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大學教授、兒童科普文學作家王功恪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呼籲:「兒童文學創作中人文精神的失落,應該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是我們該出手亮劍的時候了。」
談到當前中國少兒圖書、兒童電視、動漫的流行趨勢,王功恪表現出深深的憂慮:「當前,充斥於圖書、電視中一些過度渲染魔幻、虛無的作品,使孩子陷入一個崇尚精靈、追求魔法的氛圍。更有甚者,連我5歲的孫女,也迷戀日本動畫片《犬夜叉》,片中赤裸裸地宣揚輪迴轉世、武士抽刀殺人的場面,使這個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沉迷於其中。」他認為,只有充滿善意、真誠和人類理想的文學作品,才能引導下一代創建一個公正、包容、和諧的新世界,要用經典童話和科普創作去播撒真、善、美,讓愛祖國、愛科學、自立、公正、善良成為中國新一代青少年的品格特徵。
作為教授,王功恪在帶領研究生投入國家和新疆重大科研課題研究之外,把相當一部分精力放在兒童科普文學創作上,先後創作作品數十萬字,完成了科幻小說《千鈞一髮的時刻》,還與電視台合作拍攝了5部兒童科普文學電視片,其中《攀登天山探奇景》、《在通向冰川王國的道路上》在中央電視台黃金節目時段播出后,雙雙獲獎。他說:「當前,中國青少年喜愛的動漫作品中,日韓動漫佔60%,歐美動漫佔20%,中國內地和港台動漫僅佔10%。面對如此嚴峻的現實,不能不引起我們深深的憂慮,我們不該袖手旁觀。」
王功恪說,「自主創新是中國兒童科普文學創作融入世界的關鍵,中國兒童科普文學創作應該是中國的,而不是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是科學的,而不是淺薄的;是美麗的而不是灰色的;是和諧的,而不是充滿暴力的;是紮根現實的,而不是充斥魔幻和想入非非的;它應成為人類健康前行的螺號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