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是千古絕唱的文學家 

[複製鏈接]

1428

主題

2029

帖子

169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outon2008 發表於 2009-2-8 04: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毛澤東是千古絕唱的文學家  

羅四夕  

毛澤東是千古絕唱的文學家,人們是從幾個方面說的:一是他的詩詞,二是他的散文,三是他的文藝理論,還有他那幾千萬字的文稿中,只有「八大」開幕詞兩千多個字是他的秘書田家英寫的而外,其餘全是他自己寫的。有那個領導人敢說自己的講話稿全是自己所寫?  

任傲霜在《毛澤東散文作品賞析》的前言中說:「……毛澤東作為一位曾經深刻地影響過(包括他的身前與身後)二十世紀中國歷史進程的散文學家已成為無爭辯的事實。  

「……在國外,他散文的影響力一直很大,60年代,他的散文曾在全球範圍內達到過一個競相學習的高潮,在美國,尤其在法國的「五月風暴」中,毛澤東散文的影響力一直穩步前進、持續不衰。而且在國外研究毛澤東的散文已取得相當大的成果。  

……  

「平心而論,自五四以來,真正影響過中國文學進程的只有兩個人,一是魯迅、二是毛澤東。毛澤東非常推崇魯迅,他說,中國只有兩個聖人,一是孔子,二就是魯迅。  

「然而魯迅作為中國文豪的地位早已成了定論。但是毛澤東呢?我們可以非常驕傲地說,他除了是一位偉大詩人之外,也是一位當之無愧的中國大文豪。」  

      (任傲霜著《毛澤東散文作品賞析》前言1-7頁)  

詩人們對毛澤東的詩詞評價都很高:千古絕唱、獨領風騷、前無古人、現無來者,這是毛澤東逝世后許多詩人對他詩詞的評價。就是在政治上反對毛澤東的懂詩人絕大多數對他的詩詞也讚不絕口。蔣介石雖恨死毛澤東,但在毛澤東詩詞面前卻羞愧難言,無話可說。  

下面摘錄的是人們對毛澤東詩詞的評價。  

第一節  毛澤東的詩詞是「史詩」和「詩史」  

    臧克家:「毛澤東詩詞,篇數不算太多,但造詣是很高深的。他的作品,是半個多世紀以來革命經驗的結晶。他以高超的藝術手腕,表現了時代精神和人民的希望,寫出了親身經歷的戰鬥生活,為實現遠大理想,不屈不撓、壓倒一切艱難困苦的磅礴氣魄一往無前的堅強意志。他的詩詞堪稱「史詩」,也可以說是「詩史」。「史詩」,是就他的作品所表現的時代而言;「詩史」,是就他的詩詞,繼承了中國詩歌優秀傳統而又有所創新,為舊體詩詞開闢了一個新紀元說的。  

    「他的詩詞中的一部分是革命現實主義的,寫了所經歷的現實,使人讀了,如歷其境,……另一部分,是革命浪漫主義的,上天下地,想象高妙奇特,把人引入一個非凡的境界,……他的現實主義作品中也不無浪漫主義成分,浪漫主義作品中也離不開現實生活。因此,可以說,毛澤東詩詞是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結合的典範。  

   「 毛澤東詩詞所以能夠達到這麼高的藝術成就,是由於幾個重要因素造成的。頂頂重要的是,長期的戰鬥生活,使他有了極為豐富多彩的實踐經驗。同時,他個人有著濃重的詩人氣質,……毛澤東天份高,青年時代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成績優異,不到20歲,寫的詩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準。……  

    「毛澤東的作品,一般的評論,詞高於詩。……但是,他的詩作也是高超的。《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氣勢宏偉,情感充沛,音調高昂,令人奮發,系出自大胸懷,大手筆的大作!《七律.和柳亞子先生》,另是一種情調,一種境界。作比的話,《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好似大風歌,《和柳亞子先生》則是春風和煦,充滿友情。其中警句「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與《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中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成為哲理性很強、為萬人所稱到的名句。可以這麼說,毛澤東的詩詞風格,有的豪放,有的婉約。  

    「毛澤東的詞作,題材多樣,長短不一,有的寫實,有的述志,有的抒情,有的寫景。……而此一作品中,為萬人所傳誦,可稱為毛澤東詩詞冠首的《沁園春.雪》境界之高,氣魄之大,可說前無古人,寫景與抒懷結合得天衣無縫,狀寫本領令人驚佩!  

    ……  

    「讀毛澤東的詩詞作品,鼓舞人的志氣,又得到美的享受。學習他的革命人品與詩品,也要學習他勤奮學習、虛懷若谷的高尚精神。  

    「《毛澤東詩詞選》俄文版在俄羅斯聯邦出版,謹以這篇短文表示我的祝賀!」  

         (臧克家為俄文版《毛澤東詩詞選》寫的序言)  

    魯歌:「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偉大的無產階級詩人。他在五十多年的革命實踐中寫下的詩篇,是留給我們的極其寶貴的遺產。這些詩篇,同他的理論著作一樣,閃耀著毛澤東思想的光輝,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在藝術上,它又是革命的政治內容和完美的藝術形式高度統一、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光輝典範。為了更好地繼承毛澤東同志留給我們的這份寶貴遺產,它在今天的革命建設中,在繁榮我國的文學藝術事業中發揮作用,我們應當更深一步地學習和研究毛澤東詩詞。  

    「歷史上很多著名的人物,才能表現往往是多方面的,他們有的既是政治家、軍事家,又是思想家、哲學家,或者文學家,甚至科學家。例如曹操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但他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王安石是封建社會進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但他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學史上也享有很高的聲譽。毛澤東同志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同樣又是偉大的詩人。這一點決非過譽。  

   「 ……就作品而論,從藝術角度著眼。毛澤東詩詞不僅在當代舊體詩詞創作中無與倫比,即便置於唐宋名家詩詞中也是光彩奪目的。試看,一九四五年,中國共產黨還不是執政黨,由於國民黨的反動宣傳,人們對共產黨和它的領袖還多懷疑慮,毛澤東同志的詩名更少為人所知。這時,他寫給柳亞子的《沁園春.雪》公諸於世了,一時間轟動全國。除了極少數反動份子,如無恥文人、《揚州閑話》的作者 易 君左「傳聲鸚鵡翻嬌,又款擺揚州閑話腰」反唇相譏外,一時賡和相聯,交口稱譽之聲,不絕於道,其中包括不少詞壇前輩,當時對共產黨並無認識、無好感的人士都對這首詞予以極高評價。   

   「 一代詞宗,南社盟主柳亞子在和韻中寫道:  

    才華信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算黃州太守,猶輸氣概,稼軒居士,只解牢騷;納蘭容若,艷想濃情著意雕。  

   「 當代名家,新文化運動主將郭沫若也在和韻中寫道:  

    豈等沛風?還殊易水,氣度雍容格調高。開生面,是堂堂大雅,謝絕妖嬈。  

    他們把毛澤東的詞譽為「千古詞人共折腰」、「氣度雍容格調高」,置之於蘇、辛、納蘭之上,連劉邦的《大風歌》、荊軻的《易水歌》都難比擬,寫出這樣作品的詞人,難道還不能稱做大家嗎?  

    「《沁園春.雪》是第一首公開發表的毛澤東同志的詞作。僅此一首,轟動山城,流譽全國。若與後來發表的其它詞合併來看,毛澤東同志的「堂堂大雅」之篇更加美不勝收了。《沁園春·長沙》的氣魄雄偉,語言明麗;《念奴嬌.崑崙》的思想神奇,大氣磅礴;《水調歌頭.游泳》豪情激蕩,意境高遠;《蝶戀花.答李淑一》清麗宛轉,感情充沛,試閱古今詞壇,有多少詞人能寫出這樣美好的詞作?  

   「 以詩而論,……《長征》那樣的氣勢包舉,風格雄渾,對仗工穩,章法緻密,堪稱敘事詩的楷模;如《答友人》那樣的工麗流暢,情調優美,亦屬抒情詩的上乘。  

    ……  

   「 毛澤東同志,作為政治家,是詩人的政治家;作為詩人是政治家詩人。  

    「縱觀古今歷史,一切著名的政治家、國家統治者,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有毛澤東同志這種無與倫比的詩才。  

   「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是歷史上以雄才大略著稱的帝王。秦始皇沒有留下文學作品僅一些紀功刻石,傳為李斯所作,而且很少文學意味。漢武帝有一首《秋風辭》……沒有多少文學價值。唐太宗愛好文學,也能寫詩,《全唐詩》里收了他幾十首詩,但沒有一篇傳誦後世的名作。宋太祖傳有《詠月》、《詠初日》,……在文學史上沒有地位。「劉項原來不讀書。」劉邦一首《大風歌》,項羽一首「垓下曲」,儘管傳誦至今,但也不過是勝利后的感慨;或英雄末路的哀嘆。這些馳名千古的風雲人物,試問有哪一位能寫出象毛澤東同志那樣擲地作金石聲的詩篇?  

    「『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建安文學的始祖曹操作為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也無愧為開一代詩風的著名詩人。但是,且不說他的功業難於與毛澤東同志相比,就他的詩歌來說,……遠沒有毛澤東詩詞所開拓的那種波瀾壯闊的境界,那氣凌霄漢的豪情。  

    「具體拿兩人的詩篇作一比較,更足可證明這點。  

    如情語:同樣寫昂揚奮發精神,曹操在東征烏桓,勝利歸來之際,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雖然奮發有心,畢竟驅馳無力,表現了壯烈之中略帶蒼涼。而毛澤東則說「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雖然是解放后的回意,而「不到長城非好漢」,卻是革命遭到挫折,被迫長征中之作,沒有一點「暮年」、「伏櫪」之感。同樣是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曹操說道:「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表現了順應自然的情懷。毛澤東詞中「踏遍青山人未老」之句,表現了更加積極的「老當益壯」的精神壯態。至於寫自己的抱負,曹操說道:「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目的在於使自己得人心,治天下。固然他也有悲憫蒼生之感的思想,如《薤露行》、《蒿里行》等詩,「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嗚,生民百無一,念之斷人腸」,表現對人民遭逢戰亂的關心,但詩歌主要表現的思想還是個人建功立業的雄心和唯恐年華消逝的慨嘆。而毛澤東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數風流人物,還看儲今朝」等詞句則表現了人民主宰歷史命運的博大胸懷。我們固然不能要求古代政治家具有今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思想,但對比可見高下,何況曹操還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之嘆,而通觀毛澤東詩詞,卻找不出這樣情調的詩句。  

    「再如景語:同樣寫秋天景色,……而毛澤東筆下的秋景卻是:「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 可見,不論情語還是景語,曹公的悲涼終不能比毛澤東的昂揚奮發。  

   「 三國時代另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沒有什麼詩作,一首「梁甫吟」,真偽莫辨,且亦很少詩意。  

   「 著名的封建社會革新家王安石,……。他的詩詞雖多佳作,但在氣象上,語言上也還遜於毛澤東詩詞。  

    「迄至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留下的詩作,現在只看見一篇《挽劉道一(七律)》,「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的確沉雄、悲壯。可惜只此一首,故難以論其詩才。  

    「其餘如黃巢、洪秀全、秋瑾、章太炎等,雖有一些氣壯山河的詩詞,但均難與毛澤東同志同日而語。由此可見,毛澤東同志作為詩人的政治家,他在詩詞藝術上的傑出成就在古今著名政治家中是少有的。  

    「另一方面,古今詩史上一切著名的詩人,也沒有任何一位能象毛澤東同志這樣,在政治上有如此偉大的業績,即使按照封建社會的標準來看。  

    「屈原和李、杜、蘇、辛這些著名詩人,他們在當時歷史條下都有過豪壯抱負,然而,他們取得多少成就呢?屈原早年深得楚懷王的信任,但不久被饞去國,終身未能在政治上施展才能。他的確不愧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偉大詩人」,但在政治上卻因條件所限,沒有建樹。辛棄疾「壯歲旌旗擁萬夫」,青年時代嶄露頭角,馳騁疆場。率眾南歸后,仍然志在北伐,恢復中原。但到頭來「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取東家種樹書」,終於「旌旗未卷頭先白」,理想成為泡影。他的《稼軒詞》慷慨悲壯,冠絕古今,但遠大的政治抱負卻始終未能實現。  

   「 李白、杜甫齊名詩史,他們都各有積極用世的政治理想。李白志在「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杜甫則「竊比稷契」,要「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但他們的抱負只落得紙上空談,詩壇泰斗終難在政治上一展經綸。  

    「至於以以統治者身份而又因詩詞著稱於世的,如宋徽宗、南唐後主這些亡國之君,在政治上已不足道,就詩詞而論,也多情調低沉,內容消極,思想頹靡的亡國之音。由此可見,古今多少詩人,但沒有一位在政治上堪與毛澤東的千秋功業相比。  

    「毛澤東的詩詞數量不多。……但決定作品的價值並不取決於此。正如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僅六首詩傳世,但首首句佳,「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等佳句千古傳誦不衰。相反,清乾隆皇帝詩作遍於全國,名山古剎,庵堂寺院,到處刻有他的詩篇,但今天誰能記得或背誦乾隆皇帝的一首詩呢?誰稱他為詩人呢?所以毛澤東以四十餘首韻味超絕的詩詞,足以當詩人的稱譽。  

    「縱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政治家,又是偉大的詩人;是作為詩人的偉大政治家,又是作為政治家的偉大詩人。」  

         (魯歌著《毛澤東詩詞論稿》3-11頁)  

    來自全國24個省市區以及香港、韓國、加拿大的專家、學者、教授、詩人共144人一致認為,毛澤東的的詩詞是前無古人的。  

            (摘自《光明日報》1993年12月8日)  

    《毛澤東詩詞大典》序二說:毛澤東是古老文明而又飽經憂患的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子,吮吸民族之母甘甜而又苦澀的乳汁,成為民族的偉大歌手,成長為堪與屈原、李白、杜甫、蘇軾、陸遊、辛棄疾等詩壇巨子爭輝的詩詞大家。  

    無論在中國文化史上,還是在世界文明史中,毛澤東詩詞所記錄的時代風雲,承載的歷史負荷,引起的共震效應,都是十分罕見的。為了探究毛澤東詩詞世界的奧秘,我們必須運用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從多方位、多層面的角度,以大視野大文化的眼光,作一番艱苦深入的科學考察。  

    ……  

    20世紀的中國和世界,是人類文化史上風霜激蕩的時代。自從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文化格局起了質的變化。這個格局,呈現出一種多元文化搏擊的態勢:……毛澤東詩詞,全程跟蹤了這一段歷史,濃縮了這一段文化。  

    從傳世的毛澤東最早的詩篇《五古》「天井四方方……」算起,我們共收集了82首。毛澤東詩詞世界的文化構成,就基於部分而言,大致包括七個方面:政治文化--哲學文化--軍事文化--經濟文化--文人文化--民間文化--倫理文化。  

這裡有政治文化的憂患意識: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有哲學文化的思辯色彩: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有軍事文化的陽剛豪壯: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有文人文化的傲世奇雄: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梯米。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何足理。  

有民間文化的質樸清新: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有倫理文化的情深意篤:尊前談笑人依舊,域外雞蟲事可哀。莫嘆韶華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當然,這七種文化構成並不是單純的、唯一的。它們往往是兼而有之,諸色雜成,渾然一體。中華民族(當然也包括世界各民族)創造的燦爛文化,構成了毛澤東詩詞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他府仰天地,吐納風雲,獨出機抒,睥睨古今。他穿越廣袤的時間空間,跨越眾多的文化層面,從古典的雄渾、近代的激越,走到當代的崇高。他把古典詩詞從五四以後的日漸式微,推向了今天新時期的日漸繁榮。他情鍾豪放,不廢婉約,身體立行,振興百代,把古典詩詞從大半個世紀來的低谷,推上一個無愧於前人、笑傲於同代、欣慰於來者的峰巔。我們只有深入到它廣博精邃的藝術天地里遨遊,才能知其味,獲其趣,識其妙。  

         (摘自《毛澤東詩詞大典》序二)  

    日本的武田泰淳和竹內:「毛澤東詩詞,宛如水與火、天與地合為一體時迸發出的威力無窮的奇觀。他說:很多人在讀《毛澤東選集》上的文章之後,覺得毛澤東的詩興非凡。文章雖說都是政論文,但不像人們想像那樣枯燥無味,他運用生動的比喻和形容,有力地展開了文章的邏輯性。我們不僅僅從措詞和舉例,還從作者那獨具風格的文體中散發出來的香味,發現毛澤東在文學上的才華和在中國古典方面的很深造詣。  

    ……  

    「毛澤東的詞,在氣勢宏偉和熱情豪放方面,繼承了豪放派的體系,但是從各重要處用詞上的表現來看,在本質上與婉約派有共同之處。就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也有婉約派的作品,所以並非不可思議。可以說毛澤東從兩派最突出的長處中吸取營養,把自己的作品精練到更高層次的詩境。而且他的個性本身具有那種複雜性,所以由個性噴出的詞自然具備那種格調。毛澤東在用詞上大膽地採用現代漢語,並加進現代的事件和人物,這也表現出一種超越兩派的延伸和綜合的新鮮感。  

    ……  

    「毛澤東的詩詞植根於中國這塊遼闊的沃土之上,並充分的表現它。我為毛澤東這位有男子漢氣概的人物、人中之傑的行動記錄所感動。當我寫『後記』時,雖然為『偉大』、『巨人』這類形容詞使用過多和用得過度而難為情,但是,儘管如此,它還是不能充分地表達我那種『地球上出了個巨人』的感概。  

    「毛澤東詩詞,到底是強有力政治領導人的作品,他的詩詞令人難以忘懷,我真正無法擺脫想讀它的詩的願望,無法割斷把毛澤東的詩詞當優秀文學作品的感佩。我要說,對毛澤東的偉大形象的魅力,不能視而不見。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那些詩詞如同厚厚的冰雪融化后萌發出來的強勁小草。他的詩詞的優美,宛如火與水、天與地合為一體時迸發出的威力無窮的奇觀。  

          (《毛澤東--人類智慧的遺產》283--284頁)  

    李捷和聞郁:「毛澤東是偉大的政治家、理論家、軍事家,也是一位獨領風騷的詩人。他的詩詞不多,卻是中國人民革命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寫照。讀過他詩詞的人,多為其大氣磅礴所感動,也為其作品的豐富內涵而讚歎。毛澤東的詩詞,是革命現實主義同革命浪漫主義的典範,但寫實多於浪漫。……  

    毛澤東的詩詞,給人以博大恢宏、一泄千里的感覺,給人以美的享受。這決不是偶然的。中國革命造就了非凡的領袖人物,也造就了偉大的詩人。毛澤東的詩詞創作,綿延達半個世紀,是中國近百年革命與建設的縮影。古往今來,以情入詩,以景入詩的人不勝枚舉,以史入詩,而又表達得如此瀟灑自如、得心應手的人,卻世所罕見。這是毛澤東詩詞的特色,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375頁)  

    蔡清富和李捷:「在中華沃土上,產生過風流倜儻的詩人,卻很少有人象毛澤東那樣在人民群眾中產生如此廣泛深遠的影響。這除了毛澤東作為偉大的政治家所具有的特殊的歷史地位外,還與他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波瀾壯闊、氣凌霄漢的氣勢分不開。「文如其人」,詩的品味,首先是由作者的人格決定的。」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312頁)  

    葉君健:「《毛澤東詩詞》,在世界流傳之廣,恐怕要超過《毛選》本身,因為作為文學名著,他的欣嘗價值高、群眾性強,遠如南美的巴拉圭和地中海一角的希臘都有毛詩的譯本。」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306頁  

    鄭伯農:「毛澤東是感情細膩、意志堅強的偉大人物,他的詩詞總是體現感情和宏偉的氣魄的統一,不論《菩薩蠻.黃鶴樓》、《念奴嬌.崑崙》、《沁園春.雪》,還是《滿江紅.和郭末若同志》,都有前無古人的氣魄。…… 」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243頁)  

第二節  千古絕唱現無來者的詩人  

    向明:「閱讀毛澤東同志的優秀詩篇,常會得到豐富的審美享受。詩詞中洋益著崇高美,往往令人產生一種欽敬、讚歎、振奮的感情。在這裡,我就《沁園春.長沙》為例,粗淺地分析毛澤東詩詞中情景交織的崇高美。  

    ……  

    「前半闋雖然著重寫景,但卻處處景中寓情。「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著詩人火熱的革命情懷。紅色象徵革命,象徵烈火,象徵光明,「萬山紅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現,是對革命和祖國前途樂觀主義憧憬。「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則是作者對自由解放的嚮往與追求。「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感嘆,則寫景直接轉入抒懷,自然帶出下半闋的抒情樂章。  

    「下半闋雖然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將無形的不平凡的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的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也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可以說《沁園春.長沙》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它不僅使我們欣賞壯麗秋景的藝術享受,也使我們從詩人昂揚熾烈的革命情懷中,汲取奮發前進的信心和力量。」  

             (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13、16頁)  

    魏巍:「這首詞(《採桑子.重陽》),從外觀上說,詞句曉暢,幾乎沒有什麼任何費解的地方。它究竟有什麼奇特之處呢?依我看,它的不同凡響之處,就在於它是滲透了無產階級世界觀和美學觀的一枝奇葩。雖然它穿的是古典詩詞的外衣,但在古典詩詞的煙海中,你卻找不到這樣的詩詞。  

    ……  

    「這首詞最核心的句子,或者說最足以代表這首詞的精神的,便是那句「戰地黃花分外香」了。我自己擊節讚賞的也是這一句。我讀書有限,在我看過的古今詩歌中,還不曾見過這樣的詩句。……  

    「下面,我們來研究詞的下半闋。這裡主要是描寫秋天,秋天總多少和悲秋相聯繫。……可是,毛澤東筆下的秋天,比起許多詩家卻是另一種調子。……儘管他「獨立寒秋」而看到的卻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以及「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蓬勃景象。總之,不論人和自然界都是一片生命力的歡躍。對秋天作如此描寫的,實不多見。這首《重陽》也是這樣。所以,儘管「不似春光」卻也「勝似春光」了。……請看那綿綿的高山和河谷之中,「萬木霜天紅爛漫」,比春天的映山紅還要殷紅,還要可愛,這寥廓的江天不是真的「勝似春光」嗎?……  

1428

主題

2029

帖子

169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3
沙發
 樓主| houton2008 發表於 2009-2-8 04:19 | 只看該作者
「總之,這是一首無產階級世界觀的戰鬥者之歌。它感情飽滿,意象宏麗。一種對革命前途的堅定信心,同外部世界的美水乳交融化為一體了。」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39、40、41、42頁)  

    郭風:「我個人一直有一個感覺,毛澤東同志的詩詞藝術,不論在世界文學史上,抑或在我國文學史以及詩史上,都是一種格外獨特、崇高的文學景象。我沒有能力談毛澤東同志對於本國和世界詩學所作的巨大貢獻。但我是否可以把自己的有關感覺,簡要的在本文中表示出來?作為東方文明古國、具有10億以上人口的人民革命領袖,毛澤東同志在半個多世紀里領導了我國人民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階段;他一生遭遇與中國人民的命運密不可分。他的革命活動包括戰爭的經歷,以至他的革命襟懷、心智、革命思想和戰略家的目光和遠見,他的全部人格力量,在他的詩詞藝術中所散發的文學異彩,實在是格外罕見的。在這中間,更具有一個最突出的、在中外古今詩史上幾乎可謂獨一無二的景象,即毛澤東同志的詩詞是與他所領導的革命戰爭聯繫在一起的,並且在其中真摯地、氣勢恢宏地直抒一位革命巨人的情感,他的相當一部分詩詞具有我國革命戰爭年代的史詩性質,和一位革命領袖為人民事業出生入死、披肝瀝膽、建立功勛的詩體自傳性質。  

    「《如夢令.元旦》出現的又是一位藝術巨匠的平易而不平常的筆墨。詩人的藝術功力,深長於筆墨背後,從而極為耐人咀嚼。這首詞,開頭平易而奇突;記事寫景如在目前,而吟詠之餘,益覺有千鈞筆力:  

        寧化、清流、歸化,  

        路隘林深苔滑。  

「把征途中經過的最偏遠的基本路線,以及途中景色及險阻,看似都不過是很輕易地點了一下,但讀者自然而然地受到一種感應:紅軍征途中所經歷的艱辛生活以及他們的負重、忍受困難和對革命的堅定信念。接下去四句,更是千古絕唱: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風展紅旗如畫。  

    「一種革命信念,一種革命的斬釘截鐵的必勝雄心,一種革命的樂觀氣概,一一成為詩境的雄偉氣象。我把此詞視為抒情性極為強壯的、獨特的一首戰歌和一幅描繪革命出征的戰爭油畫,不知讀者以為然否?  

    「……毛澤東同志的詩詞藝術,正是達到爐火純青的新境界,他在文學上的貢獻,是他革命功勛的組成部分,與他的革命業績同樣永垂史冊。」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45、47、48頁)  

    劉征:「這首……題為《反第一次圍剿》,是毛澤東同志於1931年春寫的,……  

    ……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開頭寫奮起迎敵的紅軍「氣吞萬里如虎」的威勢。……『萬木霜天紅爛漫』,是寫實景,也是寫豪情,以萬山霜葉的絢麗色彩渲染革命軍民的昂揚鬥志。「爛漫」用得好,形容紅得鮮亮。紅得火熾、紅得生氣勃勃,真是「霜葉紅於二月花」了。「天兵怒氣沖霄漢」,從正面著筆,與起句相輝映,寫工農紅軍的士氣。……  

    ……  

    「……毛澤東同志的詞不僅不同於任何派,而且也不同於文人筆下的作品,是乞今為止古今詞壇上獨一無二的。但這正是它得以「不廢江河萬古流」的真正的價值。」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62、64、65頁)  

    張志民:「毛澤東同志作為永垂於我國歷史的一代偉人,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而且是一位才華橫溢、出類超群的文學家,一位偉大的詩人。  

    ……  

    「當然,更集中體現他對我國文學巨大貢獻的,還是他的詩詞。幾首膾炙人口、字字珠璣的詩詞,藝術成就很高,不僅在當今世界佔有顯著地位,擺在我國悠久的文學史上,也無愧為時代的傑作,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無可代替的珍品。  

    ……  

    「《會昌》這首詞,寫得極為自然、瀟灑。……結構緊密而又不顯得擁擠,用詞淺近,而又寓意深沉,短短八句,沒有一句令人費解的詞句,每句都明白如話,而每句都餘味無窮。  

    ……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這兩句極為精彩的詞,堪稱難得的絕唱!……  

    「《會昌》這首詞,不論從思想和藝術去看都是絕好的。幾十年過去,今日讀來仍感至深。它優美的詩句,既給我們以高尚的藝術享受,又給我們以思想啟迪。「東方欲曉」、「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等警句名言,不受任何時空之限,將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以更新的含義鼓舞我們前進,給我們以熱愛祖國、展望未來的巨大力量。」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78*80、81、82頁)  

    姚雪垠:「毛澤東同志一身兼偉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家,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偉大的軍事家,偉大的詩人。他身上的這幾個特點是統一的。如果沒有前幾個偉大作為條件,他不可能寫出光輝奪目的詩篇。他不是為寫詩而寫詩,而是由他長期在革命鬥爭的大風大浪中培養成的革命樂觀主義與革命英雄主義的偉大人格,以及蓄積於胸中的革命激情,噴發而為詩,加上他對詩詞藝術有深厚修養兼有天賦的過人才華,所以能寫出光輝奪目的詩詞。……  

    ……  

    「毛澤東的詩詞,……單就其若干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品說,可以說前無古人。……屈原是奴隸制時代的高峰,但不妨產生杜甫這樣封建時代的詩人高峰,而毛澤東同志是在我國進行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時代的詩人高峰。  

    ……  

    「毛澤東同志的七律《長征》,寫於他率領紅軍經過死傷慘重,艱苦卓絕,震動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陝北根據地之後。……在《長征》一詩中他全用輕快的筆調寫出勝利的喜悅,以千古少有的英雄豪邁之氣,極端蔑視了長征中的巨大困難。象這樣寫法,完全出於我的意料之外,而且中國三千年的詩歌史上從無先例。  

    ……  

    「《長征》一詩,來源於生活而遠遠高於生活。這首詩的題材是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現實生活概括出來的。一切艱難和犧牲都不提了,只表勝利的喜悅和對艱難與犧牲的蔑視。多麼偉大的氣派!多麼驚人的革命英雄主義!多麼鼓舞人心!  

    ……  

    「律詩必須講對仗,……《長征》的中間四句,不僅對仗工穩,而且三四句頗為警策。……這「騰細浪」、「走泥丸」,詩人是怎麼想出來的,令我不禁拍案叫絕,願為這兩句詩痛飲一杯!  

    ……  

    「在我國文學史上,寫行軍打仗的詩很多,都是著眼於寫行軍之苦。象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其行程之遠,犧牲之大,經歷之苦,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歷史上也不曾有過。歌詠長征的詩人就是三軍統帥在歷史上不曾有過。詩人如此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寫艱苦卓絕的長征,而藝術上達到如此高的成功,不僅歷史上未曾有過,而且今後也很難再有,此謂千古絕唱。」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93-94、95、102、104-106頁)  

    林煥平:「毛主席這首念奴嬌《崑崙》,是運用描寫、抒情與議論相結合的藝術方法寫成的。它既有現實主義的真實描寫,更有浪漫主義的極度誇張,也有象徵意味的表現,渾然一體,力量超凡。  

    「開頭就像巨人揮手,氣勢磅礴:橫空出世,莽崑崙,  

    ……  

    「總之,這首詞,以雄偉的氣概開頭,又以雄偉的氣概結尾;運用抒情與議論相結合的方法和革命浪漫主義誇張,歌頌未來的共產主義世界。  

    「在當時,在今天,在將來,它都有熱情似火,鼓舞革命人民奮發向上的偉大力量。」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109、111頁)  

    李瑛:「毛主席和剛剛取得戰鬥勝利的紅軍指戰員們,意氣風發地登上六盤山,舉目遠眺。「天高雲淡」四個字,便把西北清秋、天高氣爽、萬里晴空浮動著幾縷淡淡的白雲的高闊、深遠的明朗景象,簡潔地描繪出來;  

    「最後兩句「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畫龍點睛地展現了革命任重道遠卻信心百倍的光輝前景,是作者感情自然發展,也是全詞的主旨所在。……  

    ……  

    「在表現方法上,全詞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達到了情景交融、剛柔相濟的妙境;……如開頭「天高雲淡」兩句,寫景清新雋永,感情極為細膩,接著便傾吐出滿腔豪情的「不到長城非好漢」,壯語驚人!下半闋開頭:「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又是兩句明麗的景色描繪,接下來又是排山倒海、大氣磅礴:「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 毛主席在這裡把具有強烈反差的感情色彩詩句,錯綜交替地組織在一起,使在這裡呈現出起伏跌宕的節奏的疏密有致的變化,這種相映成趣的的安排,大大加強這首詞的藝術魅力和感人效果。」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113、115、116-117頁)  

    周振甫:這首詞《沁園春.雪》,上半闋寫北方的雪景,結合長城、黃河、秦晉高原來寫,大氣包舉,景象雄偉;在雄偉中還寫出祖國山河的壯麗。下半闋從祖國山河的壯麗引出英雄人物,曆數歷史上功業煊赫的英雄,都不能跟當前的革命英雄相比。在讚歎祖國山河的壯麗時,熱烈地讚美當代的革命英雄,充滿著對革命勝利的無限信心。」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125頁)  

    劉白羽:「鐘山風雨起蒼黃,……這首七律,是毛主席一組戰爭題材詩詞中最後一篇,也是寓意十分深沉、氣象十分宏偉、格調十分崇高的珍貴的詩篇。  

    ……  

   「 毛主席這首七律,不但氣勢磅礴,足凌千古,而且藝術精湛,感人彌沉。  

    「毛主席是詩人,更重要的是一個哲學家、一個政治家、一個統帥。研究毛主席的詩,必須把這數重關係融匯為一爐,才能領略他的詩為什麼有那麼一種非一般詩人所能有的風采、氣度、神魄而形成他獨特的藝術風格。……我愛全詩,更深愛最後兩句,正是這兩句道出詩人的情愫,一下子把讀者引入神奇、浩大、無垠的美的意境。詩是思想藝術最密切的水乳交融的藝術,毛主席這首詩可謂一峰獨秀、永占春風。  

   「 40年光陰過去了,我再讀這首詩,回想當年風華,恍然若在眼前,那是多麼的天翻地覆的巨變呀!而在文學藝術上留得這一巨變的,莫過於毛主席這首詩。這首詩所以達到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的地步,正說明一個美學原理,參與創造現實的人才能完美的反映現實,因為毛主席是親手創造新世界的最偉大的英雄,才能詠出創造新世界最完美的頌歌。」  

          (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135、139頁)  

    蔡清富:「新中國成立以來,描寫新舊社會對比的詩詞不計其數,但最簡練、最深刻、最形象、氣魄最宏大的篇章,恐怕莫過於毛澤東的《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了。  

    ……  

    「柳亞子是我國近、現代史上的著名詩人,毛澤東與他多有唱和之作。他填的這首《浣溪沙》詩意濃郁、佳句迭出。但無可諱言,將柳詞與毛澤東的和作加以比較,便感到柳比毛確系「略輸文采」、「稍遜風騷。」從內容上看,柳詞只歌頌大團結,上、下闋的意思大體相同。而毛詞則不然,上、下兩闋,一舊一新,一暗一明,寫出了兩個迥然不同的時代,歷史的概括力遠遠高於柳亞子。作者由文藝舞台聯想到歷史舞台,又將歷史的演變用詩的形象展現於畫面。舊中國的舞台是群魔亂舞、人民遭殃;新中國的舞台則是「萬方樂奏」、人民做了國家的主人。毛主席詩詞很愛用對比手法,該詞的前三句與后三句,也句句形成鮮明的對照。「長夜難明赤縣天」與「一唱雄雞天下白」,「魔怪舞翩躚」與「萬方樂奏」,展現的便是截然不同的歷史場面。寫歷史、寫新舊社會對比這類題材,很容易一般化或標語口號化。但毛澤東的這首詞中,你看不到那些用爛了的辭彙,只覺得他寫的新鮮、活潑、情景交融。這是因為作者在表現深廣的思想時,時刻沒有忘記形象思維。本詩巧妙地運用了比喻與象徵手法,以增強形象性。比喻是本體與喻體相近的事物相比,如以「長夜」比喻舊社會,以「魔怪」比喻敵人橫行霸道;象徵則是「『遠取喻』而不是『近取喻』」如以「雄雞」象徵中國共產黨。從藝術的蘊借看,後者比前者具有更大的「涵數」性。」   

           (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151、152、155頁)  

    馮牧:「……我看,《浪淘沙.北戴河》這首短短的詩篇,就是屬於這類我們可以稱之為「精品」的抒情詩傑作之一。當然,毛澤東已發表的50首詩詞當中,富有這種能夠發人深思、感人心魄的作品,我們還可以列舉出不少來,但就我個人閱讀之後所受到的感染來看,我願意說,在諸多的佳作之中,我似乎特別鍾愛這首短詞。--這是一首可以傳之千古的詩篇,一首雖然只有露珠般的體積,卻煥發和蘊含著整個大海的生命和光澤的微型史詩式的詩篇。」  

         (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166頁)  

    朱子奇:「毛主席的詩詞,雄偉瑰麗,思想性高,想象豐富,藝術感染力強。每一首都吸引人,使愈讀興緻愈濃,愈覺得有新意,也愈感到受益多而深。毛主席的詩詞,鼓舞人們立志征服大自然,改造舊世界,創造美好的新世界。他還特別在詩中,激勵人們到大風大浪中去經受考驗,在與風浪搏鬥中去奪取勝利。  

    ……  

    「我以為,這就是這首《水調歌頭.游泳》詞的深遠而豐富的內涵,是毛主席這位一代大詩人給我們留下的一份寶貴精神財富,也給我們以詩創作永不滅的啟示之光:大風大浪考驗人,也考驗詩。時代永遠呼喚有志者們、詩人們,到中流擊水,去撞碎浪尖閃電,去起宏圖,去為宏圖而拼搏,而獻身!」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175、181頁)  

    王希堅:「通觀全篇,毛主席這兩首七律(《送瘟神》),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稱得起是前無古人。至於格律的精嚴、對仗工穩,也同樣是完美無缺。有人說,寫舊體詩象帶著枷鎖跳舞。我們從毛主席流暢自然的詩句中,只看到他的浮想聯翩,揮灑自如,卻不見有一點矯飾生澀的跡象。  

   「 血吸蟲病曾在我國南方廣大地區蔓延,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兩首詩是他博大胸懷中流露的一束情感的火花。在第一首里,主要是反映了災區人民長期遭受的深重災難,和人民群眾為戰勝瘟神而不辭辛苦,排出萬難,堅韌不撥的可貴精神。在這第二首中,則主要是歌頌了時代和人民的新面貌、新境界。兩首詩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這一宏偉壯麗的詩篇以其高瞻遠矚的思想和巨大的藝術感染力,給我們以戰勝瘟神,戰勝窮神,戰勝一切牛鬼蛇神的無窮力量。」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197頁)  

    古遠清:「《到韶山》這首七律,吐納風雲,橫絕太空。他不僅歌頌了過去英勇卓絕的鬥爭,而且深刻地揭示了新舊社會的本質,表現了作者鮮明強烈的愛憎感情。在語言運用上,它既有古典詩詞的典雅,同時又有現代漢語的自然流暢、新鮮活潑的風格。大家知道,舊體詩由於受格律的限制,有時不便使用現代漢語,用古語就避免做砍頭入棺的蠢事。……在對仗上,既工整謹嚴,又巧妙靈動。如第二聯中的「紅旗」對「黑手」,「捲起」對「高懸」,「農奴戟」對「霸主鞭」,同一性的兩兩相對,非常工整。「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兩句一氣貫注,順流而下,其意義既不是並列的,也不是相反的,而是不能顛倒的因果關係。這一「流水」對,有力地表達了革命的辯證法。在結構上,此詩層次分明,銜接自然,首尾照應,既顯示出詩人深厚的藝術功底,也增強了詩的感染力量。」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202-203頁)  

    石英:「……毛澤東的《詠梅》詞以前人所不具有的昂揚格調和社會主義時代精神,訴之於優美的藝術形象,出色地描繪了一個自信、自豪、自強的革命家性格與情味濃郁的詩的意境。  

    ……  

    「短短八句44個字,由於注入非凡之精魂,精確傳神之詞采,便使這首詞透射出詩人的高尚品格:即先行者和公僕的品格;艱危中奮不顧身、轉安后樂於奉獻的執著性格。這首詞,於莊嚴中寓輕鬆,於嚴謹中有跳蕩,明快中有含蓄,於流暢中見豐厚。這就是屬於毛澤東的這一個「梅」。」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230、231頁)  

    阮章競:「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又是當代最卓越的詩人。他留下的幾十首詩詞,像宏大的編鐘系列,鑄錄著一個艱難曲折,而又燦爛輝煌的歷史。他的每一組壯麗的聲音,都激勵我們為祖國美好的希望而戰鬥,而奮進。我每讀毛澤東的詩詞,深深感到,不能像鑒賞古往今來詩詞那樣去鑒賞,因為毛澤東的作品,都記錄著他引導祖國所走過的道路上的雷霆風雨、春風旭日的偉大途程。毛澤東前期的詩詞,多詠哦在征途的戰馬背上,中期多是口占於陽光熹微的海上,晚年多草就於風雲變幻無常的旗艦舵盤上。……我無意說自己對毛主席詩詞有什麼理解,相反我仍有許多是未理解和理解錯的。我只能說我們這一代,對這位歷史偉人,總是略近一些,直接一些。對他的思想、著作、戰略戰術,暫且放在一邊,單就他的詩詞來說,也是指引我們認識世界,認識社會,認識美醜,認識時代賦於我們的歷史使命的照路燈光,和激勵前進的歡樂頌。我現在從這個切身體驗角度來試談《冬雲》。  

    ……  

    「毛澤東的文學素養,廣博高深。他的創作態度,認真嚴肅,遣詞用字,準確嚴謹。……對格律的精通,詩思的敏捷,而且是加上認真嚴格的煉意鍊句鍊字,從而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勢的完美統一。他的創作態度永遠是我們的學習楷模。」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234-235、238-239頁)  

    蕭滌非:「《賀新郎.讀史》這首詞,正如題目的所標明的,是以歷史為題材的。當然,毛澤東不是為讀史而讀史,而是為了「古為今用」,為了教育今人。……  

    ……  

    「毛主席詩詞一個最突出的藝術特點,是概括性強。這一點在《讀史》上表現極為突出。僅用115個字,便囊括了、詠嘆了以中國為主體的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從人類誕生到歸宿,從原始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跨度長達幾百萬年,「大筆如椽」,「筆能扛鼎」。  

    ……  

    「『推翻歷史三千載,自鑄雄奇瑰麗詞』。這是已故南社詩人柳亞子先生贈毛主席的詩句,可作千秋定評!我們為偉大的祖國誕生毛澤東這樣的風流人物而深感自豪!」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259-260、267頁)  

    程光銳:「《水調歌頭.重上井崗山》是一首詩情澎湃、格調清新、氣勢磅礴、意境深遠的傑作。全詞如行雲流水,自然流暢。寫景抒情,景真情切,情景交融。語言明麗,渾然天成,不加雕飾。誠如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所說的:「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裝束之態。以其所之真,所見者深也。」  

    「《水調歌頭》詞調基本以五字組成,其中間以三字和六字句,使詞的節奏於輕快流利中又有迴環起伏。詩人運用此調的特點,揮灑自如,妙筆生花。寫景則信手拈來,「鶯歌燕舞」,「潺潺流水」,有聲有色,活潑動人;寫情則用重彩繪出「風雷動」,「旌旗奮」的波瀾壯闊的海洋。詞的開頭奇崛,結尾警策。「久有凌雲志」籠罩全篇,中間以「高路入雲端」與「九天攬月」、「五洋捉鱉」一再重複,以加深「凌雲志」給人的印象。最後以「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回應詞首,強調主題。全詞有如一部交響曲,前部舒緩,後部激越。隨著詞調的進展,境界不斷開闊,意義不斷加深,聲調逐步升高,結尾達到高潮,訇然震響,餘音繞梁。它給人以希望與信心,給人以勇氣和力量,鼓舞人們樹立凌雲志,勇敢地攀登我們的壯麗事業的高峰。」  

        (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嘗》272-273頁)  

    崔自默:「毛澤東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偉人,除卻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的諸多身份,他還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大詩人。他的詩作,汪洋姿肆、氣度恢弘,充溢著非凡的現實主義以及浪漫主義的膽略與情懷。他的大無畏精神和曠世雄才,皆來自於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諳透析與高屋建瓴。」  

        《北京青年報》1997年9月30日第8版《閱盡人間春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329

帖子

8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7
3
newcn 發表於 2009-2-8 05:09 | 只看該作者
放屁。
禍害中國50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72

帖子

4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7
4
阿賴耶識 發表於 2009-2-8 05:47 | 只看該作者
毛澤東的詩文雖然氣勢很大,但是要稱為千古絕唱還是有點過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

主題

1292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5
Norman 發表於 2009-2-8 10:3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outon2008 於 2009-2-8 04:19 發表 [毛澤東是千古絕唱的文學家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毛澤東是千古絕唱的文學家  

羅四夕  

毛澤東是千古絕唱的文學家,人們是從幾個方面說的:一是他的詩詞,二是他的散文,三是他的文藝理論,還有他那幾千萬字的文稿中,只有「八大」開幕詞兩千多個字是他的 ...


儘管我認為毛澤東時代是中國有史以來最黑暗的年代,我還是很喜歡他的詩詞。不過要說千古絕唱則有點過火了。他的詩詞中也有什麼「不須放屁」之類的敗筆。
為還原歷史真相而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6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2-8 1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04
7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09-2-8 16: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13

帖子

3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9
8
らんせき 發表於 2009-2-8 17:46 | 只看該作者

同意

同意。好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9
buweizhai 發表於 2009-2-8 23:56 | 只看該作者
說得是。支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19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10
浪人海洋 發表於 2009-2-9 00: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2240

帖子

297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79
11
homepeace 發表於 2009-2-9 0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2646

帖子

2238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238
12
YellowTiger 發表於 2009-2-10 09:01 | 只看該作者
可惜填的詞牌都是以前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若是自創的前無古人就更絕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216

帖子

45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9
13
JGL123 發表於 2009-2-11 07:08 | 只看該作者
To those who disagree to the posted article:

Please present your best work or whatever you regard the bes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4

主題

1773

帖子

115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2
14
zhaiji 發表於 2009-2-11 12:24 | 只看該作者
老毛的詩詞是很好,至少比郭沫若的好百倍。他的草書也是一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2646

帖子

2238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238
15
YellowTiger 發表於 2009-2-12 03:37 | 只看該作者
Indoor一個Sun,Outdoor一個Sun,一個warms my heart, 一個elates my soul。

郭沫若的搞笑版,不要當真。

[ 本帖最後由 YellowTiger 於 2009-2-12 04:0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16
司馬遷 發表於 2009-2-13 06:08 | 只看該作者
說毛文學上特別是詩詞方面有造詣或造詣很深俺絕對同意。不過說他是「千古絕唱」的文學家確實有點誇張了。相信毛在世也不會同意這種說法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6: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