航中心副主任古迪認為,可能是美國運營商疏於監測所致,尤其是對遊離宇宙中的太空碎片「殺傷力」估計不足。

    碎片不容忽視

    編輯:這次撞星給本來就已相當擁擠的太空交通增添了新的運行壓力。目前,撞星帶來的太空碎片數量和擴散情況如何? 

    管克江: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卡特賴特上將說,碎片需要一兩個月才能穩定下來,其後有關方面才能進行有效跟蹤。而美國宇航局的官員認為,碎片不大可能對定於本月下旬發射的太空梭造成威脅。

    於宏建:俄羅斯太空武裝力量參謀長亞庫申說,碎片可能分佈在地球上空500—1300公里的太空中,其飛行速度可能高達每秒約200米。曾擔任過國際空間站指令長的俄羅斯宇航員尤爾奇欣認為,碎片暫不會對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但它們會因重力影響改變運行軌道,這「毫無疑問將對空間站構成威脅」。

    呼籲共享信息

    編輯:太空中航天器碎片日益增多,有關國家和機構雖然開動了全部監測系統,但碎片管理仍需國際社會共同行動。各方對此有何新說法?

    管克江:卡特賴特指出,衛星相撞事故表明,世界各國應加強太空信息共享。有關國家今後應該更好地交換彼此的衛星軌道數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金塔夫也表示,所有對太空感興趣的國家都應相互合作,避免類似事故發生。美俄有關方面已進行了接觸,在調查過程中,美俄專家可能將安排進一步會談。

    李琰: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局負責人奧斯曼13日呼籲會員國和國際組織全面落實《空間碎片緩減準則》。他說,落實《準則》有助於保護外太空環境,符合人類共同利益。該機構這幾天將在奧地利舉行研討會,請科學家們就如何防範「太空撞車」事故獻計獻策。

    亟待強化管理

    編輯:在這次事故后,加強太空管理成為各方熱議話題。專家們對此做何評價?

    龐之浩(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在太空中,除了地球靜止軌道的位置資源由國際電聯按照相關章程統一管理和分配給世界各國外,在其他軌道運行的航天器和所產生的空間垃圾都幾乎不受任何管制,最多只是各國單獨監測,數據也很少共享。

    建立航天安全促進系統,是實現太空交通管理的重要途徑,但少有公司或國家在這一領域投入相應的資源。目前,從科研機構到跨國公司,再到衛星觀測站等各方參與者,已經收集了大量有關航天安全的必要數據。然而,困難的是如何融合這些類型各異的資源,使之一致,同時還要兼顧到各資源的版權和商業機密。制定太空交通規則的基本原則是如何「規避」已被「管理」起來的空間垃圾和其他航天器。要想制定科學的太空交通規則,首先需要仔細研究空間環境,做空間預報。如今,制定太空交通規則並由此達成國際公約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總之,對空間垃圾的觀測與防範需要國際社會的長期合作。

    都亨(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隨著航天器和空間碎片數量的增加,從上世紀90年代人們就呼籲進行太空交通管理,此次衛星相撞事件必然會引發新一輪關注和討論。需要注意的是,現在的太空物體中90%以上是碎片,還在工作的航天器不到10%,能「管理」的也僅僅是航天器,而且它們還不能像汽車那樣說走就走,說停就停,因此必須拋棄「紅綠燈」的概念。目前有關的討論主要集中在技術層面上如何管理「空間交通法」還是很遙遠的概念。 (李文雲 廖政軍 鄒志鵬)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2-16 1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21: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