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02月08日08:20 東方早報

夏淑琴老人
1998年,日本亞細亞大學教授東中野修道和同為日本自由史觀會成員的松村俊夫,分別通過日本展轉出版社出版了《南京大屠殺的徹底檢證》、《南京大屠殺的大疑問》,書中將夏淑琴、李秀英等人描述成了「假證人」,作者更直指夏淑琴是「故意編造事實,欺世盜名」、他們「只是被政府特意培育成那樣」;而南京大屠殺,更被描述成「20世紀最大的謊言」。2000年起,為了捍衛自己的名譽權和歷史史實,夏淑琴以侵害名譽權為由,起訴松村俊夫和東中野修道。
今年年2月5日,日本最高法院最終判決維持了一審和二審的判決結果,夏淑琴勝訴,獲賠400萬日元(1美元約合90日元)。
2月5日,日本最高法院終於對夏淑琴名譽案這場耗時長達11年之久、涉及案情跨越72年、史無前例的跨國訴訟案作出判決,確定夏淑琴勝訴。
一場歷時11年的抗爭
「該案的勝訴,說明了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是不容否定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昨日向早報記者表示,夏淑琴訴訟東中野修道案,實際上是繼李秀英東京訴訟案后,又一樁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為維護受害者名譽權的法律訴訟,更是一起維護南京大屠殺史實的法律較量。
律師談臻告訴早報記者,這份判決比他們預知的要來得更早一些,原本以為這場耗時11年之久的案件可能還需要他們帶上夏淑琴老人再趕赴日本,進一步對簿公堂。
「之前東中野修道及他們的右翼分子多次以出版是出於公益的目的,並以學術自由、出版自由等借口,認為自己並沒有構成侵權,一次次上訴法院,但每次我們帶著老人趕到日本與他們討說法時,東中野修道不是採取撤訴的方式就是避而不見。」談臻表示,此案中敗訴的日本教授東中野修道是日本南京學會會長,夏淑琴老人三次告倒這樣的日本學術權威,對日本右翼分子的打擊是沉重的。
「書作者應感到恥辱」
昨天,早報記者從「南京大屠殺·夏淑琴名譽損害事件律師團」所寫的聲明中獲悉:本件訴訟是1937年12月發生在南京的原日軍造成的屠殺事件,夏淑琴父母及家人七人遭到殺害。
旅日華僑中日交流促進會秘書長林伯耀在昨天的通氣會上指出,東中野修道作為一名大學里的教授,在沒有見過夏淑琴本人之前,就寫出如此不負責的言論,他及他的協會應該感到恥辱。在日本,夏淑琴的案件有報道,但只佔據了媒體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日本真的是一個文明、有良心的社會,這樣的學者應該遭到譴責。「對於這樣一批不拿武器在戰爭的人,我們要用毫不手軟的方式對待,最高法院的判決是對這些有惡意的右翼文化人有力的打擊。」
昨天,夏淑琴老人告訴早報記者,「我在70歲出頭時開始打這個官司,現在已經80歲了,我一直擔心,連做夢都在想,在我有生之年還能不能看到最後的結果,現在終於盼來勝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