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受到挑戰的父母權威

[複製鏈接]

49

主題

631

帖子

3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唯慎 發表於 2009-2-12 01: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I just wanted to test your authority」

這是最近一次與十歲的女兒交鋒以後,她所說的話。這是我們家的大女兒,在我們夫婦已經步入中年,等待了數年以後才蒙神所賜的第一個寶貝。

這次交鋒的來由是什麼啦?要從今年年初說起。因為兩個女兒在上學,每年的春假一個星期的放假,對他們來說,當然就顯得很特別。因為今年的暑假我們已經確定了,他們要回台灣陪伴年老多病的祖父祖母,這當然不是小孩子心目中的理想假期,所以春假能否有開心的旅程,就顯為更加重要了。去年的春假,我們去了Oregon中部的山區,今年,就希望對他們一個更難忘的春假。特別是,我們十三歲的姨甥在這你讀了兩年書,今年就要回台灣的,也希望帶他去一下美國特有的一些兒童樂園。南加州的迪士尼,海洋世界,就成為首選的目的地。

不過,做父母的,眼目當然不會只盯在小孩子是否有個開心的假期這件事情上面。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細節,都看在眼裡,在心目中,也在為他們思想,這是否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全人成長。

大女兒從小就聰明伶俐,但卻比較自私。以後,又添了一女一男,脾氣各異。二女兒溫順,富有愛心,卻是一個眼淚罐子。幺兒的調皮大概是正常小男孩的調皮,但放在兩個大姐姐堆裡面,再加上剛剛要步入青春期,情緒極不穩定的小表哥,就引起了很多衝突。在四個小孩整天無休止的吵鬧之中,做家長的,總不能天天只是甘心做裁判,而是試圖找出問題的癥結,並且引導他們在個人的自制力,愛心,容忍,等等方面,都能一起長進。

所以,想起數年前所看的一本書,為兒女立界限,裡面所介紹的評分方法和賞罰制度,用以提高兒女自己管理自己的習慣和品格。想到這是一個使用的好時機。當時初讀這本書的時候,也曾經開始過設立評分制度和賞罰,但沒有能夠持續實行,所以也只收到小部分的預期的效果。現在都好如果把它與春假的履行聯合在一起了?

所以,今年一月份,與兒女們開會,告訴他們春假去南加州舉行的可能性,和困難性。困難性在哪裡呢?飛機票太過貴人,一家六口人飛過去,不是小事。我們還需要存暑假要飛去台灣和中國的飛機票呢。兒女自然會問, 「我們開車去吧,去年到山區度假都行不也就開車嗎?」 開車的困難是在於,從我們家到南加州,要開十八個鐘頭。 「那你跟媽媽可以輪流開啊?」  沒錯,這固然可以解決實際的疲乏,但是,你們是個在車上這麼長的時間,如果都在吵架的話我們沒有辦法受的了。 當然,這幾個大孩子在這個時候都會做所有孩子在這個時候會做的事情,就是保證在車上他們一定會和睦相處,溫順得像綿羊一樣。不但如此,而且他們會凡是幫忙,自己照顧好自己,總之,父母需要專心開車,其他的事就不用擔心。

這時候,我就把行為評分的計劃告訴他們。因為,如果他們那時候確實是要做到和睦相處的話,現在就需要開始實踐。如果現在在一個大房子裡面,一天才三四小時的相處,都不能做到的話,在一個麵包車裡面,既不能走動,又只有很有限的娛樂方式,不是更難做到嗎?如果在後面的這兩個月裡面,能夠每天的反省自己當天的行為,按標準評分,在連續四個星期分數都能達到一定標準之後,我們就可以計劃這一次的南加州旅行。否則的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這是六個星期之前開始的計劃,在前兩個星期,執行這個計劃相當困難。二女兒因為這些標準 whine 了整整一個晚上,哭得雙眼紅腫,好像天塌下來似的。但是,當她發現哭不能改變標準之後,過了三天,她的態度開始改變。雖然現在有時候也會 whine, 但是都不會超過五分鐘,因為這是要被扣分的。

到了上個周末,大女兒拒絕練琴,因為她那個星期的曲目已經練好,而且不想彈別的曲目。我給他一個選擇,或者練琴,或者做課外的數學練習題。他兩者拒絕。而且說, 「我不管星期得分多少,我不需要評分,但我到春假一定要去南加州。」 僵持了一天之後,終於看到我們夫婦堅定的立場下面,還有具體執行的措施,終於改變態度, 接受需要做課外數學題(數學是這個女兒比較薄弱的一項功課)。

跟這個女兒交鋒,有一個很讓我喜歡的地方,就是交鋒以後,有一些可以談心的時間,通常女兒會告訴我,她為什麼當時要選擇跟我們抵抗,現在又學到了什麼功課,等等。但直接地說出,這次交鋒,只是為了試探父母是否真的有意思執行他們的權威,還是第一次。

[ 本帖最後由 唯慎 於 2009-2-13 14:51 編輯 ]
We delight to praise what we enjoy because the praise not merely expresses but completes the enjoyment; it is its appointed consummation. --- C.S Lewis

144

主題

1801

帖子

64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4
沙發
八福 發表於 2009-2-12 01: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唯慎 的帖子

父母教養子女,與其說是教會他們學習,還不如說是互相學習。

有時候我覺得當父母的,學到的東西還多一些。

(又一次站著說話不腰疼,我的孩子連 pre-K 還沒上呢 ……
青草地,溪水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主題

631

帖子

3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5
3
 樓主| 唯慎 發表於 2009-2-12 01: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沙發 八福 的帖子

是的,但是我們應學習的內容不一樣。我們在學習如何在盡父母的責任的同時,如何把還結果仰望在神的手裡。我們學習在例行父母的職責和權威的同時,不把兒女當成自己脾氣發泄的沙包。我們學習當事情發生的結果不如我們所願的時候,如何負起成人的責任。
We delight to praise what we enjoy because the praise not merely expresses but completes the enjoyment; it is its appointed consummation. --- C.S Lewi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4
sousuo 發表於 2009-2-12 02:30 | 只看該作者
各負其責啦。

孩子應比大人強,不然,不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
研究 發表於 2009-2-12 03: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樓 sousuo 的帖子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的下一代與我們有不一樣的問題。社會更複雜,生活更優越,問題更多。許多問題是我們沒有經歷過的。我們如何判斷呢?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6
sousuo 發表於 2009-2-12 03:28 | 只看該作者
在家樹立父母的權威是什麼意思呢,是父母說的天然正確,還是父母說的權重更多一點。

這樣對孩子自信會有影響的,不如,平等討論,以理服人。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4

主題

1801

帖子

64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4
7
八福 發表於 2009-2-12 03:43 | 只看該作者
我有個小外甥,剛上junior high,跟我談聖經,開口就問的是 」耶穌來,是要子女與父母生疏「 那一節。

不能想著他們在」自然成長「。要知道我們疏漏的地方(時間),保不齊會有其他人 」幫「 我們補上。
青草地,溪水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8
MapleTree 發表於 2009-2-12 04:07 | 只看該作者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就開始挑戰父母權威,我的那個老大也是,在各個方面開始試探,真有點應接不暇的感覺。跟他講道理倒是還能講過他,只是太費時間。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主題

631

帖子

3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5
9
 樓主| 唯慎 發表於 2009-2-12 05:2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ousuo 於 2009-2-12 03:28 發表 [受到挑戰的父母權威 - 基督家園 -  backchina.com]  
在家樹立父母的權威是什麼意思呢,是父母說的天然正確,還是父母說的權重更多一點。
這樣對孩子自信會有影響的,不如,平等討論,以理服人。


我想,在家樹立父母的權威不是說明,也不是因為父母說的天然正確,而是因為父母,特別是父親,是為這個家庭在神的面前交帳的人。責任總是和權柄密切相聯的。

其實,用行為評分直接與後果掛鉤的方法,也是一個讓兒女逐漸成熟,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的過程。當他們更清楚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之後,當然就可以把更多的權力下放給他們。這一次的交鋒,最終說明的問題不是父母一定正確,而是女兒懂得了她必須為她的選擇負責任。
We delight to praise what we enjoy because the praise not merely expresses but completes the enjoyment; it is its appointed consummation. --- C.S Lewi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主題

631

帖子

3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5
10
 樓主| 唯慎 發表於 2009-2-12 05:3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9-2-12 04:07 發表 [受到挑戰的父母權威 - 基督家園 -  backchina.com]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就開始挑戰父母權威,我的那個老大也是,在各個方面開始試探,真有點應接不暇的感覺。跟他講道理倒是還能講過他,只是太費時間。


實際上,兒女從小就在挑戰父母的權威,不過這是她第一次理論性地總結了自己的行為而以。

本來,希望能春假以後才寫帖記錄這件事,因為這個過程裡面有一個更深的屬靈意義,就是恩典和行為規範的關係。不過,因為周末這件事情,有感而發,就提前出籠了。

[ 本帖最後由 唯慎 於 2009-2-12 05:37 編輯 ]
We delight to praise what we enjoy because the praise not merely expresses but completes the enjoyment; it is its appointed consummation. --- C.S Lewi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11
研究 發表於 2009-2-12 06:05 | 只看該作者
我兒子正在步入teen,也有類似問題。箴言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大家不妨一試。關鍵是孩子是否認為神是主。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12
研究 發表於 2009-2-12 06: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樓 唯慎 的帖子

父母的權威是一方面,但父母也有犯錯誤,理解錯誤的時候。如果父母不對,要承認錯誤,臣服於神的教導下面。父母認錯不容易,但認了錯,與孩子相處就容易了。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主題

631

帖子

3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5
13
 樓主| 唯慎 發表於 2009-2-12 06: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9-2-12 06:08 發表 [受到挑戰的父母權威 - 基督家園 -  backchina.com]  
父母的權威是一方面,但父母也有犯錯誤,理解錯誤的時候。如果父母不對,要承認錯誤,臣服於神的教導下面。父母認錯不容易,但認了錯,與孩子相處就容易了。


當然只有父母能夠認錯,孩子才會學到認錯。父母如果不願意說謝謝,也很難教導孩子凡事謝恩。父母要求孩子做的都好自己是需要以身作則。
We delight to praise what we enjoy because the praise not merely expresses but completes the enjoyment; it is its appointed consummation. --- C.S Lewi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14
溫和寶 發表於 2009-2-12 11:4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ousuo 於 2009-2-11 13:30 發表 [受到挑戰的父母權威 - 基督家園 -  backchina.com]  
各負其責啦。
孩子應比大人強,不然,不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一代不如一代,正是耶穌所喜愛的。
路加福音  6:40   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
珍愛生命 遠離毒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5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9-2-12 14: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唯慎 的帖子

謝謝分享. 為孩子立界線的確是一本好書. 關鍵是如何付之於行動, 並借著禱告仰望,交託神.

孩子是耶和華的產業,我們只是管家, 要好好看護這個產業, 否則交不了帳啊~

求天父看顧眾DXJM的孩子, 給我們愛心與智慧, 在基督里教育孩子,使他們能行在正道上.從小有敬畏神的心,有愛周圍人的心.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6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9-2-12 14: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樓 溫和寶 的帖子

PF溫兄, 居然能馬上聯繫到這句經文.

不過,我的理解, 結合上下文的主題是"不可論斷人", 耶穌勸勉門徒不要自高自大,不要盯著別人的缺點看. 學生在老師面前永遠都不要驕傲, 不要以為自己強過老師, 反倒要多看到自己的不足.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主題

631

帖子

3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5
17
 樓主| 唯慎 發表於 2009-2-12 21: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7樓 傻蛋吞椰酥 的帖子

主耶穌是直說,但有人偏喜歡歪解.

6:39        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瞎子豈能領瞎子、兩個人不是都要掉在坑裡么。
6:40        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
We delight to praise what we enjoy because the praise not merely expresses but completes the enjoyment; it is its appointed consummation. --- C.S Lewi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