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蘭德報告:美俄衛星相撞是中國人乾的。哈哈,咋想出來的

[複製鏈接]

1344

主題

1773

帖子

115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haiji 發表於 2009-2-14 2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月13日美國1997年發射的銥星和俄羅斯1993年發射的「宇宙2251」號衛星相撞,產生數以千計的太空垃圾。目前NASA官員正在密切關注衛星殘骸可能對空間站造成的威脅,美俄兩方對於衛星相撞所造成的"威脅論"則各執一詞。
  而此前不久,中國軍隊才向世界炫耀了他們摧毀衛星的技術,同時極為囂張的向太空釋放了無數太空垃圾碎片。
  
  根據美國軍方一些人的觀點,這次美俄衛星相撞,很可能是中國的軍事科技又一次展示,2004年,中國民間數學家——山東一個大學的女教師王小雲(音譯)向世界展示了她超常的計算能力,MD5、HAVAL -128、MD4和RIPEMD4個著名密碼演演算法的破譯,輕易的顛覆了——圖靈獎的獲得者,也是MD5的設計者的RonRivest多年心血,使得全世界的信息傳輸中的機密,都在她面前呈現裸體。國際密碼界的不得不商議在2012年之前圍繞新的Hash函數標準設計展開,諾貝爾沒有密碼或者數學獎,否則,以王小雲的成績,獲得十項諾貝爾都綽綽有餘。
  
  驚人的還在後面,在MD5被王小雲破譯之後,世界密碼學界仍然認為SHA-1是安全的。2005年2月7日,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發表申明,SHA-1沒有被攻破,並且沒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它會很快被攻破,開發人員在2012年前應該轉向更為安全的SHA-256和SHA-512演演算法。而僅僅在一周之後,王小雲就宣布了破譯SHA-1的消息。
  
  因為SHA-1在美國軍方有廣泛的應用。按照中國人的傳統,他們通常對外公布的一些軍事相關技術,都是保密級以外的,也就是說,中國軍方肯定有大量從事軍事研究的數學家,其成果要遠遠超出王小雲這位民間數學家,這些成果可能被廣泛運用到軍事領域,而外部並不知情。根據軍方一些技術專家的分析,中國軍方很可能早就破譯了美、俄軍事衛星的參數密碼,並可以隨時進行遠程控制,而有絲毫不留下馬腳,這次美俄兩國衛星的相撞,極有可能就是中國軍方技術的一次展示。

[size=+1]國際觀察』[時事聚焦]蘭德報告:美俄衛星相撞是中國人乾的
清貧仍能讓我自得其樂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沙發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2-15 00:08 | 只看該作者
俄稱美監測失誤致衛星相撞 碎片或引發連串事故
2009年02月14日05:20  中國日報網站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和俄羅斯的兩顆衛星2月10日在太空相撞后,美俄雙方都沒有就事件發生的原因作出明確解釋,不過俄羅斯專家認為美方在監測和預警上存在失誤。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12日說,美方將聯繫俄羅斯相關部門,就相撞事件的起因和可能後果展開調查。


美俄監測衛星碎片軌跡  相撞或與監測能力有關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布賴恩·惠特曼說,美國軍方沒有預見到此次相撞事件,也不可能隨時跟蹤和預測所有的1.8萬件人造太空物體,因為這些物體數量眾多,而人們跟蹤和計算所有碎片運動情況的能力有限。

  倫敦大學學院的弗朗西斯科·迭戈博士說:「如果他們在跟蹤所有這些東西,這次相撞就可能被預測出來。」

  俄羅斯著名太空專家伊戈爾·利索夫12日指責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沒有起到監測和預報的作用,他說,他不明白為什麼NASA的太空垃圾專家以及銥衛星公司沒能防止這次相撞的發生,「這可能是一次電腦故障或是人為失誤,也可能是他們只關注小一些的碎片而忽視了廢棄的衛星」。

  NASA的軌道碎片專家尼古拉斯·約翰遜則認為,這些監測工作是美國國防部空間監視網路的職責。該網路的首要任務是保障宇航員安全,就威脅到國際空間站或載人航天器的潛在危險發布警告。

  約翰遜說,太空中有800到1000個有效的在軌衛星,還有約1.7萬件人造太空碎片或失效的衛星,美國的空間監測網路沒有資源去警告所有的衛星運營商每一次潛在的危險情況。

  另據美國媒體報道,一家名為Socrates的私營網站通常每天會發布衛星和銥衛星潛在相撞危險的報告,銥星常常出現在其名單的前10位中,不過10日的警告名單上卻沒有銥星。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羅布·麥金塔夫12日說,目前可以證實的是,正在運行的一顆美國商業衛星與已經停止運行的一顆俄羅斯衛星相撞,但相撞事件是否純屬事故、是否可以避免等問題大概需要幾天或更長時間才能確定,事件發生原因也有待調查。


  產生碎片後患無窮

  目前還無法知道這次撞擊產生碎片的確切數量及大小,不過有科學家稱至少產生了600塊碎片。俄羅斯航天兵第一副司令亞申庫12日說,這些碎片散落在距地面約500公里至1300公里的太空中。

  俄太空專家利索夫認為,這次相撞產生的碎片有可能威脅到在相似軌道中的地球跟蹤衛星和氣象衛星,甚至可能引發一連串相撞。「有相當多的衛星在附近軌道運行。另外65顆在相似軌道上的銥星將面臨最嚴重的威脅,附近的軌道上還有大量地球跟蹤和氣象衛星。碎片有可能引發一連串的相撞。」

  倫敦大學學院的弗朗西斯科·迭戈博士說,最糟糕的一種可能性是,宇航員將不得不停止出艙行走活動。因為即便是一丁點漆加速到每小時1.7萬英里,也會刺穿太空服。

  NASA稱將需要數個星期時間才能知道相撞的全面狀況,但NASA和俄羅斯空間局都表示,碎片對國際空間站及其中的成員沒有威脅。

  銥衛星公司表示,這次衛星撞擊造成了其服務短暫的中斷,不過公司將在13日之前解決這個問題。公司還有望在30天內,用其在軌的8顆備用衛星中的一顆來替換被撞毀的這一顆。據有關專家估算,包括發射在內,替換一顆銥衛星的花費在5000萬至1億美元之間。

  美國銥衛星公司擁有66顆衛星組成的衛星網路,向全球大約30萬家客戶提供聲音和數據通信服務。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撞擊事件中的這顆衛星主要客戶是美國國防部。

  各方積極研究對策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羅布·麥金塔夫12日說,美國國務院正與俄羅斯相關部門聯繫,就美俄衛星相撞事件的起因及可能造成的後果進行調查,兩國還可能就衛星相撞事件召開專家會議。

  就本次衛星相撞事件,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衛星軌跡跟蹤專家堀井道明指出,日本的人造衛星正在努力獲取可能發生相撞事件的碎片軌道數據,以避免發生碰撞事故。

  另據報道,世界各國太空方面的專家將於下星期集聚維也納,參加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太空委員會舉辦的研討會,以商討防止太空相撞事件的更好方法,專家們還將討論如何使衛星運營商更加重視太空安全而不是只注重商業利益。

  在相撞事件發生后,歐盟也呼籲為太空活動制訂規則。在首顆人造衛星升空后的50多年裡,國際社會一直沒有就跟蹤衛星或者確保衛星不發生相撞事故制定過規則。

  (環球在線:陳笛)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1: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