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春運潮是中國落後的代名詞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9-2-9 20: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朱大鳴

        每年年初,最雷人的詞恐怕屬於春運,人類社會最大規模的流動,恰如候鳥一樣,每年一個輪迴;大家恐怕記得去年春運遭遇雪災,無數旅客選擇鐵路,造成一部分的鐵路系統幾近癱瘓,南北幾乎隔絕。其實,春運的已經成為交通部門最頭疼的事,也是許多旅客最怕遇到但又不等不去面對的潮流。

    什麼時候這個每年都要輪迴的候鳥式春運潮能夠終結呢,這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問題或者說是技術問題,還是一個農耕文明向現代文明轉型的社會發展過程問題。每年一次輪迴的「轉型人」,都要在春運潮中度過一次興奮而又疲憊的旅行。

       每年輪迴的「轉型人」候鳥式春運潮。疲憊不堪、擁擠還夾雜著著回家團聚的希望,這是人人都熟悉的春運,我有很多朋友是來自於勞務輸出大省,他們說每年年終最害怕請不了假期回家團聚,能回家的也要脫掉一層皮,去擠火車。那簡直是一場戰鬥,自己很快就淹沒在回家的大潮中,上車車廂里擁擠不堪,過道里是人擠人,幾乎不敢多吃飯、多喝水,怕上廁所。火車站不得不設置隔離區,以盡量快速地運輸旅客。

       朋友說,從安徽阜陽到上海這條路線上,無論是節前節后都是春運的重點,擁擠不堪,也是每年上央視最多的兩個站點。這條線路上,大多是返鄉過年的農民工,帶的東西比較多,過道里塞滿了各式用具。節后,又是滿載著大量的充滿希望出去謀生的農民工。

      另兩條繁忙的顯露恐怕屬於京廣線和京九線,這兩條縱貫全國的大動脈,也是讓人倍感頭疼的線路,去年的雪災之後,這兩條大動脈遭遇嚴峻的考驗,南北流動遭遇歷史性瓶頸。南方不少地方成為孤島,這些線路上承載的大多數都是弱勢群體。

      部長的答案:2012年改變一票難求去。但近期只能是減緩,去年一句流行的幸福定義是「床上無病人,牢里無親人,手裡無股票,京廣線上無熟人」,恐怕依然適用,只是今年春運可能會好一點。

      春運何時能夠成為歷史性名詞呢,鐵道部部長給了一個比較明確的答案,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日前在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上表示,到2012年,我國鐵路將發生歷史性變化,「屆時發達完善鐵路網將初具規模,鐵路『瓶頸』制約狀況將基本消除,『一車難求、一票難求』的現象將基本消除。」劉志軍表示,全國鐵路「2009年計劃完成基建投資6000億元,2010年至2012年平均每年將完成基建投資6000億元以上,鐵路建設項目遍及31個省(區、市)。」

      也就是說,一票難求的情況將會在2012年得以改善,但真正要終結春運的歷史,恐怕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真正終結春運潮,還需從多面努力。第一,農村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其實,年末年初的人口大流動是農業文明向現代文明轉型的一個註腳,這些列車承載的是,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的對接的工具,車上坐滿著轉型的人們。之所以要加快城鎮化進程,一方面是因為人力資源要向更高附加值的產業傾斜的規律在起作用,另一方面是縮小東西差距和貧富差距的目標要求。最好是發展當地的城市,讓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就地轉型。這樣,就可以避免每年一次的候鳥式大規模的春運潮的出現。

       第二,大力將電腦普及到農村,這樣做至少有三個好處:其一,農村普及電腦,人們可以視頻聊天,這比電話拜年好得多,更能增進人們之間的親情交流,很多人就會願意留在城市。再說那些回鄉的人們,可以隨時了解鐵路信息,避開高峰期,如果是電話查,是一對一的,但如果發布在網上,就是一對多的,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其二,電腦的普及實質上改變了信息傳遞的單一性和單向性,對於農村社會改變落後局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歷史上之所以出現封閉落後的局面,就是信息傳遞成本太高,交流也不暢通,資源配置不能獲得有信息故而變得沒有效率,電腦不僅僅是鏈接國內城鄉結合的最重要的信息通道,還是聯結中國全球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中國的全球化不僅僅是城市的全球化,也是農村的全球化。其三,國務院最近把電腦放進了下鄉的範疇之中,有利於刺激農村消費,啟動新的經濟增長點。從今以後,要不惜花最大的力氣,也要搞好農村普及電腦的工作,傳統的家電似乎已經飽和,新的增長點比如電腦還是非常有市場的。

      第三,期待繼續改革戶籍制度,讓有能力的農村人可以成本比較低的擁有城鎮戶口,這也是符合我國從農業大國轉向工業強國的必然要求。只是戶籍制度改革現在還需要面對不少挑戰,可以分步驟有計劃地進行。這樣,讓農民工像蒲公英種子一樣,能夠在一些城市真正的紮根發芽,也就不會非要每年春節回老家過年了。

      總而言之,春運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問題,或者說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背後還蘊藏著從農耕文明向現代文明轉型的社會發展問題。讓春運成為一個歷史的名詞,恐怕不是鐵路多修多少能夠解決的,也不是提速多少等技術性問題能夠解決的,因為社會轉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所以,一票難求的局面可能會在2012年能夠解決,但春運潮恐怕還要伴隨著我們這些轉型人更長的時間。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沙發
jydeng 發表於 2009-2-10 01:11 | 只看該作者
口頭上的繁榮, 很容易就被戳破. 任重道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4: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