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是否該為仇和「洗臉」?

[複製鏈接]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ydeng 發表於 2009-2-5 23: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ews/1/116021.shtml
先做個設問:
  
    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究竟是應該相信媒體,還是相信當事人?究竟是應該相信爭論,還是應該相信事實?又究竟是應該相信人云亦云,還是自我理性判斷?
  
    近日上網,各大媒體轉載了《政道--仇和十年》中的一篇文章「『媒體仇和』不是真實的我--與仇和對話錄」,裡面記錄了中國青年報記者與仇和面對面採訪的片段,其中,仇和本人有如下話語:至於外界所傳有關我的一些「精彩」鏡頭、細節,其實有許多是子虛烏有、以訛傳訛。然後其例舉了拆遷一事進行證明,說自己「從來就沒有去過拆遷現場,那件事我也從不知情,與媒體報道的根本不符。」
  
    但是,只要你打開搜索引擎,檢索「強制拆遷 仇和」的關鍵詞,會發現經媒體報道的「拆遷」一事似乎早已是人盡皆知、鐵板釘釘,甚至於百度「仇和」詞條還專門對此事進行了收錄。一切均言之鑿鑿、白紙黑字。
  
    仇和與媒體描述的都是同一件事情,為何會有如此之大的差別,甚至一些訪談交鋒節目也把此事作為「經典案例」進行狠批猛打。我們該認為是仇和有意撒了謊,還是媒體惡意造謠,或者有人故意借用來炒作謀利?
  
    網路上對仇和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於此,筆者覺得我們是否能換個角度,平心靜氣地來重新分析一下仇和,從源頭上對一些事情加以澄清。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仇和本人在採訪中提及:媒體是沒有惡意的,也許只是出於文章表達的需要,有意無意間誇大乃至製造了某些衝突。他們表面上在寫我,實際上在寫中國,我只是他們藉以透視中國改革和命運的一個象徵,一個符號。所以,我的形象就不可能不符號化,一個符號化的形象難免會失真。
  
    因此,把「符號」的意義附加到個人身上是不公正的;而脫離符號去看待當事人則又會不全面。
  
    於此,我們似乎需要把一些概念進行「還原」:
  
    還事實以本來面目:仇和是否真做過媒體所表述過的所有事情?這開始變得可疑!「全民招商「、「強制拆遷」、「資產賣光」,這些詞語從表面看起來是否已具有某種渲染與誇大的成分?即使以事實為基礎,我們是否真的可以透過這些辭彙便可以去了解現實中所發生的一切及其所造成的影響?就如「拆遷」,大家真正完整地了解了拆的方式、補償的方式及最終帶來的利益優劣了嗎?後續有人說因拆遷土地升值獲利上萬,住房也安逸舒適了,難道我們就只能認定「強制霸道」是事實,而舊貌換新顏不是?
  
    還言論以本來面目:「沒有禁止都可以干」曾經一度是關於仇和爭論的「終極攪拌機」。但很奇怪,此言論面世后,昆明市官方新聞發言人曾專門對此進行過「闢謠」,說這句話的本意是從「確立市場經濟和科學發展的新觀念」之角度出發來提的,並不是個別媒體提煉以後的「法無所禁都能幹」。如此,我們在觀察仇和的時候,能否先對相關概念做個界定,例如先去搞清楚他所說的創業、招商、問責、解放思想,究竟在針對如何的現實背景情況,下了如何的解藥,具體又是如何施行的?這些言論的真正含義又是什麼?需知從一個縣委書記到一個省會城市的市委書記,其面對的事物不知有多大的差異,同一提法的意義及效用可能早已相去甚遠。連客觀環境及表述界定都沒搞清楚,就對人指指點點,指正其「違法」、「人治」、「酷吏」或者「不科學」,這是否有失公允?
  
    還效果以本來面目:竊以為,爭論的產生源於觀念、利益、眼界之種種不同。既然其存在,就說明目前還沒有「正確答案」。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是否應該尊重不同意見方,給對方說話的權利;同時不對事情做絕對的判斷,而把一切留給現實與時間呢?要證明一個人絕對正確或者絕對錯誤,這本身就顯得極端荒唐可笑。那麼,為何有人始終不關心效果,而只是看到了幾個被媒體加以形容的辭彙后就咬死仇和不放呢?例如:仇和在昆明植樹的初始,大家都覺得他太過激進,附和媒體大喝倒彩,但待到今天可以享受樹蔭的時候,誰還會認為那是錯的?
  
    綜上,言語與板磚亂飛,傳聞與事實混雜,仇和在與媒體的對質中早已被諸多口水給塗成了一個「大花臉」,失去了本來面目。
  
    仇和是一個符號,符號是一種象徵,其榜樣、先導的意義是為本質,但這絕不是一個「黑洞」,需要對所有「是與不是」都進行承擔。如若這般,豈不冤枉得很!
  
    很多年前,莊子與惠施有過一番經典的對話:「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你不是我,又怎知我不知魚的快樂?」我們都不是仇和,也不是媒體,不管我們站在哪邊、從哪個角度對事情妄加猜度或者下絕對的判斷都是主觀且不負責任的。少有人真正實地調研過宿遷,昆明的發展也還需時日加以見證,思辨是可以的,但就此對人對事定性「蓋棺」后一棒子打死肯定是不好的。
  
    終了,我們若要真正了解仇和及他所做的事情,為什麼不先把他的臉給「洗乾淨」,還其本來面目,然後本著不扣帽子,看淡「符號化」的原則,平心靜氣、客觀公正地再來解其是非功過?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沙發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2-6 07:13 | 只看該作者
恐怕不是畫上的而是刻上的. 這個臉如何洗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57

帖子

3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36
3
like200 發表於 2009-2-6 10:59 | 只看該作者
恐怕不是畫上的而是刻上的. 這個臉如何洗法?
沽名釣譽之人,還洗什麼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4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2-6 11:1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ike200 於 2009-2-6 10:59 發表 [是否該為仇和「洗臉」?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恐怕不是畫上的而是刻上的. 這個臉如何洗法?
沽名釣譽之人,還洗什麼臉?


他可是美國哈佛培養出來的高材生.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5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2-6 16: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4: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